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阅读答案(15篇)

爱莲说阅读答案

爱莲说阅读答案(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莲说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爱莲说阅读答案1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①香远益清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小题3】陶渊明的“独爱菊”与周敦颐的“爱莲”分别表现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更欣赏谁?(4分)

【小题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案

【小题1】①益:更,更加。②亵:亲近而不庄重。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小题2】①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

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评分:意思对即可。每题2分,共4分。

【小题3】陶渊明的“爱菊”表达的是一种看不惯现实、不与之同流合污,避世做隐士的人生态度,而周敦颐是一种不追逐功名富贵,不趋炎附势,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用自己美好的品格来影响他人。对比来看,陶渊明的人生态度比较消极,而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也可欣赏陶渊明,自圆其说即可。

评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4】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评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只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小题1】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2

阅读文言文,回答1—5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

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①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④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委:抛弃、丢掉。②手版: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③仕:指做官。④媚:取悦、巴结。

1.加粗词语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敦颐独与之辩

B.有狱久不决/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C.濯清涟而不妖/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D.可爱者甚番/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2.翻译下列语句。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乙】段画线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敦颐至一讯立辨

4.【甲】文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莲花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庭坚称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结合【甲】文,谈谈【乙】文中的周敦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1)(莲花)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杀人取悦别人,(这样的事情)我不做。

3.敦颐至/一讯立辨

4.作者从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来描写莲花的形象。

5.示例:周敦颐确实如“莲”一样,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一方面他才能过人,处理案件,快速准确,另一方面他刚正不阿,敢于据理力争,不阿谀权贵。(言之有理即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3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本文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品质高洁质朴的句子是什么?

2.作者把莲的形象概括为什么(用文中词句回答)?文中写“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目的是什么?

3.本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什么?

4.描写莲的形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赋予莲以美好的品格的?

5.请品味文中“噫”这一叹词的妙处。

6.本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花之君子讽刺追名逐利的世风。

3.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

4.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方面赋予莲以美好的品格。

5.用叹词,表示深沉的感慨。一叹爱菊者少、难得,二叹爱莲者少,用疑问句,发人深省,三叹爱牡丹者众,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不明说而暗讽,意味深长。

6.“略”。

爱莲说阅读答案4

《爱莲说》北宋学者周敦颐作品,选自《周敦颐集》,是一篇议论散文。爱莲说的阅读答案,我们来看看下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4分)

①濯清涟而不妖()②亭亭净植()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④陶后鲜有闻()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小题3】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托什么物?言什么志?(2分)

【小题4】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

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2分)

答案

【小题1】洗涤立亲近而不庄重少

【小题1】略

【小题1】莲洁身自好淡泊名利

【小题1】略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文言词语理解要精准,这里应注意:④“鲜”古今义,这里是“很少”而不是“新鲜”。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文句要注意关键词和重点句式,这里应注意“染”“濯”“清涟”“妖”等文言实词的理解;同时也要注意“之”“而”等文言虚词的理解。

【小题1】试题分析: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将“莲花”象征以作者为代表的具有洁身自好、淡泊名利的人。

【小题1】试题分析:能围绕所选的花的品性和象征含义来谈理由,表达合理即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5

爱莲说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②余以为妙绝( )

7.《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2分)

A.读xiān,活鱼。

B.读xiān,新鲜。

C.读xiān,鲜艳。

D.读xiǎn,少。

8.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

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10.读文赏荷:(5分)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用原文填空)(2分)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爱莲说课内外对比阅读答案:

6.(2分)要点与评分:解释准确,每个1分。

①亲近而不庄重

②美妙到了极点(或:奇妙到了极点;奇妙极了等)

7. D (2分)

8. B (2分)

9.(4分)要点与评分:翻译准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

①句: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或:像我一样爱莲的,还有谁呢?)

②句: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10.读文赏荷:(5分)

(1)(2分)要点与评分:依照题意,用原文填空。每处1分。

雨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雨后:鲜妍明媚,袅娜多姿

(2)(3分)要点与评分:观点明确,联系文段内容,有理有据,2分;表达1分。

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爱莲说阅读答案6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

乎众矣。

1.《爱莲说》的作者是 _________朝的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

①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文言语句。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用“/”标出朗读的停顿。(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文中的主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宋)北宋;周敦颐

2.①多

②洗涤。

3.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4.予 / 独爱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莲,花之君子者也。

6.衬托莲的可爱形象。

爱莲说阅读答案7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

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①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

②陶后鲜有闻_____________

③而名之不可_____________

④莫能肖也_______________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

3.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B.纯以情韵胜皆以美于徐公

C.花之富贵者也辍耕之垄上

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其子好骑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6.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香味:莲___________ ;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___________ 。

7.(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性。

参考答案:

1.①树立

②少

③说出

④酷似,逼真(相似亦可)

2.B

3.A

4.(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5.B

6.香远益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7.洁身自好高洁(意思接近即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8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

②亭亭净植()

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多②树立或立

2.D

3.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这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

4.示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

5.示例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2: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3: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9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①濯清涟而不妖②不蔓不枝③可爱者甚蕃④香远益清

小题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富贵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4: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①洗涤②生枝蔓③多④更加

小题2:(2分)C

小题3:(2分)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小题4:(2分)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答案分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蔓”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小题2:

试题分析:C为“助词,没有实在意义”,A、B、D都为“结构助词,的”。

小题3:

试题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中心主题,即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这样安排起强调作用,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爱莲说阅读答案10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

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仿佛若有光____________

②便要还家__________

③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

④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甲】文,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中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无论是甲文中虚构出的“世外桃源”还是乙文中作者的隐居自娱其实都反映出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的样子;

②同“邀”,邀请;

③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④官府的公文。(意对即可)

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意对即可)3.为桃源外战乱频繁,现实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意对即可)

4.以古代名贤自况(类比),进一步突出“德馨”(自己品德高尚)。(意对即可)

5.不同意。【甲】文通过对“世外桃源”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乙】文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意对即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11

阅读下列古文,完成下面题目(16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3 分)

(1)可爱者甚蕃

(2)不蔓不枝

(3)陶后鲜有闻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3】下列句中划线字意思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2分)A.香远益清益习其声(《黔之驴》);B.亭亭净植上植果子松数棵(《于园》)C.水陆草木之花亦荆吴形胜之最也(《黄鹤楼》)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跪而拾之以归(《赵普》)

【小题4】给文中加线的句子用“/”划分节奏。(画5处)(3分)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小题5】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4分)

参考答案:【小题1】(1)多(2)生(长)藤蔓(3)少

【小题1】(1)(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2)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小题1】C

【小题1】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莲 /花之君子者也。

【小题1】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爱莲说阅读答案12

阅读《爱莲说》,完成下面题目。( 14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⑴、陶后鲜有闻()⑵、濯清涟而不妖()

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⑷宜乎众矣()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3: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4: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2分)小题5: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重庆市推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少(2)、洗涤(3)、亲近而不庄重(4)、应当小题1:(1)、从淤泥里出来却不粘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2)、对于菊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小题1: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小题1: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小题1: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重庆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重庆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重庆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1)句时注意而的用法,补出省略的“于”即可;翻译(2)句时注意倒装句式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写法的能力。此处主要运用了“衬托”这种写法,作用为表现“莲花”的美好形象。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题目中的观点,无论你赞同哪种观点,都必须说出相应的理由即可。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题目中的要求,无论你选择哪一

种花作为重庆市的市花,都必须说出相应的理由即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13

阅读《爱莲说》,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列各组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

B、陶后鲜有闻屡见不鲜

C、精益求精香远益清

D、因地制宜宜乎众矣

2、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①水陆草木之花__________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_________

③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

④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①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填空。

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5、你喜欢哪种花?请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①的②却、可是③多④洗涤

3、①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②我只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却不受沾染。

4、追求隐逸贪慕富贵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意思对即可)

5、“略”

爱莲说阅读答案14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③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⑤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⑥,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⑦可用而不用,固⑧斯焉而取⑨斯。

李绅《寒松赋》

注释①芊眠:茂密状。②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③盘簿:牢固状。④玄黄:指大自然的变化。⑤叶:相合。⑥隆:高。⑦谅:确实。⑧固:鄙视。⑨取:取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

②穹石盘簿而埋根而

③可远观不可亵玩焉亵

④甘冒霜而停雪停

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

藏烟。

3.两文作者喜爱莲、寒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4.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2分)

参考答案:

答案: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③亲近而不庄重。

④使(雪)停止。

评分:每两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答案:寒松笔直的树干撑起茂密旺盛的树冠,昂首挺立,生机盎然;坚韧恭肃的树枝,苍翠茂密,遒劲有力。依靠层层山峦生长的寒松与高天白云携手挽臂,掩映成趣;隐居幽静山涧的寒松积聚着雾霭,收藏着烟霞,氤氲迷离,如诗如画。

评分:联想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语句通顺。共2分。

3.答案:因为莲具有纯洁、正直、雅致的个性特征。寄寓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追求。因为寒松具有坚韧耐寒、忠贞不移的品格。隐寓了作者坚守节操、执着追求的精神气度。

评分:对喜欢莲、寒松原因的分析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15

【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10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①,何哉?竹本②固,[A]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③者。竹性直,直以立身④;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22课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②濯.清涟而不妖③不蔓.不枝④陶后鲜.有闻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⑦宜.乎众矣 2. 下面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花之隐逸者也D花之君子者也 3. 周敦颐说:“莲,花之君子者也。”从他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我的理解: 4. 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喜爱的原因。 我最喜爱的花是: 我喜爱的原因是: 5.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在古诗中有不少咏莲的名句。结合课内外的积累,试写出两句来,多答加分。 ②作者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我的观点: 6.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何:同予者何.人何.陋之有 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调素琴 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之:水陆草木之.花莲之.爱 7.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芳名远播。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 8.简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9.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10.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一个突出特点是: 11.翻译句子。 (1)莲,花之君子者也。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2.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的生活态度;世人盛爱牡丹,表明世人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的生活态度。

《爱莲说》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爱莲说》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一时之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爱莲说》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可爱者甚蕃蕃:(2)濯清涟而不妖濯: (3)香远益清益:(4)亭亭净植: (5)宜乎众矣宜: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小题3: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小题4: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通“繁”多.(2)洗涤(3)更,更加。(4)“植”通“直”,立。(5)应当 小题2:(1)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2)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小题3: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花之隐逸者也;世人“爱牡丹”的原因:花之富贵者也。 小题4:示例一: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

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示例二: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 小题1:试题解析:“可爱者甚蕃”中“蕃”通“繁”,多的意思。“濯清涟而不妖”中“濯”是洗涤的意思。“香远益清”中“益”是更加的意思。“亭亭净植”中“植”“植”通“直”,立的意思。“宜乎众矣”中“宜”是应当的意思。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因此,考生在备考前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小题2:试题解析:本题的翻译,句中的“通、直、蔓、枝、爱、鲜、闻”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做翻译题,要注意几点规律: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2、注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3、注意句子整体连贯。在翻译句子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对译。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因此,此题可以翻译为:(1)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2)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小题3:试题解析: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做这类题型,方法是考生必须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原文能够回答的话,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来分析归纳。从《爱莲说》的第二段可以得出陶渊明“爱菊”的原因是花之隐逸者也;世人“爱牡丹”的原因是花之富贵者也。 小题4: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型的方法是:考生可以从内容、思想感情、句子的句式、手法等方面着手。本题对“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理解,从内容和思想感情方面: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从句式方面: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爱莲说》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爱莲说》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爱莲说》是北宋学者周敦颐所作的一篇议论散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莲说》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爱莲说》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3分) ①可爱者甚蕃() ②晋陶渊明独爱菊() ③濯清涟而不妖()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 答案 1. ① 多②只③洗涤 2.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解析】 1.试题分析:“蕃”:副词,多。“独”:一次多义,只。“濯”:动词,洗涤。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

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2.试题分析:翻译要注意把“同”(一样,相同)、“予”(我)、“何”(什么)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3.试题分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的意思是蓬长在大ma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他一起变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的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总而言之,环境可以影响或改变人。“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是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淤泥所污染,也就是说热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的分析能力。 点评:怎样才能使思维直切要点,快速准确地分析其含义和作用呢?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把所用修辞去除,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爱莲说》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2 一、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回答1—7题。(21分) 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原文略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可爱者甚蕃(pān ) B.出淤泥而不染(xū) C.濯清涟而不妖(zhū)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4 分) (l)香远益清益: (2)不蔓不枝蔓:

爱莲说阅读附答案

(15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可爱者甚蕃蕃:(2)濯清涟而不妖濯: (3)香远益清益:(4)亭亭净植: (5)宜乎众矣宜: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小题3: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小题4: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通“繁”多.(2)洗涤(3)更,更加。(4)“植”通“直”,立。(5)应当 小题2:(1)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2)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小题3: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花之隐逸者也;世人“爱牡丹”的原因:花之富贵者也。 小题4:示例一: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示例二: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 小题1:试题解析:“可爱者甚蕃”中“蕃”通“繁”,多的意思。“濯清涟而不妖”中“濯”是洗涤的意思。“香远益清”中“益”是更加的意思。“亭亭净植”中“植”“植”通“直”,立的意思。“宜乎众矣”中“宜”是应当的意思。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因此,考生在备考前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小题2:试题解析:本题的翻译,句中的“通、直、蔓、枝、爱、鲜、闻”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做翻译题,要注意几点规律: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2、注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3、注意句子整体连贯。在翻译句子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对译。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因此,此题可以翻译为:(1)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2)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爱莲说》阅读附答案

《爱莲说》阅读附答案《爱莲说》阅读附答案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粗的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_____ ②不蔓不枝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多②长枝蔓 2、C 3、①(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4、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5、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爱莲说》阅读附答案2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可爱者甚蕃蕃:(2)濯清涟而不妖濯: (3)香远益清益:(4)亭亭净植: (5)宜乎众矣宜: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22课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②濯.清涟而不妖③不蔓.不枝④陶后鲜.有闻 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⑦宜.乎众矣 2. 下面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花之隐逸者也D花之君子者也 3. 周敦颐说:“莲,花之君子者也。”从他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我的理解: 4. 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喜爱的原因。 我最喜爱的花是: 我喜爱的原因是: 5.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在古诗中有不少咏莲的名句。结合课内外的积累,试写出两句来,多答加分。 ②作者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我的观点: 6.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何:同予者何.人何.陋之有 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调素琴 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之:水陆草木之.花莲之.爱 7.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芳名远播。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 8.简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9.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10.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一个突出特点是: 11.翻译句子。 (1)莲,花之君子者也。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2.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的生活态度;世人盛爱牡丹,表明世人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的生活态度。 13.读了爱莲说后,你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怎么认识? 答案 1.①多;②洗涤;③长枝蔓;④少⑤亲近而不庄重⑥认为⑦应当。 2. B(B为取消句子独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其余均是结构助词) 3.应具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内心通达,行为正直的高尚品德 4. 符合要求即可。如:我喜爱兰花,因为它的白色象征着纯洁,

《爱莲说》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爱莲说》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爱莲说》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一」 一、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回答1—7题。(21分) 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原文略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可爱者甚蕃(pān ) B.出淤泥而不染(xū) C.濯清涟而不妖(zhū)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4 分) (l)香远益清益: (2)不蔓不枝蔓: (3)陶后鲜有闻鲜: (4)宜乎众矣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l)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2 分) 5.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2分) 6.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分) 7.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长垣市推荐一种市花,并说明理由。(3分) 二、阅读两则与“赏荷”有关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5分) 【甲】《爱莲说》原文略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

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余以为妙绝() 9.《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2分) A.读xiān,活鱼。 B.读xiān,新鲜。 C.读xiān,鲜艳。 D.读xiǎn,少。 10.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12.读文赏荷:(5分)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2分)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阅读两则文段,完成13—18题(19分) 【甲】《爱莲说》原文略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 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 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爱莲说》阅读附答案

《爱莲说》阅读附答案 《爱莲说》阅读附答案1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 ) (2)亭亭净植() (3)出淤泥而不染( ) 16.翻译下面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7.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 18.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在《马说》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教颐借“莲”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3分,每题l分)①多②立③却,但是 16.(3分)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17.(2分)用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盛爱牡丹”衬托作者的“爱莲”,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意思相近即可) 18.(5分)陋室(或陋室不陋) 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

千里马的遭遇 希望统治者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愿望 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意思租近即可) 《爱莲说》阅读附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元丰六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陶后鲜有闻鲜:②濯清涟而不妖濯: ③亭亭净植植:④相与步于庭中步: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 9.甲文运用了()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的心情。(4分)【答案】 7.①少②洗涤③竖立④走 8.①我惟独喜爱莲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

《爱莲说》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爱莲说》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爱莲说》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可爱者甚蕃() (2)陶后鲜有闻() (3)花之隐逸者也() (4)花之君子者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 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对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莲,花之君子者也。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多(2)少(3)指隐居的人(4)指品德高尚的`人 2.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娇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啊。 3.A 4.应该鄙弃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格。

爱莲说阅读题及答案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说是一种文体。?爱莲说?的意思是〔〕,作者〔〕 是〔〕代的着名的〔〕家。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蕃濯妖植亵 鲜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4、文中的李唐指的是〔〕朝代. 5、文中开篇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 6、文中加横线的两个“独〞字有怎样的作用 7、本文描写莲花的美好的形象,赋予莲花美好的品格。用文中原句填写内容并说明赋予 莲花什么品格象征君子怎样的品德 1〕、环境;. 2〕体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资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总括莲花的品质,得出的结论是;又根据这个结论将莲花比作花中君子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以君子比喻莲花,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质 9、作者在文中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意在表示什么 10、文中写莲花,赞美莲花的高洁可爱,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

爱莲说阅读答案15篇

爱莲说阅读答案 爱莲说阅读答案15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莲说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莲说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7—11题。{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陶后鲜有闻 (4)待到山花烂漫时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 9.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10.【甲】文用——、——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

11.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答案; 7.(1)沾染;污染(2)我(3)听说 (4)等待;等 8.莲,是花中的君子。 9.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 11.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 爱莲说阅读答案2 阅读下列古文,完成下面题目(16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3 分) (1)可爱者甚蕃 (2)不蔓不枝 (3)陶后鲜有闻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3】下列句中划线字意思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2分)A.香远益清益习其声(《黔之驴》);B.亭亭净植上植果子松数棵(《于园》)C.水陆草木之花亦荆吴形胜之最也(《黄鹤楼》)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跪而拾之以归(《赵普》) 【小题4】给文中加线的句子用“/”划分节奏。(画5处)(3分)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小题5】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

爱莲说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爱莲说原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爱莲说原文阅读。 爱莲说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蕃(多) C.陶后鲜有闻(少) D.宜乎众矣(适宜)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简要回答问题。 (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2)(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 12.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3 分)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实用5篇)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实用5篇) 1.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第1篇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4分) (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 (3)不蔓不枝:(4)陶后鲜有闻: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小题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案 【小题1】(1)多(2)洗涤(3)长枝节(4)很少 【小题2】(1)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小题3】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或君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词不离句”,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来确定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如果孤立片面地理解某个词语,往往会出现错误。所以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枝”这个字就活用为“动词”,意思为“长枝节”。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句子时,除了要注意“独为只的意思、之为无意义、而是转折的意思、染是被沾染、亵是玩弄的意思”等重点字的意思,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翻译句子的完整性、准确性。所以翻译句子时,第一步:写出主干。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替、补、删、移、猜。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莲的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来分析“君子”应是怎样的人即可。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1](总4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22课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②濯清涟而不妖③不蔓不枝④陶后鲜 • • • • 有闻⑤可远观而不可寥玩焉 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⑦宜乎众矣 • • 2. 下面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花之隐逸者也D花之君子者也 3. 周敦颐说:“莲,花之君子者也从他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我的理 解: 4. 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喜爱的原因。我最喜爱的花 是: 我喜爱的原因 是: 5.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在古诗中有不少咏莲的名句。结合课内外的积累,试写出两句来,多答加分。 ②作者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我的观点: 6 •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 何:同予者何人何陋之有 • • B. 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调素琴 C. 独: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D. 之:水陆草木之花莲之爱 • • 7. 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B.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肆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芳名远播。 C.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D. '‘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 8 简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0篇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0篇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 3.阅读下面的课内文盲文,完成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濯清涟而不妖②不蔓不枝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 B.本文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C.“爱莲”即爱君子之德__这是本文的主旨。 D.本文借事喻理,借爱莲之事,喻修身之理。 8.下面是文中画线句的另一种标点方式,请说明这种标点的

合理性。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参考译文: 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6)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濯:洗。 ②句意为:不生枝蔓,不长枝节,枝:旁生枝茎。 (7)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文章主旨和写作手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爱莲说阅读附答案9篇

爱莲说阅读附答案9篇 爱莲说阅读附答案9篇 爱莲说阅读附答案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元丰六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两人耳。 1.解释加粗的词。 ①陶后鲜有闻 鲜:_______________ ②濯清涟而不妖濯:_______________ ②亭亭净植 植:_______________ ④相与步于庭中步: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运用了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___________

心情。 参考答案: 1.①少②洗涤③竖立④走 2.①我惟独喜爱莲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 ②庭院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3.托物言志壮志未酬的苦闷 爱莲说阅读附答案2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⑴、陶后鲜有闻()⑵、濯清涟而不妖() ⑶、可爱者甚蕃()⑷、亭亭净植()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3:、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4:、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地区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六安市推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少(2)、洗涤(3)、多(4)、立 小题1:(1)、从淤泥里出来却不粘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2)、对于菊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小题1: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精选15篇)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精选15篇)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精选15篇)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精选1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篇1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不能名其一处也名__________ (2)亭亭净植植__________ (3)陶后鲜有闻鲜__________ (4)惟吾德馨馨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B、蔽林而窥之 C、无丝竹之乱耳 D、何陋之有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爱莲说》是唐代刘禹锡的托物言志的名文。 B、文章用“菊”和“牡丹”做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

文章的主旨。 C、文章最后一句表达出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讽刺。 D、莲花所体现的君主风度,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它启示人们,做人应该做像莲花那样高洁正直的人。 4、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说出(2)树立(3)少(4)香气,指品德高尚 2、C 3、A 4、(1)对于菊花的喜爱,自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过了。 (2)我惟独喜爱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过但并不显得妖媚。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篇2 (一)(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谈笑有鸿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