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氟化氮理化特性分析

合集下载

三氟化氮用途

三氟化氮用途

三氟化氮用途
三氟化氮,化学式为NF3,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和低燃点。

它具有多种用途,下面将分别介绍。

1. 半导体制造
三氟化氮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化学品。

在制造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器件时,需要将硅片表面清洗干净,以便后续的刻蚀和沉积。

三氟化氮可以有效地清洗硅片表面,去除表面的有机和无机杂质,使硅片表面变得更加平整和洁净。

此外,三氟化氮还可以用于刻蚀硅片表面,制造微小的电路结构。

2. 金属加工
三氟化氮还可以用于金属表面的清洗和涂层制备。

在金属表面清洗过程中,三氟化氮可以有效地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氧化物,减少后续处理的难度。

在金属涂层制备过程中,三氟化氮可以作为一种氟化剂,将金属表面氟化处理,增加其表面能和附着力,提高涂层的质量和耐久性。

3. 消防用途
三氟化氮还可以用于消防用途。

由于其具有低燃点和高氧化性,可以用作灭火剂,将火灭掉。

同时,三氟化氮不会对被灭火物品造成损害,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图书馆、
档案室等重要场所的消防系统中。

4. 温室气体控制
三氟化氮也被认为是一种温室气体,它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要强大。

因此,对于控制全球气候变化来说,控制三氟化氮的排放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对三氟化氮的排放进行限制和监管。

总的来说,三氟化氮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具有广泛的用途。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其毒性和危险性,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使用安全。

危险化学品三氟化氮危险特性及有害因素识别表

危险化学品三氟化氮危险特性及有害因素识别表
沸点(℃):-129
相对密度(水=1):1.89(沸点、液体)
相对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溶解性:不溶于水。
最小点火能(mJ):---
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不燃闪点:---
危险化学品三氟化氮危险

de
分子式:NF3
分子量:70.01
CAS号:7783-51-2
化学类别:非金属卤化物
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
危规号:23016
UN编号:2451




性状与用途:无色带霉味气体。用作高能燃料。
熔点(℃):- 208.5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极限:---
避免接触条件:---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禁忌物:还原剂、易燃 或可燃物。
最大爆炸压力:---
燃烧分解产物:氟化氢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受热或与火焰、电火化、有机物等接触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引起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还原剂能发生剧烈的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毒性
急性毒性: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尚未见职业中毒报道。
急救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措施

三氟化氮行业分析报告

三氟化氮行业分析报告

三氟化氮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三氟化氮,是一种化学物质,其化学式为NF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体。

二、分类特点三氟化氮主要应用于微电子、平板显示器、光伏和太阳能电池等高科技领域,也可用作半导体材料等方面。

相对于其他氟化物,三氟化氮具有低毒、低腐蚀性、高化学活性、化合能力强等优点。

三、产业链三氟化氮的产业链主要分为原料生产、制造和使用阶段。

原料生产阶段:三氟化氮的原料主要来自于氟化钠、氟化铝等材料。

制造阶段:主要包括冷冻分离法、蒸汽沉积等生产工艺。

使用阶段:主要应用在微电子、平板显示器、光伏和太阳能电池等高科技领域。

四、发展历程三氟化氮产业始于1990年代末期,然而由于该领域需求极为专业化,国内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五、行业政策文件《三氟化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大力加强三氟化氮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规范化,鼓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国内市场份额。

六、经济环境三氟化氮的生产需要在高技术、高投入、高门槛的环境下进行,因此成本较高,商业模式及市场开展相对较难。

七、社会环境人们对环境保护要求日益严格,三氟化氮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也将受到限制。

八、技术环境三氟化氮的生产需要高技术水平的支持,国内企业缺乏技术积累和经验。

九、发展驱动因素大力鼓励高科技领域的创新,为三氟化氮行业提供较好的发展空间。

十、行业现状国内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产能严重不足,目前主要依靠国外进口。

十一、行业痛点成本高、技术壁垒高、市场规模小、资源供应不稳定、竞争激烈等是目前三氟化氮产业的痛点。

十二、行业发展建议建议政府鼓励应用方面的创新,拓宽应用领域,支持企业加强创新,在成本控制方面予以支持和鼓励,开展多种合作模式,合理利用产业资源。

十三、行业发展趋势前景随着智能制造、精益管理等先进技术的引入,以及政府鼓励和支持下的投入,三氟化氮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掌握国际市场。

十四、竞争格局三氟化氮行业是一个相对闭合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一些资深的跨国公司和一些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

三氟化氮分子量

三氟化氮分子量

三氟化氮分子量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无色、无臭、不易燃的气体,分子式为NF3,其分子量为71.0 g/mol。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室温下是稳定的,但在高温下会分解成氮气和氟气。

该化合物在工业上已经被广泛地应用,特别是在半导体生产中。

NF3的制备NF3是通过逆反应制备的,即通过三氯化氮和氢氟酸反应而成。

这个化学反应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NCl3 + 3HF → NF3 + 3HCl在这个反应中,三氯化氮和氢氟酸反应,产生三氟化氮和盐酸。

反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并使用铂催化剂。

NF3的应用NF3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氟化物,广泛用于电子行业和半导体行业。

它可以用于清洗半导体材料表面,例如硅、氮化硅、金属氧化物和其他多种材料。

NF3可以在高温下将材料表面氟化,从而去除表面氧化物和有机物,同时保持材料表面的完整性。

NF3的清洁效果比氯气和氧气更好,同时也更加环保。

NF3的环境影响虽然NF3比其他氟化物的温室效应要小,但它的影响却不容小视。

NF3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高得多,而且它的生命周期更长。

NF3的生命周期可以长达500年,而二氧化碳只有100年左右。

因此,NF3的使用也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为了减少NF3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各国政府和公司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一些公司正在研究和开发更加环保的清洗技术,以减少NF3的使用。

同时,政府也制定了一些规定,以限制和监管NF3的使用和排放。

总结三氟化氮是一种重要的氟化物,广泛应用于电子和半导体行业。

它的制备采用逆反应,可以通过三氯化氮和氢氟酸反应而成。

然而,NF3的使用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各国政府和公司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来减少其使用。

2021年中国三氟化氮(NF3)行业产量、需求发展现状及三氟化氮(NF3)企业竞争格局分析[图]

2021年中国三氟化氮(NF3)行业产量、需求发展现状及三氟化氮(NF3)企业竞争格局分析[图]

2021年中国三氟化氮(NF3)行业产量、需求发展现状及三氟化氮(NF3)企业竞争格局分析[图]中国氟化工产业发展情况氟化工产品是指含氟化学品的制造与开发,氟化工产品是一种新型的化工材料,因其产品的高附加值和高性能而被誉为“黄金”产业。

氟化工产品按其分子结构和性能不同,可划分为含氟单体、有机氟化物和无机氟化物。

氟化工分类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据测算,2016-2021年中国氟化工行业市场规模逐年上升,2021年市场规模大约为665亿元。

综合来看,氟化工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1%,这主要得益于下游空调制冷系统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于氢氟酸和六氟磷酸锂的需求十分旺盛。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三氟化氮(NF3)概述三氟化氮(NF3)是无机氟化物的一种,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性质相对稳定的气体,是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和反应腔清洗剂,可单独或与其它气体组合用作等离子体工艺的蚀刻气体,例如NF3、NF3/Ar、NF3/He 用于硅化合物MoSi2的蚀刻;NF3/CCl4、NF3/HCl 既用于MoSi2的蚀刻,也可用于NbSi2的蚀刻。

三氟化氮理化性质分析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中国三氟化氮(NF3)行业生产销售情况无机氟化工行业被称为“黄金”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技术资本密集,产业相关性高,对相关产业升级起着决定性作用。

无机氟化物分为如下大类:含氟电子化学品、铝用氟化盐、特种氟化物气体(如:三氟化氮)等。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三氟化氮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据统计,2015年我国三氟化氮产量在2887.3吨左右,2021年产量增长至15317.1吨,2015-2021年实现年均复合增速32.06%。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国内三氟化氮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我国三氟化氮进口901.7吨,出口203.6吨,产品供不应求;2019年我国三氟化氮产品出口数量首次超过进口,到2021年出口量达到1999吨。

三氟化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三氟化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燃烧(分解)产物:
氟化氢。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禁忌物: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雾状水、泡沫。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
第2.3类有毒气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4包装类别:Ⅱ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应与还原剂、易燃、可燃物,等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平时要注意检查容器是否有泄漏现象。搬运时戴好钢瓶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防止钢瓶碰撞、损坏。废弃: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熔点(℃):
-208.5沸点:-129相对密度(水=1):1.89(沸点,液体)
溶解性:
不溶于水。燃烧热(kj/mol):无意义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助燃
闪点(℃):
无意义自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下限(V%):
无意义爆炸上限(V%):无意义
危险特性:
具有强氧化性。与还原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爆炸。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受高热发生剧烈分解,甚至发生爆炸。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危险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3类有毒气体。
大鼠吸入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肝、肾损害、脾肿大等。遇热分解释放出剧毒的烟雾,能严重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经常与低浓度气体接触,能使牙齿生黄斑,使骨骼产生畸形。

三氟化氮燃烧反应式

三氟化氮燃烧反应式

三氟化氮燃烧反应式1. 引言三氟化氮是一种极其强力的氧化剂,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强烈的氧化性。

它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火箭推进剂和高能物质的制备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三氟化氮的燃烧反应式以及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特点。

2. 三氟化氮的燃烧反应式三氟化氮的燃烧反应式可以表示为:2NF3 + 3O2 → N2O6 + 3F23. 热力学性质三氟化氮的燃烧反应是一个高度放热的反应,燃烧生成的产物N2O6和F2含有大量的化学能。

根据热力学计算,这个反应的焓变为-773.4 kJ/mol,可以看出是一个非常放热的反应。

4. 动力学特点三氟化氮的燃烧反应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迅速放能,产生高温和高压环境。

燃氧的供应是这个反应的驱动力之一,提供了足够的氧气来支持反应的进行。

此外,三氟化氮分子中的氮原子和氟原子之间的键能较高,使得反应物中的能量更易于释放,从而提高了反应速率。

5. 应用领域三氟化氮的燃烧反应在火箭推进剂和高能物质的制备中具有重要应用。

在火箭推进剂中,三氟化氮可以作为氧化剂与燃料反应,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提供巨大的推力。

同时,三氟化氮还可以用作爆炸物的主要组分,其强烈的氧化性和高能量密度使得它成为制备高能物质的理想选择。

6. 安全问题尽管三氟化氮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其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由于其极高的氧化性,它可以引发剧烈的燃烧和爆炸,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在使用三氟化氮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7. 结论三氟化氮的燃烧反应式描述了其在氧化剂和高能物质制备中的重要作用。

热力学上,这个反应是一个高度放热的反应,可以产生大量的能量。

动力学上,燃烧反应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迅速进行,产生高温和高压环境。

然而,三氟化氮的使用也带来了安全风险,需要严格控制和管理。

通过合理的应用和安全防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三氟化氮的优势,同时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三氟化氮气体的制备及纯化方法综述

三氟化氮气体的制备及纯化方法综述

三氟化氮气体的制备及纯化方法综述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无色气体,其化学名称为氮氟化物。

三氟化氮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可在常温下分解为氮气和二氟化氮。

由于其具有低熔点、低沸点、高电负性等特性,三氟化氮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工业中作为清洗剂和气相沉积前驱体。

三氟化氮的制备有多种方法,包括直接反应法、间接反应法和其他一些特殊方法。

直接反应法主要是通过将氮气和氟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反应得到三氟化氮。

反应温度通常在300-450°C,压力在1-3MPa之间。

反应可以使用金属催化剂(如铝、钛等)来加速反应速率。

间接反应法主要是通过氮气和氟化氢(HF)反应得到三氟化氮。

最常用的方法是将氮气和氟化氢在活性炭或玻璃棉等载体上进行脱水分解反应,生成三氟化氮和水。

该反应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通常在室温下即可。

但反应速率较慢,可以使用光照或紫外线照射来提高反应速率。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制备方法,比如在高温电弧等离子体中加入氮气和氟气,以及使用离子束、放电等方法。

三氟化氮的纯化方法主要包括冷凝法和吸附法。

冷凝法是将三氟化氮在低温下冷凝,去除其中的杂质。

冷凝温度通常在-100°C以下,可以使用液氮或液氩来达到低温。

冷凝后的气体会被分离出来,去除其中的水分、杂质气体等。

吸附法是将三氟化氮通过吸附剂来去除其中的杂质。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分子筛等。

通过将三氟化氮通过吸附剂层,吸附剂会吸附其中的水分、氧气等杂质气体,从而得到纯净的三氟化氮。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得到更高纯度的三氟化氮,通常还会使用多级复合纯化方法。

比如先通过冷凝法去除大部分杂质,然后通过吸附法进一步去除其中的微量杂质。

综上所述,三氟化氮的制备方法包括直接反应法和间接反应法,纯化方法主要包括冷凝法和吸附法。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以得到所需纯度的三氟化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氟化氮理化特性分析(29)

中文名: 三氟化氮 英文名:Nitrogen trifluoride;Nitrogen fluoride
分子式: NF3 分子量:70.01
CAS号: 7783-54-2 UN编号:2451
危险货物编号: 23016 IMDG规则页码:
2164




外观与性状: 无色带霉味的气体。
主要用途: 用作高能燃料。
熔点(℃): -208.5 沸点:-129 相对密度(水=1):1.89(沸点,液体)
溶解性: 不溶于水。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燃烧性:
助燃

闪点(℃): 无意义 自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下限(V%): 无意义 爆炸上限(V%):
无意义

危险特性:
具有强氧化性。与还原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爆炸。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
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受高热发生剧烈分解,甚至发生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 氟化氢。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雾状水、泡沫。





危险性类别: 第2.3类 有毒气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4 包装类别:Ⅱ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应与还原剂、易燃、可燃物,等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平时要注意检查容器是否有泄漏现象。搬运时戴好钢瓶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防止钢瓶碰
撞、损坏。废弃: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
置方法。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接触限值:
中 国 MAC:1mg(F)/m3;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
美国TLV—TWA:ACGIH 2.5mg[F]/m3;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侵入途径: 吸入

毒性:
LC50:6700,1小时(大鼠吸入);2000ppm,4小时(小鼠吸入)
刺激性: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健康危害: 大鼠吸入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肝、肾损害、脾肿大等。遇热分解释放出剧毒的烟雾,能严重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经常与低浓度气体接触,能使牙齿生黄斑,使骨骼产
生畸形。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
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 穿工作服。
手防护:
必要时戴橡皮手套。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
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切断火源。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
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
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品安全管
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危险品规定[1996]劳部发
423号)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
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3类有毒气体。

其他: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