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影视旅游发展研究
文旅融合视角下白洋淀红色文化发展路径探究

文化与旅游融合(以下简称“文旅融合”)这一理念是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两大主体产业双向互利与融合发展的重大法宝。
文旅融合发展可以有效驱动社会资本在文化旅游领域的跨界投入。
仅就河北省而言,计划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力争到2020年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1]引导撬动更多社会优势资源和要素投入河北旅游开发建设,这为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注入了新鲜血液。
文旅融合发展视角下,红色文化作为一抹绚丽的颜色,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在历史中自强不息之精神,更是中华儿女投身于新时代建设的重大动力与支撑。
以文旅融合的理论高度为出发点,梳理白洋淀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新时代发展特征,对白洋淀红色文化资源的路径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有利于继承、传播红色文化,与弘扬、展现党性光辉紧密相连;另一方面,也契合雄安新区“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的文化发展理念。
一、白洋淀红色文化资源概况白洋淀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功勋为时代和国人所铭记,在艰难的抗日战争过程中,白洋淀地区遗留下许多弥足珍贵的红色历史资源。
为了践行文化旅游发展理念,深扎白洋淀文化之根,我们首先对白洋淀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
(一)纪念馆第一,雁翎队纪念馆。
雁翎队的作战工具主要是涉猎所用的枪,其特殊之处是在枪的信口插雁翎,故起名为“雁翎队”。
关于雁翎队,主要涉及雁翎精神和雁翎队纪念馆。
雁翎队纪念馆面积达2566平方米。
在白洋淀人民的长期抗战中,逐渐形成了敢于斗争和机智灵活的白洋淀雁翎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之气节。
第二,抗战纪念馆。
展馆记录着当年在白洋淀地区活跃的一支堪称来无影去无踪、神出鬼没的水上抗日游击队。
在抗战纪念馆的尾部有两块醒目的展板,一块是介绍“张嘎子”的诞生,另一块是关于《今日小兵张嘎》的介绍。
第三,赵波纪念馆。
纪念馆的主人公是电影《小兵张嘎》中张嘎子的原型人物赵波。
赵波作战勇敢、机智灵活,他参战70余次,在消灭和俘虏日伪军、缴获抗战工具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国内外文旅融合研究进展与启示:一个文献综述

国内外文旅融合研究进展与启示:一个文献综述作者:徐翠蓉赵玉宗高洁来源:《旅游学刊》2020年第08期[摘要]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实现了行政上的文旅融合。
文章通過对国内外文旅融合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了文旅融合研究的缘起与演进脉络,从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文化创意与旅游融合、文旅融合的影响演进、文旅融合的需求、文旅融合的产业化等方面归纳了文旅融合研究的主要议题。
综合来看,文旅融合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学理性特征逐渐强化,议题演进转向多元主题,研究方法的实证取向鲜明。
结合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和热点,文章提出未来文旅融合研究应加强对融合发展实践的敏感度和介入性,可重点关注文化与旅游的协同效应及其机理,文旅融合的制度安排和治理模式,文化、旅游与科技的融合等研究主题。
[关键词]文旅融合;文化旅游;研究进展;启示[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20)08-0094-11Doi: 10.19765/ki.1002-5006.2020.08.015引言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一直为专家和学者所认可,人们不断变化的文化消费促使文化旅游地成为游客青睐的对象。
文化差异可以形成旅游资源,并通过旅游活动促进文化理解与交流[1]。
当代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渗透和体现了文化的因素,文化旅游是未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是一个文化产品化的过程。
高质量的旅游业发展,必然是以文化为灵魂的发展[2]。
旅游现象初期发展阶段往往以其显著的经济意义为人们所重视,在进入成熟稳定发展阶段后,其文化的意义引起更多的关注。
我国旅游业在未来将进入一个丰富产品文化内涵、注重旅游者文化体验价值的新阶段[3]。
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进一步融合发展,2018年3月,原国家旅游局和原文化部合并,组建文化和旅游部。
这说明文旅融合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现实发展方向。
基于产业融合的黑龙江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
.
产业融合的 内涵
产业 融合最 先 出现在 信息 产业 , 此后 蔓延 至金融 业 、物流 业 、传 媒业 、服 务 业等 其他领 域 。 旅游业 在 这个 浪潮 的带动 下, 已经显露 出 了跨 界发展 的迹象 : 新型业 态不 断涌现 , 如工业 旅游 、会展旅游 、农业观光游 、医疗旅游 、教育旅 游 、房地 产 旅游, 新型 产业功 能逐 步显现 , 如 旅游景 区兼 具影视 文化基地 , 养 老 、医疗方 式借助 旅游框 架产 业得到 升级 ; 新 型企业 组织 结 构 不断 演进 , 如 旅行社 集会议 组织 、咨询 、人力 资源 管理 、展 览策划于一 身 ; 旅行 社兼有票务 等功能 , 旅游系 统集成商 逐步出 现, 双 边性质 的旅 游组织不 断诞 生 。种种迹 象表 明, 旅游 业悄悄 地 对其他产 业进行着渗透 , 这 里要说 明的是 , 旅 游业不仅 仅对 第 三产业 的 内部进行 着融合 和渗透 , 还对 第一和 第二产 业进 行着 势不可挡 的融合和 函化。旅游业在 各个层 面与其他产业 进行对 接, 在产业边 缘地 带激 发出各种新 的旅 游产 品和服务 方式 , 以行 业实践 丰富着产业融 合的 内容 。
创 新 。生态农 业旅游 是把 农业 、生态 和旅游 业结合 起来 , 利用 田园景观 、农 业生产活动 、农村生 活习俗 、农村生态环境 和农 业 生态 经营模 式 , 吸 引游客 前来观 赏 、休 闲 、品尝 、习作 、体 验 、健身 、娱 乐 、科学 考察 、环保 教育 、度 假 、购物 的一种新 型的旅游开 发类型 。 黑龙 江省 发展农业 生态 旅游有 以下几 大优 势 : ( 1 ) 国土资 源 条件 丰富 ; ( 2 ) 具有 良好 的农业 生态环 境 ; ( 3 ) 森林 及动植 物资 源 丰富; ( 4 ) 保存 有古朴 的民风 民俗 。基于 以上 所述 , 黑龙 江省 的 生态 农业旅 游发 展有 其势不 可挡 的优势 , 从 产业 融合 的视角 大 力 发展 农业 生态 旅 游必 定成 为 今后 旅游 业 经济 发展 新 的制 高 点, 那么 如何 从 此角 度 , 研 究黑 龙江 省 生态 农业 旅游 可 持续 发 展 ?笔者认为应 从以下几个方 面进行 : ( 一) 发挥政府 的主导作 用 , 为生态农业旅游保驾护航 生态 农业 旅游作为农 村地 区第 一产业 与第三产 业结合 的 良 好切 入点 , 是农村地 区产业结构 调整 , 大力发展 第三产业 的重要 渠道 , 各 级政府及相 关行业 主管部 门应加 强引导 , 为生态 农业旅 游的进 一步 发展创 造 良好 的制度 环境 ; 同时应 结合 我国农村 城 市化 、现代化 发展 的战 略步骤 , 对 农村地 区 发展 乡村 旅游进 行 科学规 划 、合理布 局 , 使旅 游业在 当地 生态环 境容量 、当地 居 民 日常生 活环境容量 、当地农业 生产容量 承载许可 的范 围 内可 持续发展 。 ( -) 发挥各职 能部分的监管作用 , 让 生态农 业旅游 良性发 展 针对生 态农业旅 游经营企 业和个 体农家旅馆 在经营 中存在 的 问题 , 国家 应尽快 明确行 业管理 的归 口部 门 , 界 定管 理职 责 , 建立 管 理规 定 、服 务规 范 、质量 标 准 、经营 许 可证 等规 章 制 度, 并在具 体管理 中加 强服务指导 , 提供培 训 、信息 、宣传 、促 销 、咨询 等公共 服务 , 为乡村 旅游 的进一 步发展创 造 良好 的经 营环境 。 同时, 要建立 服务质量监督 和投诉受 理 、处理机 构 , 纳 入社 会服 务质量 监督保 障机 制 , 加 大对不法 经营者 坑 害旅游 者 现象 的查处和执 法力度 , 切实维 护和保 障旅游者的合法权 益 , 真 正 发挥 行业 的监 管作用和 职能。 ( 三) 净化行 业经营环境 。 提高行 业 自身管 理水平 , 让生态农 业旅 游高质 量服务大众
全域旅游提档升级发展研究——以泰安市为例

色村 13 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8 个。②旅游公共服 例极低;市场发育不均衡,以近距离区域性市场为主;
务系统。建立完善的交通标识体系,包括交通标识 旅游市场结构单一,以中低档市场为主,专项市场
牌 66 块,建成旅游咨询网点 13 处,打造完善的城 发育不足,综合性的旅游市场流尚未形成。
市旅游集散系统,包括游客集散中心 2 处。③行业技
2014 年
486.6
13.9
5 275.2
10.1
2015 年
553.7
13.8
5 753.4
9.1
2016 年
629.6
13.7
6 239.7
8.5
2017 年
722.7
14.8
6 855.5
9.9
2018 年
790.0
9.3
7 549.4
10.1
(四)泰安市旅游设施
①旅游服务设施。截至 2018 年,泰安市共有星
旅游规划 Tourism Planning
全域旅游提档升级发展研究
——以泰安市为例
王 燕 董晓红
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泰安市整体旅游环境良好,具备发展全 域旅游的优势和基础。通过实地调研泰安市当前全域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全域旅游发展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打造泰山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实施全域产业“旅游 +”战略、 构建全域旅游新营销系统、全域环境保护低碳旅游等发展对策,最终实现泰安市全域旅游 发展提档升级的目标。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Tourism Planning 旅游规划
表 1 泰安市旅游资源构成情况表
序号 自然旅游资源
影视作品提升贵州文化软实力的策略研究

104THE REALM OF MOVIE AND TV ARTS影视艺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贸易的不断发展,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竞争的重要部分。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加速,进而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其中贵州在影视方面推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如《丹寨往事》(王安庆,2016)、《路边野餐》(毕赣,2016)等一批影视作品在国际上斩获大奖;《四个春天》(陆庆屹,2018)、《无名之辈》(饶晓志,2018)和《地球最后的夜晚》(毕赣,2018)等,更是将贵州电影推上了一个新的高点。
影视作品承载了深厚的文化价值,应该采取相应的影视发展策略,推动贵州文化向全国和全球范围不断辐射,提升多彩贵州的文化软实力。
一、影视作品在传播贵州文化中的表现主题(一)以展现贵州红色文化为主题贵州是中国革命历史地图中色彩鲜明的一个地理坐标,这里不仅有四渡赤水、遵义会议、娄山关大捷、黎平会议等红色“传奇”,而且还涌现了一批革命先烈,如邓恩铭、旷继勋等。
这些革命地点和革命人物都为贵州的红色题材影视作品提供了创作思路和故事素材,通过影视艺术的渠道建构了立体动态的贵州红色精神传承方式,展现了贵州的红色文化主题,重塑了贵州的红色形象。
在与贵州相关的影视作品中,红色题材占比是最大的,如《遵义会议》(刘星,2016)、《伟大的转折》(李伟,2019)、《二十四道拐》(张玉中,2015)、《少年邓恩铭》(江平,2011)等。
尤其遵义会议是挽救党、红军、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
长征为贵州的文化景观增添了一抹鲜红的色彩,影视作品通过再现红军的峥嵘岁月,讲述贵州红色故事,让更多的观众了解贵州的红色文化,吸引了广大受众到贵州的革命胜地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和教育。
(二)以刻画贵州三线建设为主题关于三线建设的影视作品可谓在贵州电影史上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1世纪后,第六代导演王小帅将他的电影镜头转移到了贵州的时空里,拍摄了《青红》(王小帅,2005)、《我11》(王小帅,2012)、《闯入者》(王小帅,2014)有关三线建设的三部曲,通过影视呈现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三线”这件事,也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同时,影片将贵州的雨天、菜地、树林、小河、厂区、坡坎等都内化为了一种阴郁、复杂多变的情感,也锻造了贵州电影的典型标志。
日本电影文旅融合路径与本土镜鉴之思

国内大量影视作品中都存在着典型的营销植入 镜头,还有部分影视作品就是取景地所在城市的宣传 部门赞助拍摄的;更有甚者,有的影视作品最终不伦 不类地被改编成了城市宣传片,这类影视作品中的旅 游元素无法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如前所述,把旅游 Nhomakorabea84
2021 第08期
机会借助网络资源消费大量的国内外影视作品,尽管 日本电影在国内的院线票房表现不及好莱坞,但日本 电影和日剧在互联网上的关注度并不低于好莱坞电影 和美剧,这些日本影视作品为他们赴日旅游指明了可 供选择的目的地。第二,这类群体身上的“二次元”标 签使他们对日本文化和日本旅游有着较高的接受度, 再与日本影视作品的网络传播相互作用,进一步激发 了年轻群体的旅游欲望,并进一步形成每年寒暑假两 个赴日旅游的小高潮。第三,这类群体有一定的消费 能力和较大的消费潜力,大学读书、毕业工作和结婚育 儿等不同的阶段都可能产生多频次的旅游消费契机。
一、日本影视中的旅游要素
(一)影视旅游概念的界定 影视旅游是一种以特定的影视作品及其中人物、 场景、故事情节等要素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催生或带动与影视作品相关的旅游需求和 旅游行动的文化现象。影视旅游现象早在20世纪中 叶就已经开始萌芽,195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落成的 世界上第一座迪士尼乐园和赫本主演的电影《罗马假 日》都是当时影视内容带动旅游文化的典型案例。 对于影 视 旅 游的概 念界定,早期国内外的研 究大部分 采 用了“电 影引致 旅 游”(fil m -i n d u c e d
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除了关注影视内容 引致的旅游需求和旅游行为之外,也开始较多地将目 光转向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二者更加深度、更加全面 和更加丰富的融合方式和融合案例上来。在这样的语 境之下,影视旅游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拓展和 完善。因此,我们更倾向于把影视旅游界定为影视产 业与旅游产业中各类要素和各类活动融合创新的一 种旅游形态,尽管它在现阶段依然主要表现为影视内 容引致的旅游活动。
关于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考

关于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考作者:彭思超向柳颖来源:《出版参考》2021年第08期摘要:本文立足供给侧结构优化,通过梳理出版与文旅的高匹配度和高关联性,提出出版为新时期文旅融合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本文以为,出版参与文旅融合发展将加速文旅产品迭代、塑造文旅融合新主体、打造文旅融合新引擎,并有针对性地就增强出版融合发展机遇意识、提升融合发展能力、重视名机构大集团带动力、争取政府相关政策支持等提出建议。
关键词:出版融合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这是文化引领的时代,文旅融合既以文塑旅,更以旅彰文,出版作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由文化、旅游各自属性与生成规律所决定,更是由产业发展需求及其内外兼修的结果所决定。
然而,当下优质文旅资源各自封闭、各自为战却是不争的事实。
以宣传文化阵地为主责主业的出版业跨界旅游、尝试文旅融合多年来欲说还休,相关实践屡受质疑甚至诟病。
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出版业到底“该不该、能不能”成为推动文旅融合的重要力量,本文试图就此现实课题寻求答案。
一、出版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现代意义的出版不单是出版机构制作出版物以公开表达著作者思想和智慧的一种媒介行为,也指围绕出版进行知识或信息生产、加工、传播、经营、服务的产业集群(cluster)。
本文所称出版是指作为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规模化的出版产业集群及其各类营运主体。
从其过程看,涵盖出版物的生产、流通、消费诸环节;从其功能看,包括策划创意、编辑制作、流通分销、消费服务、技术保障、金融服务等出版产业链上的相关机构,如小而精的专业出版机构、大而全的综合出版集团等;从其产品看,涉及报纸、期刊、图书、音像、电子制品、软件、网络产品等一众出版物。
出版核心资源“内容”是人们通过社会实践创造、提炼、积累、传承的精神产物,因此出版业也称内容产业或版权产业。
出版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无疑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旅融合是指文化和旅游基于产业界面而进行的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升华共荣的解构(deconstruction)与重构(reconstruction)。
换个角度看MICE新思维看MICE市场与商旅产业的发展进程

专题SPECIAL REPORT在MICE产业方面,因为“互联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传统的MICE模式由于受到时间、距离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将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给客户,而互联网的特点是信息传播点对点,巧妙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随着世界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MICE”的模式成为必然趋势。
对于传统MICE从业者来讲,走“互联网+”的发展道路其实是充分发挥商旅出行的综合优势和带动作用,积极运用互联网推动MICE行业发展模式的变革、服务效能的提高,促进MICE业的转型升级。
第一、MICE信息交流优势在“互联网+”背景下,MICE业发展最具优势的就是MICE产业信息交流的低成本和高效率。
一方面,“互联网+”能有效降低MICE业信息交流的成本。
在传统的产业链模式中,会奖产品和服务价值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产会奖业的信息化时代来临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会奖旅游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提升作用业相关部门的有效协作,而互联网使得旅游业的各部门能够直接传递信息,可以有效消除旅游产业价值链上各环节之间重复、无效的投入,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旅游产业资源的优化。
另一方面,“互联网+”能有效提高MICE商旅出行在信息交流方面的效率。
一是提高了客户获取信息的效率。
传统模式过程繁琐复杂,但在“互联网+”背景下,客户可以更快捷地获取出行的相关信息。
例如,通过携程、途牛、艺龙、去哪儿等在线互联网企业,客户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搜索的目的地的相关信息,及时解决住宿、餐饮、娱乐、交通等问题,大大提高了MICE行业信息交流的效率。
二是提高了旅游相关企业信息服务的效率。
互联网思维的广泛应用,颠覆了MICE行业传统的商业模式,通过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至线下),即线上消费、线下体验的方式,MICE行业的相关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自主、互动、实时的服务,提高了服务的效率。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力发展“互联网+MICE”,积极推进MICE行业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市场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