民俗文化的传承 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的现代传承与消亡

—农耕文化与节日文化的传承与消亡摘要:

民俗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传承千载的的民俗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不变的根。民俗是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总体来说,民俗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即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在众多民俗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民俗被保存下来,有些已被丢弃。农耕文化和节日文化作为中国民俗的重要组织部分,也随着时代发展,发生着变化。民俗有一定的社会作用,不过也有一些消极作用。我国的民俗学起步晚,研究空间还是很大的。

关键词民俗消亡传承作用变革

Abstraction

Folklore is a reflection of a national culture spirit Inheriting the thousand years of folk-custom culture is the root of our national culture that can not be changed. Folk is folk customs Refers to a country or nation created by the general public . overall Folk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Namely material folk, social customs, spiritual fiele and language folk In many folk,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some folk has been preserved, some have been discarded. Farming culture and folk festival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 are changing also along with the time development. Folk has some good influence on society development,but also some negative effections.

China's folklore lstart lately so the research space is very big still.

Key words folk die inheritance function reformation

(一)、农耕文化

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文化的主题,人类依赖物质生产得以生存。物质文化依赖人类的劳动得以实现。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1」﹙P41﹚。它包括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等,它贯穿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古代都是将农业作为立国的根本。因此,农业民俗是农民在长期的观察和生产实践活动活动中形成的文化产物,它既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生产的手段,具有明显的传承性。

一、农业耕作的时序性、节令风俗。虽然农业生产在不同的地区各有差异,但它的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对一年中的自然时序、节令的适应性却极强。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即使在现在二十四节气也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在岁时记、风土记、农家月令等性质的古籍和流传在全国各地的农谚中,记录了许多农民在一年内约定俗成的耕作习俗。“【1】(P41)从备耕、播种、防灾、田间管理到植树造林收获、贮藏都有季节和周期规律可循。农民常说的“庄稼不等人”“季节不饶人”都说明农事一旦违背规律,就要遭到失败。如今流传至今的农谚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为我们如今的农业生产提供了许多的方便。这些农业民俗即使时代变迁,它们也会一直流传下去。

二、占天象、测农事的民俗。我国古代农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经过长时期的观察,逐渐产生了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并形成比较固定的习俗。农业生产要适应天象、气候的变化规律,是保证农业丰收的重要条件之一。一年中的天气旱涝、风霜、虫害等等都要影响当年庄稼收成的好坏。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全国普遍流行的在除夕或大年初一清晨查看风云、天象预卜一年中的旱涝、晴雨的习俗,就具有这样的作用。如河南的农谚说:“立春晴一天,农夫不费力。”江苏农民对“岁朝看风云以卜田事”的习俗很重视。他们说:“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2】(P152)南方靠河的地方的“秤水”“验水表”“看参星”占卜飓风、水旱的风俗也很盛行。这类习俗不一定绝对可靠,但其中包含一定的科学因素。它是农民多年经验的汇集和智慧心血的结晶。多年来,传承分布于全国广大农村的这类习俗,自然形成了不同地区气象预测的网络。在我国古代农业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它一直对农业生产起着指导作用。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这类习俗都已经消失了,因为观测天气有了更准确的气象卫星。人们也不会那么费事的去搞那些东西,只要每天注意收看天气预报就行。如今生活的快捷,让许多有趣的东西丢了。

三、祭山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原始宗教观念的重要表现之一便是祭天、祭祖。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面对大自然与人类自身的利害关系,所采取的自然崇拜的信仰和仪式活动。人民期望通过这类原始宗教信仰和仪式活动,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这在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占主导经济成分的社会里,祭天、祭祖、祭山川、土谷之神等,便成了农事活动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国语。鲁语上》记载的

柳下惠语,明确说明了远古祭祀的宗旨:“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扞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这些祭祀反映了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对大自然,对神灵的征服,改造和利用。对人类险恶环境的抗争,对远古人类生活的创造和开拓,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先生认为现在我国的许多地方仍保留着春节的时候祭祀祖先的习惯,以求来年的全家的幸福平安。例如,甘肃静宁县在小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会把糖果放在灶台上,算是给灶王爷的贡品,希望他的嘴巴很甜。这样他会在玉帝面前只说这户人家的好话,把坏话都咽进肚子里这些习惯都充分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对幸福吉祥,平安如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这其中也包含了封建落后的思想。在我们那里已经没有祭天习俗,人们更多重视的是现代科技。

(二)、节日文化

农业生产具有单调、辛苦的特点。中国的农民以前大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需要强有力的精神刺激,只有如此才能让他们从事新的劳作生活。为了使自身放松,生活张弛有度,因此就衍生了很多节日。先秦时期是我国传统岁时节日飞萌发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认识世界的,征服自然的能力弱,形成了对天地、日月及各种动植物的图腾崇拜和各种迷信禁忌。例如中国中国人崇拜龙,闻一多先生认为古代越族祭祀龙图腾的“龙舟竞渡”就是端午节风俗形成的渊源。【3】(P11)汉朝是我国传统节日的定型时期。除夕、元旦、元宵、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重要节日风俗都产生了。现在中华民族过的最主要节日就是春节,而春节的前夕就称为除夕,古时过除夕最主要的活动就是逐傩,又称“傩”“大傩”即跳巫舞,把恶鬼吓走。现在的除夕之夜我们大多看春节晚会,吃团圆饭,这种吃团圆饭的习俗成为亲情的纽带。家里人无论平时多忙,无论你身处何地,除夕之夜回来吃顿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反映了中国人浓浓的血缘家族观念。忙完除夕之夜,终于迎来了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新年的仪式。新年首先要放爆竹。汉代没有爆竹,在堂前用火烧烤竹节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以“劈山臊恶鬼”。据说,山臊恶鬼居深山中,有一尺多高,人碰上就会生病。现在我们放鞭炮已经没有驱鬼的含义了,人们想用鞭炮增加节日的气氛,希望新的一年有新的开始。传统的岁时节日,是民众集体创造的文化产品。它是古代信仰物化形态的一种遗留。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的风俗交相融合,异彩纷呈。新年各族人民有不同的欢度方式,但都表现出欢乐之情。元宵节的灯,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重阳的花糕,礼尚往来,情深意重浓。“千年来,无论朝代如何变迁,传统节日却世代相传,因为它已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重要的情感纽带。只要中国人,就可以从中真切感受到一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亲和力。”【1】(P152)现在除了传统节日外,人们还根据时代的发展,自身的需要创造出一些新节日。例如:光棍节、植树节、美食节、电影节等,这些节日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体现了时代变革中,人类为争取自由解放和一切合法权益的奋斗精神。面对如此多的节日,如果不能合理的安排,闹得自己不堪重负,那也失去了节日本来的意义。

以上论述的生产民俗和节日民俗只是民俗学的一隅,除此之外还有服饰风俗,饮食风俗,旅行风俗等等。它与人的一生息息相关,虽然看似简单,却包含许多价值。它具有规范功能。“人类社会是群体社会,许多人在一起生活,就必须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