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论文_

合集下载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dvisor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研究【全套设计】[管理资料]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dvisor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研究【全套设计】[管理资料]

第1章绪论自1886年,德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以来,汽车已经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成为重要的运输及代步工具。

目前,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大、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

汽车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生活质量。

但我们在享受汽车文明的同时,也必须面的汽车带来的负面影响:环境污染和过度能源消耗。

目前,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7个在中国。

上个世纪人们关注的是汽车节能、排放和安全技术,而本世纪初,人们已经更多的将目光转向汽车新能源和环保技术。

研制开发更节能、更环保、使用替代能源的新型汽车,成为各大汽车公司的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全球市场所占比重仍很小,尤其是大多数国产汽车的排放污染比较严重。

现行的汽车排放标准的限制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如一氧化碳的限值是欧洲标准的8倍,而碳氢和氮氧化物更高达l0倍。

国际上,涌动的混合动力汽车热,为我国汽车工业实现技术跨越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

但混合动力汽车与传统的汽油汽车对比,它不单纯是发动机的简单替换,其设计、加工、材料以及电气、控制系统都要相应地做出改变,使整车参数合理匹配。

这意味着以汽车工业为国民经济支柱的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体系面临着重大的调整,选择发展混合动力汽车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对于改变我汽车工业的落伍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家实力具有现实的战略意义,而不仅仅只是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问题。

全套设计,加1538937061.1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历史当前普遍使用的燃油发动机汽车存在种种弊病,统计表明在占80%以上的道路条件下,一辆普通轿车仅利用了动力潜能的40%,在市区还会跌至25%,更为严重的是排放废气污染环境。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改善环保的呼声日益高涨,各种各样的电动汽车脱颖而出。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未来是电动汽车的天下,但是目前的电池技术问题阻碍了电动汽车的应用。

由于电池的能量密度与汽油相比差上百倍,远未达到人们所要求的数值,专家估计在10年以内电动汽车还无法取代燃油发动机汽车(除非燃料电池技术有重大突破)。

动车组车辆工程毕业论文

动车组车辆工程毕业论文

动车组车辆工程毕业论文标题:现代动车组车辆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摘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动车组车辆在设计与制造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论文将以现代动车组车辆的技术创新与发展为主题,对其相关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

通过对车辆结构、动力系统以及智能技术等方面的综述,探讨现代动车组车辆技术的创新点和发展趋势,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动车组车辆;技术创新;发展趋势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出行需求的提升,动车组车辆在现代交通领域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较于传统的列车车辆,现代动车组车辆具有速度快、安全性高、运行稳定等优点。

本论文将在总结现代动车组车辆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车辆结构的创新现代动车组车辆在车体结构方面有了较大的创新。

传统钢铁车体被逐渐取代,采用了轻量化、高强度的铝合金材料,使车辆的整体重量得到了显著减轻。

此外,车体结构也更加紧凑,在提高乘客舒适度的同时,还能提升车辆的运行效率。

同时,现代动车组车辆在车辆的设计中融入了风洞试验等先进技术,提高了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减少了能耗,提升了车辆的运行效率。

三、动力系统的创新现代动车组车辆在动力系统方面也有了较大的创新。

传统的内燃机驱动被逐渐替代,采用了电力驱动系统,提高了车辆的加速性能和能量利用率。

此外,采用了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运行状态和道路条件,自动调整车辆的驱动力和制动力,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智能技术的应用现代动车组车辆还广泛应用了智能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性能和乘客的舒适度。

例如,通过采用智能安全控制系统,可以对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及时排除故障,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此外,采用了智能乘客服务系统,可以提供更便捷的购票系统、刷脸识别系统等,提高了乘客的出行体验。

五、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动车组车辆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也将继续。

未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动车组车辆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采用更环保的动力系统和材料。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ca1041轻型商用车制动系统设计【全套图纸】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ca1041轻型商用车制动系统设计【全套图纸】

第1章绪论全套图纸,加1538937061.1制动系统设计的意义汽车是现代交通工具中用得最多,最普遍,也是最方便的交通运输工具。

汽车制动系是汽车底盘上的一个重要系统,它是制约汽车运动的装置。

而制动器又是制动系中直接作用制约汽车运动的一个关键装置,是汽车上最重要的安全件。

汽车的制动性能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随着公路业的迅速发展和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人们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人身和车辆的安全,必须为汽车配备十分可靠的制动系统。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确定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部件的设计计算和结构设计。

使其达到以下要求:具有足够的制动效能以保证汽车的安全性;本系统采用Ⅱ型双回路的制动管路以保证制动的可靠性;采用真空助力器使其操纵轻便;同时在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采用对人体无害的材料。

1.2制动系统研究现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要频繁进行制动操作,由于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交通和人身安全,因此制动性能是车辆非常重要的性能之一,改善汽车的制动性能始终是汽车设计制造和使用部门的重要任务。

当车辆制动时,由于车辆受到与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所以才导致汽车的速度逐渐减小至零,对这一过程中车辆受力情况的分析有助于制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因此制动过程受力情况分析是车辆试验和设计的基础,由于这一过程较为复杂,因此一般在实际中只能建立简化模型分析,通常人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对制动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目前,对于整车制动系统的研究主要通过路试或台架进行,由于在汽车道路试验中车轮扭矩不易测量,因此,多数有关传动系!制动系的试验均通过间接测量来进行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其车轮与地面的作用力是汽车运动变化的根据,在汽车道路试验中,如果能够方便地测量出车轮上扭矩的变化,则可为汽车整车制动系统性能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试验数据和性能评价。

车辆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车辆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车辆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近年来,汽车行业不断发展,对于相关研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作为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关注并了解前沿的研究动态、技术突破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梳理车辆工程领域的相关文献,以帮助读者了解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并提供参考资源。

一、车辆动力系统车辆动力系统是汽车的核心部分,包括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和差速器等。

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中,提高动力系统的效率和减少排放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献中涉及的研究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发动机燃烧过程优化、混合动力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新型变速器的研发等。

二、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主要包括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设计与优化、车载通信系统的研究、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等。

这些研究在提高汽车的安全性、降低事故风险、提升驾驶舒适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新能源汽车技术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技术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

文献综述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充电与储能技术、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等。

这些研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车辆安全与 pass:通过减伤技术车辆安全一直是汽车工程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相关文献综述主要涉及车辆碰撞安全的 pass:防护设计、 pass:改善车辆结构强度、车辆安全 pass:气囊技术、主动安全系统等。

这些研究在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降低事故损失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车辆 aerodynamics:空气动力学与降低 aerodynamics:气动阻力的研究车辆 aerodynamics:空气动力学在改善车辆性能和降低 aerodynamics:气动阻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献综述的内容主要包括车辆aerodynamics:空气动力学优化设计的方法、减少 aerodynamics:气动阻力的新技术、车辆 aerodynamics:空气动力学模拟与测试等。

车辆工程毕业论文设计方案

车辆工程毕业论文设计方案

车辆工程毕业论文设计方案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交通工具的不断普及,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城市发展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为解决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和污染等问题,智能交通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管理手段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论文以智能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车辆工程毕业设计方案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车辆工程设计方案。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车辆工程;设计方案1. 研究背景与意义交通问题不仅影响着城市交通运输的效率,也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和环境质量。

在城市化进程中,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和交通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改善交通环境,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的效率。

车辆工程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学科,致力于研究和开发促进交通运输系统提高效率和质量的技术和装备。

本设计方案将智能交通系统与车辆工程相结合,旨在通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车辆工程设计方案,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和思路。

2. 研究内容与方法本设计方案将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当前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情况和车辆工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

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和技术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车辆工程设计方案。

3. 设计方案内容与技术路线(1)智能交通系统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城市道路和交通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使车辆之间和车辆与交通设施之间能够实现信息交互和联动控制,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

(2)车辆智能化技术应用:在车辆上装配智能交通设备,实现车辆与交通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和自动控制。

(3)交通大数据应用:通过对交通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优化,实现交通运输的智能化管理。

(4)车辆工程技术创新:结合智能交通系统,对车辆工程技术进行创新,提高车辆的安全性、环保性和智能化水平。

4. 预期成果通过本设计方案,预期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成果:(1)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的效率和质量,缓解交通拥堵和提高交通安全性。

汽车方向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方向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方向毕业设计论文汽车方向毕业设计论文引言汽车工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创新的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汽车行业也在不断演变。

作为汽车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我将在我的毕业设计论文中探讨汽车方向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创新的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汽车工程的发展历程在这一部分,我将回顾汽车工程的发展历程。

从第一辆汽车的问世到现代高科技汽车的出现,汽车工程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精彩的过程。

我将介绍一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如亨利·福特的生产线革命、奔驰公司的发展以及现代电动汽车的兴起等。

第二部分:汽车工程的挑战与机遇在这一部分,我将讨论汽车工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危机的威胁,汽车工程师们面临着减少尾气排放和提高燃油效率的任务。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工程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

我将探讨这些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如开发更高效的发动机技术和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等。

第三部分:我的毕业设计论文在这一部分,我将介绍我的毕业设计论文的主题和内容。

我的毕业设计论文将着眼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特别是电动汽车的技术和市场前景。

我将研究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充电技术和电池技术,并分析电动汽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同时,我还将探讨电动汽车的市场前景和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

结论汽车工程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汽车行业也在不断演变。

我的毕业设计论文将探讨汽车方向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创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研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希望能为汽车工程的未来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汽车方面的毕业论文范文

汽车方面的毕业论文范文

汽车方面的毕业论文题目: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凸显。

为应对这一挑战,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综述了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特别关注了创新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表明,传统的排放控制技术如三元催化转化器等在降低有害物质排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环保法规的严格化,其局限性也日益凸显。

为此,新型排放控制技术如颗粒物捕集器(DPF)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等被开发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显著提高了排放控制效果。

基于此,本研究还深入探讨了创新排放控制技术的问世、实际运用与验证,以及其所具备的技术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这项创新技术依托先进的材料科学和催化化学原理,通过改良催化剂配方和结构设计,并辅以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尾气排放的精确管控。

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大幅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提升排放控制效果,具备颇高的催化转化效率和稳定性。

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将朝着更高效、更环保、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政策法规的严格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将推动排放控制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将对排放控制技术产生重要影响,为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研究不仅为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也为未来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汽车尾气排放;排放控制技术;创新技术;发展趋势;环保法规目录摘要 (1)第一章引言 (3)1.1 汽车尾气排放的危害 (3)1.2 排放控制技术的重要性 (4)1.3 研究背景和目的 (5)第二章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7)2.1 传统排放控制技术 (7)2.2 新型排放控制技术 (8)2.3 国内外技术对比 (9)第三章创新排放控制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10)3.1 创新技术的提出 (10)3.2 实践应用与验证 (10)3.3 技术优势与挑战 (11)第四章排放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3)4.1 技术发展动态 (13)4.2 政策法规影响 (13)4.3 市场需求与趋势 (14)第五章结论 (16)5.1 研究成果总结 (16)5.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17)第一章引言1.1 汽车尾气排放的危害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尾气排放已逐渐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版)车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

(版)车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

摘要本次设计题目是EQ1092货车的前后悬架系统的设计。

所设计悬架系统的前悬架采用钢板弹簧非独立式悬架。

后悬是由主副簧组成,也是非独立悬架。

首先确定悬架的主要结构形式,然后对主要性能参数进行确定。

在前悬的设计中首先设计了钢板弹簧,材料和许用应力,和方案布置的设计;还有减振器的选择。

在后悬架系统设计中主要对主副钢板弹簧进行了设计,特别是钢板弹簧的刚度比分配计算和刚度的校核。

最后对悬架系统进行了平顺性分析,目的是判断所设计的悬架平顺是否满足要求。

在平顺性分析时运用了时域分析方法,采用了两个自由度,最后通过编程计算,结果是没有不舒适。

因而对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操纵稳定性是有利的。

关键词:悬架设计;钢板弹簧;平顺性;货车东风4×2驱动EQ1092载货车(湖北十堰东风)类型: 多用途货车,型号: EQ1092F,外观颜色:东风蓝,驱动形式: 4X2,总重量: 9400(kg),装载重量:中型(6吨﹤总质量≤14吨)(T),变速箱类型:.,用途:平板式货车,整车外形尺寸:长:7995 宽:2470 高:2485(m),货厢内部尺寸:长:5150 宽:2294 高:550(m),轮胎数:6(个),乘员座位数:3,AbstractThe title of this thesis is the design of front and rear suspension systems of EQ1092 truck.The front suspension system i s the leaf spring, dependent suspension. The rear suspension system consists of the main spring and the . In the procedure of the design we made certain the structural style of the suspension system in the first, then we made certain the main parameters. In the design of the front suspension we designed the leaf spring firstly, material and allowable stress and the design of scheme , moreover the design of shock absorber. In the design of rear suspension we carried out the design of the main spring and the of angular rigidity between the main spring and the the final design stage, we implement the analysis of suspension ride performance. The aim is whether suspension ride quality meets to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 The ride performance analysis adopts the methods with time domain and with two degree of freedoms b y computer progra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no uncomfortableness for the car on road. Therefore, it is Design; Leaf spring; Ride Performance; Truck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悬架系统的结构与分析 (3)2.1 悬架的作用和组成 (3)2.2 汽车悬架的分类 (3)2.3 悬架的设计要求 (4)2.4 悬架主要参数 (4)2.4.1 悬架的静挠度fc (4)2.4.2 悬架的动挠度f d (5)2.4.3 悬架弹性特性 (5)2.4.4 后悬架主、副簧刚度的分配 (5)2.4.5 悬架侧倾角刚度及其在前、后轴的分配 (6)第3章前后悬架系统的设计 (7)3.1前悬架系统设计 (7)3.1.1钢板弹簧的设计 (7)3.1.2.减振器的选用 (12)3.2后悬架系统设计 (13)3.2.1主、副钢板弹簧结构参数 (13)3.2.2钢板弹簧的强度验算 (13)第4章前后悬架系统的制图导图和抗干涉分析4.1前悬架的制图与导图4.2后悬架的制图与导图4.3前后悬架系统的抗干涉分析第4章平顺性分析和编程 (15)4.1平顺性的定义 (15)4.2平顺性的研究内容 (15)4.3平顺性的研究分析 (16)第5章结论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3)附录Ⅰ:外文资料 (24)附录Ⅱ:中文翻译 (31)附录Ⅲ:程序 (36)第1章绪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人们对货车的舒适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 变速器

所有变速箱技术中,手动变速器的效益最高,输出功率可达到输入功率的96%,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驾驭手动变速箱,也不是所有人愿意用它。因为用手动变速器需要踩离合器,这是在交通繁忙的时候很不舒服,驾驶员容易疲劳,而由扭矩中断导致的“点头”效应也会使乘客很难受。 由驾驶员操纵离合器而产生的扭矩中断是手动变速器主要的缺点。在换档加速时,驾驶员都必须通过松开油门并踩下离合器来使扭矩中断,完成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一秒,但在这段时间里车辆会暂时停止加速,速度也会降低。 与此截然不同的是自动变速箱,到目前为止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是汽车上最复杂的元件。它是一种可以自己换挡的变速器。力矩转换器或流体联合器被用来代替手动离合器连接发动机。 汽车上变后轮驱动或前轮驱动是车辆自动变速器的两种基本类型。在一个后轮驱动的速器通常放在发动机后面凸起后长板旁边气体踏板下方的位置。驾驶杆连接变速器后端,最终驾驶的准确位置在后轴,用操纵力控制后轮。发动机的动力简单连续的在这个系统中循环,在通过变速器时改变力矩,通过传动轴后在主减速器分流到两后轮。 在前轮驱动汽车中,变速器常常兼有最终驱动叫做变速驱动桥。前轮驱动汽车通常在发动机的后下方安装有横向变速驱动桥。前桥直接连接在发动机的变速驱动桥上为前轮提供动力,动力从发动机出发转过一个大链条后经180°转变传给变速器。从而,将主动力通过变速器后分流传到驱动轴再送到两前轮。 也有一些其他方式的前轮驱动车辆,车架前方代替另一边的其他系统驱动四轮,但在这儿仅对其中的两个系统进行说明。相对于前轮驱动来说最流行的是后轮驱动,在发动机上连接一个输出轴,将改变后的力矩传给后驱动轮。这个系统是探寻前后轴实施改进的新的节能动力平衡装置。另一个驱动系统是把所有的驱动零件都按在后轮上。这种排列方式发动机通常后置。 现代自动变速器由许多的部件和系统组成,它们有行星齿轮组、液压系统、密封圈和密封衬垫、变矩器、油压调节器、调制器、节气门拉线、电子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 控制装置等,经精心设计运转协调,其中的电子控制装置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已经以巧妙的形式溶入了许多人性化的设计。 汽车上的行星齿轮主要用在两个地方,一是驱动桥减速器、二是自动变速器。很多网友都想知道,行星齿轮有什么功能,为什么汽车少不了它。 我们熟知的齿轮绝大部分都是转动轴线固定的齿轮。例如机械式钟表,上面所有的齿轮尽管都在做转动,但是它们的转动中心(与圆心位置重合)往往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上,因此,它们的转动轴都是相对机壳固定的,因而也被称为"定轴齿轮"。轴线固定的齿轮传动原理很简单,在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中,有一个齿轮作为主动轮,动力从它那里传入,另一个齿轮作为从动轮,动力从它往外输出。也有的齿轮仅作为中转站,一边与主动轮啮合,另一边与从动轮啮合,动力从它那里通过。 在包含行星齿轮的齿轮系统中,情形就不同了。由于存在行星架,也就是说,可以有三条转动轴允许动力输入/输出,还可以用离合器或制动器之类的手段,在需要的时候限制其中一条轴的转动,剩下两条轴进行传动,这样一来,互相啮合的齿轮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有多种组合:动力从其中一个太阳轮输入,从另外一个太阳轮输出,行星架通过刹车机构刹死;动力从其中一个太阳轮输入,从行星架输出,另外一个太阳轮刹死;动力从行星架输入,从其中一个太阳轮输出,另外一个太阳轮刹死;两股动力分别从两个太阳轮输入,合成后从行星架输出;两股动力分别从行星架和其中一个太阳轮输入,合成后从另外一个太阳轮输出;动力从其中一个太阳轮输入,从另外一个太阳轮和行星架分两路输出;动力从行星架输入,分两路从两个太阳轮输出。 由于采用了变矩器,这种变速器的换档质量不错但效率相对较差虽然目前有所改进。因此,目前进行了许多研究,试图发现传统变速器的有效的代替方案。 主要的技术还是无级变速器(CVT)、双离合变速(DCT)和手自一体(AMT)变速器。它们在不同的方面优于传统的行星齿轮式自动变速器。 无级变速器采用带、链或锥盘滚轮来产生无限多种速比,与传统自动变速器相比其效率和成本都有所改善。之所以有这些优点,是因为它结构简单,这种变速器的零部件很少,通常只有一根橡胶或金属传动带、一个液压作用的驱动带轮、一个机械扭矩感应式驱动带轮、一些微处理器和传感器等。 这种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是改变两个主带轮表面之间的距离,带轮上挂传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3 动带的地方开了V形槽,一侧的带轮沿轴向固定,另一侧的带轮可在液压的作用下移动。 在驱动轮后,液压缸可增加或减少带轮两侧之间的距离,这样会使传动带在带轮侧壁上的位置上下变动,变动的方式取决于驾驶情况。这样就会使变速比改变。锥盘滚轮型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与此类似但用的是驱动盘和动力滚轮。 CVT(无极)变速器的特点对技术人员最具有吸引力。因为这样没有档位,CVT可使发动机保持在最佳的功率范围内。这样可以使效率提高并在相同的油耗下增加行驶里程。CVT可将发动机工作曲线上的每一点转变为其本身工作曲线上相应的点。 这种变速器最受日本汽车制造商青睐,并且日本变速器生产商JACTO是主要生产者,但在欧美国家,情况就有所不同。尽管奥迪和其它一些制造商在一些车型上推出了CVT,但在这方面他们追赶的步伐仍然很缓慢。 DCT实际上是将两台手动变速器合在一起,换档过程是通过两台变速器的离合器之间的相互切换来实现的。这种变速器的换档质量和传统的自动变速器相同,但由于系统会发生滑动、液体阻力和液压损失,其效率和加速性只比传统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稍有提高,开发控制系统的成本也很高。 “最近在传统自动变速器技术上所取得的进展,使开发和生产CVT或DCT的呼声有所降低。”变速器生产企业Zeroshift公司的执行总裁比尔马丁说,“由于成本过高,有些汽车厂已经取消了DCT项目。” AMT是成本最低的自动变速器技术,AMT用执行器来代替传统的离合器踏板和换档杆,这种变速器保留了手动变速器的高效率和加速性能,但某些型号的变速器换档质量不高,扭矩中断和“点头”效应仍是主要的缺点。 那么什么是最好的代替方案?变速器方面的新技术是层出不穷的,但Zeroshift公司声称其变速器的效率优于手动变速器,提高失去驾驶的燃油经济性,同时,其换档效率可以和改进后的自动变速器相媲美。 Zeroshift公司采用的是一种改进版的AMT技术,这种技术用先进的犬牙啮合系统代替同步器。 犬牙啮合技术许多年前就已经在赛车运动中采用,目的是为了加快换档速度。传统的犬牙式变速器并不适合在公路上,因为驱动环或犬牙之间的空隙很大,会产生后坐——由扭矩突然转向而产生的一种不舒适的窜动。 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4 Zeroshift公司通过增加第二套驱动犬牙来解决这一问题,这种技术还使每组犬牙只能传递两种相反方向扭矩中的一种。“通过对两套犬牙的啮合和分离,可在上一个档位没有分离的情况下换入新的档位。”马丁说,“换档质量超过采用现代化的6档变速器的豪华轿车。” 换档可在瞬间完成,而扭矩不发生中断,而且这种方法既可用于升档又可用于降档。 “在使用传统的AMT变速器时,由于需要关闭并重新打开油门,换档过程中排放会达到高峰,而通过这种无过渡的换档方式可以消除这种现象。”马丁说,“这样还能降低燃油消耗。” “尽管在技术上变速器领域还比较新,但公司称已经引起了欧美各大汽车制造商的注意,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成本比DCT低”,马丁说。 由于可以保留大部分手动变速器的结构,这种变速器的成本和复杂性都不会高于传统的AMT变速箱。控制系统的成本也会大大降低,这对试图减少排放和削减成本的工程师来说是个好消息。 “大部分制造商都来参观过,”马丁说,“有些公司马上就和我们签合同,另一些未作决定,拒绝的一个都没有。”这再清楚不过的表明了汽车制造商现在正在将动力系统开发的重点转移到变速箱上。 Zeroshift公司的变速系统是怎样工作的呢?它的硬件部分包括两套犬牙,安装在两个独立的犬牙环上并受其驱动,两套犬牙有一个共同的盖,盖和一个花键轴相连。 每个犬牙都有特殊的轮廓。在一侧是用于啮合的直角面。这些直角面是沿对角线相对的,这样的犬牙在对某一个档位具有驱动功能的同时,对另一个档位具有超越传动的功能。啮合面有轻微的后向锥度,以保证犬牙能在加载时锁定在啮合齿轮上。 相对角上有一个斜坡,可在新档位啮合后将犬牙从前一个档位推离。 在空档时,两个犬牙环处于变速比的中间位置。选一档时,犬牙会发生移动并和犬牙啮合面发生啮合。犬牙通过与换档执行器相连的换档拨叉驱动。 驱动犬牙将一档齿轮与输出轴锁定在一起,将扭矩从齿轮传递到输出轴。一档的超越传动犬牙也会移动并将齿轮以相反的方向和输出轴锁定。这样可以在油门关闭且发动机倒拖时将扭矩从齿轮传递到输出轴。这样就消除了犬牙啮合式变速器常见的后坐现象。 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5 在加大油门换档时,一档齿轮的超越传动犬牙卸载后和二档齿轮啮合。然后换入二档时,前一个驱动环卸载。 如果犬牙之间不能完全啮合,即实现两个犬牙面之间的啮合,由于相对速度差的存在,二档齿轮会打开一个啮合缺口。在犬牙抵住啮合面后,在拨叉和执行器的共同作用下,储存的能量会将犬牙送入缺口内。 此时,一档超越传动犬牙成为二档的驱动犬牙。在换入二档后,一档的驱动犬牙随即卸载。这时候,这些犬牙不再受其固定面固定,可以被执行器或犬牙上的斜面推离档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