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纤维艺术家及其产品

合集下载

基于传统手工扎染工艺的现代纤维艺术创作

基于传统手工扎染工艺的现代纤维艺术创作

基于传统手工扎染工艺的现代纤维艺术创作作为传统手工艺的一种,扎染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其技艺制作物品精美且富有感染力,同时还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纤维艺术的兴起,扎染技术已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现代纤维艺术家们正通过将传统手工扎染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赋予这一技艺全新的生命和意义。

传统扎染工艺主要是通过在物品表面进行染色来实现其装饰效果。

现代纤维艺术家们积极尝试将这一技艺运用到更为广泛的艺术领域中,如绘画、装置艺术等。

他们将扎染的色彩、纹理和图案元素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通过这种方式传递文化、扩展思维,以及实现对环境的艺术诉求。

其中,现代纤维艺术品的材料与传统扎染有所区别。

现代纤维艺术家通常会选用各种合成纤维、仿天然纤维材料,如塑料、涤纶、膜材、金属丝等,来制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这些材料具有耐用性强、表面感强的优点,可以为作品赋予更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意义。

而运用扎染技艺制作现代纤维艺术品时,其过程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

现代纤维材料化学性质与传统染料不同,而现代纤维艺术家也在探索更为适合纤维材料的染料及染色工艺。

例如,部分纤维材料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染上色,而纤维艺术家需要寻找适合这些材料的染色方案。

除此之外,现代纤维艺术家还常常将扎染技术与其他材质和工艺结合起来,来营造更为丰富的艺术效果。

例如,将扎染作为织物表面的一部分,在织物体裁制成被褥、窗帘和墙面装饰中,纤维艺术家会将多个扎染物件拼接而成。

这些作品在颜色和构图上具有多种变化,营造出动态的视觉冲击。

总体来说,现代纤维艺术的扎染技术在传统艺术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创造出一系列全新的纤维艺术品。

这些艺术品赋予了纤维材料新的生命,其装饰效果强、表现力高、适用范围广。

同时,在纤维艺术品的创作中不断地积累和创新扎染工艺,更加丰富了纤维艺术的内涵,展示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深度融合和延续。

纤维艺术装饰品在现代家居装饰中的应用----以壁挂编织为例

纤维艺术装饰品在现代家居装饰中的应用----以壁挂编织为例

编织壁挂是一种区别于其他艺术制作形式的门类,其材料为不同种类的纤维材料以绳结形式来展现的艺术作品,也称为纤维艺术。

打破了以往单纯的平面编织壁挂,从而走向半立体化的形式。

壁挂(TAPESTRY)一词在英语里的解释泛指手织或机织的用于覆盖和用作装饰的纺织品,是一种独立、独特的艺术作品形式。

从字面来看“编织壁挂”,既有编又有织,指的是两种不同的工艺手段。

其中对“编”的理解应是“编结”,边编边打结的工艺。

也就是说,没有分经、纬线,可平面也可立体。

只要熟练应用不同材料的纤维材质就可编成品种各异的艺术品。

编结艺术是一门国内外普遍流行的传统手工形式,也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装饰性艺术。

“织”的解释是“交织”,就是按一定规律相互一上一下地交织,并有经、纬线之分,这种相互交叉织的结构,称为“交织组织”。

依靠双手和简易的工具,运用交织方法和不同的软硬材料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特点。

既有古朴粗犷的,也有精细典雅的,题材广泛,形象丰富。

在中国,编织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比文字更久远的数万年前。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创造这一手工艺。

当时,只为了生存需要,制作一些类似绳索和网具的雏形,为了狩猎和采摘等活动的便利。

之后,随着文明的发展及社会活动的丰富,编织成为中国妇女所要掌握的最基本手工艺项目之一。

每一种精巧别致的编结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巧手慧心。

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结”等。

在西方,编织艺术同样广为流传,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艺术家可以亲自面对织机和材料,按照个人的设计亲自编制样品现代化进程。

这完全打破传统工艺中按照艺术家画的作品转化成织品的一种简单复制的过程。

使艺术家们更好的了解编织结构、光线配置、材料质感等因素并将其推进到悬挂方式、内部的结构等多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

雕塑家曾说:“现代壁挂是艺术家自己坐在织机前,手持织线并注视感觉它,然后给织线以艺术语言那一瞬间开始的。

”说明了这时的艺术家可以在整个编织过程中像手持画笔在作画的感觉,这一自由的获得使纤维艺术向个性、空间、立体方向锐进。

纤维艺术品制作技术的探讨

纤维艺术品制作技术的探讨
针 , 时 中间来 回收针 ; 8 时 蓝 边停 止 加 针 , 间继 同 剩 针 中 续来 回收针 , 后 3 平 收 。 最 针
扇子上装饰一个“ 吉祥结”代表 大吉大利 , , 吉人天相 , 祥
瑞、 美好 。
謦结说 明( 作品如图 2 。 )
步骤六 : 白色挑 7针 , 织法 同“ 步骤一 ”从两边各加 ; 1 针加至 3 针停 , 5 一直平织 ; 当黄色开始 收针 时白色也 开始收针至 1 7针; 织法同“ 步骤五 ” 。 步骤七 : , 顶 平起 2 针 , 6 ; 0 织 行 像收鸡心领一样收

广 西纺织科技
21 0 0第 3 9卷第 3 期
纤维艺术 品制作 技术的探讨
闰承 花
(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 山西 晋 中 0 oo ) 36o
【 摘要】 纤维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 方兴未艾。 纤维艺术品的制作技术以及所用纤维材料不断更新和拓展 , 使得纤维
艺术品更 丰富 多彩 , 广泛 地用 于美化 生活 。主要探 讨 纤维 艺术品 的制作技 术 , 更 即利用 编织 、 结 、 编 布艺 、 网花 、 丝 刺绣 等 制得 纤 维艺术 品的 实施 方法 。
介, 以传统或新型纺织技术为依 托 , 以现代艺术观念 为 主导的艺术作品 , 是现代艺术观念 、 现代生活方式与 多 种传统和现代纺织工艺相结合 的装饰用品。 纤维艺术品的制作工艺技术有很多种 , 传统 的有缂
丝工艺 、 刺绣工艺 、 织锦工艺 、 金银彩绣工艺、 抽纱工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维为主 , 棉纤维强度中等 , 吸湿性 、 耐热性较好 ; 人造纤 维不仅具有耐热、 阻燃 、 绝缘、 防腐、 隔音、 保温 、 去污等 性能, 而且具有柔润光滑的表面和明艳的色彩 。这些特

传统高比林编织在现代纤维艺术中的表现

传统高比林编织在现代纤维艺术中的表现

天工|2021年第2期文 刘 翀常 雷[摘 要]高比林编织技艺是利用不同颜色的纤维材料经纬交织产生图案,从而达到媲美绘画的一种技艺。

其自15世纪兴起,在17至18世纪发展到顶峰。

纤维艺术自20世纪下半叶发展至今,还属于一种新兴艺术形式,发展势头强劲。

传统高比林技艺发展至现代纤维艺术,其传统的表现形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在新语境下的现代纤维艺术,已有了新的表现。

先简述了高比林编织与现代纤维艺术,然后通过两个具有权威代表性的展览和将一位经典艺术家的作品与传统高比林作对比,论述了传统高比林编织在新语境下的现代纤维艺术中的表现,对于其他传统手工艺的成功转型具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传统高比林;现代纤维;手工艺;编织[中图分类号]J523.4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1)2-0078-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刘翀,常雷.传统高比林编织在现代纤维艺术中的表现[J].天工,2021(2):78-80. 传统高比林编织在现代纤维艺术中的表现一、欧洲传统高比林编织概述15世纪,法国制作壁毯的高比林家族开始兴起,到了17至18世纪,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盛行,权贵们追求繁华富丽的奢侈生活,精美的高比林壁毯被贵族们相中,登上了贵族舞台,各种新型贵重的材料如金丝银线加入壁毯当中,金银交错,极具奢华美感,符合贵族们的审美需求。

高比林家族当时专门为皇室贵族编织壁毯,由于其技艺高超、织造精美,因此享誉整个欧洲,高比林壁毯的发展也在此时达到了顶峰。

当时法国还专门成立了为宫廷织造的高比林织造所,织造所织造的壁毯在色彩和质感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其中以《路易十四加冕仪式》为代表作品,几百年后的今天,欧洲人仍然以有一块高比林壁毯为荣誉,高比林也从原本仅代表一个家族的名词变成了现如今代表一种工艺的名词。

高比林壁毯的编织技法是利用天然的纤维材料作为纬线,在垂直的经线当中上下左右变化交叉或者间隔穿行,通过纬线的不断叠加形成图案,并且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纬线交织产生色彩的渐变,呈现出精美逼真的绘画效果,由于其织造的图案过于精细,曾经一度被用来仿照绘画,作为绘画的复制品来呈现,失去了其作为一种纤维艺术所具有的特殊艺术语言。

国外纤维艺术设计史

国外纤维艺术设计史

国外纤维艺术设计史国外纤维艺术设计历史引言纤维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艺术形式,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创造力。

本文将以国外纤维艺术设计历史为题,探讨该领域的发展演变,展现其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一、古希腊时期的纤维艺术设计古希腊是纤维艺术设计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古希腊时期,人们运用丝绸、麻布等各种纤维材料创作出精美的衣物和装饰品。

这些作品以其精细的纺织工艺和独特的图案设计而闻名,展示了古希腊人对纤维艺术的深厚造诣。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纤维艺术设计文艺复兴时期是纤维艺术设计的黄金时期。

在这一时期,纺织工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丝绸和毛织品成为贵族和富商们炫耀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同时,艺术家们开始将织物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通过细致的织染技术和独特的图案设计,打造出富有装饰性和艺术性的纤维艺术品。

三、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的崛起20世纪初,纤维艺术设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艺术家们开始将纤维材料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创造出独特的纤维艺术作品。

例如,艺术家Anni Albers通过纺织和织染技术,创作出抽象的布艺作品,使纤维艺术设计与现代艺术相融合。

此外,装置艺术和环境艺术的兴起也为纤维艺术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四、当代纤维艺术设计的多样性如今,纤维艺术设计已经成为一个多元化的领域。

艺术家们运用各种纤维材料、技术和创作方式,表现出丰富多样的风格和主题。

有的艺术家注重纤维艺术的实用性,创作出具有功能性的纤维产品;有的艺术家则将纤维材料作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通过纺织和编织技术创作出富有内涵的艺术作品。

结语纤维艺术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充满创新和表现力的领域。

国外纤维艺术设计的发展演变,展示了人类对纤维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纤维艺术设计,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纤维材料的独特魅力,这也为我们探索纤维艺术设计的未来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纤维艺术的主题名词解释

纤维艺术的主题名词解释

纤维艺术的主题名词解释纤维艺术是一种以纤维材料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形式,通过纺织、编织、结扎、织染等技巧,将纤维材料转化为艺术品或装置,以传递艺术家的创作意念和感受。

纤维艺术作品通常包括纺织品、编织品、针织品、纸刺绣和纤维雕塑等,形式多样,表现力丰富。

首先,纤维艺术的创作材料多种多样。

从传统的纱、线、丝到更具创新性的天然纤维、人工纤维、金属丝线等材料,纤维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

这些材料的质感、颜色和形态都成为艺术家表达的重要元素。

纤维艺术作品的形式也十分丰富多样。

从平面的织物艺术品到立体的纤维雕塑,从传统的编织、织染到现代的拼贴、绣画等,纤维艺术作品展现出了极高的创作灵活性和表现力。

艺术家可以通过布料的纹理变化、线的交织、颜料的涂抹等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此外,纤维艺术的创作主题也涵盖了各个方面。

艺术家可以通过纤维材料传达对自然、生活、人文等各种主题的思考和表达。

他们可以通过纺织图案、编织结构、纤维颜色等来表达抽象的情感、自然景观、人物形象以及社会问题等。

纤维作品既可以是纯粹的装饰性艺术品,也可以是具有思想性和社会性的艺术作品。

在纤维艺术中,艺术家所选择的材料和创作方式往往与他们尝试传达的主题密切相关。

例如,大自然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主题。

一些艺术家可能使用自然纤维与植物染料进行纺织,用以表现自然界的美丽和博大。

他们通过织物的纹理和颜色,将自然的韵律与生命力传递给观者。

另一方面,一些艺术家则可能利用纤维材料来探讨当代社会的问题,如环境污染、人类关系、性别平等等。

他们通过编织、拼贴等手法,将这些问题以独特的视角呈现出来,引发人们对社会议题的反思。

纤维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常常需要艺术家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纺织、编织和结扎等技巧需要艺术家对细节和工艺的精确把握,而染色和纺线等过程则需要耐心和实验精神。

艺术家在选择材料、设计图案、准备工具和创作过程中都需要审慎考虑,并充满创意。

基于传统手工扎染工艺的现代纤维艺术创作

基于传统手工扎染工艺的现代纤维艺术创作

基于传统手工扎染工艺的现代纤维艺术创作
现代纤维艺术是指利用现代材料和工艺技术,包括纤维、纺织品、编织品、贴饰等,将手工制作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品。

然而,在现代纤维艺术中,也有一些艺术家将传统的手工扎染工艺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品。

传统的扎染工艺是指先将织物或纱线进行染色,再根据所需的图案使用绑扎、印花、蘸染等手段制作出花纹。

这种工艺技术在中国流传已久,尤其在云南、广西等地,扎染作为传统手工艺之一,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

在现代纤维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会将传统的扎染工艺与现代材料相结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品。

以艺术家谢世成为例,他的作品中经常运用到传统的扎染工艺,通过对纱线进行印花、绑扎等手段,创造出独特的图案和形态。

同时,他还会将不同的材料结合在一起,如绸缎、毛线、金属线等,赋予作品更加丰富的层次和质感。

此外,还有一些艺术家在传统扎染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比如,艺术家刘翔在他的作品中,将传统的扎染工艺与近年来很流行的室内设计搭配在一起,打造出了一系列精美的墙纸和窗帘,让手工扎染工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他将传统的花样进行改良,并采用不同的材料和质感,让墙纸和窗帘呈现出独特的效果。

可以看出,传统的手工扎染工艺在现代纤维艺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运用传统工艺进行创新和发展,不仅让手工扎染得以继续存在和传承,同时也开创了一种新的创作方式,并且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元素,又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为纤维艺术注入了更多的灵感和创造力。

现代纤维艺术家及其产品

现代纤维艺术家及其产品

自然之神
• 与传统意义上的纤维编织艺术 不同,魏杰的纤维作品突破了 经纬线的束缚,大胆地直接用 纤维线条及颗粒创作,粗细结 合、虚实相济,产生出一种独 特的艺术效果。 • 喜欢利用纤维自身那柔软、飘 逸、色彩丰富的线条勾勒作品, 不用颜料、无需笔触,一种自 然流畅的肌理、天然灵动的色 彩便可产生。 • 欣赏魏杰的纤维作品,仿佛就 是在跟作者本人对话,每件作 品都似乎凝固着一片思想,一 段记忆,令人回味无穷。
《水墨时光》
• 到树枝上,但颜色控制的很好,过 度很协调.。 "取中国水墨之意象,借树枝自 然之形态,再将黑白羊毛线在 树枝上进行缠绕,形成了有虚 实、浓淡变化的梦幻般的晕染 效果,构成了一道立体的水墨 风景。作品试图将中国传统的 文化符号转换成当代人所熟悉 的环境和样式,以表达时光的 瞬息变化,追逐自然万物轮回 的永恒。" •
韩国纤维艺术家刘贞惠
• 纤维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一部 分与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物质 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韩国 女艺术家刘贞惠的作品中,这种 关系在“爱”的主题下以不同 的个体形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爱”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作为 一个女性艺术家,刘贞惠以纤维 艺术的形式诠释“爱”。她的 作品以符号与形态记录了艺术 家的个性特征与一定历史阶段 的风格特征,阐释并重构人类的 情感经验,既反映了她个人对爱 的认识与理解,也反映出她身处 的文化环境中的爱的涵义。
《禧》王秦
• 2004纤维展的国内组 金奖,刺绣,完美的展现 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美 感语言,很壮观,气势磅 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亚当和夏娃】基维· 堪达雷里
• 基维先生的人像编织水平 与写实能力也是相当高超 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创作了 大量的人像的作品 基维先生十分爱国,他的 祖国常年战乱 在他的作品中反映的战争 与平民生活的题材也很多 都很朴实很实在,气势磅礴, 粗犷豪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芬兰纤维艺术家瑞佳· 乔恩
• 1960年出生,1990年获芬 兰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 硕士学位.1980年---1989 年间参加国际国内展览八 十余次,个人展览5次.2004 年参加第三届"从洛桑到北 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 展.现执教于赫尔辛基艺 术设计大学手工艺学院.

• 纤维艺术中使用各种材料 可以创造崭新的艺术形式 和样式。这种手段的运用, 从本质上就是突破了传统 艺术形式上材料处于隶属 地位的观念束缚,这样在 无形之中促进了艺术家对 传统纤维艺术观念、形式 认识上深化,同时也促使 纤维艺术家们对现当代纤 维艺术独特语言进行着广 泛的探索、大胆的开拓和 试验,使纤维艺术构成形 式呈现出开放的多元化的 风貌。
《无限》 南希· 科兹考斯基女士
• 她站在保护传统文化的高 度,向人们展示了古老的 中华文明与古老的印地安 文明的和谐相处。她的创 意缘于闻名欧洲的莫比斯 怪圈的寓意,即把有限变 成无限,从起点又回到起 点。画面上出现的涡纹、 菱形纹与水波纹同怪圈一 起,让人联想到人类文明 的源远流长和后人传承文 明的责任。 •
韩国纤维艺术家刘贞惠
• 纤维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一部 分与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物质 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韩国 女艺术家刘贞惠的作品中,这种 关系在“爱”的主题下以不同 的个体形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爱”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作为 一个女性艺术家,刘贞惠以纤维 艺术的形式诠释“爱”。她的 作品以符号与形态记录了艺术 家的个性特征与一定历史阶段 的风格特征,阐释并重构人类的 情感经验,既反映了她个人对爱 的认识与理解,也反映出她身处 的文化环境中的爱的涵义。
在我的生命中
• 在希腊神学中,编织是一个神 圣的仪式,同命运、自然、天 堂、生命的构成连在一起,纤 维艺术创作由此兼备了哲学思 考和物理劳动。刘贞惠的纤维 作品像是由千丝万线构成的彩 色的窗,向沉思与理智敞开。 《》反映了艺术家的这种不间 断的行为——每日与织为伴, 持续不断地带给世界新的作品。 这是艺术家最为宝贵的姿态, 同时也是难能可贵的哲学表 达——对爱的思考。刘贞惠用 艺术的感悟编织日常生活,用 心去织,用行动去思考。
《生命——献给柯勒惠支》 孟洁
• 作品底部是一片浓重的海 洋,中部的海面上出现了 一丝曙光,即将冲破战争 浓烟的笼罩,照亮整个世 界。画面上部一片片白云 将柯勒惠支和挣扎在战火、 饥荒中的人们托起,向着 希望、和平飞升。在制作 过程中,柯勒惠支的头像 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在与 她目光对视的一刹那,作 者似乎完全体会了柯勒惠 支悲悯的目光中包含的伟 大母性之爱。
自然之神
• 与传统意义上的纤维编织艺术 不同,魏杰的纤维作品突破了 经纬线的束缚,大胆地直接用 纤维线条及颗粒创作,粗细结 合、虚实相济,产生出一种独 特的艺术效果。 • 喜欢利用纤维自身那柔软、飘 逸、色彩丰富的线条勾勒作品, 不用颜料、无需笔触,一种自 然流畅的肌理、天然灵动的色 彩便可产生。 • 欣赏魏杰的纤维作品,仿佛就 是在跟作者本人对话,每件作 品都似乎凝固着一片思想,一 段记忆,令人回味无穷。
《水墨时光》
• 到树枝上,但颜色控制的很好,过 度很协调.。 "取中国水墨之意象,借树枝自 然之形态,再将黑白羊毛线在 树枝上进行缠绕,形成了有虚 实、浓淡变化的梦幻般的晕染 效果,构成了一道立体的水墨 风景。作品试图将中国传统的 文化符号转换成当代人所熟悉 的环境和样式,以表达时光的 瞬息变化,追逐自然万物轮回 的永恒。" •

• 任光辉介绍说,作为一个蓬勃 发展的艺术门类,利用最新的 编织印染技术进行艺术方面的 探索,赋予了纺织品新的生命。 公元前15世纪古埃及的亚麻壁 毯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纤维艺术 作品。20世纪晚期,“可穿着 的艺术”作为新的艺术运动, 极大地促进了服装业的发展和 时尚界的繁荣。时至今日,纤 维艺术早已超出服装和装饰领 域,走进公共艺术的空间,甚 至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它 既可以是实用艺术,也可以是 超功利的“纯艺术”。 •

• 这标志着现代纤维艺术的 艺术语言、开拓性的创造 思维和自由的试验性特征 与现代、后现代美术思潮 相同步、相融合,强调了 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多维 性、强调了材料和技术的 综合性、多重性,反映了 隐藏在视觉形态中的时代 特征。
林乐成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 维艺术高等教育的开创者
• 林乐成教授二十年来一 直坚持创作实践与教材的 编写和修订,近五年来, 他先后与张怡庄、尼跃红 两位教授主编的《国际现 代纤维艺术》和《当代国 际纤维艺术》等四部反映 国际纤维艺术发展动态与 最新学术成就的出版物相 继问世,完善了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纤维艺术课程建 设,创立了一个较为科学 的与系统的实践性教学体 系。
《墨舟》
• 选用从黑到白过渡的色彩,一 只载有中国文化意境的生命之 舟迎面而来,显示了艺术家对 材料的转化能力和对形式美感 的把握功力,得到同行专家以 及香港观众的一致好评。他对 自己的作品解读为:“这件作 品运用了中国水墨之意象 所熟悉的环境和样式,以表达 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 中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希望读 者以多样的观赏方式,来品读 我用纤维材料所营造的东方水 墨之意境。”
《禧》王秦
• 2004纤维展的国内组 金奖,刺绣,完美的展现 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美 感语言,很壮观,气势磅 礴
【亚当和夏娃】基维· 堪达雷里
• 基维先生的人像编织水平 与写实能力也是相当高超 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创作了 大量的人像的作品 基维先生十分爱国,他的 祖国常年战乱 在他的作品中反映的战争 与平民生活的题材也很多 都很朴实很实在,气势磅礴, 粗犷豪放.
现代纤维艺术家及其产品
饰品112班
郝诗琪
现代纤维艺术家魏杰
• “生活中蕴藏着许多美 好的事物等待我们去 发现、挖掘,艺术创 作更是这样,其生命 力是在不断创新探索 中实现的。”这是在 采访当代青年艺术家、 发明家魏杰时,他说 的一句话。
高山流水
• 尽管纤维棉丝是一种极为 普通的材料,甚至会被大 家当作废料来看待,但当 它的材质特性和艺术潜力 被艺术创作者充分发掘并 展示出来后,它身上所蕴 藏的无穷魅力和价值便会 带给人一种意外的惊喜, 也许这也正是纤维艺术独 具魅力之处。
•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 维艺术专业委员会会 长、清华大学纤维艺 术研究所所长林乐成 教授 • 与苏州梁雪芳刺绣工 作室、镇湖刺绣厂艺 术总监梁雪芳女士在 展览现场 •
纤维艺术家任光辉
• 任光辉介绍说,作为一个蓬勃 发展的艺术门类,利用最新的 编织印染技术进行艺术方面的 探索,赋予了纺织品新的生命。 公元前15世纪古埃及的亚麻壁 毯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纤维艺术 作品。20世纪晚期,“可穿着 的艺术”作为新的艺术运动, 极大地促进了服装业的发展和 时尚界的繁荣。时至今日,纤 维艺术早已超出服装和装饰领 域,走进公共艺术的空间,甚 至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它 既可以是实用艺术,也可以是 超功利的“纯艺术”。
• 她试图表现给予爱和接受爱的 相互过程,如同一扇门,有人 进有人出。每一件作品的中间 都有一块浮雕,其形状源于女 性的生殖器官。作品中无意识 的自然形态通过艺术家的主观 投射,经过变形和抽象化处理 成为具有更强烈的表现力的形 象。环绕着中间这个垂直的椭 圆形浮雕,刘贞惠营造了一种 氛围,爱的不可预测,无名渴 望的满足以及对爱的期望与热 情,都能在这个氛围中强烈地 感受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