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wzm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护理课件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护理课件

饮食调整
根据碱中毒的程度和原因, 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摄入 过多的碱性物质。
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酸性药物,如 氯化铵等,以中和体内过 多的碱。
酸碱平衡紊乱的预防与控制
饮食调整
合理安排饮食结构,保持酸碱平衡, 避免摄入过多的酸或碱。
生活方式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体内电解质 和酸碱平衡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 常情况。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 适量运动等,有助于维持酸碱平衡。
04
特殊情况下的水电解质与酸 碱平衡紊乱护理
肾功能不全时的护理
总结词
关注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
详细描述
肾功能不全时,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的风险增加,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监测水电解质指标和 酸碱平衡状态,及时调整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分类
水、电解质紊乱可分为高渗性、低渗 性和等渗性;酸碱平衡紊乱可分为代 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 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水、电解质紊乱可由摄入不足、 过度损失或分布异常引起;酸碱 平衡紊乱可由代谢异常或呼吸异 常引起。
病理机制
水、电解质紊乱可影响细胞内外 渗透压、细胞代谢和功能;酸碱 平衡紊乱可影响组织氧合、细胞 代谢和功能。
休息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疲劳过度 导致身体酸碱平衡紊乱。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可以保持身体健康,预 防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定期检查与监测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况。
自我监测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自我监测方法,如观察症状、 记录体征等。
及时就医
如有异常症状或体征,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治 疗和管理。

医源性水电解质平衡紊乱——PPT课件

医源性水电解质平衡紊乱——PPT课件
(二)常见病因 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及特发性。
.
32
六、水中毒
• 在正常人饮入或输入较大量的水后,由于机体 的调节,可将水排出,故不易发生急性水中毒.
• 病因:在肾功能不全、术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 加、心功能不全时,若输入大量5%葡萄糖时 则可发生急性水中毒,此时体液呈低渗状态。
• 最危险的是发生急性脑水肿
.
15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
(2)肾性 1)急性肾衰多尿期; 2)肾实质性损害; 3)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4)长期使用排钠利尿剂如速尿等。
.
16
(二)对机体的影响
1. ADH 尿多 比重低 2. 口不渴 3. 组织间液 脱水征 4. 细胞水肿 5. 休克 6. 晚期严重患者,血容量 ADH 口渴
.
补充低渗盐水
29
王 ×× 女 30岁 主 诉:腹痛、呕吐二天 现病史:二天前突然腹痛、反复呕吐、疲乏、
头晕、手足麻木。 经静脉滴注 10%葡萄糖液等治疗 体 检: BP 110/80 mmHg , P 86次/分 腹压痛,有包块,肠鸣音亢进 化 验: 血清钠 128 mmol/L, 钾 3.4 mmol/L
低钾血症
原因: • 摄入↓ • 排出↑ • 钾向细胞内转移↑
.
45
低钾血症(hypokalemia)
(血清钾浓度<3.5mmol/L)
一、原因与机制
(一)摄 入↓
如: 禁食 + 未补或补钾不够+继续失钾
(二)排 出↑
.
46
1.胃肠道失钾:严重呕吐,腹泻机制: 失大量含钾消化液 失大量消化液→Ald↑ 呕吐→代碱 2.皮肤失钾:如:大汗失钾 + 未补钾 3.肾排K+↑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32
ppt课件
(6)护理评估


健康史:了解是否存在导致低渗性缺水的各种原 因。 身体状况:是否有软弱疲乏、头晕、手足麻木、 脉速、血压下降、视力模糊等症状。
33
ppt课件
(7)护理诊断

体液不足 与水钠丢失过多与摄入不足有关 潜在并发症:低钠性休克 知识缺乏:缺乏低渗性缺水方面的知识
ppt课件
18
(4)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Na+]>150mmol/l 血浆渗透压>320 mmol/l 尿比重、Hb、Hct轻度升高
19
ppt课件
(5)处理原则

治疗原发病,鼓励饮水,不能饮水者经静脉补充。 补失水量计算(ml)=(测得血钠值—正常血钠 值)×体重×4 液体种类:5%Gs、0.45%低渗盐水 补液速度:第一日补给计算量的一半+需要量, 3~5d补足 补水同时适当补钠
ppt课件
30
(4)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1)[Na+]<135mmol/L; 血浆渗透压<280mmol/L 2)尿比重在1.010以下,尿钠和氯明显减 少
31
ppt课件
(5)处理原则
轻中度病人可补充5%糖盐水即可。 重度缺钠病人先输入晶体后胶体以补足血容量, 最后输入高渗盐水。 补钠公式:1g钠=17 mmol钠离子 补钠(mmol)=(正常值142—测得值)×体重 ×0.6(女性0.5) 补钠速度:当天补1/2钠量+日需钠量+4.5g +日 需液体量2000-2500ml,其余量第二日补给。
正常值:K+3.5~5.5mmol/l;, Na+135~145mmol/l Ca2+2.1~2.75mmol/l, Mg2+0.7~1.2mmol/l 分布:细胞外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Na+,阴离子 Cl—和HCO3—;细胞内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K+ (占98%),阴离子HPO42+和蛋白质;

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PPT课件

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PPT课件
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编辑版ppt
1
一、体液容量及分布
体液
水+溶质约占体 重60% 分 为: 细胞内液(ICF) 细胞外液(ECF)
编辑版ppt
2
体液的电解质成分
• 电解质在细胞内外分 布和含量有明显差别
• 细胞外液中阳离子以 Na+为主,其次为Ca2+
阴离子以Cl-最多, HCO3-次之
• 细胞内液阳离子主要 是K+,阴离子主要是 HPO42-和蛋白质离子
名称
酸碱度 动脉血氧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碳酸氢根浓度 标准碳酸氢根浓度 缓冲碱 剩余碱 二氧化碳结合力 氧饱和度(动脉血)
编辑版ppt
正常范围
7.35-7.45 98-100mmHg 35-45mmHg 22-27mmol/L 21-24mmol/L 45-55mmol/L ±3mmol/L 22-29mmol/L 98%
– 血钾浓度﹤3mmol/L可能引起肌肉无力、抽搐 、甚至麻痹,特别是心脏病患者,可出现心律 失常
– 除肌肉软瘫外,还存在腱反射减退
• 严重低钾最大危险是发生心脏性猝死
编辑版ppt
12
低钾血症治疗
• 补钾应注意:
– 见尿补钾 – 轻度低钾尽量采用口服途径 – 外周静脉补氯化钾<0.3% – 严重低钾血症、胃肠吸收障碍或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呼
– 10%葡萄糖酸钙
– 胰岛素+50%葡萄糖滴注
– 碳酸氢钠,30分钟内起效
– 在急性或慢性肾衰,尤其有高分解代谢或组织损伤时,血钾> 5.0mmol/L即应开始排钾治疗
编辑版ppt
16
二、酸碱平衡失调
编辑版ppt
17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




(三)补液方法 1.补液途径 尽量口服或鼻饲,不足部分或中、重度失水者需经静 脉补充。 2.补液速度 宜先快后慢。重症者开始4~8小时内补充液体总量的 l/3~1/2,其余在24~28小时补完。具体的补液速度要根据患者的 年龄,心、肺、肾功能和病情而定。 3.注意事项

①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②密切监测体重、血压、脉搏、血清电解质和酸碱度; ③急需大量快速补液时,宜鼻饲补液;经静脉补充时宜监测中心静脉压 (<120mmH2O为宜); ④宜在尿量>30ml/h后补钾,一般浓度为3g/I。,当尿量>500ml/d时, 日补钾量可达10~12g; ⑤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二)等渗性失水及低渗性失水 等渗性失水时,有效循环血容量和肾血流量减少而出现少尿、口渴,严 重者血压下,但渗透压基本正常。低渗性脱水的早期即发生有效循环血 容量不足和尿量减少,但无口渴;严重者导致细胞内低渗和细胞水肿。 临床上,依据缺钠的程度大致分轻、中、重三度。 1.轻度失水 当每公斤体重缺钠8.5mmoI(血浆钠130mmol/L左右)时, 血压可在100mmHg以上,患者有疲乏、无力、尿少、口渴、头晕等。尿 钠极低或测不出。 2.中度失水 当每公斤体重丢失钠在8.5~1 2.0mmol(血浆钠 120mmol/L左右)时,血压降至100mmHg以下,表现为恶心、呕吐、肌肉 挛痛、手足麻木、静脉下陷及直立性低血压。尿钠测不出。 3.重度失水 当每公斤体重丢失钠在12.8~21.0mmol(血浆钠 110mmoI/L左右)时,血压降至80mmHg以下,出现四肢发凉、体温低、 脉细弱而快等休克表现,并伴木僵等神经症状,严重者昏迷。
诊断与鉴别诊断

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课件

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课件

特殊类型紊乱的治疗
01
低钾血症
对于低钾血症患者,除了口服或静脉补充钾离子外,还需积极寻找导致
低钾的原因,如长期使用利尿剂等药物,需及时调整用药。
02
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患者需采用降钾药物进行治疗,如胰岛素、葡萄糖加胰岛素等。
同时需严格控制含钾高的食物摄入。
03
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紊乱患者需根据具体类型进行治疗。如酸中毒患者可采用碳酸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预防疾病的发生。
均衡饮食
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 生素和矿物质。
06
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的 案例分析
案例一:低钾血症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总结词
低钾血症是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治疗与护理需及时、科学。
详细描述
低钾血症患者会出现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治疗需补 充钾盐,同时需关注患者的饮食,预防复发。
酸碱平衡的意 义
维持细胞正常功能
酸碱平衡是细胞生存和活动的必要条件,酸碱平衡紊乱会影响细 胞的功能和生存。
维持血液正常pH值
血液pH值需要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酸碱平衡是维持血液pH值 稳定的重要机制。
维持各器官系统正常运转
酸碱平衡紊乱会影响各器官系统的正常运转,如神经系统、心血管 系统、呼吸系统等。
05
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的 预防
预防原则和方法
保持水分平衡
合理安排饮食,适量饮水,保 持体内水分充足。
均衡饮食
摄入适量的盐、钾、钠等电解 质,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 疗潜在的疾病。
合理使用药物

新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ppt课件

新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ppt课件

2021/6/16
62
3.钾向细胞外转移
Na+
❖酸中毒 泵
K+
K
H
2021/6/16
63
3.钾向细胞内转移
❖高血糖 合并胰岛 素不足
•胰岛素缺乏妨碍了K进入细胞
•高血糖高渗引起细胞内脱水, 细胞内K浓度相对↑,顺浓度 梯度外移
2021/6/16
64
3.钾向细胞内转移
❖组织分解,挤压综合征
❖β受体阻滞剂
BUN升高, BUN/Cr>20:1(正常10:1)
2021/6/16
21
低渗性脱水
2021/6/16
• 5 治则
1)防治原发病 2)合理补液 可补充等渗透
液严重时补充高渗液。
• 严重时抢救休克
22
等渗性失水的诊断
• 诊断: 1,病史: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血钠、血浆渗透压正常;
尿比重升高,血液浓缩
过多
未补充
细胞外液高渗,细 细胞外液低渗,细胞 细胞外液等渗,细胞
胞内液丢失为主 外液丢失为主
内外液均有丢失
口渴、尿少、脱水 脱水,休克、脑水肿 口渴、尿少、脱水体

征、休克
150 mmol/L以上 130 mmol/L以下
130-150 mmol/L

减少或无
减少
补充水份为主
补充生理盐水或3% 补充林格氏液 氯化钠
血管内外转移
血管内外转移异常
• 毛细血管静水压 • 血浆胶渗压 • 毛细血管通透性 • 淋巴回流
心力衰竭 低蛋白血症
炎症 阻塞
细胞内外转移
1.水自由 通过 2.化学成 分差异 大 3.渗透压 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