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生长发育规律

合集下载

烟叶旺长初期巧管理

烟叶旺长初期巧管理

④ 直平 。垄要直 , 沟底要平 , 保
证 灌 排 畅通 和 通 风 排 湿 。操 作 时 土 块 要 打碎 。 以免 压 坏 烟 叶 。
3 1 0 江 西 省 南 康 市赣 南 卷 44 0 烟 厂 钟 建 海
竹术、 糟 晶项 名 师快 作 工艺 免 费试 21 2号

直 , 重 要 的是 及 时 培 土 , 促 其 迅 更 以 速 发根 , 复生 长 。 恢
加 透 气性 。调 节 土 壤 肥力 .清 除 杂 草 。协 调 地下 部 与 地 上 部生 长 等 作
用。 中耕 一 般在 烟苗 移 栽 后 2 5天 左 右 进 行 。 时烟 株 根 系 生 长 旺盛 , 这 吸 水 吸 肥 能 力 和 呼 吸作 用 非 常 旺 盛 。
效 培 法 栽 技
少 , 系 发育 差 。培 土 应选 择 晴天 , 根
雨 天 或 土 壤 湿度 过 大 时 不 宜进 行 。
土壤 水 分 、 气 、 度 等 条 件 的急 剧 空 温 变化 . 响烟 株 的 生 长发 育 。 影
2 中耕 的 作 用 。 中 耕 具 有 疏 松 . 土壤 , 高土温 , 制土壤水分 , 提 控 增
5 防治 病 虫 。夏季 杂 草 多 , 多 . 需
②主要害虫有小地老 t==,
虎 、 青虫 、 菜 蛾 及 夜 蛾 同 菜 小
6月 份定 植 .— 7 9月 份 收 获 。
2 选择 良种 。 栽 培 夏 甘 蓝 首 先 . 应 选 用抗 热 、 耐旱 、 有 一 定 耐 涝 能 具 力 的 中熟 品 种 . 夏 光 、 甘 8号 、 如 中 黑 叶小 平 头 等 。
农 的经 济 效 益 。
1 .适 期 栽 培 。夏 甘 蓝 一般 于 3 月 下 旬 至 5月 初 分 批 播 种 育 苗 . — 5

光照强度对烟叶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光照强度对烟叶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烟草是喜光作物,只有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才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和品质。

如果光照不足,表现在叶片形态上为细胞分裂慢,倾向于细胞延长和细胞间隙加大,特别是机械组织发育较差,植株生长纤弱,速度缓慢,干物质积累也相应减慢,致使叶片大而薄,内在品质差[1]。

左天觉[2]指出,光照不足时,叶片会生长不良,不能达到正真的成熟,进而影响烟叶质量;当阳光充足时并且有适度的高温时,有利于烟草的干物质形成和积累。

另一方面,在强烈日光照射下的烟叶,表现在叶片形态上有较多的栅栏组织细胞,且较大而长,同时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细胞壁均加厚,机械组织发达,主脉突出,叶肉变厚,常称为“粗茎暴脉”。

此外,强烈的光照条件还会使烟碱含量过高,影响品质[1,3]。

不同光照强度对不同的作物产生的影响不同,对于喜阴作物,弱光对其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均产生有利的影响,而强光则表现为相反的作用。

对于喜阳作物来说,相对充足的光照对作物有利,而弱光则表现为出抑制作用[4]。

目前,已有诸多试验深入研究了光照强度与作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大多主要居于遮阳研究、人工光照研究以及大田不同作物层次光照条件研究3种模式,本文在以上其他作物有关光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与烤烟生长、光合作用、生理、内在化学成分以及烟田小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烟草的适生性研究提供依据。

1 、烤烟的光合特性光不仅是作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也是叶绿素形成的必要条件,同时光照还影响着气孔的开闭,影响CO2的进出。

此外,光照还影响到大气的温度和湿度等小环境的变化。

烟草属喜光植物,对光照有着较高的要求。

光照强度、光照时间以及光质条件的不同都对烤烟的生长和品质形成均有较大影响[5]。

在弱光条件下,烟草的光合速率很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的增加幅度逐渐减小,当达到一定光强时,光合速率便达到最大值,此后,即使继续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也不再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

开始达到光饱和的现象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烟草栽培学_刘国顺_第一章概论

烟草栽培学_刘国顺_第一章概论
动就开始了,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文字记载 以来,吸烟与反吸烟的运动从未停止过。
烟草的命运

客观面对烟草和烟制品 烟草将继续存在 作为一种植物,作为人类的一种嗜好品, 虽然种植和吸烟习俗早已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但因好者恶者同在,其功过是非还将继续下去。
第一节
烟草生产的意义
一、烟草的价值
(一)经济价值

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地方财政的支柱
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对外贸易的创汇物资
(二)生理作用

提神:大脑兴奋,精神饱满,精神振奋 醒脑:提高反应能力,增强记忆力,增加方向 感,提高抗干扰能力 镇静:精神放松,缓和紧张、不安情绪,减少 恐惧感


成瘾:对烟制品产生一定的依赖性
我国年种植烤烟约 1500万亩
收购烟叶 3600万担
二、晾烟(air-cured tobacco)
晾烟是不直接放在阳光下,而是在烟叶收获后,用线 穿或绳绑在烟竿上,或整株、半整株砍烟后,挂在通风的 室内或阴凉的室外适当场所,完成其自然变化干燥过程的 调制类型。
包括:白肋烟 Burley Tobacco 马里兰烟 Maryland Tobacco 雪茄包叶烟 Cigar Wrapper Leaf 地方性晾烟
(三)香料烟(Oriental tobacco)
因其香气和产地而得名又 叫东方型烟和土耳其烟。
1、植株特征:株形瘦小,株高
80一100cm,每株着叶26-36片左右, 在普通烟草中叶片最小5-20cm,叶 形变化较大,有心脏型也有宽椭圆 型的。
香料烟的植物学特征
2、栽培调制:适宜于种植于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不高,表土
外裹:雪茄烟最外面包裹的一层烟叶称外裹。 要求弹性强,燃烧性好,色泽均匀而美观。国 外为获得好的雪茄包叶烟,常采用遮荫栽培。以

烟草知识

烟草知识

烟草基础知识一、烟草的起源及传播烟草起源于美洲、大洋洲及南太平洋的某些岛屿。

早在4000年前,当人类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烟草就已进入拉丁美洲人的生活。

当时的玛雅人(居住在今天墨西哥)就开始了烟草的种植和吸食。

他们在摘取植物时尝到烟草有醉人的香气,能提神解乏,便把烟草当作刺激物咀嚼,渐渐成为一种嗜好。

人类的吸烟是从咀嚼烟叶演变过来的。

烟草在500多年前就已在世界上传播开来,这主要借助于15世纪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对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烟草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繁荣,明政府允许与外人通商,我国与亚洲各国商业活动充分发展。

因此,烟草能在这时大量传入我国。

由此形成了中国烟草种植业和吸烟兴盛的风气。

世界卷烟史上三次革命:卷烟机器的出现,促进了烟草工业的大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在烟草产业进步的进程中,出现了三次革命性的发展变化,第一次革命是美国混合型卷烟的问世,第二次革命是1954年过滤嘴香烟的出现,第三次革命是1976年美国生产出低焦油卷烟。

中国烟草的发展轨迹:中国烟叶种植从明代万历年间始,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等国的卷烟工业企业开始进入我国。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烟草行业历经了建国之初和六十年代初期的较快增长阶段;也经过了“二五”期间、“文革”期间直至八十年代初的企业管理混乱、产销失调、效益低下的阶段。

1981年全国卷烟总产量1704万箱,上缴税利75亿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家对烟草行业赋予了特殊的改革政策,建立了“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国家烟草专卖制度。

1982年1月成立中国烟草总公司,1984年1月成立国家烟草专卖局。

1990年以后,中国卷烟市场基本饱和。

烟草行业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调整产品结构上。

全行业经济效益持续高增长。

目前一、二类卷烟已占到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优卷烟的产量增长两倍。

烟叶调制一成熟度

烟叶调制一成熟度

烟叶成熟度识别一、成熟度划分田间鲜烟叶成熟度通常划分欠熟、尚熟、成熟、过熟、假熟欠熟:烟叶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具备成熟特征,叶面呈现绿色或深绿色,茸毛较多,嫩脆易破损,不能采收烘烤尚熟:基本完成了生长发育过程,部分具备成熟特征,但落黄不充分,主色调为绿色或浅绿色,内物质转化不充分,不易烘烤,烤后容易挂灰、烤青烟成熟:叶片由绿转黄,中上部叶面落黄充分,以黄为主,烟叶物质转化适当,烘烤时脱水与变黄协调,易于烘烤。

过熟:叶片成熟后未能及时采收,造成过度衰老枯黄,内物质转化过度,烟叶品质降低,烤后烟叶质量很差假熟:由于环境影响,叶片出现未老先衰的落黄等成熟现象二、采收成熟度判定1、外观、叶龄下部叶绿黄,绿多黄少中部叶黄绿,黄多绿少上部叶浅黄,基本色为黄色移栽后70天左右开采,90-110天采收腰叶,120-130天采收上部叶2、烟叶部位成熟度外观识别下部叶:叶片退绿,以绿为主,呈现黄色,主脉发白中部叶:落黄,叶面黄色明显,叶面黄绿参半,主脉发白上部叶:落黄,叶面黄色明显,以黄为主,部分烟叶呈现成熟斑块三、鲜叶部位成熟度判定分为脚叶、下二棚、腰叶、上二棚、顶叶,判断主要采用眼观、手摸等感官判断方法,结合叶形、脉相、叶面及皱缩、烟叶厚薄、叶耳。

1.脚叶叶片较薄,叶面较平,除叶柄外主脉无显露2.下二棚叶片稍薄,叶面中后部有皱缩,主脉基部稍有显露,叶耳与叶片稍有连接3.腰叶叶片厚薄适中,叶面皱缩明显,主脉后半部有显露,叶耳与叶片连接明显4.上二棚叶片稍厚,叶面皱缩明显,主脉显露,叶面后半部支脉有显露,叶耳较大与叶片连接明显5.顶叶叶片较厚有紧实感,叶面折缩明显,主脉及叶面后半部支脉显露明显,叶耳较大与叶片连接明显。

烟叶调制(成熟采收)

烟叶调制(成熟采收)
匀:竿距基本一致。
烟竿两端空距过大, 用废弃烟叶遮盖处理
密、满、匀
→→ → → → → → → →
过熟烟叶及病残叶
适熟烟叶
适熟烟叶
适熟烟叶
适熟烟叶
←←


适熟烟叶
尚熟烟叶


2.成熟度
烟叶成熟度是指烟叶在田间生长发育和干物质 积累、转化到适于烘烤的变化程度。
在生产中鲜烟叶的成熟度称为田间成熟度,是 鲜烟叶外观形态特征所反映的适宜烘烤的成熟 程度。
烟叶经烘烤调制后形成的产品按分级标准而划 分的成熟档次叫做分级成熟度。
(二)成熟度的档次
烟叶田间成熟度划分为未熟、生理成熟、工艺成 熟、完熟、过熟和非正常情况下的假熟等不同档 次。
(三)烟叶成熟的特征 1. 落 黄 : 烟 叶 叶 色 由 绿 色 ;
2020/10/30
10
2.叶脉变白
通常下部叶主脉 2/3变白;
中部叶主脉全白, 支脉部分变白;
上部叶主脉全白, 支脉2/3变白。
2020/10/30
11
3.容易采摘 茎竿结合部组织产生断
层,离层。
2020/10/30
得过量或欠量。一般每夹夹烟量10~12kg。 (3)烟叶要排放均匀,密度均匀。
散叶烘烤装烟方式和要求
1.方式 散堆式:直接将鲜烟叶以叶尖朝上、叶基部朝下竖立堆放在分风板上。 筐式:先将鲜烟叶装在一定规格的、采用金属固定框架结构的烟筐内, 使用金属扦固定烟叶后放置于分风板上。
散叶烘烤装烟方式和要求
通常在上午采收,旱天采露水烟,多雨季节和地 区,宜在下午采收,降低烟叶水分。
采收方法
1.统一采收标准采:采收时应首先统一采收人员的采收标准, 达到 “适熟眼光”基本一致,然后再开始大量采收。

烟草知识

烟草知识

名词解释生物产量:烟草在整个生长季节中所积累的干物质重量。

经济产量: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收获可用干物质的重量,对烟草来说就是烟叶的产量。

烟叶品质:消费者对烟叶燃吸过程中所产生的香气、劲头、吃味、刺激性等几个主要因素的综合感受和吸烟安全性的综合评价。

成熟度:烟叶在田间发育过程中形成质量水平的反映。

身分:烟叶的组织构造密度,即叶肉细胞的大小及其排列的疏密程度。

物理特性:叶片的厚度、叶面密度、单叶重、平衡水含量、填充值、含梗率等。

评吸:通过烟叶燃吸后的烟气在经过人的口腔、鼻腔和喉部等感官时所产生的感觉评定烟叶质量的方法。

劲头:烟气中的烟碱对人体器官作用时,能够引起兴奋反应的程度。

刺激性:口腔、鼻腔和喉部对烟气产生的刺激感强烈冲击的接受程度。

香气:烟叶燃烧后进入烟气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令人愉快的特殊芳香。

吃味:烟气反映在口腔内包括酸、甜、苦等味道感觉的总称,是烟气被口腔反映的味感。

种植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包括因地种植、轮作倒茬、间作套种、混作和复种等内容。

轮作:在同一块土地上于一定年限内有计划、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类型作物的种植方式。

套种:在前一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其预留的行间或带间套种其他作物的种植方式。

壮苗:生长发育良好,新陈代谢正常,有机物质合成积累较多,内含物丰富,碳氮比协调,抗逆性强,移栽成活率高的烟苗。

格盘育苗:使用由若干苗穴组成的育苗盘培育作物秧苗的方法。

漂浮育苗:在温室或塑料薄膜覆盖条件下,利用成型的膨化聚苯乙烯格盘为载体,装填上人工配置的培养基质,将格盘漂浮于含有完全矿质营养的苗池中,完成烟草种子的萌发、生长和成苗过程。

烟草需水量:每生产单位重量干物质由烟株蒸腾所消耗水分的数量。

水分利用效率:烟株消耗单位重量水分所生产的同化物的量。

圆顶:烟株打顶10-15d后,上部叶完全展开,与中部叶大小接近,烟株呈筒形的时期。

底烘:烟株下部叶未达到正常成熟时期就提前发黄或枯萎的现象。

提高烟叶香味的主要栽培技术及生理生化

提高烟叶香味的主要栽培技术及生理生化
积累。
建立烟叶香味品质评价体系
结合感官评价和化学分析方法,建立烟叶香味品质评价体 系,为烟草种植者和卷烟企业提供可量化的品质指标。
实际应用价值与社会效益
提高烟草产业竞争力
通过提高烟叶香味品质,可以提升卷烟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有 利于烟草产业的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烟叶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提高烟叶香味品质可以 增加农民的种植收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烟叶的生长发育过程
01
02
03
种子萌发
烟叶从种子萌发开始,经 过营养生长、开花结果等 阶段,最终成熟。
营养生长
烟叶在营养生长阶段,通 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 分,进行细胞分裂和生长 。
开花结果
当烟叶进入开花结果阶段 ,其香味成分逐渐积累和 形成。
烟叶的化学成分与香味的关系
碳水化合物
烟叶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 是形成香味的重要成分, 其中还原糖和淀粉的含量 对香味影响较大。
05
研究展望与实际应用价值
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烟叶香味形成的分子机制
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方法,深入研究 烟叶香味形成的分子机制,发现关键基因和蛋白质,为培
育高品质烟草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开发高效的香味调控技术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开发高效的香味调控技术,如基 因编辑、RNA干扰等,以精准调控烟叶香味成分的合成与
烟叶的陈化
烟叶调制完成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 的陈化过程,这个过程中烟叶内部的 化学物质会进一步转化和平衡,从而 使得烟叶的香味更加浓郁。
香味提取与提纯技术
香味提取技术
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烟叶中的香味物质提取出来,如使用溶剂萃取、蒸馏等方 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