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通论试题库及答案
土壤肥料考试试题含答案

土壤肥料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土壤中氮、磷、钾三种元素被称为?A.大量元素B.中量元素C.微量元素D.常量元素答案:A2.土壤pH值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B.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C.影响土壤结构D.以上都是答案:D3.有机肥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提供植物所需养分B.改善土壤结构C.调节土壤pH值D.以上都是答案:D4.土壤水分过多会导致哪些问题?A.土壤缺氧B.植物根系腐烂C.土壤盐渍化D.以上都是答案:D5.土壤中哪些元素属于微量元素?A.铁、锰、锌B.氮、磷、钾C.钙、镁、硫D.硼、钼、铜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包括哪些?A.有机质含量B.土壤pH值C.土壤水分D.土壤微生物数量答案:ABCD7.土壤改良的措施包括哪些?A.深翻土壤B.施用有机肥C.种植绿肥D.合理轮作答案:ABCD8.土壤盐渍化的危害有哪些?A.影响植物根系生长B.降低土壤肥力C.增加土壤pH值D.导致土壤结构破坏答案:ABD9.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形态包括哪些?A.氨态氮B.硝态氮C.尿素态氮D.有机氮答案:ABD10.土壤中磷素的主要形态包括哪些?A.正磷酸盐B.有机磷C.磷酸盐D.磷酸氢盐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肥力越强。
(对)12.土壤pH值越低,土壤酸性越强。
(对)13.土壤中钾素过多会导致植物缺镁。
(错)14.土壤水分过少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
(对)15.土壤盐渍化会降低土壤的保水能力。
(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简述土壤肥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等条件的能力。
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土壤结构、孔隙度、水分状况)、化学性质(如pH值、养分含量、盐分含量)和生物性质(如微生物活动、有机质含量)。
土壤肥料学试卷(附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卷一及标准答案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土壤生产力2、根外营养3、土壤经度地带性4、普钙中磷酸的退化作用5、化学风化作用6、腐质化系数7、氮肥利用率8、养分的主动吸收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6分)1、肥料的混合原则是;;。
2、土壤有机质转化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和两个过程。
3、高温堆肥的堆制腐熟过程可分为、、和四个阶段。
4、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有、、、、、等。
5、植物缺氮时,植株而叶片、严重时叶片变成黄色。
6、微量营养元素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因此,在施用微肥时必须注意。
7、钾在作物体内的特点是;和。
8、土壤胶体是指那些大小在毫微米的固体颗粒。
自然界土壤通常带有正和负的电荷,除少数土壤,在强酸条件下可能带电荷外,一般土壤带电荷。
9、土水势由、、、四个分势组成,在非饱和土壤中分势为零。
在饱和土壤中分势为零。
三、选出正确的答案(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一般微量元素的缺素症状首先表现于a 老叶b 幼叶c 老叶和幼叶d 根部。
2、常见的土壤结构体中,对土壤肥力来说最理想的结构是。
a 块状结构;b 柱状结构;c 单粒结构;d 团粒结构3、水旱轮作中,磷肥施用应:a 优先施于水稻 b优先施于旱作 c水旱等量施 d 重水轻旱4、土壤中的CaHPO4、 MgHPO4是()。
a水溶性磷; b弱酸溶性磷; c 难溶性磷 d热溶性磷5、适合作为种肥的肥料有()。
a普钙; b碳酸氢铵; c尿素; d氯化钾6、容易挥发的化肥品种有。
a碳酸氢铵 b 硫酸铵 c 普钙 d 人粪尿7、下列粘土矿物中,哪一种阳离子代换量最高?()a 高岭石b 水云母c 蛭石d 蒙脱石8、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的分解速率差异很大,下面分解速率从快到慢顺序正确的是()。
a 单糖>粗蛋白质>纤维素>木质素 b多糖>粗蛋白质>半纤维素>纤维素c 半纤维素>简单蛋白质>脂肪 d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粗蛋白质9、一肥料包装袋上印有12-12-12,表明该肥料含有:a 12%N,12%P2O5,12%K2O b 12%N,12%P,12%Kc 12 N:12 P2O5:12 K2O d 12%N2O,12% P2O5,12% K2O10、土壤的CEC、盐基饱和度、Eh分别反映了土壤的:a 供肥性、保肥性、耕作性b 保肥性、供肥性、酸碱性c保肥性、供肥性、氧化还原性 d 保水性、保肥性、氧化还原性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打“-”。
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肥力的三大要素是什么?A. 氮、磷、钾B. 碳、氢、氧C. 钙、镁、硫D. 铁、锰、锌2. 土壤中氮的形态主要有哪几种?A. 氨态氮和硝态氮B. 有机氮和无机氮C. 可溶性氮和不溶性氮D. 活性氮和稳定氮3. 土壤pH值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什么?A.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B. pH值只影响土壤中氮的形态C. pH值只影响土壤中磷的形态D. pH值只影响土壤中钾的形态4. 以下哪种肥料不属于有机肥料?A. 堆肥B. 绿肥C. 鸡粪D. 尿素5. 土壤中磷的固定作用主要发生在什么条件下?A. 土壤pH值过高B. 土壤pH值过低C. 土壤水分过多D. 土壤温度过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在________%到________%之间。
7. 土壤中钾的主要形态是________。
8. 土壤改良剂主要包括石灰、石膏、________和________。
9. 土壤盐分过高会导致植物出现________现象。
10. 土壤中氮、磷、钾的缺乏会导致植物出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症状。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土壤中氮的循环过程。
12. 阐述有机肥料与化肥的区别及其施用原则。
四、论述题(30分)13. 论述土壤肥料管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A4. D5. A二、填空题6.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在2%到5%之间。
7. 土壤中钾的主要形态是交换态钾。
8. 土壤改良剂主要包括石灰、石膏、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
9. 土壤盐分过高会导致植物出现盐害现象。
10. 土壤中氮、磷、钾的缺乏会导致植物出现黄化、矮小和叶尖焦枯等症状。
三、简答题11. 土壤中氮的循环过程主要包括:氮的固定、矿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氮的再利用。
土壤肥料试题库及答案

土壤肥料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是()。
A. 土壤pH值B. 土壤有机质含量C. 土壤水分D. 土壤微生物数量答案:B2. 氮肥的主要作用是()。
A. 促进植物根系生长B. 促进植物茎叶生长C. 促进植物果实成熟D. 促进植物开花答案:B3. 磷肥的主要作用是()。
A. 促进植物根系生长B. 促进植物茎叶生长C. 促进植物果实成熟D. 促进植物开花答案:A4. 钾肥的主要作用是()。
A. 促进植物根系生长B. 促进植物茎叶生长C. 促进植物果实成熟D. 促进植物开花5. 土壤中氮、磷、钾三种元素的含量比例通常为()。
A. 1:1:1B. 2:1:1C. 1:2:1D. 1:1:2答案:D6. 土壤酸化是由于土壤中()含量过高。
A. 碳酸盐B. 硫酸盐C. 碳酸氢盐D. 硝酸盐答案:B7. 土壤盐渍化是由于土壤中()含量过高。
A. 碳酸盐B. 硫酸盐C. 碳酸氢盐D. 硝酸盐答案:B8. 土壤板结是由于土壤中()含量过高。
A. 碳酸盐B. 硫酸盐C. 碳酸氢盐D. 硝酸盐答案:C9.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土壤的()。
B. 透气性C. 保肥性D. 所有选项答案:D10. 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不包括()。
A. 分解有机质B. 固定氮素C. 抑制植物生长D. 改善土壤结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有机肥料的来源()。
A. 家禽粪便B. 工业废物C. 植物残体D. 动物尸体答案:ACD2. 土壤肥力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措施实现()。
A. 施用化肥B. 施用有机肥C. 种植豆科植物D. 土壤深翻答案:ABCD3. 土壤盐渍化的危害包括()。
A. 土壤结构破坏B. 土壤肥力下降C. 植物生长受阻D. 土壤pH值升高答案:ABC4. 土壤酸化的危害包括()。
A. 土壤结构破坏B. 土壤肥力下降C. 植物生长受阻D. 土壤pH值降低答案:ABCD5. 土壤板结的危害包括()。
土壤肥料学通论试题库及答案

土壤肥料学通论试题库及答案各位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一起瞧瞧这土壤肥料学通论的试题库及答案,就像是开启一场探索土壤和肥料神秘世界的奇妙之旅。
咱可别小看这土壤和肥料啊,它们就像是植物的“贴心小管家”,没了它们,植物那可就没法茁壮成长啦。
先来看一道基础题哈。
问:土壤的本质特性是什么呢?答案啊,就是土壤具有肥力。
这肥力就好比是土壤的“魔法力量”,能给植物提供养分、水分,还能让植物的根系有个安稳的“小家”,让它们舒舒服服地生长。
就像咱人得吃饭喝水、有地方住一样,植物也得靠土壤的肥力才能活得好好的。
再看一道。
土壤由哪些物质组成呀?这就像是在探究土壤这个“大家庭”的成员都有谁。
答案是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
矿物质呢,就像是土壤的“骨架”,给土壤提供了支撑;有机质就像是“营养宝库”,里面藏着各种植物爱吃的“美食”;水分那肯定是植物的“生命之泉”啦,没水可不行;空气呢,能让植物的根系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不至于被憋坏。
还有肥料相关的题哦。
比如说,什么是肥料?肥料啊,就是给植物补充营养的“保健品”。
就像咱人有时候得吃点维生素、钙片啥的来补补身体,植物也得靠肥料来补充氮、磷、钾这些重要的养分。
要是植物缺了肥,那就会像人营养不良一样,长得瘦瘦小小的,没精神。
那氮肥对植物有啥作用呢?这氮肥就像是植物的“生长激素”,能让植物的叶子长得绿油油的,茎秆也变得粗壮有力。
就好比给植物打了一针“强心剂”,让它们充满活力地往上长。
再说说磷肥。
磷肥啊,就像是植物的“骨骼强化剂”,能让植物的根系长得更发达,还能让果实和种子更加饱满。
想象一下,植物有了强壮的根系,就像咱们有了结实的双腿,能稳稳地扎根在土壤里,吸收更多的养分。
钾肥也不能少啊,它就像是植物的“抗逆小卫士”。
当植物遇到病虫害或者恶劣的天气时,钾肥能帮助植物增强抵抗力,让它们坚强地应对各种挑战。
咱再来一道综合点的题。
怎么合理施肥呢?这就好比是给植物制定一份科学的“饮食计划”。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土壤肥料学》简答论述题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土壤肥料学》简答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1)简答题1.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主要有哪些途径?答:提高土壤有机质的途径包括三条:一是大量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
2.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功能是什么?答:构成作物体内的结构物质和生命物质,结构物质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生命物质指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维生素等;加速作物体内代谢活动;对作物有特殊功能,如参与作物体内的各种代谢活动,调节细胞透性和增强作物的抗逆性等。
3.土壤母质的来源有哪些?答:土壤母质来源于岩石的风化产物,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3大类。
4.请简要描述作物缺钙的症状。
答:首先在根尖、侧芽和顶芽部位表现出来,表现为植株矮小,节间较短,组织软弱,幼叶卷曲畸形, 叶缘变黄并逐渐坏死,茎和根尖的分生组织腐烂、死亡。
5.磷主要参与作物体内哪些代谢过程?答:碳水化合代谢;氮的代谢;脂肪代谢。
6.影响土壤孔隙善的因素有哪些?答:主要有土壤质地;土壤结构;耕作措施;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7.土壤具有缓冲能力的原因。
答:一是由于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有机酸等弱酸及其盐类;二是由于土壤胶体上离子的吸附与交换作用:土壤胶体上吸附的盐基离子能够通过交换作用被解吸,从而对进入土壤中的酸性离子起中和作用,而胶体上吸附的H+和A13+离子又对碱性物质起缓冲作用。
8.氮在作物体内营养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核酸的组成元素;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一些生理活性物质的组成元素。
9.有机肥料高温发酵堆制技术有哪些?(过程、条件、结果)答:有机肥料的堆制实际上是一个微生物发酵的过程,分为3个阶段:发热阶段、高温阶段和降温阶段。
堆制的条件包括:水分、空气、温度、物料的碳氮比、酸碱度等。
腐熟的有机物料一般为黑褐色,汁液浅棕色或无色,有臭味,材料完全变形,很容易破碎。
10.请列举有机肥料的作用。
答:有机肥料相对无机肥料有着很多特点。
土壤肥料学通论试题库及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题库与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1土壤肥力: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
2、植物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替代律: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3、腐殖化过程:动植物残体被嫌气性微生物分解又合成,从而形成新的、较稳定的、大分子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
4、限制因子律: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遇到另一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乏的因子得到补充,作物才能继续增长。
5、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氮肥中氮素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百分率。
6、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烘干重量。
单位g/cm ,t/m1 土壤退化:土壤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
或指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的过程。
7、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是指山区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更替的现象。
9、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是在自然条件下,使土壤孔隙充满水分,当重力水排除后土壤所能保持的最大含水量。
10、养分归还学说:要点是:第一、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一定量的养分。
第二、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养分于土壤,地力必然会逐渐下降。
第三、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东西。
第四、为了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壤施加灰分元素。
11磷的固定:所谓磷的固定是指可溶性磷酸盐转变为难溶性磷酸盐,即有效态磷转化为无效态磷的过程。
其结果导致磷的有效性降低。
12、生理酸性肥料:生理酸性肥料是指化学上是中性的,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地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子残留在土壤中,并使土壤变酸的肥料。
13、土壤沙化:土壤沙化指良好的土壤或可利用的土地,在风蚀和风力堆积作用下,变成含沙很多的土壤或土地甚至变成沙漠的过程。
土壤肥料学通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1.土壤: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省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最小养分:3.土壤孔隙性:4.土壤宜耕期:5.土壤地带性:6.土壤肥力7.土壤次生矿物8.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9.土壤有效含水量10.永久负电荷11.有益元素12.根际13.养分归还学说14.激发效应15.复合肥料16.必需营养元素17.生理碱性肥料18.截获19.营养失调20.离子拮抗作用21.土壤剖面22.矿物23.土壤颗粒组成24.土壤水分类型25.土壤背景值26.最小养分律27.养分临界值28.养分胁迫29.过磷酸钙的异成分溶解30.根外追肥31.土壤有机质32.物理性粘粒33.土壤热性质34.土壤水吸力35.土壤原生矿物二、填空1.土壤是由__固__、__液___、_气____三相组成的,固相约占土壤总体积的_50%____,包括_土壤矿物_有机质___和____。
2.土壤矿物质来自_岩石____,其矿物组成按其成因可分为__原生矿物___和___次生矿物___。
3.土粒根据其大小和性质分为__砂粒___、_粉砂粒____、_粘粒____三级,其中__砂粒___、__粉砂粒___主要是由原生矿物组成。
4.土壤胶体是按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___无机胶体___、_有机胶体____和__有机-无机复合体___。
5.土壤热量主要来源是__太阳辐射能___,同一地区的不同土壤,土壤温度差异较大除了与土壤热量平衡有关外,还与土壤___热容量___和___导热率___等热特性有关。
6.土壤孔性包括____和____。
土壤孔性的数量一般用____表示,一般是通过土壤____和____来计算。
7.根据结构体的大小、外形以及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常见的结构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以____结构最为理想。
8.土壤耕性是指____________,耕性的内容一般可归纳为三个方面:____、____和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肥料学试题库与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
1、土壤肥力: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
2、植物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替代律: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3、腐殖化过程:动植物残体被嫌气性微生物分解又合成,从而形成新的、较稳定的、大分子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
4、限制因子律: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遇到另一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乏的因子得到补充,作物才能继续增长。
5、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氮肥中氮素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百分率。
6、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烘干重量。
单位g/cm ,t/m 。
1、土壤退化:土壤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
或指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的过程。
7、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是指山区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更替的现象。
9、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是在自然条件下,使土壤孔隙充满水分,当重力水排除后土壤所能保持的最大含水量。
10、养分归还学说:要点是:第一、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一定量的养分。
第二、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养分于土壤,地力必然会逐渐下降。
第三、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东西。
第四、为了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壤施加灰分元素。
11、磷的固定:所谓磷的固定是指可溶性磷酸盐转变为难溶性磷酸盐,即有效态磷转化为无效态磷的过程。
其结果导致磷的有效性降低。
12、生理酸性肥料:生理酸性肥料是指化学上是中性的,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地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子残留在土壤中,并使土壤变酸的肥料。
13、土壤沙化:土壤沙化指良好的土壤或可利用的土地,在风蚀和风力堆积作用下,变成含沙很多的土壤或土地甚至变成沙漠的过程。
14、土水势:在标准大气压下,可逆并且等温地将无穷小单位数量的指定高度的纯水,移至土壤中所必须做的功。
15、化学风化:成土岩石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改变其化学组成或内部构造的过程。
16、腐殖质: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被转化成的结构更复杂、性质更稳定的高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17、土壤热容量:单位数量的土壤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能。
18、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铵离子或氨分子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
19.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的的一项综合性科学施肥技术。
20、农家肥料:含有机物质,既能提供农作物各种无机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
21.追肥:在植物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它的作用及时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一般用腐熟的有机肥料、速效性化肥作追肥。
22.土壤耕性:耕作时反映出来的特性。
23.草木灰:草木灰是植物燃烧后的残渣。
24.复合肥料:是指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至少有两种元素标明量的肥料。
25、灰分:指新鲜物质经过烘烤,获得干物质,干物质燃烧后所剩的物质。
26.底肥:又称基肥,是在进行植物播种或移植前,结合耕地施入土壤中的肥料。
27.植物营养临界期:在植物甚至发育过程中,,有一时期对某中养分的要求绝对量不多,但要求迫切,不可缺少,即使补施也很难弥补由此而造成的损失。
28、土壤: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本质属性具有肥力。
29、肥料:是指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改良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物质。
30、母质:是指裸露于地表的岩石矿物经风化作用后残留在原地或以搬运沉积后的风化产物。
31、肥料三要素: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中,氮、磷、钾三种元素的需要量最多,但土壤中含量较少,必须通过施肥才能满足植物对营养的要求,因此,把氮、磷、钾三种元素称为“肥料三要素”。
32、厩肥:是以家畜粪尿为主,混以各种垫圈材料及饲料残渣等积制而成的有机肥料。
33.土壤活性酸:指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导致的土壤酸度,通常用pH 值来表示。
34.主动吸收:植物逆浓度梯度吸收离子态养分过程,就是主动吸收。
34.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作用下,土壤表层及其母质被剥蚀、冲刷、搬运而流失的过程。
35.磷酸退化作用:过磷酸钙中的磷酸一钙会与制造时生成的硫酸铁、铝等杂质起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从而降低磷的有效性。
36、最小养分律:植物生长需要各种养分,但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养分,在一定范围内,植物产量随最小养分的变化而增减,无视最小养分的施用,即使施用再多其它养分也难以提高植物产量。
37、离子颉抗作用:指一种离子的存在会抑制根系对另外一种离子的吸收。
38、阳离子交换量:在一定pH 条件下,每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c·mol/kg)。
39、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数的组合。
40、堆肥:秸秆、植物残体等有机废弃物在好气条件下堆腐而成的有机肥。
41、养分的被动吸收:指不需要消耗植物代谢能的吸收方式,依电化学势梯度吸收,一般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
42、闭蓄态磷:由溶解度很小的氧化铁胶膜包蔽着的磷酸盐。
43、同晶替代: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44、质流: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造成根际的水势低于土体的水势,在水势差的推动下,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就随水分的运动而迁移到根表。
45、铵化作用:氨基酸在微生物及其所分泌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氨(铵盐)的作用。
46、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地上部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
47、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氮肥中氮素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百分率。
48、风化作用: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解或分解作用。
49、营养诊断:对土壤养分贮量和供给能力,以及植株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测试,从而做出施肥的建议,分为土壤诊断和植株诊断两种。
50、土壤有效磷:土壤中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磷,主要包括大部分有机磷、水溶性磷和可交换形态的磷等。
51、扩散:是指土壤溶液中当某种养分的浓度出现差异时所引起的养分运动。
52、土壤有机质:有机物质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作用下,经过分解和合成等过程,形成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包括部分半腐解的有机物质和全部的腐殖质。
53.作物需水量:大面积农田上生长的无病虫害的作物,当土壤水肥适宜时,在给定的生长环境中,作物达到高产潜力值的条件下,作物叶面蒸腾、棵间土壤蒸发、组成作物体和消耗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所需要的水分总和。
54、绿肥:凡是把正在生长的绿色植物直接耕翻或割下后运往另一块田作肥料的55、协同作用:一种营养元素促进另一种元素吸收的生理作用。
56、归还学说:为保持地力,应向土壤中归还被植物吸收的元素。
二、填空题:(每空0.5分)。
1、土壤由水分、有机质、矿物质、生物、空气5 种物质组成。
2、土壤养分根据对作物的有效性可分为速效养分、缓效养分、无效养分;根据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可分为水溶态、交换态、矿物态、有机态。
4、根据成因,土壤中的矿物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
5、氮、磷、钾三种元素被称为“肥料三要素”。
6、土壤有机物的转化包括矿质化和腐殖化两个完全对立的过程。
7、土壤的固磷机制主要有四种化学固定、吸附固定、闭蓄固定、生物固定。
8、磷肥按溶解性大小可分为难溶性磷肥、水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3类。
9、土壤中的胶结物质主要有无机胶体和有机胶体。
10、土壤水分类型有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
11、速效性钾包括交换性钾和水溶性钾两部分。
12、土壤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带电性、分散性和凝聚性等特性。
13、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两种。
14、施肥方式包括基肥、种肥、追肥这三个环节。
2、硫铵为生理酸性肥料,硝酸钠为生理碱性肥料。
3、氮肥按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可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三类。
4、养分随着水分的流动而迁移至根表的现象被称为质流。
5、马铃薯、糖用甜菜与烟草等是喜钾作物,也是忌氯作物,向其施用钾肥时不能用氯化钾。
6、土壤开始表现可塑性的含水量称为可塑下限或下塑限,土壤失去可塑性时的含水量称为可塑上限或上塑限,差值为塑性值或可塑指数。
7、根部对无机养分的吸收包括离子被动吸收、主动吸收两个过程。
9、停止供水后土壤水分的蒸发一般分为大气控制阶段、土壤导水率控制阶段、扩散控制阶段三个阶段。
10、有机物质的C/N 值为小于等于25:1时,比较容易被微生物分解。
11、土壤中钾的存在形态可分为矿物态钾、缓效性钾、速效性钾三种。
13、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铵态氮、硝态氮。
15、作物缺钾时,通常叶尖和老叶边缘发黄,进而变褐,渐次枯萎。
2.地球是由几个不同状态物质的同心圈层组成的,分别是大气圈、岩石圈、土壤圈、水圈、生物圈。
3.土壤是由固相、液相、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多孔体。
固相部分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土壤生物。
4.腐殖质的主要组分是有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
5.根据有机肥料来源、特性和积制方法分为粪尿肥类、堆沤肥类、绿肥、杂肥、商品有机肥类五大类。
6.常用的钾肥有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
7.土壤通气性的主要机制包括土壤空气的整体交换、土壤空气的扩散。
8.植物吸收离子态养分的主要方式有被动吸收、主动吸收。
10.土壤样品采集中,布点常用的方法有_对角线法、三角形法、蛇形法。
11.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分为矿质化、腐质化两个完全对立的过程。
12.基肥的有效施用方法有撒施、穴施、环施(或分层施用)。
1.土壤物理性质主要有土壤空隙性、土壤结构、土壤物理机械性和耕性。
2.组成地壳的岩石根据其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3.贮存化肥必须经常作好的防潮、防热、防火、防毒和防腐蚀“五防”工作。
4.堆肥的堆制条件有水分、空气、温度、碳氮比、酸碱度。
5.植物必需灰分元素有K、Ca、Mg、Al、Zn、Fe、P、S、Si、B、Se、Cl。
6.植物营养的特性有植物营养的选择性、植物营养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7.有收无收在于水_,多收少收在于_肥_。
9.土壤耕性改良的措施有掌握适宜水分状况、增施有机肥料、改良质地,创造良好结构。
10.气候因素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
1. 土壤是由固、液、气三项物质组成的多孔体。
固相部分包括矿物质、有机质。
2. 国际制土壤矿质颗粒分为石砾、粉粒、粘粒、砂粒四个粒组。
4. 土壤耕性改良的措施有增施有机肥、客土法、种植绿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