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及保护
论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思想决定高度,行动创造价值!论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以彭州白鹿镇为例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现代化的景观、景物随处可见,各地各具特色的传统景观却越来越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古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深厚的人文内涵以及特有的古朴环境氛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一支新生力量。
保存较完整、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古镇吸引着大批的旅游者前去观赏。
近年来,中国更多的具有特色的民居和古村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例如安徽几处民居宅院、云南丽江古城以及未被列入世界遗产却游客如织的江苏周庄等地,在旅游黄金周期间这些古镇都会吸引很多人前来,其数量直逼山水风光景区。
四川是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四川的乡村没有北方的那种凝重、厚实的感觉,也比不上江南水乡的灵秀,却有着蜀中独有的那份纯朴和闲适。
在四川乡土建筑集中之地便是场镇,所谓场镇就是当地自然经济和小手工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传统的集市贸易促成了场镇发展,不同的经济条件和人口密度决定着场镇的分布及大小。
场镇的历史就是由场而镇的发展史,能称得上“古镇”的,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又具备相当规模的。
①据粗略统计,四川拥有1400 多座古城镇,其佼佼者作为该地区的传统生活形态和建筑文化的代表,具有较高的研究及观赏价值。
随着热点景区的游客容量趋于饱和,一部分旅游者开始另辟蹊径,寻求新的旅游景点。
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则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容,满足了部分旅游者寻求精神家园的愿望,因而四川省内的古镇旅游日趋火爆,特别是四川成都市的古镇发展最为迅速和具有规模。
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一座有名的休闲之都,亦是一个较大的旅游集散地,同时也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成都的休闲文化历来浓厚,这座城市的人们都在寻找周末休闲、假期度假的去处,因此这也是成都休闲旅游发展迅速的前提之一。
2001 年,成都市政府已将彭州白鹿、龙泉洛带、邛崃平乐、崇州街子、蒲江西来等镇规划为周边重点开发保护的十大古镇,定位在旅游资源的挖掘上,在保护古镇的同时,宣传古镇、介绍古镇、充分利用古镇的历史文化魅力发展旅游业。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古镇旅游开发是指将古老的城镇改造为旅游景点,通过保护和利用古镇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来吸引游客。
然而,古镇旅游开发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包括商业化过度、破坏文化遗产、环境污染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来解决。
首先,商业化过度是古镇旅游开发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投资者对古镇旅游的巨大潜力和利润预期,商业化的开发已经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首选方案。
然而,商业化过度对古镇的历史文化和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限制商业化开发,例如限制商业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保留古镇的历史风貌和原有的商业格局。
其次,古镇旅游开发还存在着破坏文化遗产的问题。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一些开发商忽视了对古镇的文化保护。
他们可能在原有建筑物上进行大规模的重建或翻新,破坏了古镇的历史建筑风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制定严格的文化保护政策,并建立专门的保护机构,负责对古镇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修复。
另外,古镇旅游开发还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大量的游客和商业活动会导致垃圾数量的增加,水资源的浪费以及空气和水质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机制,并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
同时,游客也应该提高环保意识,减少对古镇环境的破坏。
此外,古镇旅游开发还面临着游客安全问题。
由于古镇的基础设施和消防设施相对薄弱,一些旅游景点存在着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古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力度,提高旅游景区的安全保障水平,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最后,古镇旅游开发还可以通过提高文化传承力度来解决问题。
古镇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而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是古镇旅游的核心。
政府可以通过投入资金和资源,帮助古镇建立文化传承机构,培养和传承传统手工艺人和工艺技术,举办文化展览和活动,提高游客对古镇的认知和体验。
在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各方应共同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古镇旅游能够持久发展。
浙江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

浙江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浙江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浙江省境内有许多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貌的古镇,这些古镇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吸引游客的热门景点。
古镇保护与开发一直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将对浙江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进行分析。
一、古镇保护现状1. 文物保护成就浙江省境内的古镇众多,其中不乏著名的古镇如乌镇、西塘、南浔等,这些古镇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古街巷和古遗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在文物保护方面,浙江省政府一直非常重视,通过对古镇进行修缮和保护,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文物。
特别是在乌镇、西塘等著名古镇,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保护性修缮,保护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建筑和文物。
浙江省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加强了对古镇文物的保护力度,确保了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2. 旅游开发成果古镇作为中国独特的旅游资源,一直备受游客的青睐。
浙江省政府也加大了对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通过全面挖掘古镇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提升了古镇的旅游价值。
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古镇旅游景点的建设和改造,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如乌镇水乡、西塘古镇、南浔古镇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古镇旅游业也成为了浙江省的一大支柱产业,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居民的收入。
二、古镇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1. 商业化过度问题在古镇旅游开发中,商业化过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些古镇在旅游开发中过分追求商业利益,在维护古镇原有风貌的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古镇的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
如一些古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商业化开发过度造成的传统文化消失、原住民外迁等问题,使古镇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历史文化韵味,变得失去了自己特有的魅力。
商业化过度对古镇的保护和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2. 缺乏统一规划在古镇保护与开发中,统一规划缺乏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河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

三河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三河古镇位于中国河北省的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
自古以来,三河古镇的民俗文化一直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在当前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保护并开发利用这一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三河古镇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多样,涵盖了宗教、工艺、风俗等方面。
三河镇拥有多座古老的寺庙和庙会。
这些寺庙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宗教信仰的重要场所。
庙会则是宗教信仰与民间文化的结合,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
三河古镇还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工坊,如陶瓷、木雕等。
这些古老的手工艺传统代代相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河古镇的民俗风情也是其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
当地人民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元宵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都包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保护性旅游开发是保护和利用三河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寺庙和庙会等宗教场所的保护。
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保护宗教信仰的自由、尊重宗教活动的特殊性,并进行必要的维修与保养。
应与当地手工艺人合作,推广其传统技艺。
通过举办手工艺制作体验活动、开设展览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到这些传统手工艺,从而促进这些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可以组织一些节日庆典活动,如元宵节花灯展览、中秋节民俗表演等,让游客亲身参与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
在保护性旅游开发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对三河古镇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也是为了保护民俗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通过建立生态保护区、加强环境监测等措施,确保当地的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状态。
还应加强社区参与,提高当地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三河古镇作为河北省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其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对于提升当地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保护性旅游开发的方式,才能让这些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浅谈丰盛古镇旅游开发的运作措施

浅谈丰盛古镇旅游开发的运作措施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古镇旅游已成为人们旅游度假的热门选择之一。
丰盛古镇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镇,自古便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为了更好地发展丰盛古镇旅游业,需要制定合适的运作措施来提升旅游品质,推动古镇旅游开发。
本文将从景区开发、服务设施、宣传推广、产业融合等方面,浅谈丰盛古镇旅游开发的运作措施。
一、景区开发1.1 保护和修缮古建筑丰盛古镇拥有众多古老的建筑,这些古建筑是古镇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见证,对于保护这些古建筑至关重要。
在开发旅游时,需要精心修缮和保护这些古建筑,让游客能够感受到古代文明的韵味。
1.2 设计和建设旅游景点为了增加游客体验和吸引力,可以设计和建设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如民俗文化展示、古镇历史陈列馆、传统手工艺品展示等,通过丰富的景点吸引游客,提高游客满意度。
1.3 提升交通便利性加强交通建设,提升古镇的交通便利性,便于游客前往丰盛古镇,同时也能促进古镇的经济和旅游发展。
1.4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需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保护好丰盛古镇的自然生态环境,打造宜居的旅游胜地。
二、服务设施2.1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古镇的旅游基础设施水平,包括酒店、餐饮、交通、旅游服务中心等,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受。
2.2 优化导览服务设立导游服务中心,提供专业的导游服务,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导览服务,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古镇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2.3 健全安全监控体系加强古镇的安全设施建设,包括安全监控系统、消防设施等,保障游客的安全,让游客能够放心游玩。
2.4 提升服务质量培训和提升员工的服务素质,提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细致周到的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三、宣传推广3.1 拓展宣传渠道通过多种渠道,如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等,大力宣传丰盛古镇的旅游资源和特色,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旅游。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一、引言古镇旅游是我国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风景资源。
然而,在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如景区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加剧和不合理的经营模式。
本篇文章将从这些问题出发,探讨解决古镇旅游开发问题的对策。
二、景区环境污染1.1 主要问题:随着古镇旅游的快速发展,大量游客涌入导致了环境压力增大,如垃圾扔乱、水源污染等。
1.2 对策:(1)加强垃圾分类与处理:制定严格的垃圾分类政策,并建立高效运作的垃圾处理系统。
(2)限制游客数量:通过预约参观等方式控制每日人流量,并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意识以减少负面影响。
(3)加强监管力度:建立专门机构进行监察,并配备足够工作人员来确保清洁卫生。
三、社会矛盾加剧2.1 主要问题: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土地征用、低工资和人口外流等。
2.2 对策:(1)公正合理的土地征用:建立规范化的土地征用程序,确保农民得到公平的补偿,并提供就业机会。
(2)合理调控薪资: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员工获得适当报酬,并加强劳动法规的执行力度。
(3)发展多元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企业发展新兴产业,以吸引本地人才回流。
四、不合理的经营模式3.1 主要问题:古镇旅游中存在严重商业化倾向,在景区过度开发和商家垄断下,文化特色退化、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突出。
3.2 对策:(1)限制商家垄断现象:设立市场监管部门对权益进行维护,并支持小微企业入驻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2)注重文化保护与传承: 加大对古镇历史文物保护投入,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创造条件让游客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3)提升服务质量:敦促旅游从业人员接受职业培训,强化对游客的礼仪和服务意识。
五、结语古镇旅游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措施、调控社会矛盾以及推行合理经营模式等对策,可以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对策建议

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对策建议1. 引言在中国,古村落是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建筑特色的宝贵资源。
为了充分利用古村落旅游资源的潜力,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保护十分重要。
本文将探讨古村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对策建议,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古村落的独特魅力。
2. 古村落旅游资源的价值古村落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价值。
它们代表了过去的生活方式和建筑技术,以及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传统。
因此,古村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保护。
3. 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对策3.1 开展文化挖掘和保护工作•对古村落进行全面的文化调研,挖掘和整理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修复和保护古村落建筑,恢复原貌,并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修缮工作,以确保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和展览,向游客介绍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增强其吸引力和教育功能。
3.2 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改善交通设施,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方便游客前往古村落。
•增加停车场和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提供便利的服务。
•完善旅游设施,建设酒店、餐饮、购物等配套设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3 开展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开展特色农家乐和民宿经营,提供当地特色的食宿体验。
•开展特色手工艺品和土特产的制作和销售,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和体验,增加古村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4 提升旅游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责任和权限。
•加强景区保护和安全工作,设立警务巡逻和安全监控系统。
•加强导游和工作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素养。
4. 古村落旅游资源保护对策4.1 制定保护规划和政策•制定古村落保护规划和政策,明确古村落保护的目标和措施。
•设立古村落保护专项基金,用于古村落的维护和保护工作。
4.2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保护古村落的开发和保护活动。
浅谈丰盛古镇旅游开发的运作措施

浅谈丰盛古镇旅游开发的运作措施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积极发展旅游业。
其中,古镇旅游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旅游形式。
世界各地的古镇都自带特色,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如何把古镇资源开发出来,打造出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浅谈丰盛古镇旅游开发的运作措施,如下: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二、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古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环境。
在旅游开发中,如何保护好古镇的环境和重要文化遗产,是关键所在。
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划与措施。
例如,对于文化遗产进行修复、保护,将历史文化的古建筑进行修缮,创造更优秀的旅游环境。
三、丰富旅游产品丰盛古镇旅游开发的又一个关键因素是旅游产品的丰富性。
只有具备各种产品的特色,才能真正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促进旅游业发展。
旅游产品应包括景点、知识、旅游服务等等。
丰盛古镇作为中华水乡古镇,可以将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历史文化和美食等整合到旅游展示中,为游客提供丰富的参观体验和旅游服务。
四、提升服务质量和旅游形式在旅游业中,服务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丰盛古镇需要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节省时间和资源,方便游客购票和获取信息。
同时,在旅游形式方面,也需要持续创新。
采取各种形式的旅游,例如摄影旅游、家庭游、文化自驾游等,以满足更多游客的不同需求。
五、促进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旅游业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活动,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丰盛古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的消费和就业。
旅游业所带来的利润可以用于经济的发展,也可以用于文化的推广。
综上所述,要想做好丰盛古镇旅游开发工作,需要多方面协同推进。
只有提升了基础设施、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和旅游形式、促进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才能真正实现古镇旅游业的快速和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浅论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以独山县影山镇为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景观、景物随处可见,各种各具特色的传统景观越来越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古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深厚的人文内涵以及特有的古朴化境氛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旅游市场中一直新生力量。保存较较完好、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古镇吸引着大批的旅游者前来观赏。近年来,我们国家更多的具有特色的民居和古村镇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例如云南丽江古城、江苏周庄等地,逢节假日、旅游黄金周期间这些古镇都会吸引很多人前来,其数量可以媲美山水自然风光。 贵州的村庄没有北方的凝重厚实、也没有江南水乡的灵秀,有的是那份独特的淳朴和娴静。据粗略统计,贵州拥有300多座古镇,其中以贵阳青岩古镇和镇远古镇为佼,其传统的生活形态和建筑文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古镇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满足部分旅游者寻求精神家园的愿望。 随着古镇旅游越来越火爆,不仅条件成熟的古镇在进行旅游开发,一些稍有条件的古镇也纷纷行动起来,提出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面对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热潮,更多具有条件的古镇正努力加入其中。本文将以正在建设开发中的影山古镇为例,针对其旅游开发的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古镇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来浅析影山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古镇开发的可行性以及如何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 云贵地区古镇成型较早,但几经战乱兴废之后,现存古村镇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境内土著居民,如苗、水、布依族等自然法阵形成的古村镇寨。这一类存在多是集中在贵州南部地区,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代表。另外在黔东南以苗族、侗族为代表,如其建筑表现为干栏式吊脚楼等,另一方面,由于汉人的杂居,在村寨布局、建筑风格上明显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另一部分村寨的建筑风格上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等院楼建筑最为常见,这些建筑因云贵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建筑材料资源有所改变,形式非常灵活。 影山镇位于独山县东北部,北与都匀市墨冲镇接壤,据都匀市区45公里,幅员207平方公里。镇区内的亮点是位于紫林山国家森林公园中的奇石“翻天印”;其次是坐落在翁奇的奎文阁,奎文阁修建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其至今仍保存完好,是一个具有文化、宗教、建筑的各方面价值的景点。 一、影山镇旅游开发的资源条件 古镇原本不是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而存在的,是为广大农村乡土建筑的聚集地,由于年代久远,房屋建筑风格独特、古朴,民风民俗淳朴,乡土人文气息浓厚、周围自然环境山清水秀、自然与人文相融合,而且历史、自然、地理、民俗等不同,各地古镇有呈现出区域化、多样性的人文特色,这些条件构成了古镇旅条件的基础。就影山镇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一)古镇自然资源 影山镇地处紫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地带,森林覆盖率高。 1、气候条件:影山地处云贵高原南部善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空气清新、云遮雾障,常年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在1300毫米左右,有天然氧吧的美誉,人居环境极佳。此外,在大坪坡可观云海,夏季云雾缭绕,雨后能常见彩虹,所以影山镇是人们休闲养生、避暑净心的好地方。 2、地文景观:影山镇的地质地貌很有典型的喀斯特的特色,夹缝岩大峡谷、深沟这些天然的岩溶地貌,既可以用于观赏旅游,也可作为科学考察和探险。 3、水文地貌:影山镇以水为依托的旅游资源主要是胭脂河,与胭脂河两岸自然环境相结合,足使人感受到影山镇天蓝、地净、山青、水碧。由于境内多为岩溶地貌,地表水较少,大多为暗河分布在九善硚汇入胭脂河,冒水洞是胭脂河源头,常年水流不断。 4、生物类:影山镇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境内植被呈现垂直性分布,森林覆盖率超过75%,其中紫林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352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2.57%,是旅游的“天然氧吧”。天然森林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兼有针阔混交林、青冈纯林、油桐纯林成片分布,林木苍郁古朴,四季景相分明。人工林主要为马尾松飞播纯林、柏木、绵竹人工纯林,与油桃园、康朗桃园、黄花梨园等人工水果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园林互为呼应,组成林海、花海等季相不同的森林景观。植物种类有418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红豆杉、银杏、黄杉、秃杉等27种;影山镇的野生动物数量众多,达动物99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金钱豹、蟒、猕猴等41种。还有珍惜动物60多只猕猴,生动、可爱,与园中的鸟兽一起,为森林增添动感之美。 (二)古镇人文资源 影山镇古镇拥有浓郁的宗教文化,道教、佛教和儒家文化相互交融,形成影山多彩丰富的文化,水司楼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1、净心大观园 净心大观园是由翰林府、诰命府、尹珍府、后花园以及影山老街组成,规划用地面积为180亩,建筑总面积为90000平米,是本地布依族标志性建筑群。净心大观园的整体建筑风格是依山而建,为九进大院。 (1)翰林府:受尹珍启蒙教化的影响,影山镇在清朝相继出现了万民钦、莫与俦两位翰林,翰林府就是他们当时居住的地方,府内成列有万民钦、莫与俦生平介绍、作品等。万民钦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考中进士,被朝廷选拔为翰林院“庶吉士”,称为独山县获得翰林的第一人,为影山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莫与俦嘉庆四年(1799)赴京会试中进士,被选为翰林庶吉士,先后在独山及遵义教书育人长达46年,学术渊博,为人师表,培养出两位名震西南的文化巨儒莫友芝和郑珍。府中北苑为万民钦旧居,门帘贴字“仰万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民钦”,有对联“盛结八方果,祥和古今用”,进居有门帘“民钦堂”,有对联“桃李芳菲前途无限,栋梁蔚起后继有人”。南苑是为莫与俦旧居,有联“传家尚喜贫存砚,教子尤勤老著书” (2)诰命府:诰命府是为了纪念影山历史上三位皇帝封的诰命夫人,以独山翁奇团练领袖杨维藩的真人故事维历史背景,修建诰命府来纪念影山历史名人,从大门进去,需要连续穿过9个不同的厅堂和院落,称为九进府。其中第一进是沿街吊脚楼,第二进和第三进为纯手工雕刻的牌匾收藏牌。东栅门上贴字“诰命府”,有对联“一生功绩耀千秋,三世诰命传万代”。 (3)影山老街:追忆影山从前街市的繁华景象而打造,集中再现了影山居民衣、食、住、行、娱、乐、购、闲的生活习俗。也是当地布依族、苗族、水族最为理想的相互交往、交流与融合的场所之地,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在这里互通有无和睦相处,谱写了民族大团结的新篇章,为建设美丽和谐家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儒学文化园 儒学文化园以奎文阁为依托,围绕奎文阁做文章,将儒学文化完美的展现在奎文阁区域,规划用地面积67.16亩,建筑总面积21669.08㎡,主要建筑:杨家大院、书院接待区、文庙(大成殿)、杨家宗祠、影山书院、影山草堂、奎文阁等。项目建成将打造成西南最高品位、最大规模的儒学文化研究传习和育人基地,并作为儒学文化和影山文化展示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的窗口,将奎文阁做成天下闻名之儒学圣地。 3、水司楼 水司楼总占地面积5215㎡,总建筑面积61571.03㎡,99.9米高,共计26层。由贵州净心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天下第一水司楼是主要功能包含集会展博览、酒店住宿、游览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其中酒店住宿是以洲际酒店为标准来打造。水司楼建筑融合了具有明显独山少数民族特色建筑精髓的大型仿古建筑综合体,是整个影山净心谷景区乃至整个独山县的标志性建筑。它以弧形的平面布局模式,如同张开怀抱的巨人,欢迎四方宾客都前来旅游观光,不仅象征景区“游客至上”的服务理念,也象征了净心谷景区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更象征了每一个独山人民敞开胸怀,迎接开放的伟大雄心和走出贵州,走进世界的强烈决心。 二、影山镇旅游区位 贵州省的古镇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但并不是所有的古镇都适合开发为成熟的旅游产品,除了古镇本身的资源条件之外,还需从古镇所在的区位条件来考虑,从客源地至旅游地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考虑。 从目前贵州的古镇来看,如贵阳青岩古镇,再如黔东南镇远古镇等,开发相对较早,已经比较成熟,其别于都市现代化建筑森林和快节奏生活的独特的古镇风貌成为人们闲暇时的短距离旅游目的地之一。 影山镇位于都匀市南部,距贵阳市152公里,从贵阳出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发,历时不到3小时就能到达影山,且都匀市有班车直达影山,班车班次频繁。随着贵新高速独山北(影山)匝道年底将建成,都匀至独山县(都独同城快速干道)已经动工建设,两条公路通车可将贵阳至影山的时间缩短为2小时即达,旅游交通十分便利。并且,影山镇距著名景区荔波小七孔和平塘天文旅游小镇十分近,在黔南州规划的以后旅游环线的必经之路上,与旅游地有着紧密的地理关联,也具备了旅游开发的区位优势和条件。 三、影山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1、形象定位缺失,旅游产品单一 目前,影山古镇独特性的形象定位不鲜明,即还没有“卖点”,在参与争夺未来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且影山古镇优秀的历史文化及民俗文化内涵没有充分挖掘,旅游活动较为单调,旅游产品的“含金量”和文化品位尚需提高。 2、旅游服务与管理落后 目前古镇开发还不成熟,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尚不具备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能力,为早期吸引游客增大了难度。且服务设施的投入所需资金量大,使投资者的风险大增。而影山经济条件差,政府所能提供的资金严重不足,极大限制了景区的开发进程、力度与质量。且目前旅游管理水平不高,没有在游客心中树立起良好的感知形象。 3、宣传力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