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命题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命题设计

宫前小学赖文帅

一、操作题:

1、一张纸的一个角沿着两边对折再对折后展开,与原来的角同顶点的角现在一共有几个?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动手操作题。如果学生真正按本题的叙述真正动手去操作过,展开纸后再按照规律有顺序地去数角,得出正确解答并不困难;如果学生没有真正去动手操作,要得出正确答案的难度就非常大。因此,设计这样的操作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和能力。

【适用范围】在学生学习过“角的认识”后的各年级学生都可用。

2、王老师随身带着240元钱,他与26名学生一起到公园去玩。公园门口标示着:

门票:每人10元。30人以上可购买团体票,每人9元。

请你帮助王老师想想,他的钱够买让全体师生进入公园的门票吗?怎么办?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实践操作题。按照常规的思路,师生一共有27人,不足30人,应买“每人10元”门票,共需钱270元,王老师所带的钱肯定是不够买所有人的门票的。但“27人”与买团体票的最低条件“30人”非常接近,如果学生能从“买团体票”的角度考虑,为另外的3位游玩公园的游客代买3张“每人10元”的门票(向这三位游客先收取每人10元的门票钱),就共有30人且共有270元可买下30张团体门票的钱了,这样就为全体师生每人买到了1张门票,使全体师生都能进入公园了。经常让学生思考这类问题,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适用范围】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

二、开放题:

1、小明带了10元钱到商店里买文具。各种文具价格如下:

你能帮助小明设计出几种购买方案吗?请你算一算,并写出来供小明参考。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多种解答方法、多种答案的开放题。让学生解答这道题目的是通过多种购买方案的设计和计算练习,巩固元、角、分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四则混合运算能力,增强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适用范围】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

2、“小军今年8岁,他的爸爸今年32岁。”你能根据这个信息

帮助教师编几道应用题吗?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可以有多个问题”的开放题。让学生通过本题的编题练习,对“求和”、“比多比少”、“倍数关系”等数量关系进行对比、综合性地理解和掌握。

【适用范围】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

三、数学能力检测题:

1、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25×24”这道题?请把计算方法或

过程写出来,并说明计算依据。

【设计意图】本题有多种解答方法,体现了“提倡算法多样化”

的教学理念。如:

①笔算;

②25×24=25×(4×6)=25×4×6=100×6=600;

③25×24=25×20+25×4=500+100=600;

④25×24=25×8×3=200×3=600;

⑤25×24=(25×4)×(24÷4)=100×6=600;

⑥……

通过多种计算方法的思考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运用乘法结合率、乘法分配率等解决数学计算题的数学能力。

【适用范围】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

2、在小红的图书箱中,课本的本数是课外书的3倍,课本比

课外书多24本。小红的图书箱中共有书多少本?

【设计意图】在解答本题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能正确地画出线段图,就能较快地寻找到解题的方案。所以通过本题的练习,可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画线段图分析理解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

【适用范围】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

第2题:这道试题试图通过符号、图形、数字三者的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多少的含义,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数字的多少,而且能用图来代替,表示其中的含义,这样的试卷命题不仅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同时也揭示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

第三题:这个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分成和组成的理解,知道分成和组成与算式之间的联系,这样过程性试题,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多关注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考查了学生审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五题:这个试题关注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目的是考查学生看图能力,实践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它给

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让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是一种方案,也可以是多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思维上提升发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的动力。

智慧乐园:该题为选做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不同的学生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但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得出同一结果,相对思维一般的学生来说可以动手操作,对于思维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去思考,通过计算得出结果。旨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主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体会成功的喜悦。

整卷特点

随着新一轮国家课程教材改革的实施,基础教育的课程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数学内容密切联系现实生活,数学教学成为发展儿童能力,开发儿童潜能的重要工具,使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提炼和升华。在这样一个课改的环境下,作为检测教与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期末试卷,在命题和形式上作出相应的改革。革卷命题突出体现基础性,全面地考查和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新课程教学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依然是“基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其它基础的载体,针对学生在该学段的学习内容,命题要点多、面广,难度适宜,着眼于基本要求,考查大面积学生的基础情况,尽可能把本单元所学过的重要概念、公式以及基础性的知识融汇其中,整份试卷命题找准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的底线,使大多数的学生在练习时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该卷命题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还突出体现试卷命题的发展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由于学生的认知起点不同,思维发展也不一致,对于一些思维层次比较高的学生来说,应给他们提供一些深层次思考的问题,鼓励他们向知识更深、更广处发展。为孩子们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

本卷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关注思维的开放性。数学知识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要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从中感受到数学发现的乐趣。试卷的命题通过多角度地让学生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不同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方式。

总之,试卷命题要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努力创造探索思考的机会与空间。同时注重考查学生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在命题的创新上要有所作为,既利用各种传统题型,又适当采用新颖的题型,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更多融入试卷之中,使小学数学命题能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常态课”教学过程的设计与优化

我对常态课的理解。

常态顾名思义就是平常的意思,常态课就是平常的课。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知道了在心理学上,人们把在群体中出现频率高的心理现象称为常态。在教学中,“常态”主要是指“自然状态”,就是平常上的课或者说是通常的状态下朴实、扎实、充实的课堂教学,它应该是一堂真实可信、实实在在的课;让数学课堂教学走向“常态”,就是要还数学课堂教学以“自然本色”,以求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数学课堂少一些花哨,少一些造作,少一些约束;让数学课堂更加实在一些,生动一些,活泼一些,开放一些。这样的课堂,孩子们一定会无拘无束、自主探究,尽情释放与展示自己的才能;这样的课堂,数学本身的无穷奥妙一定会被学生探究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课堂,教师将被彻底解放,完全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与合作者。

结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谈教学过程的设计与优化。

1、解读教材,对教材进行分解,优化教学内容。教材中知识之间的联系,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