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复习提示】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识记;易考选择题)1.产生的两个途径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已有资本主义的萌芽。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有两个途经。
(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雇佣关系。
(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考点:资本主义萌芽的途径】2.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导致了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解,产生了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识记;易考选择题)1.什么是资本的原始积累。
【考点: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始于15世纪后30年,高潮发生于16世纪,结束于19世纪初。
2.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考点: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这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
(2)用暴力手段剥夺货币财富。
主要是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殖民掠夺,同时,新兴资产阶级还通过国债、课税等制度剥削国内人民,积累货币资本。
3.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
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了解;考查的可能性较小)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强烈要求彻底变革上层建筑,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
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大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政治经济学)

价格
价格波 动没有 违背价 值规律
价格波动始终以价值为轴线
商品总价格与总价值相等
价值规律的作用
自发调节资源 和经济活动;
价值 规律的 作用
刺激商品生产者 不断改进技术;
自发地调节社会 收入的分配。
社会经济比例大体平衡
市场 供不 应求 价格 上升 企业 利益 增加
竞争
资源流入 扩大生产 供给增加
(一)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式 (二)
(三)
资本积累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四)
(五)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意义 (六)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是生产者 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 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 史过程。
资本原 始积累 的途径
用暴力手段剥 农民的土地 用暴力手段掠 夺货币财富
奴 隶 贸 易
圈动运动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7世纪中期 和18世纪后半期, 英法各国先后进 行了资产阶级革 命,最终建立起 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
最先提出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
马克思
首先,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
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 理论基础。 第三,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其它一系列理 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商品的 价值量
劳动 时间 劳动量
体现在 商品中的 抽象劳动量
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马克思主义原理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
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根本原因 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引起了农村 自然经济和产生行会组织的瓦解,导致 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途径 ⑴ 农村: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2.一旦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就转化为资本
“在流通中,劳动者和资本家分别以劳动力 的卖者和买者身份发生关系。从表面上看,这种 关系好像是自由、平等的,但当买卖双方一离开 这个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这种自由、平等 的虚伪性就暴露无疑。劳动力的买者摇身一变, 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的卖者则成了他 的工人,尾随于后。前者笑容满面,雄心勃勃; 后者战战兢兢,萎缩不前,就像在市场上卖了自 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 鞣。”
“资本主义社会 的经济结构是从封 建社会和奴隶社会 的经济结构中产生 的,后者的解体使 前者的要素得到解 放。”
——马克思
⑵ 城市:由商人程
“商品贸易,即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是资本产生的前提和起 点。16世纪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发展,揭开了资本现代生活史。”
使用价值
商品
外化
(内在矛盾)
价值
商品生产者
(商品甲)
商品生产者
(商品乙)
交换价值 (价值形式的发展) 货币
(量上的比例) (从量变到质变) (两极矛盾)
“商品流通从物质内容来看,是各种使用价值的交换。如果撇开 商品流通的物质内容,只考察这一过程所造成的经济形式,我们就 会发现,货币是这一过程的最后产物。商品流通的这个最后的产物 就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
第四章_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第四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在哲学部分中,我们谈到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重要创新,而马克思并没有止步于这一创新,而是充分地将它运用到对于现实社会的分析中,也就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中。
从生产力的发展,到生产关系的变化与反作用,是旧的社会形态向新的社会形态过渡的一般规律,我们这节课就将讲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历史过程。
4.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4.1.1 资本主义生产的新特征分工和大机器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这种生产方式的产生是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而来的。
在封建社会后期,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会导致什么现象呢?越来越多的人会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转移到了手工业。
不仅如此,由于分工的细化,生产工具的复杂化过程在手工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使得手工业从小生产向工厂手工业,进一步向机器大工业逐步过渡。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评价过分工。
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4.1.2 资本主义交换方式新特征既然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那就要提到随之产生的商品经济所带来的交换方式的变革。
商品经济本身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从其对立面自然经济中过渡而来的。
自然经济是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它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我们之所以说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是由于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较低的时期,那就是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生产的领域是比较狭窄的,还不可能形成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和经济单位,每个生产者和经济单位的产品都是比较同质的,因此没有相互交换的必要;另一方面,个别生产者和经济单位的生产能力仅限于维持其自身的生存,没有多余的产品用于交换;最后,落后的交通条件和贮存能力,使得商品交换的范围是比较狭窄的,尤其是对于粮食作物而言。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资本原始积累的动辟说 起:15世纪末,葡萄牙、西班牙的航海家 们开始了寻找海外市场和原料出产地的海 上探险活动,由此开辟了欧洲通往其他大 陆的新航线。这其中有: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两个主要途径
• 途径一:小商品经济的两级分化
• 途径二: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
专题导入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到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确立的历史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和垄断两个发展阶段。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 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主要特 征的社会经济制度。 • 两个条件:第一,一批失去生产资料并具 有一定人身自由的劳动者;第二,在少数 人手中积累了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必须的 货币财富。
• 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为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 产业革命也引发了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 创造了一个资本家阶级,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 远超过资本家阶级的产业无产阶级。
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叶,西方殖民主义国家为 了向美洲殖民地种植园和矿山提供劳动力,从非 洲掳走大批黑人,将其远程贩运到美洲等地,马 克思称之为贩卖人类血肉的非洲奴隶贸易。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下半叶,是奴隶贸易的高潮 时期,英国、法国、普鲁士、丹麦、瑞典以及美 国、巴西等海运发达的国家蜂拥到非洲西部海岸, 成立了众多的奴隶专卖公司,建立起组织严密的 贩奴系统,同时有正规军队参加,以保障其垄断 贸易的权利。 此时的奴隶贸易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赚钱最多 的行业
二、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和出发点
1.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 • 马克思: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 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 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 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 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 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转次数。周转次数与周转速度成正比。
2、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就是社会总产 品的实现问题:价值补偿与实物替换。
价值补偿即指如何通过商品出售,将社会总产 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以货币形式回流,用以 补偿在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 获得剩余价值。 实物替换即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 转化为货币以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 以补偿社会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
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15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世
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纪 法
国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的 铁
匠
封建社会初期:与较低生产力
作
基本相适应的以铁器工具为特
坊
征的封建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后期:手工业行会的 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与14、15世纪在 地中海沿岸城市产生的途径。
的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 关系。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特征 资本是一种运动。
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
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G
W
G'
不同的使用价
值相交换
G' = G + G
从表面上看,资本的价值增值和价值规 律是矛盾的,即为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劳动力商品化,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也是解决G--W--G’矛盾的关键。
基本条件
社会分工 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特质
的利益主体所有
(二)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 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 使用价值与价值。
马哲: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
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于14 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
途径:(1)小商品经济分化;(2)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封建社会末期,手工业者和商人的集聚地逐渐形成了城市,手工业和商业构成了城市经济的基础。
手工业出现行会,封建行会约束下的小手工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自身劳动基础上的、以交换为目的的简单商品经济。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产生两极分化,手工作坊中的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形式之一。
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商人财富的不断增加,一些大商人成了包买商,逐渐控制了商品生产者。
商人和高利贷者乘生产者困难之机,侵入手工业领域,成为工业资本家,这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另一种形式。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15 世纪末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发现,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要求商品生产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发展,这一任务只能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来实现。
新兴资产阶级便开始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利用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社会
主义 社会
资本 主义 社会 封建
社会 奴隶
社会 原始
人类社会至今经历 的社会形态
社会
❖ 马克思指出:“资 本主义社会的经济 结构是从封建社会 的经济结构中产生 的。后者的解体使 前者的要素得到解 放。”
❖资本原始积累在西欧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 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
总结: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资产阶 级运用暴力手段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 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 累的历史过程,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前史。
❖ 思考题: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对美 国西部牛仔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另:剥削国内人民
❖ 通过国债制度、课税 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 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 削。
❖3、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
❖作用: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缩短了封 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
❖原因:满足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建立所需要的条件: ❖一是有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二是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 大量货币财富。
尖锐,封建统治已被农民战争 严重动摇的情况下,新兴资产 阶级利用广大农民和其他城乡 劳动者的力量,通过暴力手段, 展开夺权斗争。17世纪中期和 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 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经过
法 国 和 英 国 的
复辟和反复辟的长期斗争,建
资
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进
产
而在资产阶级政权的帮助下,
产力的矛盾,引起了农村
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Fra bibliotek的瓦解,导致城乡资本主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新兴资产阶级便开始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利用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新兴资产阶级在国外进行疯狂掠夺的同时,还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
这一切,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提出了强烈要求,这就是:在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

二是用国家暴力的手段进行殖民地掠夺。
资本积累
资本是能够带来 剩余价值的价值
货币是资本最初的表现形式
早期意大利的威尼斯:本身没有农业人口,工业 是造船业,是商业中心,设有同业公会;威尼斯垄断 了制盐后来推广到小麦;早期是欧洲最大的奴隶贩卖 市场;大部分商业资本垄断了政府功能;这里的人民 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唯利是图、顶贪 婪而特别注重物质生活的人民。”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指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 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封建贵族使用暴 力,掠夺生产资料,加速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转变的历史过程。)
“这种方法的蜗牛爬行的进度,无论如何也不能 适应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 所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的 贸易需要。”
一艘英国奴船上的黑奴
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前,即初始资本的形成过程,所以称作资本的原始积 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国债、税收制度 累。)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 (资本原始积累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 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通 过雇佣劳动实现剩余价值生产的一种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须具备两条件: 一是大批有人身自由而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二是大批的货币资本。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两途径: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中分化出来;
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章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
(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商品经济的产生的历史条件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前身
自给自足
与分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
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 态 商品经济 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资本 主义 生产 方式 的形 成
建立 在上层建 资产 资产 筑领域确 阶级1640-1688 英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阶级 立了自己 革命 政权 的 统 治
产业 革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生产瓦特蒸汽机的工厂
珍妮纺织机
标志:机器的使用
18世纪40年代开始 英国阿克赖特纺纱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769年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价值形式和货币的起源
1.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 (1)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商品价值偶然地简单地通过另一 个商品表现出来 1只羊 2把斧子 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
(2)扩大的价值形式:商品的价值通过许多商品表现出来 2把斧子
1 只 羊
或1匹布 或10斤茶叶 或1两金 直接、普遍的 物物交换阶段
货币流通: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 货币流通与货币形式的发展 金银条块:每次交易查成色、称重量 金属铸币: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额面价值,足值----不足值
纸币:国家发行的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信用货币: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证券:银行券、 支票、期票、汇票
电子货币:储存于电脑中的存款货币,信用卡
亏损 正常补偿 多盈利
丙 乙 甲 8 小 时 12 小 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4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 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表现:一只羊=两把斧子 评价:价值的性质表现及不充分
第二阶段:扩大的价值形式
产生: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表现:
两把斧子
20斤粮食
一只羊=
一件上衣 2分黄金
其他商品
1分黄金=
两把斧子 20斤粮食 一只羊 一件上衣 其他商品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以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小商品经济分化而来的;商人和高利贷 2、资本的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机器代替手工劳动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资本问题: 1、劳动力:劳动的能力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者是自由人;没有别的商品 3、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本人、家属和培训费用) • 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可以创造新的价值
4、货币转换资本 货币在购买劳动力后不但可以收回成本还可以得到剩余价值——货币转化资本根源分析: • 首先,资本总公式的矛盾(G—W—G`;G`=G+△G) △G不可能产生于流通领域。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自然经济的特点: 第一,建立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基础之上。 第二,劳动产品是为满足自然经济单位内部的需要而生产的 2、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是为他人进行生产的一种交换经济。 (1)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以交换为目的 (2)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历史条件: • 社会分工的出现 •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4章 资本主义形成及其本质

深化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 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 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
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 的研究和认识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 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导
价值规律的作用(1)
①自发地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
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利润下降
追
减
加
客观的、基础性的
少
投
有一定适用范围的
投
资
资
利润增加 价格上涨 供不应求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价值规律的作用(2)
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技术 水平
劳动生 个别劳 产率 动时间
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
科技人员 管理人员
“总体工人” 队伍扩大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 的研究和认识
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
拓展创造价值的领域
物质生产领域
非物质生产领域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叶,西方殖民主义国家为 了向美洲殖民地种植园和矿山提供劳动力,从非 洲掳走大批黑人,将其远程贩运到美洲等地,马 克思称之为贩卖人类血肉的非洲奴隶贸易。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下半叶,是奴隶贸易的高潮 时期,英国、法国、普鲁士、丹麦、瑞典以及美 国、巴西等海运发达的国家蜂拥到非洲西部海岸, 成立了众多的奴隶专卖公司,建立起组织严密的 贩奴系统,同时有正规军队参加,以保障其垄断 贸易的权利。 此时的奴隶贸易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赚钱最多 的行业
• 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为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 产业革命也引发了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 创造了一个资本家阶级,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 远超过资本家阶级的产业无产阶级。
• 11城规第三小组: • 吴浩石 徐昂 于坤 邢恩勇 黄玉鑫 • 叶希琛 呼日 伊茹 刘亚东
专题导入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到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确立的历史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和垄断两个发展阶段。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 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主要特 征的社会经济制度。 • 两个条件:第一,一批失去生产资料并具 有一定人身自由的劳动者;第二,在少数 人手中积累了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必辟意义重大,其中最深 远的意义莫过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影响.
印度
麦哲伦海峡
2.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之一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这是资本原始积累过 程的基础,它在英国表现得最为典型。 • 圈地运动: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贵族用暴力、欺诈、 不平等协议、个人购买等方式将原来在公地制度下 属于集体耕种、集体放牧的叫做‚敞地‛的土地变 成自己的私有土地。在上面兴办起私人牧场,饲养 成群的绵羊。而农民则被赶出家园,则成为一无所 有的流浪者、乞讨者、雇佣工人 。
西方殖民者在300多年时间里,仅从中南美洲就 抢走了250万公斤黄金,1亿公斤白银。1783年到 1793年的十年间,英国仅利物浦一地就贩运了33 万多黑人,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达1亿多。 与欧洲人的扩张相伴随的,却是美洲两大文明中 心的悲歌。到1570年,战争屠杀和欧洲传来的流 行病,使墨西哥人口从2500万下降到265万,秘 鲁的人口由900万下降到了130万。美洲大陆的原 住民印第安人从那以后急剧减少了90%。
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 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 • 自15世纪末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 和法国的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武力征服海外殖民 地,屠杀当地居民,抢劫金银财宝,大批贩卖黑 人,实行保护关税制度,进行商业战争等,掠夺 了大量财富,大大加速了货币资本的积累。
• 案例: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海外殖民掠夺(插入视 频《大国崛起》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政治条件和物质技术基础
1. 政治条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 1640~164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美国和法 国的资产阶级先后在18世纪后半期,也取得了革 命的胜利,到19世纪上半叶,德国、俄国、日本 等国,经过各种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 • 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灭亡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资本主义时代。
案例点评 持续 4个世纪之久的奴隶贸易,为西欧资本主 义带来了巨额财富,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 来源。 然而,对非洲来说,奴隶贸易是一场巨大灾难。 据估计有1500万到2000万的黑人被贩卖,如果 把奴隶贸易给非洲造成的所有人口损失都算在 内,数目更加惊人。
1、马克思指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 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 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 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 时代的曙光。‛ 2、马克思:‚资本原始积累是用血和火的文 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3、‚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 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主要原理及选用案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及其途径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途径及其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政治条件和物质技术 基础 案例:手工工场、圈地运动、西方殖民者的海 外掠夺、奴隶贸易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1.资本主义关系萌芽的标志——以雇佣劳动为 基础的手工工场的出现 • 手工工场: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 基础,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 过渡的准备阶段。 • 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 作坊主与帮工、学徒之间存在着资本主义性 质的雇佣关系,这是与手工作坊(封建等级 和人身依附关系)的本质区别。
圈地运动
为了保障社会稳定和有产者的既得利益,为 了把失去土地的农民赶进资本家的工厂,英 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血腥法令。
从自己的耕地到资本家的工厂,农民在火的驱赶 和死的胁迫下,摆脱了封建专制的奴役,又被套 上了资本主义的枷锁,一个新的阶级----雇佣劳 动者就诞生在这条渗透着血和泪的路上。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 莫尔身
• 资本原始积累实质: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 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为什么称作资本的‚原始积累‛? • 马克思说:‚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 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 史。 • 它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的初始 资本的形成过程,不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 部进行的资本积累。这种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
2.产业革命(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发生了产业革 命。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是产业革命的 起点 19世纪30年代,英国完成了产业革命。
机器大工业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取代了以手工技 术为基础手工工场,机器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继英国之后,美、法、德、俄等国大体上从19 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末,都先后完成了产业 革命。日本在19世纪30年代末进入产业革命时 期,到20世纪初,也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 。
资本原始积累的动因是什么?
资本原始积累的动因要从新航路的开辟说 起:15世纪末,葡萄牙、西班牙的航海家 们开始了寻找海外市场和原料出产地的海 上探险活动,由此开辟了欧洲通往其他大 陆的新航线。这其中有: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两个主要途径
• 途径一:小商品经济的两级分化
• 途径二: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
处英国‚圈地运动‛高潮时期,曾经 亲眼目睹了‚圈地运动‛带给农民的 灾难。
莫尔将‚圈地运动‛比作‚羊吃人‛。 他在自己的名著《乌托邦》中写道:
‚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就满足, 现在据说变得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 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城市要蹂躏完啦。‛
2.资本原始积主要途径之二
3.资本原始积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作用 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和出 发点。 • 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提供 了最初的和必要的前提——大量雇佣劳动者和 巨额货币财富。 • 资本原始积累催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资 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 中产生和解放出来,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 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
二、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和出发点
1.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 • 马克思: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 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 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 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 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 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