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 乳腺癌临床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2019CSCO 乳腺癌指南术前新辅助解读

2019CSCO 乳腺癌指南术前新辅助解读
时,肿瘤应大于2cm;或可以加入严格设计的临床研究。
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6》。
2、应当对所有乳腺浸润性癌进行HER-2 状态检测。
3、HER-2 的检测须在资质良好的病理实验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HC) 检测或原位杂交
1
(ISH)检测。
4、当临床医师对患者既往HER-2 检测结果存在疑虑时(如检测时间早于全国推行标准化检测,
或检测机构无资质认可,或检测机构的检测经验较少等),建议重新检测并以最新结果为
6
达。当Ki-67为15% ~30%时,建议再次行病理会诊或依据其他指标进行临床决策。
7
建议对初次检测为三阴性乳腺癌,应采取标准诊断方法对ER、PR、HER-2进行复核。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乳腺癌诊疗指南 ( 2019)
新辅助治疗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乳腺癌的术前新辅助治疗
(一)治疗前检查 (二)术前新辅助治疗 (三)HER-2阴性乳腺癌术前化疗 (四)HER-2阳性乳腺癌术前治疗 (五)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前内分泌治疗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一)新辅助治疗前检查
基本原则
肿瘤相关评估
1. 明确肿瘤临床分期 2. 明确肿瘤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分子特征(ER、PR、HER2、Ki67) 3. 肿瘤瘤床定位
一般质量的Meta分析、小型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良好的大型 回顾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非对照的单臂临床研究、病例报告、专家观点
CSCO专家共识度
一致共识 (支持意见>=80%) 基本一致共识,但争议小 (支持意见60%-80%)
一致共识 (支持意见>=80%) 基本一致共识,但争议小 (支持意见60%-80%)

九大更新要点一文打尽!2022CSCO乳腺癌指南深度解读

九大更新要点一文打尽!2022CSCO乳腺癌指南深度解读

九大更新要点一文打尽!2022CSCO乳腺癌指南深度解读2022年全国乳腺癌大会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CSCO BC)年会于2022年4月8日-9日线上召开,期间发布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版》(CSCO BC 2022)。

CSCO指南是国内肿瘤诊治最权威的指南之一。

本次大会汇集了乳腺癌领域的权威专家,共话乳腺癌诊疗前沿与新进展,并有多位专家对2022 CSCO BC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进行了详细解读。

找药小编整理了七大病理分型更新要点为大家解读分享。

Part 1HR阳性篇1. 氟维司群降级?I级推荐AI+CDK4/6i·在未经内分泌治疗分层中,氟维司群由I级推荐调整为II级推荐,I级推荐中AI+CDK4/6抑制剂具体分为“AI+阿贝西利(1A)”和“AI+哌柏西利(1B)”;·TAM治疗失败分层中,氟维司群由I级推荐调整为II级推荐,I级推荐中AI+CDK4/6抑制剂具体分为“AI+阿贝西利(1A)”和“AI+哌柏西利(1B)”;更新原因是不同CDK4/6 抑制剂的应用,因作用机制、用法用量、适应症、不良反应、医保政策不尽相同,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情况以及临床数据合理选择及联合用药。

2. 国产CDK4/6i崛起,新增推荐达尔西利· NSAI治疗失败分层中,I级推荐新增“氟维司群+达尔西利(2A)”,氟维司群+哌柏西利证据等级由2A调整为1B;·SAI治疗失败分层中,I级推荐新增“氟维司群+达尔西利(2A)”,氟维司群+哌柏西利证据等级由2A调整为1B;更新是基于DAWNA-1研究,结果表明,在激素受体(HR)阳性,HER2阴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在氟维司群(Faslodex)中加入CDK4/6抑制剂达尔西利(SHR6390)能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DAWNA-1研究是一项由徐兵河教授牵头的“CDK4/6抑制剂达尔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既往内分泌治疗复发或进展的HR+/ HER2-晚期乳腺癌的随机、双盲Ⅲ期临床研究”,旨在研究联合用药在HR阳性、HER2阴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这些患者在既往内分泌治疗后复发或进展。

乳腺癌回顾性研究报告

乳腺癌回顾性研究报告

乳腺癌回顾性研究报告
乳腺癌回顾性研究报告
名称:乳腺癌回顾性研究报告
时间范围:2010年至2020年
研究目的: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回顾性分析
方法:
1. 数据收集:收集乳腺癌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等数据。

2.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生存分析、多变量分析等。

结果:
1. 流行病学特征:总体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提高。

2. 临床病理特征:大多数乳腺癌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多样化,HER2阳性乳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3. 诊断方法:乳腺癌的诊断方法多样化,包括乳腺钼靶、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等,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提高。

4. 治疗方案: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疗效。

5. 预后情况:乳腺癌的预后因多个因素影响,包括年龄、分子分型、分期等,早期乳腺癌的预后较好。

结论:
通过对乳腺癌的回顾性研究发现,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早期乳腺癌的预后得到较好的改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疗效。

然而,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努力,以提高乳腺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

2019CSCO乳腺癌指南解读

2019CSCO乳腺癌指南解读

2019CSCO乳腺癌指南解读乳腺癌,作为女性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一直备受关注。

而2019CSCO 乳腺癌指南的发布,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解读这份指南。

首先,指南在诊断方面提出了更精准的要求。

强调了影像学检查如乳腺超声、钼靶X 线摄影以及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的合理应用。

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症状的患者,明确了首选的检查方法以及联合检查的策略。

比如,对于年轻女性,超声检查可能更为重要;而对于高危人群,MRI 则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在治疗方面,指南根据乳腺癌的不同分子分型,给出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依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指南详细阐述了不同内分泌药物的使用时机、适用人群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管理。

同时,对于 HER2 阳性的患者,抗 HER2靶向治疗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不仅明确了一线、二线治疗的药物选择,还对药物的联合应用给出了建议。

手术治疗也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南对于手术的方式、范围以及时机进行了规范。

保乳手术的适应证进一步扩大,前提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腋窝淋巴结的处理,也根据最新的研究证据进行了更新,强调了前哨淋巴结活检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减少手术创伤方面的优势。

化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指南对不同分期、不同分子分型的患者化疗方案进行了优化。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强调了辅助化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对于晚期患者,则更注重化疗药物的选择和序贯治疗策略,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放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也有了更明确的指导。

包括术后放疗的适应证、放疗剂量和照射范围等。

对于局部晚期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放疗在缓解症状、控制肿瘤进展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除了上述传统的治疗手段,指南还关注了新兴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比如免疫治疗在乳腺癌中的应用探索,虽然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但指南也对其前景和潜在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乳腺癌筛查研究报告

乳腺癌筛查研究报告

乳腺癌筛查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乳腺癌筛查摘要: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筛查的方法和技术,以及目前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乳腺癌筛查的综述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为乳腺癌筛查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指导。

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期乳腺癌的筛查和诊断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目前,乳腺癌筛查的方法和技术不断发展和改进,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收集和分析了相关的乳腺癌筛查研究文献。

我们主要关注了乳腺癌筛查的方法、技术和策略,以及其在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结果与讨论:1. 乳腺自检:乳腺自检是一种简单、方便且无创的筛查方法,可以帮助女性发现乳房异常。

然而,其准确性和效果受到个体技巧和经验的影响,且容易造成过度诊断和焦虑。

2. 乳腺超声:乳腺超声是一种无辐射的筛查方法,对于年轻女性和乳腺组织密度高的患者具有优势。

然而,乳腺超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3. 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乳腺X线是目前最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方法之一,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

然而,乳腺X线摄影会暴露患者于辐射,且对于乳腺组织密度高的患者的检测效果较差。

4.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乳腺MRI是一种高分辨率的筛查方法,对于高风险人群和乳腺组织密度高的患者具有优势。

然而,乳腺MRI的成本较高,且可能导致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

结论:乳腺癌筛查是早期诊断和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

目前的筛查方法和技术各有优劣,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案。

未来,应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乳腺癌筛查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准确性和效果。

此外,筛查结果的解读和随访也是乳腺癌筛查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致谢:感谢所有参与本研究的科研人员和机构的支持和帮助。

声明:本研究未涉及任何政治或敏感问题,所得结论仅供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之用。

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单位:100039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三o七医院(刘晓晴、宋三泰);大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刘基巍);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任军);湖南省肿瘤医院(汪安兰);河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樊青霞);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王雅杰);山东省肿瘤医院(宋恕平);天津肿瘤医院(谢广茹);安徽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秦凤展);北京市肿瘤医院(王天峰)#临床应用#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刘晓晴宋三泰刘基巍任军汪安兰樊青霞王雅杰宋恕平谢广茹秦凤展王天峰=摘要>目的观察依西美坦(优可依)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17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进入研究,2例因自然绝经不足1年而被剔除,故可评价疗效者171例,可评价不良反应者173例。

患者口服依西美坦25mg,每天1次,连续4周为1周期。

结果可评价疗效的17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4例(2.3%),部分缓解(PR)40例(23.4%),总有效率(CR+PR)25.7%;病情稳定(SD)90例(52.6%),临床获益69例(40.4%),病情进展(PD)37例(21.6%)。

依西美坦对初治患者的有效率为33.8%(25/74),复治患者为18.1%(17/9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97)。

对不同转移部位的有效率依次为:软组织32.8%(40/122)、骨23.9%(11/46)、内脏12.4%(11/89),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2)。

依西美坦的有效率在不同的年龄、绝经时间、无病间期和受体来源于不同阶段病情的患者中,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可评价不良反应的173例患者中,胃部不适31例(17.9%),乏力31例(17.9%),恶心24例(13.9%),面部潮热19例(11.0%),烦躁10例(5.8%),其他反应及实验室指标异常的发生率均<5%。

结论依西美坦能有效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药物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PPT课件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PPT课件

处理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毒副反应,采取相应的处理 措施,如止吐、止泻、升白、保肝等对症治
疗,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或暂停治疗。
07 康复期管理与随访策略
康复期心理干预和生活质量提升措施
心理干预
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 焦虑和抑郁情绪。开展心理康复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 心理调节能力。
准确的预后评估和复发风险预测有助于 医生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
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效果。
03 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中应用
乳腺X线摄影技术及其优势
乳腺X线摄影技术
乳腺X线摄影是利用X线的穿透性和 乳腺组织对X线的吸收衰减特性,将 乳腺内部结构以影像形式展现出来, 是乳腺癌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手段。
《CSCO乳腺癌诊疗 指南2024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4-17
目录
Contents
• 乳腺癌概述与流行病学 • 病理学与分子分型进展 • 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中应用 • 手术治疗原则与技巧探讨 •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与优化 • 放化疗联合应用及注意事项 • 康复期管理与随访策略
01 乳腺癌概述与流行病学
关注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和 生活质量,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康 复指导。
06 放化疗联合应用及注意事项
放疗适应证和禁忌证分析
适应证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 后辅助放疗;局部晚期、有淋巴结转移或手 术切缘阳性的患者;炎性乳癌和晚期乳腺癌 的姑息放疗等。
禁忌证
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内分泌治疗策略
芳香化酶抑制剂
01
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活性,降低雌激素水平,适用于绝经后激素
受体阳性患者。

2021 CSCO BC: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靶向联合策略(全文)

2021 CSCO BC: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靶向联合策略(全文)

2021 CSCO BC: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靶向联合策略(全文)乳腺癌已超越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肿瘤,而中国乳腺癌患者中约60%为HR+/HER2-型。

这些患者可从内分泌治疗中获益,但约30%的患者会出现原发内分泌治疗耐药,约30%初治有效患者在10年内继发耐药,寻求内分泌治疗耐药破解之道势在必行。

传统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芳香化酶抑制剂(AI)、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随着对雌激素受体通路的理解,一系列靶向药物在临床研究中被研发,如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Palbociclib)、阿贝西利(Abemaciclib)、Ribociclib,PI3K抑制剂,HDAC抑制剂,mTOR抑制剂,CDK2/7抑制剂等。

CDK4/6抑制剂——中流砥柱首选优选过去十年中,根据无进展生存期(PFS)阳性结果,mTOR抑制剂、CDK4/6抑制剂、HDAC抑制剂和PI3K抑制剂陆续获批用于临床实践。

随着总生存期(OS)数据的进一步成熟,以CDK4/6抑制剂为代表的靶向药物呈现了OS显著获益结果。

国内外指南中,内分泌单药治疗推荐等级逐渐下降,内分泌联合靶向已成为主流选择。

CDK4和CDK6是细胞周期的关键调节因子,CDK4/6抑制剂可阻滞细胞从G1期进入S期,阻断细胞周期进程,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一系列CDK4/6抑制剂联合非甾体类AI(NSAI)或氟维司群的临床试验表明,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一线/二线治疗提高了晚期乳腺癌的PFS和OS,表明了该方案的显著优势。

中国人群数据与国际数据是否存在差异?MONARCH plus研究(NCT02763566)回答了这个问题。

该研究是由江泽飞教授和胡夕春教授牵头的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研究,其中超80%的入组患者来自中国人群。

该研究分为A、B两个队列,纳入两类不同人群。

队列A纳入未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按2:1随机接受阿贝西利+来曲唑/阿那曲唑或安慰剂+来曲唑/阿那曲唑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