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间化合物功能材料

合集下载

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标题: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研究
背景和意义:
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孔材料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多孔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催化剂、吸附材料、分离材料、传感器等。

金属间化合物作为一种独特的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且是一类潜在的多孔材料。

近年来,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其优异的催化和吸附性能,受到了广泛的研究。

目的和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一种具有优异催化和吸附性能的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研究它的结构和性质,并探讨其在催化剂和吸附材料等应用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本研究将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通过XRD、SEM、TEM 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N2吸附-脱附法测定其孔径大小、比表面积等,探讨其催化和吸附性能。

预期成果和意义:
本研究将为制备具有优异催化和吸附性能的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提供有效方法,并深入研究其结构和性质,将为开发和应用新型多孔材料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另外,本研究还将为科学界和工业界提供一种新的多功能化合物材料,并为环境保护和能源领域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金属间化合物浅析

金属间化合物浅析

◆山水世人出品金属间化合物(IMC)浅析•山水世人◆山水世人出品目录•IMC定义•IMC的特点及应用领域•IMC对焊点的影响•IMC的形成和长大规律•如何适当的控制IMC•保护板镀层中IMC实例•总结◆山水世人出品IMC的定义金属间化合物(i t t lli d)是指金属与金属金属与类•intermetallic compound)是指金属与金属、金属与类金属之间以金属键或共价键形式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在金属间化合物中的原子遵循着某种有序化的排列。

Cu6Sn5、Cu3Sn、CuZn、InSb、等都是金属间化合物GaAs、CdSe等都是金属间化合物,•金属间化合物与一般化合物是有区别的。

首先,金属间化合物的组成常常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其次金属间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很难确定,而且具有显著的金属键性质。

◆山水世人出品IMC的特点及应用领域•金属间化合物在室温下脆性大,延展性极差,很容易断裂,缺乏实用金属间化合物在室温下脆性大延展性极差很容易断裂缺乏实用价值。

经过50多年的实验研究,人们发现,含有少量类金属元素如硼元素的金属间化合物其室温延展性大大提高,从而拓宽了金属间化合物的应用领域。

与金属及合金材料相比,金属间化合物具有极好的耐高温及耐磨损性能,特别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合金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强,是耐高温及耐高温磨损的新型结构材料。

•除了作为高温结构材料以外,金属间化合物的其他功能也被相继开发,稀土化合物永磁材料、储氢材料、超磁致伸缩材料、功能敏感材料等稀土化合物永磁材料储氢材料超磁致伸缩材料功能敏感材料等也相继开发应用。

•金属间化合物材料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代高新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了结构与元器件的微小型化、轻量化、集成化与智能化,促进了促进了结构与元器件的微小型化轻量化集成化与智能化促进了新一代元器件的出现。

金属间化合物这一“高温英雄”最大的用武之地是将会在航空航天领域,如密度小、熔点高、高温性能好的钛铝化合物等具有极诱人的应用前景合物等具有极诱人的应用前景。

高熵合金不锈钢金属间化合物

高熵合金不锈钢金属间化合物

高熵合金不锈钢金属间化合物
高熵合金不锈钢金属间化合物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金属材料,它是由不同种类金属元素组成的高熵合金体系,通过结晶形成的新型金属材料。

高熵合金不锈钢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和抗腐蚀性能,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新型金属材料。

高熵合金不锈钢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是由多种原子元素构成的各向同性晶体固溶体,其主要成分包括铬、镍、钼和铁等。

这种结构特点使得高熵合金不锈钢金属间化合物具有非常好的高温稳定性,可以在高温下保持结构稳定。

此外,高熵合金不锈钢金属间化合物还具有非常好的力学性能,其硬度、强度和韧性等性能指标都非常高,可用于制造高负荷、高要求的零部件。

同时,其抗腐蚀性能也非常优秀,对于许多化学环境都能够承受,可以用于制造耐强酸、耐强碱等要求苛刻的零部件。

高熵合金不锈钢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过程非常关键,需要严格控制其成分、温度和成型工艺等因素,以确保所制备出的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表现。

其中主要的制备方法包括机械合金化、非晶态合成、固态烧结等方法。

最近,高熵合金不锈钢金属间化合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制造航空航天、石化、核电等领域的零部件。

基于它的优秀性能表现,高熵合金不锈钢金属间化合物有望成为未来新型金属材料的重要代表之一。

稀土永磁材料

稀土永磁材料

稀土永磁材料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稀土永磁材料的分类及各类各代稀土永磁材料的组成,稀土永磁材料的性能特点,重点介绍了稀土永磁材料的应用。

关键词:稀土永磁;分类;性能;应用;一、前言稀土永磁材料是稀土元素与过渡族金属Fe,Co,Cu,Zr等或非金属元素B,C,N等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其永磁性来源于稀土与3d过渡族金属所形成的某些特殊金属间化合物。

它是重要的金属功能材料,利用其能量转换动能和磁的各种物理效应可以制成多种形式的功能器件。

永磁材料无所不在,小到手表、照相机、录音机、CD机、VCD机、计算机硬盘,大到发动机、汽车、医疗器械等都用到永磁材料,正是稀土永磁材料的发展,才使得电子产品尺寸进一步缩小,性能进一步改善,从而适应了当今轻、薄、小的发展趋势。

①②二、稀土永磁材料的分类稀土永磁材料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新型金属永磁材料,至今,已经具有规模生产和使用价值的稀土永磁材料已有两大类、三代产品。

第一大类是稀土—钴合金系(即RE-Co永磁),它又包括两代产品。

第一代稀土永磁体1:5型合金,即SmCo5;第二代稀土永磁材料是2:17型SmCo合金,即Sm2Co17,它们均是以钴为基的稀土永磁合金;第二大类是RE-Fe-B系永磁,或称铁基稀土永磁材料;第三代稀土永磁,是以NdFeB合金为代表的Fe基稀土永磁材料。

①③⑴第一代稀土永磁SmCo5第一代稀土永磁是1:5型RE-Co永磁,于1967年问世,是一种二元金属间化合物,由稀土金属(用RE表示)原子与其它金属原子(用TM表示)按1:5的比例组成的1:5型RE-Co永磁,化学成分为Sm34%(或37%)、Co66%(或63%)。

Sm的熔点为1350°。

其中又分为单相和多相两种。

单相是指从磁学原理上为单一化合物的RECo5永磁体,如SmCo5、(SmPr)Co5烧结永磁体等,它属于第一代稀土永磁材料。

多相的1:5型RE-Co永磁材料是指以1:5相为基体、有少量的2:17型沉淀相的1:5型永磁材料。

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金属间化合物以其优异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抗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日用品等领域。

近年来,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也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

本文将从金属间化合物的定义、合成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金属间化合物的定义金属间化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构成的化合物。

在这类化合物中,金属原子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共价键和离子键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晶体结构。

金属间化合物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优异的机械性能、优良的导电性、磁性和热稳定性等而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

二、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

1.物理方法在物理方法中,金属间化合物通常是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来合成的。

所谓“高温固相反应”,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混合,放入到一定温度下加热,使其反应,从而形成金属间化合物。

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中,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通常包括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有许多种形式,如水热法、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气相合成法等等。

其中,水热法因其绿色、低成本、高效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过程中。

三、金属间化合物的应用由于金属间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独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下面将分别从航空航天、电子、日用品三个领域中进行介绍。

1.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中,金属间化合物主要用于制造先进的材料。

由于金属间化合物具有超高温抗氧化性及高抗扭硬度和切削性能,因而在制造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和火箭部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电子在电子工程领域中,金属间化合物可以用来制造电子器件的部件,如晶体管、发光二极管等。

金属间化合物可以提高器件的电导率和热导率,增强器件的耐热性和氧化稳定性,提高电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3.日用品在日用品领域中,金属间化合物可以被用来制造具有高硬度、高韧性、高弹性、不易变形的锅、刀具、手表等制品。

相比于其他材料,金属间化合物更加耐用,更加牢固,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高温合金材料中的新突破与创新

高温合金材料中的新突破与创新

高温合金材料中的新突破与创新高温合金材料是指在高温、高压和强腐蚀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性能的一种材料。

这种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能源、医疗和化工等行业。

在过去几十年中,高温合金材料一直是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其技术进步已经推动了航空航天和能源等领域的发展。

最近,高温合金材料中的新突破与创新引起了广泛关注。

以下是其中一些最显著的新发现。

1. 金属间化合物材料金属间化合物材料由金属元素组成,其晶体结构与普通的金属和合金材料大不相同。

这种材料具有高温强度和抗腐蚀性能,特别是在高温气氛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在航空航天、能源、高速列车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巨大。

金属间化合物材料的研究已取得重大突破。

例如,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最近报道了一种创新金属间化合物材料,该材料的晶体结构不同于传统的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结构。

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和疲劳寿命,在高温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是由不同尺寸的纳米颗粒组成的材料。

这些材料通常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高韧性等优异性能。

在高温环境下,纳米复合材料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最近,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新型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由氧化铝纳米颗粒和高温合金材料制成。

实验表明,这种纳米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热稳定性能均大大超过了传统高温合金材料。

这种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可以成为航空航天、能源和医疗行业的重要材料,有效提高了应用领域的性能和稳定性。

3. 面向工业应用的新技术高温合金材料的研究不仅关注材料的性质和性能,而且关注材料的加工和成型技术。

为了满足工业应用的需求,高温合金材料需要具有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的生产工艺。

最近,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高效率的新型先进制造技术。

该技术采用先进的快速凝固技术和表面合金技术制备高温合金材料,可以大大提高材料的制备效率和品质,同时也有望降低成本。

这项技术的推广将为高温合金材料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金属间化合物

金属间化合物

⾦属间化合物1、什么是⾦属间化合物,性能特征答:⾦属间化合物:⾦属与⾦属或⾦属与类⾦属之间所形成的化合物。

由两个或多个的⾦属组元按⽐例组成的具有不同于其组成元素的长程有序晶体结构和⾦属基本特性的化合物。

⾦属间化合物的性能特点:⼒学性能:⾼硬度、⾼熔点、⾼的抗蠕变性能、低塑性等;良好的抗氧化性;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电学、磁学、声学性质等,可⽤于半导体材料、形状记忆材料、储氢材料、磁性材料等等。

2、含有⾦属间化合物的⼆元相图类型及各⾃特点答:熔解式⾦属间化合物相:在相图上有明显的熔化温度,并⽣成成分相同的液相。

通常具有共晶反应或包晶反应。

化合物的熔点往往⾼于纯组元。

分解式⾦属间化合物相:在相图上没有明显的熔解温度,当温度达到分解温度时发⽣分解反应,即β<=>L+α。

常见的是由包晶反应先⽣成的。

化合物的熔点没有出现。

固态⽣成⾦属间化合物相:通过有序化转变得到的有序相。

经常发⽣在⼀定的成分区间和较⽆序相低的温度范围。

通过固态相变⽽形成的⾦属间化合物相,可以有包析和共析两种不同的固态相变。

3、⾦属间化合物的溶解度规律特点答:(1)由于⾦属间化合物的组元是有序分布的,组成元素各⾃组成⾃⼰的亚点阵。

固溶元素可以只取代某⼀个组成元素,占据该元素的亚点阵位置,也可以分布在不同亚点阵之间,这导致溶解度的有限性。

(2)⾦属间化合物固溶合⾦元素时有可能产⽣不同的缺陷,称为组成缺陷(空位或反位原⼦)。

但M元素取代化合物中A或B 时,A和B两个亚点阵中的原⼦数产⽣不匹配,就会产⽣组成空位或组成反位原⼦(即占领别的亚点阵位置)。

(3)⾦属间化合物的结合键性及晶体结构不同于其组元,影响溶解度,多为有限溶解,甚⾄不溶。

表现为线性化合物。

(4)当第三组元在⾦属间化合物中溶解度较⼤时,第三组元不仅可能⽆序取代组成元素,随机分布在亚点阵内,⽽且第三组元可以从⽆序分布逐步向有序化变化,甚⾄⽣成三元化合物。

4、⾦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及分类⽅法(未完)答:第⼀种分类⽅法:按照晶体结构分类(⼏何密排相( GCP相)和拓扑密排相(TCP相))。

znsb 金属间化合物

znsb 金属间化合物

znsb 金属间化合物Met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lso known as znsb 金属间化合物, are a type of material that has unique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industries. These compounds are formed by the reaction of two or more metals, resulting in a distinct crystal structure that differs from the parent metals. The properties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re often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individual metals, making them valuable materials for use in advanced technologies.金属间化合物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能和在各个行业中应用的材料。

这些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金属反应而成,形成与原金属不同的晶体结构。

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能往往优于单一金属,使它们成为用于先进技术的宝贵材料。

One of the key advantages of met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is their high strength and hardness, which makes them ideal for use in structural materials, such as in aerospace and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These compounds are also known for their excellent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high-temperature stability, making them suitable for use in harsh environments where traditional metals may fail. The unique properties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make them apopular choice for materials used in high-performance components that require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y.金属间化合物的一个关键优势是其高强度和硬度,使其成为构造材料的理想选择,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应用中应用广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间化合物
3 间隙化合物 (1)形成:尺寸因素起主要作用。 (2)结构 简单间隙化合物(间隙相):金属原子呈现新结构,非金属 原子位于其间隙,结构简单。如面心立方VC——RX/RM<0.59. 复杂间隙化合物:主要是铁、钴、铬、锰的化合物,结构复 杂。如Fe3C——RX/RM>0.59 ( 3 )组成:可用化学式表示,可形成固溶体,复杂间隙化 合物的金属元素可被置换。 (4)键型:共价键和金属键。
6 非化学计量比化合物
2h
金属间化合物材料举例
1).具有强磁性的金属间化合物 如稀土元素(Ce,La,Sm,Pr,Y等)和Co的化合物; 2).具有奇特吸释氢本领的金属间化合物(贮氢材料) 如 LaNi5,FeTi,RE2Mg17和RE2Ni2Mg15; 3).具有超导性质的金属间化合物 如Nb3Ge,Nb3Al,Nb3Sn,V3Si,NbN等; 4).具有特殊电学性质的金属间化合物 如InTe-PbSe,GaAs-ZnSe等在半导体材料用; 5).具有耐热特性的金属间化合物 如Ni3Al,TiAl,Fe3Al,MoSi2,NbBe12,ZrBe12; 6).耐蚀的金属间化合物 如某些金属的MC,MB、MN和MO; 7).具有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和消震性的金属间化合物 如 TiNi,CuZn,CuSi,MnCu,Cu3Al; 8).具有特殊构造和功能的金属间化合物 如 准晶AlRETM,MgRETM;近似结晶TiTMAM等 9)此外……
中间相是由金属与金属, 或金属与类金属元素之间形 成的化合物,也称为金属间 化合物。 包括:正常价化合物、电子 化合物(电子相)、间隙化 合物 。
金属间化合物材料
⊙ 100多年来,研究开发以纯金属基体的各种材料。 ⊙ 近20年来,研究开发金属间化合物材料--重要研究方向。
⊙ 目前,已经知道的金属间化合物超过3万种, 但得到开发应用的还不到1%。
金属间化合物
4 拓扑密堆相
( 1 )形成:由大小金属原子的适当配合而形成的高密排结构。其 空间利用率和配位数都很高,结构复杂。 (2)组成:如AB2。 5 金属化合物的特性 (1)力学性能:高硬度、高强度、低塑性。 ( 2 )物化性能:具有电学、磁学、声学性质等,可用于半导体材 料、形状记忆材料、储氢材料等。
应用化学前沿课程
概述/金属间化合物功能材料
王立民个人简历
学习经历 1996.12-2000.3 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 工学研究科 (博士学位)
1989.09-1992.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无机化学 (硕士学位) 1983.09-1987.7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 化学系 研究经历 2004.04-至今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2000.6-2004.3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 (科学技术研究员) 1992.7-1996.1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学士学位)
等特种功能材料,开发超级结构材料、新一代光电 信息材料等新材料。
材料结构关系



材料的结构包括不同晶体结构和非晶体,以及显微镜下的微观 结构,哪些主要因素能够影响和改变结构?只有了解了这些才 能实现控制结构的目的。 材料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 其内部结构包括四个层次:①原子结构;②结合键;③原子的 排列方式;④显微组织
材料科学领域50年间十大进展评出
科学网 发布时间:2007-12-19 17:47:8
(Materials Today)杂志评选出材料科学领域在过去50年间的十大进展。 1. The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 《国际半导体技术蓝图》 2.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s 扫描式探针显微镜 3. Giant magnetoresistive effect 巨磁电阻效应 4. Semiconductor lasers and light-emitting diodes 半导体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 5. National Nanotechnology Initiative 美国国家纳米技术计划 6.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碳纤维强化塑料 7. Materials for Li ion batteries 锂离子电池材料 8. Carbon nanotubes 碳球、纳米管+石墨烯 9. Soft lithography 软刻蚀 10. Metamaterials 超材料
石 器 材 料
材料分类
可将材料分为金属、 陶瓷、高分子和由 金属、陶瓷和高分 子分别组合成的各 种复合材料材料。
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材料(钢铁)、有色黑色金属材料 (除钢铁以外的) 陶瓷材料:氧化物陶瓷、非氧化物陶瓷 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合成纤维 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树脂基 复合材料 功能材料: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超导材料
⊙ 许多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正等待去发现。
金属间化合物材料
中间相是由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类金属元 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也称为金属间化合物。 包括: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电子 相)、间隙化合物 。
Z
Z
X
Y
X
Y
金属间化合物组成
金属间化合物构造
金属间化合物
1 正常价化合物 (1)形成:电负性差起主要作用,符合原子价规则。 (2)键型:随电负性差的减小,分别形成离子键、共价 键、金属键。 (3)组成:AB或AB2。如MnS, Mg2Si. 2 电子化合物(电子相) (1)形成:电子浓度起主要作用,不符合原子价规则。 (2)键型:金属键(金属-金属)。 (3)组成:电子浓度对应晶体结构,可用化学式表示, 可形成以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
金属材料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3.新材料技术 新材料技术将向材料的结构功能复合化、功能材 料智能化、材料与器件集成化、制备和使用过程绿 色化发展。突破现代材料设计、评价、表征与先进 制备加工技术,在纳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纳米
材料与器件,开发超导材料、智能材料、能源材料
其它
2004年 科学院“百人计划” 科学院研究生院 兼职教授
轻金属&电池材料研究组
2004年4月组建 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工程师 实验师 博士后 博士生 硕士生 合计 2 4 1 1 3 5 8
24
已毕业博士生8人:2人获得科学院优秀毕业生 4人国外留学、4人国内就业
/
(Intel ISEF2010)
2010年5月17日,全球规模最大、 最具影响力的中学生科学竞赛 “2010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 大奖赛”各项大奖结果揭晓。 美国队表现优异,囊括所有2项 大奖和19个分类最佳奖中的15 个,其余4个被韩国、英国和巴 西学生分享。大奖赛第一名获 得者是年仅15岁的美籍华裔乔 紫薇 22名中国学生获得单项、团体 共计23个奖项。其中有5个二等 奖,其他为三、四等奖和学会 奖。
元素周期表
什么是材料
材料
材料
材料的发展、作用
材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基 础。 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
材料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技术的革命,把人 类物质文明推向前进。
复 合 材 料
铁 器 材 料
铜 器 材 料
固溶体材料
4 固溶体的性质 (1)点阵常数改变 (2)产生固溶强化 现象:固溶体的强度和 硬度高于纯组元, 塑性则较低。 概念:固溶强化-由于溶质 原子的溶入而引起的 强化效应。 间隙固溶体的强化效 果高于置换固溶体。 如产生柯氏气团或 有序强化。 (3)物理、化学性能改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How is a intermetallic compound?
节能和新能 2015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超过50万辆,需要能量型动力电池模块150亿瓦 源汽车 时/年、功率型30亿瓦时/年、电池隔膜1亿平方米/年、六氟磷酸锂电解质盐1000吨/ 年、正极材料1万吨/年、碳基负极材料4000吨/年;乘用车需求超过1200万辆,需要 铝合金板材约17万吨/年、镁合金10万吨/年。 高端装备制 "十二五"期间,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业,预计需要各类 造 轴承钢180万吨/年、油船耐腐蚀合金钢100万吨/年、轨道交通大规格铝合金型材4万 吨/年、高精度可转位硬质合金切削工具材料5000吨。到2020年,大型客机等航空航 天产业发展需要高性能铝材10万吨/年,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应用比重将大幅增加。 新一代信息 预计到2015年,需要8英寸硅单晶抛光片约800万片/年、12英寸硅单晶抛光片480万 技术 片/年,平板显示玻璃基板约1亿平方米/年,TFT混合液晶材料400吨/年。 节能环保 "十二五"期间,荧光灯年产量将超过30亿只,荧光粉约1万吨/年;新型墙体材料需 求将超过230亿平方米/年,保温材料产值将达1200亿元/年;火电烟气脱硝催化剂及 载体需求将达到40亿元/年,耐高温、耐腐蚀袋式除尘滤材和水处理膜材料等市场需 求将大幅增长。
未来材料
未来材料是指那些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或 特殊性能的、代表现代新技术动向并能满足未来需要的材料。 供光通信用的光导纤维材料、 先进金属材料、 新型陶瓷材料; 用于计算机技术的半导体超纯材料和信息记录材料; 供无线电技术用的人工晶体材料; 供激光技术用的激光发生、光调制、光波导、光存储材料; 在新能源中用的超导材料; 供生物工程用的人工器官材料; 在遥感技术上用的传感功能材料。
固溶体材料
按溶质原子位置不同,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
固溶体材料
按固溶度不同, 可分为有限固溶体 和无限固溶体。 按溶质原子分布 不同,可分为无序 固溶体和有序固溶 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