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低碳世博”确立三大目标

合集下载

论上海建设低碳化国际大都市

论上海建设低碳化国际大都市

促进城市低碳发展 、 建设低碳化 国际大都市是 上海顺应低碳城市建设的国际潮流 、 化解城市发展
大都市应是低碳化国际大都市 , 勇于应对全球气候
变化 , 承担共 同但 有 区别 的温室气 体 减排 的责任 , 厉 行 节能 减排 , 促进 低碳 发展 , 动从 重化工业 的高碳 推
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矛盾、 担当全 国可持续发展排
建 设低 碳城 市为 未来城 市发 展 的重要 目标 。上海 不
仅要顺应 、 而且要勇立当今低碳城市建设 的国际潮
流, 将低 碳城 市 建 设 纳 入 到 “ 二 五 ” 22 十 和 0 0年 发 展 目标 中 , 明确到 22 上海 基本 建成 现代 化 国际 00年
1 建设低 碳化 国 际大都 市是 上海 战 略性 抉
本文是 以“ 低碳 经济 与碳排放 权交 易” 主题的 “ 公党 苏、 为 致 浙、 、 ‘ 皖 沪 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论坛 ・ 0 1 2 1 …发言修改稿。
傅尔基 : 论上海建设低碳化 国际大都市
6 9
联” 业务量 , 将是“ 人与人通信 ” 业务量的 3 倍 。在 0 全球资源配置重点发生 战略性转变趋势 中, 上海未
究。E—m i fe i ao.o c al ur@yho tm.n : j
将达到 3 5 . 万亿美元 , 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
第一大市场。信 息产业方面 , M公 司预计 ,0 1 I B 21 年全球 内嵌 I c芯片、 传感器 、 无线射频 等 “ 智能物
件 ” 能 超 过 1万 亿 个 ; 22 可 到 00年 , 球 “ 物 互 全 物
应 当看到 和预见 , 自国 际金 融危 机后 , 低碳 新 能 源 、 术 和“ 慧地球 ” 成 为全 球 资 源 、 技 智 等 产业 、 技术 和市 场 的战 略性 重 点 , 碳 经 济 和信 息 经 济 正 在 引 低

低碳世博资料

低碳世博资料

低碳生活所谓“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这些点滴做起。

碳生活就是简约的生活方式,从衣、食、住、用、行都可体现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习惯:倡导低碳,呵护地球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干净卫生,自然滋润。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3.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4.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又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

5.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6.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9.尽量不使用冰箱、空调,热时可用电扇或扇子。

低碳世博低碳世博,是上海世博会提出的一项口号。

“环保概念”在世博园随处可见。

5万平方米的生态绿墙,世界最大;4.6兆瓦太阳能发电机组容量,全国第一;42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超过1000辆的新能源汽车,园区内公共交通实现“零排放”……令人眼前一亮,上海为打造“低碳世博”可谓费尽心机。

除中国各展馆外,参展各国场馆也尽显“低碳生活”之美。

德国馆的绿色建筑技术,西班牙馆的环保藤条材料以及如同一个没水、没电、没热的“原始洞穴”的伦敦零碳社区——低碳技术把世博园区装扮得美轮美奂。

中国需要低碳,需要可持续发展,世界也需要低碳,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低碳理念与实践的交流中,我们才能拥有前未所有的发展动力。

绿色世博演绎低碳生活

绿色世博演绎低碳生活

绿色世博演绎低碳生活
佚名
【期刊名称】《工业设计》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持续184天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以下简称上海世博会)即将在5月1日盛大开幕。

“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是上海世博同区建设的三大主题,而“绿色”则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元素。

【总页数】3页(P22-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42.13
【相关文献】
1.开启低碳新生活天平保险全程支持"世博绿色出行"环保行动
2.从"绿色世博"到"低碳生活"——移动信息技术引领智慧新生活
3.从"绿色世博低碳生活"探讨苗木生产态势
4."低碳"世博引领"绿色"生活
5.低碳”世博引领“绿色”生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上海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的建议

关于上海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的建议

关于上海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的建议一、能源结构转型上海作为一座能源消费大市,能源结构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建议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其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步降低化石能源的依赖度。

同时,加强能源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工业减排降碳工业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工业减排降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

建议加快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建筑领域节能建筑领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因此建筑领域节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措施。

建议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加强建筑节能标准制定和监管,鼓励居民采取节能措施。

四、交通领域低碳化交通领域的碳排放量逐年增长,因此推动交通领域低碳化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要条件。

建议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公共交通建设,优化交通布局,降低交通碳排放。

五、碳汇能力提升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草原恢复、湿地保护等措施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

提升碳汇能力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

建议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碳汇能力。

六、政策体系构建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

建议制定更加严格的碳排放标准和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碳排放的监管和考核,同时通过财税政策等手段引导企业采取低碳措施。

七、市场机制建设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碳减排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建议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同时探索开展绿色金融等创新型市场机制。

八、公众意识培养公众的低碳意识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加强低碳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鼓励公众采取低碳生活方式。

九、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建议加强与国际先进理念和实践的对接,积极参与国际低碳发展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世博会对上海城市低碳发展的启示

世博会对上海城市低碳发展的启示
会 与环 境 保 护 活 动 出 现 分 离状 态 。 随着 大发 展 ,环 境 污 染 、生 态 退 化 、资 源 短 意 ,并演 绎 成 世 博 会 的 主 题 。 缺 、能 源 枯 竭 、气 候 反 常 、人 口爆 炸 等 二 战 后 的 第 一 个 世 博 会 , 1 5 年 98 环保意识 的初醒 ,世博会 开始 了与环境 保 护 运 动 的 交 融 与互 动 。在 世 界 地 球 日
城市彻底取代 了封建城市 ,而且 使资本 坏力 ,使得人们 的认识从对人类成就的 与此同时 ,现代环保运动在美 国兴起 。
主 义 城 市 的 发 展 获 得 了 前 所 未 有 的 动 骄 傲 演 变 到 对 发 展 前 景 的焦 虑 ;另 一 方 力。城市的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城 市而 面 战后 经 济 发 展 对 环 境 的破 坏 ,使 人 们
人 人们 视 野 。从 “ 态 世 博 ” 到 “ 碳 世 其 思 考 的 重 心 和 讨 论 的 焦 点 发 生 了 巨 的做 法 。 在 确 立 了 “ 类 与世 界 ” 的主 生 低
博 ”经 历 了一 个 较 长 的发 展 过 程 。
大 变 化 , 由炫 耀 辉 煌 业 绩 转 向 对 “ 人 题 后 ,建 立 了 人 是 探 险 者 、人 是 制 造
世 博 会 对 上 海 城 市 低 碳 发 展 的启 示
口 刘奇思/ 文
早 期 世 博 会 与 环 境 保 护 活 动 出 现 分பைடு நூலகம்离 状 态 。 随着 环保 意识 的初 醒 ,世 界博 览会 开始
了 与环境保 护运 动 的交 融与互 动 。 “ 碳世 博 ” 是上 海世 博会 彰显 的一 个全新 理念 。 低


果 是 一定 程度 地 助长 了人 类 对 大 自然 不 家 就 共 同关 注 的 主题 展 开 讨 论 和 交 流 的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政治)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政治)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英文主题“Better City, Better Life”。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上海世博会的主要目标。

1、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2、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3、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4、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互相理解上海世博会的核心思想。

城市是人创造的,它不断地演进演化和成长为一个有机系统。

人是这个有机系统中最具活力和最富有创新能力的细胞。

人的生活与城市的形态和发展密切互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有机系统与地球大生物圈和资源体系之间相互作用也日益加深和扩大。

人、城市和地球三个有机系统环环相扣,这种关系贯穿了城市发展的历程,三者也将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经济意义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举办世博会,将有力地扩大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相关产业如旅游业、文化产业、餐饮业、通讯及交通业的发展,从而有效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

举办世博会有利于推动我国的自主创新和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城市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将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3.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举办世博会,有利于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政治意义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成功举办世博会,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声望和地位,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上海市加速绿色低碳交通转型发展规划

上海市加速绿色低碳交通转型发展规划

上海市加速绿色低碳交通转型发展规划上海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上海市交通压力巨大,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也屡见不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海市制定了加速绿色低碳交通转型发展规划。

上海市加速绿色低碳交通转型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到2035年,建设成为全球示范性绿色低碳交通发展城市。

具体的目标包括: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交通体系,优化交通结构,提高交通效率;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构建智能交通管理体系;加强环保治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推动交通一体化发展,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标,上海市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上海市将继续拓宽道路,扩大公共交通和自行车专用道的建设,提高交通网络的覆盖面和可达性。

同时,加快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增加地铁线路和车站,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能力。

其次,推广智能交通技术。

上海市将加大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例如,通过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实现信号的优化调整,减少交通拥堵;通过智能公交调度系统,提高公交车辆的运行效率和准点率。

再次,推动绿色出行方式的普及。

上海市将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通过加强公共交通的覆盖和服务,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

同时,建设更多的自行车专用道和步行街,创造鼓励非机动车和行人出行的环境。

最后,加强环保治理。

上海市将大力推进汽车尾气排放治理,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车辆的排放量。

例如,加快淘汰老旧高排放车辆,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同时,提高道路的绿化率,加强排水和垃圾处理等环保措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上海市加速绿色低碳交通转型发展规划的实施,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提高交通效率和服务质量,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上海市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十二五”上海将建三大低碳示范区

“十二五”上海将建三大低碳示范区

“十二五”上海将建三大低碳示范区
佚名
【期刊名称】《建设科技》
【年(卷),期】2011(000)023
【摘要】“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建成崇明、临港和虹桥商务区3个低碳示范区.通过加大对以服务经济为特色的低碳实践区建设的推广和支持力度。

【总页数】1页(P7-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3
【相关文献】
1.上海全力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十二五”将建20个市级旅游项目迪士尼项目今年投资百亿 [J],
2.“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建设八大低碳实践区 [J],
3.海南将建成全国低碳发展示范区 [J], 海南中小企业
4.“十二五”将建10个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示范区 [J],
5.大兴安岭将建低碳经济示范区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是在世博园区的规划、建设、 运营各环节全面落实低碳措施,尽 可能避免和减少碳排放; 二是在世 博园区集中展示低碳技术、 产品和 实践,积极推广“低碳”成果;三是积 极推进各类“碳补偿”项目的实施, 努力抵消世博会的额外碳排放;四 是强化低碳理念的宣传传播, 积极 倡导全社会践行低碳生产、 生活和 消费方式;五是发挥“低碳世博”示 范带动效应, 加快推进城市可持续 发展。
C1版 建设周刊2010 年 6 10 日 星期四 ·第23期·
精彩展示世界“低碳发展”
上海“低碳世博”确立三大目标
本报讯(记者 郑志强) 6月5 日世界环境日, 上海世博会举行了 低碳世博总体方案专题新闻发布 会。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上海市 环保局、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科委 向全社会共同发布了 《低碳世博总 体方案》, 这一总体方案的发布,既 是对世博会筹办过程中各类 “低碳 实践”的一次系统盘点,同时也为上 海打造“低碳世博”这世博史上全新 概念的盛会作了完整阐释和展望。
步形成并为“低碳世博”确立了三大 目标:一是全面实践“低碳式发展”, 即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世博会 筹备和举办的全过程, 尽可能避免 和 减 少 世 博 会 带 来 的 “额 外 碳 排 放 ”; 二是充分展示“低碳”成果,在世博 园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最新的环 保理念、科学技术及实践案例;三是 广泛传播“低碳”理念。 上海世博会 以其持续时间较长、 参观人数众多 的特点,成为了传播“低碳”理念的 绝佳平台。
减 排1.27万 吨 二 氧 化 碳
据介绍,从世博会筹备到举办, 践行“低碳世博”各项措施正逐一落 实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其中,世博园 区规划、建设、运营中碳减排措施已 得到全面落实。
园 区 内 绿 化 覆 盖 率 达 到 50% 以
上 ;80% 以 上 场 馆 采 用 屋 顶 绿 化 、 立 体绿化和室内绿化; 老建筑的保护 和 利 用 占 园 区 总 建 筑 面 积 的 1/5; 60% 以 上 的 路 面 由 建 筑 垃 圾 和 钢 渣 制 成 ;园 区 内 已 投 用 新 能 源 汽 车 432 辆; 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 例 达 到50%以 上 。世 博 会 正 式 开 园 以 来, 园区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 达 到120万 千 瓦 时 ,江 水 源/地 源 热 泵 累 计 供 冷 量 达 到564万 千 瓦 时 ,各 类 新能源技术的实际应用相比传统能 源 技 术 累 计 节 能5152 吨 标 煤 , 累 计 减 排1.27万 吨 二 氧 化 碳 。 低 碳 技 术 、 产品和实践的集中展示得到了充分 的体现。
“低碳”是世博会史上创举
“今 年6·5世 界 环 境 日 的 中 国 主 题是‘低碳减排,绿色 生 活 ’,低 碳 , 正日益成为一种潮流, 引领着人们 探索更加美好的生活。 ”上海世博会 事务协调局副局长、 市建委副主任 黄健之表示。
据黄健之介绍,从筹办到运行, 从设想到实践,“低碳世博” 经历了 一个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过程,逐
朝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前进。
“低碳世博”五大任务
围绕展现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上海的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了五大任 务, 上海市环保局副局长孙建介绍 了“低碳世博”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 和进展情况。
“低碳世博”方案由上海世博会 事务协调局、 市发展改革委、 市科 委、 市环保局联合有关部门共同研 究制定。 方案结合了当前低碳发展 的潮流和本届世博会以城市为主题 的特点, 汇聚了世界各地低碳发展 的智慧,围绕全面实践“低碳”发展、 充分展示“低碳”成果、广泛传播“低 碳”理念三大目标,明确了五方面的 主要任务:
此外, 世博会的场馆通过江水 直接冷却水系统, 直接从黄浦江取 水, 经加药控制微生物和藻类生长 后, 作为冷却用水供水源热泵机组 使用,使用后的温热水排入黄浦江。 采用江水源热泵技术, 与燃气供热 相 比 , 年 运 行 一 次 能 耗 可 减 少 4060%,年 运 行 费 用 可 降 低50-70%,年 运 行 能 耗 节 省 约 5740 兆 瓦 时 , 折 合 约1000吨 标 准 煤 , 可 减 少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约2600吨 。
园内公共交通零排放
上海世博会积极响应国家倡导 的公交优先战略, 除了大力建设并 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和智能交通 网络之外, 还将实现园内公共交通 零排放、周边交通低排放的承诺。 各 类新能源汽车的规模运用将超过 1000辆 。 其 中 世 博 园 区 内 以 及 相 关 接驳车辆包括零排放的超级电容 车、燃料电池车、纯电动车总量约为 500辆 ,园 区 周 边 包 括 混 合 动 力 车 在 内 的 低 排 放 车 辆 约 为500辆 。 世 博 会 的低碳交通实践, 为未来城市打造 低碳或零碳交通, 展现了美好的前 景。
园 区 内 60 -70% 的 室 外 照 明 将 采 用 半 导 体 (LED)照 明 ,其 中 景 观 照 明 部 分 的80%以 上 由LED担 当 。 世 博 园区照明规划从亮度上对园区进行 了分区分级,黄浦江、世博轴及横穿
浦东主要国家馆区的高架步道均大 量 应 用LED照 明 。 城 市 最 佳 实 践 区 将 成 为LED的 集 中 示 范 区 。
大规模应用太阳能技术
市科委总工程师陈杰介绍了以 低碳世博科技支撑展会的时表示, 上海世博会大规模应用太阳能技 术, 使人们能够体验到太阳能技术 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世博会期间, 太阳能技术集中 应用于中国馆、世博中心、主题馆和 南市电厂, 大量的太阳能电池安装 在屋顶、玻璃幕墙上,与建筑融为一 体, 太阳能成为世博会园区最大的 绿色能源。 建成后的太阳能发电系 统总装机容量约4.6兆瓦, 远大于历 届世博会太阳能应用的规模。 据计 算, 世博园区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 年 平 均 发 电 量408万 千 瓦 时 ,可 减 排 二 氧 化 碳3330吨 。
黄健之说,上海世博会的“低碳 实践”是世博会历史上的一个创举, 是中国政府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一次 亮相,更是全世界“低碳发展”的一 场精彩展示。 衷心地希望有更多的 参观者,能在低碳、环保的融洽氛围 中,亲身感受,并有所感悟;希望通 过 “低碳世博总体方案” 的继续实 施,让更多的低碳理念和创意,能够 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推动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