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研究进展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控

发 病 ,还 会 感 染 到羚 羊 等 动 物 ,但 是 其 他 家 畜 基 本 不 会 受 到感 出 ,导致 肺部 出现空 洞 。 染 。这种病 主要 由支 原体 引起 ,属于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 4 诊 断 初 步 诊 断 可 以根 据 典 型 表 现 、组 织 变 化 等 方 面 情 况 ,同 时 表 现 为 纤 维 素 胸 膜肺 炎 。其 发 病 率 有 6 0 %一 7 0 % ,病 死 率 大 约 在
5 . 2 预 防
在 疫 区 以及 受影 响 区 域 ,超 半 年 龄 的牛 ,都 必 须 要 每 年接 种
一
次牛传 染 性胸 膜肺 炎 兔化 弱毒 疫 苗 ,严禁 从疫 区引进 牛 只 。
6 结语
牛 传染 性 胸 膜肺 炎 的 出现会 给 养 牛业 带 来 巨大 的经 济 损失 , 导 致 大量 的病 牛死 亡 。在 诊 断 方 面 ,要先 进 行 初 步诊 断 ,再 通 过
牛传染 性胸 膜肺炎 的诊 断与防控
玛衣努 尔 ・ 沙 尔和提
( 新疆精河县 茫丁乡畜牧兽医站 ,新疆精河
摘 要 :本文 对 牛传 染 性胸 膜 肺 炎 病原 以及流 行 病 学进 行 了简单
8 3 3 3 0 0 )
( 2 )红肝 变期 。病变 部位 肺 小 叶呈 暗红 色 ,形状 和肝 类 似 ,
的 介绍 ,阐述 了其 病理 变 化特 点 ,针对 牛 传 染性 胸膜 肺 炎 的 诊 断 也 叫 “ 肝 变 ” 。使 用 显微 镜 对 其进 行 观 察 ,其 肺 泡 腔会 有 大量 纤
与 防控 进 行 了深 入 的研 究 分 析 ,结 合 自己的 临床 防 治经 验 ,发表 维 素存 在 ,同时含 有较 多 数量 的红 细胞 等 其他 细胞 。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特点与防治措施

引言牛只一旦感染传染性支原体肺炎很难根除、会成为持续带菌者和传染源,通过分泌物向环境中排放病原体,健康牛群与病牛接触后能够感染发病。
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来防控本病,并且抗生素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这样牛群发病后,给临床方面的治疗带来一定难度,所以必须做好本病的综合防控工作。
在此从支原体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等方面分析如下。
1.病原牛支原体是感染牛群的致病性病原体,能够寄生于牛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内,有时可以寄生在乳腺内,在实验室可以从病牛的肺脏病灶中分离到病原体,有的可以从病牛的淋巴组织中分离。
牛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抵抗能力与其他细菌有很大区别,对高温的敏感性与其他细菌一样,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存活率越来越低,在粪便中可以存活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常用的消毒药物可以起到明显的杀灭效果。
2.流行病学牛支原体属于环境性病菌,能够在牛群中普遍存在并分布很广,能够引起地方性流行,尤其是肉牛和奶牛容易感染发病,羊群和水牛很少发病,人类没有感染本病的。
牛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期不固定,有的一周时间,有的2周以上才发病。
据统计目前牛群爆发传染性支原体肺炎基本上与长途运输有很大关系,大多数情况下,牛群被运输到新牛场后7天左右开始发病。
一些牛群在运输到新牛场后2天就开始发病。
牛群一旦感染本病,病原体在环境中很难根除,如果管理不善或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就会引起较高的死亡率。
感染支原体的牛只能够携带数月、甚至数年的病原体而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病牛通过呼吸道向环境中排放携带有病原体的飞沫或分泌物,健康牛只可以经过呼吸道摄入体内而感染发病,这是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其次还可以通过近距离直接接触、生殖道交配、吸吮母乳等进行传播和扩散。
虽然牛群感染传染性支原体肺炎后容易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疾病,但是环境条件突变、饲养方式不固定、异地运输等应激条件都是诱发本病在主要因素。
实验证明:牛群发病周牛支原体起着主导致病作用,因为牛支原体对呼吸道黏膜造成很大的损害,对机体粘膜免疫系统危害很大,明显降低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极易诱发或继发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加重呼吸道病症和增加治疗难度。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及防控措施

2020年第10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被称作牛肺疫,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的肺炎,呈急性或是慢性发作。
牛在患病后,会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并且牦牛、水牛以及奶牛等品种的牛都易患该病,因此当前养殖户十分重视该疾病的诊治和防控。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于丝状霉形体感染所导致的。
牛在患病之后,病原菌会侵害病牛的肺脏和胸膜,患病牛会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以及水肿等情况,严重时会造成死亡。
当前我国成功研制出了牛肺疫病毒的疫苗,因此还需要对疾病有明确的认识,并且严格进行疫苗接种,做好疾病防控。
1临床特征一般牛在患病的初期,其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存在轻微的反应,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被毛粗乱,母牛的泌乳量降低,也存在个别发烧的情况。
病牛在经过剧烈运动之后,会出现声音微弱的干咳,由于症状不明显,所以养殖人员可能会有所忽视。
随病情进展,症状会更加明显,一般表现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的症状是患病牛的主要症状,患病后体温会迅速的升高,一般温度会超过40℃,前置张开,呼吸非常困难,病牛会发出“吭吭”的声音,肋部凹陷,用手按压会出现疼痛,患病牛也会一直站立,鼻孔扩张,呼出的气短,吸气长,伴有一定的咳嗽声。
会从鼻部流出浆液性或脓性液体,也可能会伴有少量的血丝。
若是肺部出现大面积的病变感染,会有大量胸水,叩诊时能够听到浊音;听诊会发现肺泡音减弱或无肺泡音,能听见支气管呼吸音与锣音,胸膜摩擦音也能听到,未感染的部位其肺泡音比较强。
随着病情的进展,脉搏快而弱,心脏逐渐衰竭,胸腹部会发生水肿;食欲不振且消化不良,反刍减弱,直至消失。
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病牛日渐消瘦,若是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会窒息死亡。
个别牛会从急性型转变成慢性。
病牛体质逐渐变差,日痩渐消,伴有短咳,对胸部叩诊有实音。
患病牛的食欲不稳定,时好时坏。
尽管一部分的患病牛并没有非常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也会一直患病,携带病菌。
2防控措施由于我国已研制出了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免疫效果,结合牛的生长状况及本区域内的疫病流行情况,按时定量接种疫苗,可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甚至能彻底消灭该病。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综合防治技术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综合防治技术发布时间:2021-06-16T16:33:52.44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6期作者:帕提古丽·图尔荪[1] 柔鲜古丽·图尔荪[2] [导读] 传染性胸膜肺炎是养牛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对牛群的危害很大,在养殖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该病的防治帕提古丽·图尔荪[1] 柔鲜古丽·图尔荪[2]新疆巴州且末县塔提让镇人民政府农业(畜牧)发展服务中心,841900 摘要:传染性胸膜肺炎是养牛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对牛群的危害很大,在养殖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该病的防治,要将预防和治疗结合起来,双管齐下,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控制住扩散范围。
本文首先介绍了该病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而提出了预防和治疗的措施,以供相关养殖户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养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临床表现;流行病学;预防措施;治疗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被称作为牛肺疫,致病原因为丝状支原体感染,属于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且传播速度很快,最关键的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1]。
一旦发病,如果没有及时控制住,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为了更好的防治该病,有必要对此加深研究,以此科学、有效的预防该病的发生,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1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1)症状表现:该病发病的潜伏期时间不定,有可能感染7天后才发病,也有可能感染30天后才发病,具体的发病时间得根据病牛的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病牛发病比较急,在发病初期就会表现为呼吸困难,且呼吸的速度也很快,同时体温会高达42摄氏度;观察其咳嗽声,会发现咳嗽的声音低沉且孱弱,且咳嗽的频率也增大了;脉搏跳动很快;全身无力,在后期会用腹部呼吸;对其胸部进行听诊,肺泡音减弱甚至消失,有支气管呼吸音和胸膜与胸壁摩擦的声音。
部分病牛还会表现为便秘、尿量减少且颜色发黄[2]。
病牛发病后如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由于心力衰竭而亡。
一般来说,病程为45天左右。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由牛肺炎嗜血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常在冬季和初春季节发病,是严重危害牛群健康的疾病之一。
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困难、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等症状,极易导致牛的死亡。
因此,对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非常重要。
临床表现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但疾病逐渐进展会呈现以下症状:1.呼吸困难:患病牛会出现急促、浅表、快速的呼吸,而且呼吸声会变得非常沉重。
2.发热:患病牛会出现体温升高,发热持续时间也很长。
3.咳嗽:患病牛会出现干咳或有痰咳,咳嗽可以伴有喘息声,咳嗽的时间持续。
4.流涕:许多患病牛鼻子都会不停地流涕,鼻涕呈粘液或浆液状。
5.眼结膜充血:患病牛的眼睛会变得非常红和水肿,甚至眼睛会发生化脓感染,眼结膜充血持续时间长。
防控措施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对与牛群的危害很大,尤其是对生病的牛更是一种折磨。
为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牛传染性胸膜肺炎,采取以下一些防控措施非常有必要:1.加强卫生管理:牛舍必须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牛舍内干燥、卫生。
给牛群提供优质、清洁的环境和食物。
2.保持良好的通风:应保证牛舍内的空气流通,牛舍必须保持干燥,避免湿分和过度挤迫。
3.定期体检:定期为牛健康检查,及时诊断和治疗疾病,特别是对疑似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牛要进行隔离治疗,待病情得到控制之后再放回群里。
4.加强管制:对于发现疑似或确诊的病例,要及时报告当地兽医部门,按照要求采取管制措施,禁止任何形式的交易。
5.疫苗接种:给牛群接种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可有效地降低罹患病的风险,减少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率。
总之,对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我们要加强卫生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定期体检、加强管制和接种疫苗,才能更有效地降低病毒的发生率,保护牛的健康和产出。
牛得了传染性胸膜炎能治好吗?牛传染性胸膜炎的预防措施

牛得了传染性胸膜炎能治好吗?牛传染性胸膜炎的预防措施牛得了传染性胸膜炎能治好吗?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牛肺疫,是由支原体引起牛的一种以短干咳嗽、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特征的传染性肺炎,发病率为60%-70%,如果治疗不当,死亡率可在50%以上。
牛得了传染性胸膜炎能治好吗?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牛肺疫,是由支原体引起牛的一种以短干咳嗽、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特征的传染性肺炎,发病率为60%-70%,如果治疗不当,死亡率可在50%以上。
牛得了传染性胸膜炎能治好吗?(1)用撒乌安注射液60--120毫升进行静脉注射,每天注射一次,连续4--7天。
(2)用10%的氯化钙溶液120--220毫升,40%的乌洛托品溶液60--110毫升,20%的安纳加溶液12--22毫升,混合以后进行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续4--6天。
(3)用土霉素2--5克,5%的氯化镁溶液40--50毫升进行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续注射5--7天。
(4)用青霉素300--600万单位,蒸馏水40毫升,0.5%的氢化可的松溶液70--110毫升,进行胸腔注射。
(5)用10%的磺胺嘧啶钠溶液120--260毫升,5%的葡萄糖溶液600毫升,40%的乌洛托品溶液60--120毫升,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
(6)用10%的氯化钙120--220毫升进行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续注射5--7天。
(7)用0.1%的雷夫奴尔溶液适量,冲洗胸腔,再注入青霉素120--220万单位,链霉素3克左右。
牛传染性胸膜炎的预防措施牛群中流行本病时,流行过程常拖延甚久,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可激发该病。
带菌牛进入易感牛群,常引起急性暴发,以后转为地方性流行。
预防方案: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圈舍卫生消毒工作。
一是夏季避免圈舍内牛拥挤、空气流通不畅,避免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
二是冬季要注意圈舍保暖,同时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三是要饲喂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饲草。
四是要定期消毒,防止病原菌的滋生和蔓延。
一例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2017年第4期(总第243期)经验交流堆。
若并发肺炎则有咳嗽和呼吸加快症状。
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常5~6d死亡。
也有病期延长到2~3周以上的,病程较长而恢复的仔猪生长发育变得缓慢,甚至成为僵猪。
3 剖检变化剖检变化可见胃肠卡他性炎症。
死猪胃黏膜红肿,幽门部最明显,并附黏液,胃内有凝乳块,少数重病例胃黏膜有出血点。
病猪肠内容物呈黄白色,稀粥状,有酸臭味,肠管空虚或充满气体,肠壁薄而透明。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心冠状沟脂肪胶样浸润,心肌绵软。
肾脏苍白色。
4 防治措施发现仔猪白痢后,要及时进行治疗,治疗的同时要及时改善饲养环境,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如是初产母猪,做好预防接种可以很好的控制本病的发生。
如是经产母猪,一经发现本病,要早期及时治疗,因时因地选用最优方案,主要以收敛、止泻助消化为主要,必要时辅以抗菌药物。
综合防治是治疗本病的根本,积极改善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减少应激,做好经常性的预防工作,改进猪舍的环境卫生并及时预防性给药。
(收稿日期:2016–10–04)中药直肠灌注疗法治疗犬瘟热田启超马世波赵书臣焦莉王春明(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河北沧州 061001)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1733(2017)04-0079-01犬瘟热,俗称狗瘟,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
是一种主要危害幼犬的严重犬类疾病。
患病犬的死亡率可达80%。
在宠物犬、伴侣犬、工作犬日益风靡的今天,犬瘟热因其对犬主造成经济、精神、健康方面的巨大危害,越来越倍受关注。
但是,对犬瘟热的治疗一直是宠物临床上的一大难题。
笔者在临床治疗犬瘟热的过程中发现中药灌肠疗法对犬瘟热的治疗有一定效果,并且治疗费用相对较低,可为宠物临床治疗犬瘟热提供参考。
现将沧州职院宠物服务中心就诊并确诊为犬瘟热的14例病犬,运用中药深部直肠灌注疗法治疗及结果报告如下:1 中药组方金银花20g,连翘30g,黄芩20g,板兰根20g,黄莲15g,黄柏15g,木香20g,竹茹20g,桔梗10g,甘草10g,贯众15g,地榆炭20g,薄荷15g。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急性败血症、呼吸困难、慢性麻痹和慢性支气管炎。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山东也有零星发病。
该病多发生于6-10月,主要侵害犊牛和青年牛,发病牛呈急性经过,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1℃左右,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眼结膜潮红或发绀,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
在2-3天内出现死亡。
病程较长的病牛,体温可达40℃以上,呼吸困难、咳嗽、张口伸舌、口流泡沫液、消瘦脱水、耳尖发绀。
后期卧地不起、四肢无力并向后伸直,最后因衰竭而死亡。
一、病因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属于放线菌门,该细菌不能形成芽孢。
该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5~35℃均能生存,在 pH值为7.0~9.0时生长迅速,最适生长pH值为6~7,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温度超过45℃或低于4℃时不能生存。
在土壤中和牛粪中均可大量存在。
该细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环境中能存活5年以上;在37℃、PH值为6的条件下可存活9个月;在50℃的水中可存活4天。
该细菌对干燥敏感,干燥后仍能存活。
该细菌对一般消毒剂敏感,1%-2%的氢氧化钠、3%的双氧水、4%的过氧化氢等均可将其杀死。
牛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但不耐干燥和高热(60℃)和高浓度的酸。
该细菌对常用的消毒剂敏感。
对紫外线、射线及某些药物如氯霉素、青霉素、四环素等不敏感。
二、流行病学该病多发于夏秋季节,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本病主要是通过飞沫、鼻分泌物及皮肤损伤处传播。
本病主要发生于犊牛和青年牛,病死率高,2-3天内可造成大批死亡。
一般是在抵抗力低下时发病,特别是在断奶后和配种前后抵抗力较弱的时候容易发病,犊牛和青年牛比较敏感,且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对各种应激因素的抵抗力弱,如饲料突然变化、转群、运输和拥挤等均可引起发病。
妊娠母牛也可感染,但发病率较低。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6-10月的犊牛和青年牛易感性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tabolic and reproductive disorders, and mastitis in Holstein cows[J]. J. Dairy Sci, 1985, 68: 2347-2360. [11] Markusfeld, O. Periparturient traits in seven high dairy herds. Incidence rates, association with parity, and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traits[J]. J. Dairy Sci, 1987, 70: 158-166. [12] Correa, M. T, Curtis C R, et al. Ecological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postpartum disorders of Holstein-Friesian cows from thirty-two New York farms[J]. J. Dairy Sci, 1990, 73: 1515-1524. [13] Massey, C. D, Wang C, et al. Hypocalcemia at parturit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left displaced abomasum in dairy cows[J]. JAVMA, 1993, 203: 852-853. [14] Daniel, R. C. W. Motility of the rumen and abomasums during hypocalcemia[J]. Can. J. Comp Med, 1983, 47: 276. [15] 何高明, 刘贤侠, 王 建 梅.奶 牛 营 养 与 围 产 期 疾 病 预 防[A].中 国 奶 业 协 会 2007 年 会 论 文 集 [C].2007:29-31. [16] Melendez, P, Risco C. A, et al. Effect of calcium-energy supplements on calvingrelated disorders, fertility and milk yield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in cows fed anionic salts[J]. Theriogenology,2003,60:843-854. [17] Dyk, P. B, The association of prepartum non -esterified fatty acids and body condition with peripartum health problems on 95 Michigan dairy farms [D].
收稿日期:2010-05-06
作 者 简 介 :沈 青 春 (1976- ),男 ,副 研 究 员 ,主 要 从 事 兽 用 生 物 制 品 的 科 研 和监察工作。
通 讯 作 者 :宁 宜 宝 (1956- ),男 ,研 究 员 ,农 业 部 兽 药 创 新 与 生 物 安 全 评 价 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
triglyceride concentration and early lactation[J]. J. Dairy Sci, 1992, 75: 1914-1922. [8] Kertz, A. F, Reutzel L. F, etal. Dry matter intake from parturition to midlactation
·2010·8·科技
奶牛保健
·49·
内消灭牛瘟、牛肺疫和控制疯牛病的工作计划,从 2002 年开始按照 OIE 有关要求在全国开展牛瘟、牛肺疫和疯 牛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工作,并适时提交我国牛肺疫流行 病学技术资料,为国际无病认证做技术准备。2005 年公布 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没有发现 CBPP 存在的证据[3~6,9]。 1 病原
Michigan State Univ, 1995. [18] Emery, R. S. Energy needs of dry cows [A]. Tri-State Dairy Nutr. Conf. Ft. Wayne,
IN. Ohio Coop. Ext.Serv., Columbus[C]. 1993: 35. [19] Garnsworthy, P. C, Topps J. H. The effect of body condition of dairy cows at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是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 SC 型,由 Nocard 和 Roux(1898)首次成功分离,是人类 历史上分离的第一个支原体种,国际标准株为 PG-1 株。 丝状支原体在已知的支原体中是对培养基要求较低的 一种,在含 10%马(牛)血清的马丁 氏肉汤培养 基中生 长良好,呈轻度混浊带乳色样彗星状、线状或纤细菌丝 状生长。 无菌膜、沉淀或颗粒悬浮。 在固体培养基中形 成细小的半透明菌落、中心颗粒致密、边缘疏松、呈微 黄褐色的荷包蛋状。 能代谢葡萄糖,不水解精氨酸和尿 素,膜斑试验阴性,洋地黄皂苷敏感,日光、干燥和热力 均不利于牛肺疫丝状支原体的生存;对苯胺染料和青霉 素具有抵抗力。 但 1%来苏儿、5%漂白粉、1%~2%氢氧 化钠或 0.2%升汞均能迅速将其杀死。 十万分之一的硫 柳 汞 ,十 万 分 之 一 的 “九 一 四 ”或 每 毫 升 含 2 万~10 万 IU 的链霉素,均能抑制本菌[1,2]。
during 15-day and 21-day intervals[J]. Am. J. Vet. Res, 1984, 45: 333-335. [7] Bertics, S. J, Grummer R. R, et al. Effect of prepartum dry matter int·科技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研究进展
沈青春,韩明远,王芳,宁宜宝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农业部兽药创新与生物安全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
中图分类号:S8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264(2010)08-0048-04
牛 传 染 性 胸 膜 肺 炎 (CBPP) 又 称 牛 肺 疫 , 是 一 种 由 丝 状 支 原 体 丝 状 亚 种 小 菌 落 生 物 型 (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 Mycoides Small-colony type,SC 型)引起的 牛传染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中度,病程为亚急性或慢 性,其病理特征表现为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炎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