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浅析环保污染源在线自动检测监控管理

浅析环保污染源在线自动检测监控管理摘要:在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并逐渐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在增强环保污染源检测与监控水平、提高环保污染源应对和管理的及时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目前存在的环保污染源在线自动检测监控管理问题出发,尝试提出措施来增强自动检测监控管理水平,并希望为提升环境保护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保污染源;自动检测;管理意识;信息化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源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长期以来,传统的污染源监测方式主要依靠人工抽样和实验室分析,存在操作繁琐、时间间隔长、监测结果可靠性难以保证等问题。
因此,推行环保污染源在线自动检测监控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1.污染源在线自动检测监控系统污染源在线自动检测监控系统是一种技术手段,旨在实时监测和管理工业企业、生产设施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污染的来源。
该系统基于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技术,能够收集大量的环境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以确保环境质量达到预期的标准;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等组成。
传感器网络布置在污染源周围,并能够实时检测并监控各类环境指标,如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水质的化学成分等等。
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传送至数据中心,经过处理和分析后,相关部门可以及时了解环境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当前我国环境保护中污染源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应用现状当前我国环境保护中污染源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应用现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污染源自动化监测系统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污染源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有助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及时做出环境管理和决策。
这种系统能够对工业企业、能源供应单位、机动车尾气等关键源头进行全面、精确的监测,大大提高了污染源监管的效率和水平;污染源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够有效预警和遏制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浅析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趋势

浅析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趋势【摘要】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旨在保护作物免受病害侵袭的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公共植保则扮演着推广绿色植保技术的角色,通过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农药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取代传统化学农药,并与绿色植保技术相结合。
植保技术与环境保护的融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监测农药残留量,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可靠。
公共植保绿色化的前景广阔,绿色植保的重要性将不可替代,引领着农业向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1. 引言1.1 绿色植保的重要性绿色植保是指运用生物、物理和化学手段,以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危害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绿色植保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同时也能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绿色植保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绿色植保技术将会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和推广,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弘扬绿色植保理念,促进绿色植保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美丽乡村、保障国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2 公共植保的作用1.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公共植保能够及时预防和控制农作物病虫害,保障作物生长的正常进行,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2. 保障食品安全:通过公共植保,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残留量,降低对人体健康的风险,保障食品的安全和健康。
3. 促进生态平衡:公共植保在控制害虫的有效减少对益生物的伤害,促进自然生态平衡的形成和维护。
4. 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公共植保采用绿色环保技术,减少对土壤、空气和水源的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 维护农民健康:公共植保减少了农民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机会,保护农民健康,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浅析环境保护工程中的环境监测

浅 析 环 境 保 护 工 程 中 的 环 境 监 测
.
李 莉 安 军 亮 李 秀红 河南 安阳 4 5 5 0 0 0 )
( 河 南省 安 阳 市龙 安 区环 境保 护 局
中 图分 类 号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5 8 1 1 ( 2 0 1 3 ) 0 3 — 0 3 3 8 — 0 1
一
个 良好 的、 和谐 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② 环境监测在城市环境规 划 中的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经济和环境是一体两面 、 相互促
进 的, 发 展 经 济 和保 护环 境 a 是统一的 , 而 不是 对 立 的 。国家 在 坚 持经济发展 的同时 , 也提 出了将环境保 护作为一项基本 国策来执 行。 在发展经 济建设和环境建设 时要齐头并进 , “ 两手都要 硬” , 即 实现“ 同步” 与“ 同时 ” 。“ i同步” 即同步规划 、 同步实施 、 同步 环 境 保 护 发展 ; “ 三同时” 即同时设计 、 同时施工 、 同时投产 。因而 , 环境监测 环境 保护 ,指人类有 意识的利用环境科 学 的各种 正确的理 在城市环境规划 中可以起 到监督 、 指导 的作用 , 为城 市环 境规划 论 与方法 , 充 分的利用 、 协 调与保 护 自然资 源和环境 , 解决各 种 提供合理的 、 正确的发展策略。③环境监测在科学研究 中的作用 。 各样 的问题 , 阻止一 切污染和破坏 自然 环境的行为 , 并对受 到污 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 力 , 社会 的进步离不 开科 学的发展 , 环境监
、
染 和破 坏的 自然环境进行 治理 ,最终起 到保 护和改善 自然环境 的 目的。目前我们主要面对 的自然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 : ①土壤 污染 问题 ; ② 空气污染 问题 ; ③水资 源污染 问题 ; ④ 自然气候 和 能源 污染 问题 ; ⑤森林 污染问题 ; ⑥化学 污染 问题 。这些 主要 的 环境污染 问题 , 如果 不能够及时 的解决 , 将会 为人 类 的生存 和发 展造成 巨大 的灾难 。长久以来 , 各 国通过科学的手段对环境污染 问题进行 了综 合防治 , 并 取得 了较大 的效果 , 但是局部 的环境好 转并不 能改变全球环境恶化 的事 实 , 环境 污染仍在持续 , 地球 的 环境依 旧在恶化 。
浅析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浅析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因素
的定量和定性观测,通过监测获得的信息和数据,可以评估环境质量、预测环境变化趋势、监测环境污染源、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等,对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监测可以评估环境质量。
通过定期监测环境因素如大气、水体、土壤等的污染物
含量和生物多样性等指标,可以评估出环境质量的好坏。
这有助于了解环境变化的趋势和
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通过检测空气中的PM2.5、二氧化氮等污染
物含量,可以评估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提高空气质量。
环境监测可以预测环境变化趋势。
通过长期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环境变化的
趋势和规律。
通过监测海洋温度、海平面上升等指标,可以预测全球变暖的趋势和对海洋
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环境监测还可用于监测环境污染源。
通过监测环境污染源的排放物或排放源的特征,
可以确定污染物来源和排放量,从而追溯到污染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监管。
通过监测河流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和特征,可以确定附近工业企业的排放情况,从而要求
这些企业加强污水处理和排放控制。
环境监测还对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收集和分析环境监测数据,可以了解环境状况和问题的严重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通过监测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和水质状况,可以判断水资源是否过度开发和污染严重,从而
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
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市场现状及浅析

张 倩
( 北省 邢 台市环 境保 护监 测站 河 河北 邢台 0 40 ) 5 0 0 [ 摘 要 ] 文通 过对 环境 监测 仪器 市场 现 状的 分析 研究 , 出 了环境 监测 仪器 市场 存在 的问题 , 析 了环 境监测 仪 器市 场 的进 一步 发展 方 向。 本 指 分
2环境 监测 仪器 市 场现状 及 需 求 2 1环 境监 测仪 器市 场发 展现 状 . 随着我 国环 境保 护工 作的发 展, 国环 境监 测技术 也取 得 了较 大 的进步 , 我 环 境监 测仪器 生产 形成 了一 定的规 模 。环 境 监测仪 器 作为环 保产 业 的一个 重 要 分支, 其具 有专 业特 色的环 保产 业 队伍 已经初 步形 成, 现在 已经 能够 生产满 足 国 内需要 的大多 数常规 监测 仪器 , 而且 具备 了 出 口的 能力 。但 是, 没有 形 还 成规 模 化的环 保产 业 队伍 和生 产 能力, 以单 一产 品和 小规 模经 营 为主 。具 仍 有 国际先 进水平 和领 先水 平 的环境 监测 仪器 基本上 还 是引进 国外 的技 术或 直 接进 口国外 的仪器 。多数厂 家 生产 的 同类仪 器 只是 在外 形上 有所 差 别, 在技 术上 却有 许 多类似 性, 没有 形 成 自己 的核心 技术 及特 色 。 目前 我 国环 境监 测 设备 生产 企业 大 约有 l 0家 , 产值 在 6亿元 左右 , 占全球 市 场很 小~ 部 5 年 仅 分 。国产 的监 测仪 器仪 表 多 由中 小型 企业供 应, 术存 在差 距, 品附加 值和 技 产 产业 效益也 普遍 偏低 。而高 端市场 和 专用市 场 多为进 口产 品或 由国外 品牌 占 据 ,如 岛津 、哈 希 等 等 。 2 2环 境监 测仪 器 主要市 场需 求 环 境监测 仪器 主要 用在 环境质 量脓 测和 污染 源监 测等 方面 。针 对我 国 的 具体 国情 , 环保 主要 是解 决我 国水环 境 、大气 环 境两个 战 略性 和全 局性 的 大 环境 生态 污染 问题 。具 体 说来, 未来 环 境监 测 仪 器的主 要 市场 需求如 下 : ( ) 境 质量 监 测 : 国环 保 系 统及 各 部 门 、行 业 、 企业 已建 监测 站 i 环 全 4 0 多个, 业人 员 6 多人 , 有 几万 个环境 科研 院所 。 几年 正是 环境 科 00 从 万 还 近 学和 监 测分析 仪 器 、装备 更 新换代 和 提高 水平 时期 , 中央 、地方 政府 和 企业 每年 投 资购买仪 器装 备约 两亿 人 民 币。国家环 保 局计划 装备 4 0多个 国家 网 0 络监 测站 :5 3 0多个环 境 信息 中心 :O l O个城 市空 气地 面 自动监 测系 统 。项 目 包括 : Ml 、S P 0 2、N 2 0 0 、03 、C : 0、风 向 、风 速 、温 度 、湿 度 : 1 约 0 0 个 国控 水 质 监测 断 面 自动监 测 系 统 。项 目包 括 : H、温 度 、 电 导、 浊度 、 P 溶解 氧 、 氨氮 、 总氮 、 总磷 、 C DC 0 r、高 锰 酸 盐指 数 ,初步 计 划 投 资 l5 亿人 民 币, 中国 家投 资三 分 之二 , 方 投 资三 分之 一 。这 不包 括 行业 、地 其 地 方和企 业 的监测站 能 力建设 的投 资, 各部 门 、 各地 方根 据环 境保 护任 务 的需要
浅析耕地质量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耕地质量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耕地质量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关系到粮食生产能力、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对耕地质量进行科学的检测和评价,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耕地质量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耕地质量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浅析。
一、耕地质量检测技术的现状1. 土壤养分检测技术土壤养分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传统的土壤养分检测主要依靠化验方法,耗时耗力且成本较高。
近年来,随着便携式光谱仪、土壤无损检测仪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土壤养分检测变得更加便捷和精准。
这些新技术能够通过光谱分析和电磁感应等手段,快速准确地获取土壤中养分含量的信息,为土壤养分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
2. 土壤墒情检测技术土壤墒情是土壤含水量、水势等墒情指标的综合体现,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传统的土壤墒情检测主要依靠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操作繁琐且周期长。
近年来,随着土壤墒情传感技术的发展,传感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土壤墒情检测变得更加自动化和精准化。
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实时的土壤墒情信息,为农作物的合理灌溉和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3. 土壤污染检测技术土壤污染是当前严重影响耕地质量的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传统的土壤污染检测主要依靠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操作繁琐且耗时。
随着生物传感技术、光谱技术和地球化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土壤污染检测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通过生物传感技术可以快速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质,为土壤污染的及时发现和处理提供了更多可能。
4. 土地利用检测技术随着城乡一体化和农地流转的不断推进,耕地的合理利用和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土地利用检测主要依靠地形测绘和遥感技术,局限性较大。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和高分辨率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地利用检测变得更加精确和全面。
浅析耕地质量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耕地质量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耕地质量检测技术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农民科学地选择土地、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耕地质量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本文将对耕地质量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浅析。
一、耕地质量检测技术的现状1.传统的地面调查方法传统的地面调查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采样、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等手段来获取土壤质量信息。
这种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无法覆盖大范围的土地。
虽然传统的地面调查方法可以获取比较准确的土壤质量信息,但是效率低下,成本较高。
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感知手段来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土地信息,可以实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土地变化等多种信息的获取和监测。
而且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多期、大范围的土地信息的比较和分析,可以为耕地质量检测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持。
3.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利用GIS技术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可以对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进行比较和评估。
GIS技术可以为耕地质量检测提供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支持,可以为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就是目前耕地质量检测技术的主要现状,传统的方法在效率和成本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而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则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为耕地质量检测提供更为全面、高效的数据支持。
1.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将逐渐应用到耕地质量检测中。
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自动化监测和分析,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未来,智能化技术将成为耕地质量检测的主要发展方向。
2.多源数据的融合多源数据的融合是耕地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浅析基层环境监测如何适应新型发展的需要

口的增多 ,生活节奏的加快 , 所制造处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 ,种类也越 来越丰富。特别是最近几年 , 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引起建筑业的高潮 , 这样产生的建筑垃圾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堆积 , 造成严重 的环境污染。一 些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 , 严重 的影响到人们群众 日 常生活所用到的 饮用水和生活环境质量 ,造成严重 的生命危 害和财产损失 。
现代化建设 。这样就可以更加准确和更大程度上加强对环境 问题的检测 , 有利于及时做好 预警 ,并及时的解决环境污染 , 减少 由于环境污染所 造 成 的损失。
3 、 完善 环境 监 测 的体 系
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 。这些都 会导致新 的形势下 , 来 自人们生活 的污染源的种类和范 围更加的广泛 。 交通 、 建筑 、工业 以及生活制造 的垃圾的品种 和范围越来越广。由于人
中 图 分 类 号 :X8 3 0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4 0 6 7 ( 2 0 1 3 ) 2 3 . 2 8 4 。 0 1
在新的经济社会 的形势下 ,针对我 国环境问题的特点 ,积极地进行 创新 ,并探索出适合我 国新形势下环境 问题的环境监测模式 。由于我国 的经济社会的建设 已经进入一个科学发展时期,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 出, 环境 的可持续发展 已经为广大的社会群众所接受 。 在经济社会的建设 中, 不仅要加强对 经济的发展 的重视 , 更要加强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的考虑。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 , 我 国的环境 问题 出现 了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特 点和形式。这样就会为我国的环境监测造成严重 的困难。
2 、加强环境监测基础设施的建设
、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所呈现出的新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问题也越
来越突出,环境监测及其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分析了环境监测与环
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也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环境监测;生物技术;3S技术;理化科学;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
在最近的几年之中,环境污染有逐渐蔓延的趋势,新生的污染物质逐渐增多,
环境的污染逐渐变得复杂起来,环境的问题成为了国际上所讨论的热点话题。所
以将管理的制度提高上来,加强环保工作的建设力度。作为环境保护基本的内容,
也就是环境监测来说,它在环境决策与环境的管理上的一个重要技术。很多的学
者们在最近的几年时间对于环境质量综合的评价进行很多研究,并且有了一定的
研究成果。所以可以看出对于环境监测技术方面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是非常有价值
的。
一、环境监测的概念
环境监测是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环境执法的重要依据。
以前,环境监测仅限于对放射性物质的监测,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剧,
此后,环境监测的范围逐渐扩大,包括对环境质量、环境污染等的监测。环境监
测的一般流程是现场调查、布点、收集样品、处理与保存样品、分析测试、数据
处理、综合评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之后,往往还需要进行评价,并写出相
关的报告,为以后进行相关的工作提供合理的依据。
二、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1、生物技术的应用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物的技术也已经达到了一定进步,用现在的生物技术的
新技术逐渐被人们广泛应用。这种技术已经成为了我国在应急的监测仪器上的重
点内容,生物的技术对于环境的监测之中地位逐渐提升,表现了科学研究领域的
交流与合作,对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种现代的生物技术是用DNA的重组技术来表现的,一般用生物学、微生物
学等学说作为学术支撑体系,同时与化工与化学等进行互相的渗透与结合,逐渐
将环境监测技术的理论发展起来。
另外,在森林与绿地等一些生态系统中3S的技术也逐渐将自身的作用有效发
挥出来。在对生态的研究之中,生物大分子是主要的一种研究范围。和其他的一
些手段对比,这种技术有着广泛、特异等功能,它可利用分子的水平来研究一些
生态问题,对于解释生物和环境间的作用有着很好的利用。
另外在生物技术的应用之中还有一种非常现代的技术手段,也就是PCR,它
有着灵敏、快速、准确、便捷等一些优点,对于传统的办法来说,它有着不可替
代的作痛。它在一些技术的研究中与环境发展之中有着重要作用。
2、3S技术的应用现状
3S主要包含有GPS、GIS、RS这种中独的技术的结合应用,形成了3S这项综
合的技术。它主要包含了信息的处理、获取、应用,存在着多方面的好处。
(1)在水资源中的应用
对水资源的调查评价当前国内外3S的技术对于水资源的调查与评价上的应用
是非常广泛的。其主要应用在流域水文的模拟、生态消耗水量的分析、对水资源
的评价等等。
对于我国水环境状况的监测应用将GPS、RS以及常规的监测技术进行有效的
综合应用,并用GIS作为对信息进行处理的一个平台,能够有效实现对于一些水
域的分布变化、营养化以及沙泥的污染程度实行监测。
(2)在湿地研究上的应用
应用多相化遥感动态监的技术来获取湿地中的一些信息,并经过对于地理信
息中较为系统的技术中的空间分析的功能以及对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的功能实现湿
地信息的及时更细,有效取得湿地的一些变化信息。在湿地的制图之中,现在许
多国家已经逐渐出版沼泽的湿地图形。在我国还利用3S的技术编制出各种不相
同比例湿地的生态图形等。
3、理化科学的应用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理化学科在环境的监测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其中的动态压膜方法的监测技术在二次污染的监测之中应用的非常广泛,这种技
术表面的张力中的环面积和COD互相有着很大相关性质。它主要的原理就是应用
热力学来将温度推出。并且这种技术不用对于水样来进行一系列预处理,而且不
相同性质与浓度的一些有机成膜的分子可获得不同动态的膜压图形,有效的将分
子状态与结构等充分反映出来。无需任何的添加剂,没有二次污染的现象发生,
适用于水污染的研究。而在理化科学的应用之中,最近的几年以来,对于DOAS
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体系。这种技术工作的原理主要是应用分子窄带
的吸光,来对光谱进行吸收,对于气体中的组成进行辨别,并经过吸收谱强度来
推算出被测量气体浓度的数值。之后通过一些数据的处理环节,成功的对大气之
中气体成分之中各种物质含量的多少进行检测。
4、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1)对无线传感器的应用
在环境监测之中对于无线传感器的应用时一种层次类型的网络结构,其中最
为地步的层次是在监测的实际之中,传感器的一个节点。之后的上层有基站、传
输的网络,最后两节到网络之中。
(2)PLC技术的应用
PLC是一种将自动化、计算机一级通信的技术集成一体的一种新型装置,它
在结构之上对于防尘、抗震等都有着有效作用,适合在条件较为恶劣地方或者是
工业的现场。对于一些雨水的监测一级农业的生产或是抗旱防洪等方面有非常重
要的作用。
三、海洋环境监测技术
1、实时监测岸基海洋环境装置
实时监测岸基海洋环境装置是一种实时采集地区海洋环境预报数据的系统,
它的主要作用是:对岸基海洋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有利于人们及时了解岸基海
洋的环境状况。应用实例有:1991年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在佛罗里达州坦帕湾安
装了物理海洋学实时系统,能够实时获得该海湾的水深、风向、潮汐、潮流以及
海面油膜移动等数据和状态,这些监测得来的数据对海上船只航行、海面油污移
动或者海难搜救起到重要作用。平均每年给坦帕湾创造了超过200万的经济效益。
2、卫星遥感技术
随着计算机卫星技术的发展,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监
测,并取得良好成效。应用的技术配置具体包含有多光谱扫描仪、海洋水色成像
仪、沿岸带水色扫描仪和合成孔径雷达等。一般陆地卫星的多光谱扫描仪是用于
沿海悬浮泥沙含量和其扩散状态的监测;用于工业排污与生活污水的监侧。应用
实例有:在1972~1977年间出现了3次大范围海上溢油问题,采用海洋水色成像
仪与沿岸带水色扫描仪用于悬浮物浓度或者海域叶绿素的分析,实现全天24h的
海洋油污实时监测,具体监测溢油的分布范围、油膜厚度、移动扩散状况和溢油
量等。而合成孔径雷达可以自动生成油污染图像,能对热污染与城市污水排放成
图,还能帮助追查突发溢油事件的污染源。
3、航空油污监测技术
近十年来来,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海上石油运输行业也形成一定规模,由
此也引发了石油、原油泄漏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航空油污监测技术的应用逐
渐成熟起来。这项技术具有反应快速等优点,在海洋环境监察及执法取证等方面
成效显著。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英、法、美、日、丹麦等国家在固定海域联
合投放了大概25~30台型号、功能不一的航空污染监测系统,而且这些国家的海
域管理部门都配置了油污监测的实时预报系统,对本国的监测点实施24h不间断
的实时监侧,不仅起到有效测量油溢海区的面积、油膜的厚度以及油溢量等,还
能精确鉴别污染物种和污染来源,帮助对非法排污者进行有效取证。
结束语
环境监测技术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对防治环境污染,加强
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后在工作实践中,我们需要重视环境监测技术
的运用,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规范环境监测的各项工作,提升监测技术、更新
监测设备、提高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与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推动环
境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冠九.浅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05)
[2]刘琼玉.我国环境检测与治理技术有关问题探讨[J].江汉大学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