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价值链看全球供应链_中科院
供应链全球化的影响与启示

供应链全球化的影响与启示一、供应链全球化的深远影响1. 经济格局的重塑供应链全球化使得经济活动不再局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形成了全球性的经济网络。
这种网络使得资源、资本、技术和人才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 产业结构的优化供应链全球化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
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和优势,专注于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通过全球供应链实现资源和产业的优化配置。
3. 消费模式的变革供应链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消费模式。
我们不再局限于购买本地或国内的产品,而是可以享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产品和服务。
这种消费模式的变革,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4. 工作方式的变化供应链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
我们不再局限于在某个固定的地点工作,而是可以通过网络和通讯技术,在任何地方进行工作。
这种工作方式的变化,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增加了我们的自由度。
5. 环境保护的挑战供应链全球化也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挑战。
虽然全球化使得资源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如何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保护我们的环境,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二、供应链全球化的启示1. 合作与共赢供应链全球化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无论是国家之间,还是企业之间,都需要通过合作,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实现共同的发展。
2. 创新是关键供应链全球化也告诉我们,创新是关键。
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3. 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供应链全球化也凸显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有更多具备全球视野和能力的人才,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4. 可持续发展供应链全球化也提醒我们,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
5. 风险管理供应链全球化也让我们意识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的供应链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风险,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全球化与全球供应链管理

全球化与全球供应链管理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速,全球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关键性的优势。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制定的计划、执行的措施和控制的方法,以支持其业务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它是实现一个企业的整体战略和目标时所需的业务过程的一部分。
在全球范围内,供应链管理变得日益重要,因为它影响到企业的成本、质量和交货周期,而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企业能否在全球市场上保持竞争力。
全球化已经使得企业的市场规模从单一国家扩展到整个世界,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管理他们的供应链。
全球供应链管理包括所有与企业的所有供应商、合作伙伴、运营商、物流供应商和客户相关的活动。
全球供应链的构成部分并不像其它供应链那样直接,因为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和标准取决于不同国家的法律和商业惯例。
这种多样性增加了全球供应链的复杂程度。
换而言之,企业必须在全球范围内管理管理他们的供应链,因为不同国家的市场存在不同的文化、法律和运营环境。
全球供应链的一个优势是企业可以通过利用全球市场的机会,实现更快的生产和更具竞争力的成本结构。
例如,某个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可能比其它国家低,因此,当企业需要制造大量低成本的产品时,他们可以选择在该国家设立生产线。
不过,全球市场也存在很多挑战。
企业必须克服语言、文化、管理、商业气氛差异等众多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另一个优势,全球供应链管理可以使得企业适应不确定性和从中受益。
企业本质上是在一些未知的未知性的环境中运营。
他们的客户、供应商和竞争对手都可能出现不同的挑战和机会。
此时,全球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反应和适应这些变化。
通过全球供应链他们可以获取关键信息,及时地调整业务和战略方向。
他们可以更快地实现生产和供货,并通过定价策略等各种方法优化他们的供应链。
而全球化则加速了不确定性的扩散,因此,全球供应链管理变得更为必要。
总之,全球化和全球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强调。
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业务和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全球价值链研究综述及前景展望

A review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into global value
chain
作者: 杨翠红[1,2];田开兰[1,2];高翔[1,2];张俊荣[1,2]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北京100190;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版物刊名: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页码: 1961-1976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8期
主题词: 全球价值链;异质性;产业转移与升级;贸易摩擦;环境责任
摘要: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贸易成本的下降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全球价值链的发展
进而驱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以及贸易核算方法的革新.本文介绍了全球价值链概念的形成及其理论研究,总结了全球价值链的定量核算研究,进而综述了全球价值链对产业经济发展和环境责任核算的影响,并指出了相关的研究空白.然后,总结了不同文献研究全球化分工对中美就业和福利影响的不同结论,以剖析全球价值链分工下贸易保护主义的逻辑与效应.最后,本文从全球收入链、全球价值链面临的挑战、变化新趋势及我国的应对策略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研究展望.。
文献综述 --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在发展中国家的创新与升级The Global Value Chain In The Innovation And Upgrading of Developing Countries摘要:升级需创新,创新需学习。
升级和创新是增强国家、地区和企业竞争力必不可少的。
在发达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是被用来解释体系和组织之间的系统地相互影响的重要作用。
对于不发达国家,参与GVC是有利于不发达国家的公司,因为它提供了国际性技术资源。
此文就以中国手机开发商和巴西家具及制鞋业为例,对全球价值链在发展中国家的创新及升级展开研究分析。
Abstract:Upgrade needs to innovation, innovation needs to learning . Upgrading and innovation is indispensable for national, regional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system is used for important role between the system and the organization system to explain the mutual influence. For the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to participate in GVC is beneficial for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of the company, because it provides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resources. This paper takes China mobile phone developers and Brazil furniture and footwear industry as an example, o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in the innovation and upgrades the developing research analysis.关键字:全球价值链创新升级学习技术能力Keywords: Innovation And Global Value Chain Upgrade Learning Skills当今,所有人都相信知识和创新是竞争力的决定因素,甚至是一个地区、国家、企业集群和公司增长的决定因素这一论点。
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复旦大学

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复旦⼤学全球价值链的新变化⼀、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全球价值链(The Global Value Chain,GVC)概念的发展历程⼤致可以归结为三个阶段:价值链(Value Chain)、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GCC)、全球价值链(GVC)。
1985年,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书中率先给出对价值链的解释:价值链是⼀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这⼀过程中包含很多不相同但有密切关联度的⽣产经营活动,⽽这些⽣产经营活动⼜是由设计、⽣产、销售及辅助产品⽣产的各个企业承担。
1999年,格⾥芬提出了全球商品链(GCC)这⼀概念。
格⾥芬通过对价值链的研究,发现很多价值链都是由⼀些跨国公司主导,同时,起⽀配作⽤的是这些跨国公司中的某个领导型公司,领导型公司对该价值链的各个价值环节上的衔接和互动发挥重要作⽤。
格⾥芬等认为GCC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先是具体进⾏价值链环节⽣产的企业和⼀些配套企业(如家庭作坊),其次要考虑到社会及政府在价值链环节中发挥的作⽤,最后利⽤国际关系⽹络将⽣产企业与政府等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融⼊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去。
⽆论哪个商品链,其内部具体加⼯流程或环节都可以表⽰为在⽹络关系中的节点或节点集合,⽽这些节点或者节点集合通常都是连在⼀起的;商品链中的节点的集合都可对应具体的⼀系列⽣产环节,包括原材料投⼊、半成品⽣产与投⼊等、劳动⼒投⼊、物流运输、销售、消费和售后服务等内容。
2001年,格⾥芬⼜提出了全球价值链(GVC)的概念,GVC概念的提出为研究国际化⽣产在地理和组织⽅⾯的特征提供了⼀种基于⽹络的⽅法,表明动态性是全球产业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其考察的内容主要包括:价值分布在哪⾥、由谁来创造和如何分配。
联合国⼯业发展组织(UNIDO)2003年为GVC给出的定义是:GVC是通过将⽣产、销售和售后处理等⼀系列过程融合起来,为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商品或服务价值的全球性跨国企业⽹络组织,这⼀系列的过程包括从原料采购、劳动⼒及其他相关⽣产资料的投⼊、半成品的⽣产和再投⼊、成品的销售和运输,直⾄最终消费、售后服务和回收等。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其中,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表现尤为突出。
全球价值链是指全球各国在不同领域进行合作与分工,在整个产业链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产品与服务的制造过程。
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与全球价值链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一、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产业链的中心环节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愿意选择在中国生产,或者是选择中国作为商品的最终市场。
这使得中国逐渐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举个例子,很多国际知名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都需要在中国的工厂中组装完成,并通过全球的销售网络向各国市场销售。
二、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优势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优势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人口众多,劳动力市场非常活跃,这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资源支持。
其次,政府积极推动开放和对外贸易,降低外商投资门槛,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资。
再次,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为爆发式增长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三、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挑战虽然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表现突出,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近年来中国的工资水平虽然快速上升,但仍然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
这也使得中国的产业链在升级转型时,需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才能逐步跨越高端制造的门槛。
其次,中国在环境修复、安全监管方面还有进一步的改进空间,尤其是在化学品和工业废料的处理上还有一定的欠缺。
四、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其中,中国经济体量的增长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将成为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结构升级与调整,“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升级,并开启向产业价值链上游、中游的挺进,实现“中国品牌”的崛起。
全球供应链,中国很重要!

全球供应链,中国很重要!本刊记者徐盼盼文/摄—场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社会 经济受到考验,中国制造停摆,更让 各方再次明确认识到全球经济链条相 互交错、密不可分。
供应链影响发酵口罩之外,衣食住行的“衣”仍 旧是重要的生活必须要素,而受疫情 影响,连锁反应之下,供应链的问题 正在从其它行业传导到纺织服装业。
据曰本媒体报道,虽然一些国际 时尚品牌已经将部分生产线转移至东 南亚国家,但是,越南、柬埔寨和缅 甸等国家和地区的服装代工厂仍需依 赖中国供应原料。
比如越南缝纫产品 所用的原料有大约60%来自中国。
以优衣库为例,其越南代工厂的发货时间推迟大约两周,就能导致优衣库在3月份出现库存短缺,而且,该公司部分新产品已经延迟推出。
不管是中国还是越南,亦或是其它东盟国家的工厂,都有60%的原材料和辅料必须依靠中国供应。
目前,因疫情影响,中国的供应链和运输中断影响已开始蔓延到东南亚。
从生产方面看,优衣库母公司迅尽管疫情带来的困难不小,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仍然稳固。
销集团仍然有一半的生产线在中国大陆,虽然越南有近20%的核心缝纫工厂,柬埔寨也有一部分生产线,但均需依赖中国大陆供应原料的国家之一,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大。
越南《工贸报》曾点名指出一些受越南材料供应短缺影响的工厂名称,认为其必须找到供应来源,否则只能停产。
越南第十纺织厂,是著名服装品牌G a p和汤米•希尔费格的供货商,生产环节中50%的原材料需要从中国进口,目前也面临3月和4月的大量订单无法按时交付的困境。
中国挑战,亦是世界挑战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所言,“这是需要团结的时刻”。
对这18一点,全球制造业越来越感同身受。
新冠肺炎正给全球供应链带来压力,疫情早日终结已成为全球的期望。
“推迟开工、人员隔离,以及物 流停滞等情况,已经影响到整个供应 链,不是上游或下游一两家企业,是 整个供应链出现了问题。
有些主要原 辅材料面临断料的风险。
”浙江一家 外向型制造企业负责人说。
《全球供应链管理》课件

全球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2. 降低风险
通过多元化采购和分销策略,企业可以降低对单一供应商或市场的依 赖,从而降低供应链风险。
3. 增强创新能力
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够促进企业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为企业带来新的思维和创意,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4. 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在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推动下,企业可以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开 拓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总结词
快速、灵活、定制化
详细描述
ZARA的快速反应供应链是其成功的关键因 素之一。通过紧密关注时尚趋势和市场需求 ,ZARA能够迅速调整生产和供应链管理, 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此外,ZARA还注重提 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多样
化的需求。这种灵活性和定制化能力使得 ZARA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生产布局,可以提 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增强市场响应能力
全球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 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企业的市 场响应速度。
4.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全球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更好 地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
5. 提高企业更好的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 有率。
企业应与供应商、物流服务商等 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 应对挑战,实现共赢。
提高全球供应链管理水平的建议
培养专业人才
企业应加强全球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管理团 队的专业素质和国际化水平。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企业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 共享和协同工作。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应强化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融 入日常工作中,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口所占百分比 (2008)
进口所占百分比 (2008)
发达国家
90.55%
80.15%
发展中国家
9.45%
19.85%
全球药品贸易基本上主要在欧美发达国家 间进行,发达国家提供了全球91%的药物出口 和80%的药物进口。(资料来源:李大伟等)
(续)
11
发现药物成分(原 料药)
失败
临床前研发(制 剂)
失败
未通过临床申请
临床试验I期
案例2: 全球医药产业 ——专利药价值链
专利药的全球价值链目前仍然 是全球医药产业的主要价值链。 发达国家控制了专利药价值链 从研制到生产的战略环节,我 国基本上没有话语权。
临床试验II期
消费环节
临床试验III期
原料药生产(药 厂)
制剂生产(药 厂)
通过生产申请
研发环 节
同时,中国需要大量进口的铁矿石和石油等资源 供应链,也基本被欧美和日本等国家牵着鼻子走。
13
案例4 :UPS——全球供应链 金融把握产业链制高点
UPS2002年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成立了专 门的UPS金融公司,推行全球供应链金融 。
UPS奔走于沃尔玛等大进口商和东南亚数以万计的中 小供应商之间。UPS在两周内把货款先打给出口供应 商,前提条件是揽下其出口清关、货运等业务以得到 一笔可观手续费。这样,小型出口商得到及时的现金 流,而拥有银行的UPS则在美国和进口商一对一结算。
3、我国今后的产业格局应该怎样,在产业升级 中如何进行中国式的风险管理?尤其是如何进 行供应链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
2
冯李汪物流金融工作室 部分理论成果简介
部分理论成果包括专著《物流与供 应链金融创新:存货质押融资风险管理》 和《物流与供应链金融评论》,在国内 外期刊、会议等上发表了论文90多篇, 相关研究已连续四届获得中国物流学术 年会论文一等奖。
(续)
3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评论》简介
(1)本书从理论、行业、企业等多个层 面,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探寻了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奥秘; (2)应用了金融系统工程等最新的理论 成果,为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的后续研究提 供了较好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思路;(3) 整理了一些典型的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案例 并进行了分析和评论,有助于以管窥豹透 视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中国图景; (4)对近期发生的一些热点话题和重要 议题进行了解读和评论,有助于预测物流 与供应链金融的未来轨迹、把握业务拓展 方向。
4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创新:存货 质押融资风险管理》简介
拓展物流与供应链金融蓝海领域, 关注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典型模式, 融合金融系统工程理论最新思想, 创建存货质押融资风险管理框架, 打造业务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平台, 研究关键风险控制指标决策技术, 突破存货质押融资风险管理瓶颈, 支持供应链物流资金流全程整合。
从全球价值链看全球供应链, 从全球制造中心看中国风险管理
, (冯李汪物流金融工作室)
Email: sywang@
冯李汪物流金融工作室
2008年5月,汪寿阳、冯耕中和李毅学等教授共 同发起成立了“冯李汪物流金融工作室” 。工作室 重点关注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的系统解决方案、物流与 供应链金融产品设计、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系统控制平 台构建以及物流与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等重要问题的 研究与产业化推广工作。
UPS全球供应链金融已扩张到60多个国家,2007年 正式登陆中国。其宗旨是通过全球供应链金融把握产 业链制高点 。
14
关键问题
1、为什么发达国家无论在资源、数码、服装、 服务等产业上总能够占据价值链的战略环节, 并总能够通过战略、技术与其他手段掌控整个 供应链的运作?
2、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如何相互作用,怎么将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来控制全球供应链?
5
成果应用与推广
(1)政策研究报告 2002年——2004年,主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库存商品融资业务作业 规范》;撰写了相关政策报告,并已上报中央,对高层决策起到了辅助参考作用。
(2)“存货质押融资管理信息系统”软应用与平台构建 “存货质押融资管理信息系统(e-Inventory Financing Windows)V1.0”已获得国家 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软著登字第069731号,2007年),并正在构 建供应链金融业务控制与风险管理系统化平台。
6
报告提要
从全球价值链来分析当今的全球供应链, 试图提出和讨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一些 关系与发展问题;另外一方面,试图从全球 制造中心来讨论中国的风险管理,并重点介 绍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
7
报告框架
案例剖析 1 全球价值链发展状况 2 全球供应链治理与控制 3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新动向——供应链金融 4 全球制造中心的危机与 产业升级之路 5 产业升级中的中国式风险管理 6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7 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与需求 结束语
8
案例1:iPod的全球价值链分解
(续)
9
若iPod的零售价是299美元,苹果公司大 概创造80美元的附加产值,其他美国公司(微 处理器供应商)创造7美元,商店有75美元的附 加值,日本公司26美元,韩国公司1美元,而中 国大陆公司的附加值仅在螺丝钉和电线等通用 件里面,几乎忽略不计。
10
案例2:全球医药产业 ——进出口状况
(3)与银行和企业合作 理论成果和技术方法工具已应用于相关银行与企业的物流金融创新中,并产生了 经济和社会效益。
(4)报刊专栏 与“现代物流报”合作创办了物流金融专栏。
(5)行业发展报告 从2007年起,已经连续4年在《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上发布“中国物流金融业回顾 与展望”的年度预测报告;从2009年起,连续两年在《中国仓储行业发展报告》上 发布了“中国仓储金融服务分析与展望”的年度预测报告;定期主持了几个物流金 融和仓储金融的全国性论坛,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生产环 节
营销环节
12
案例3: 中国资源供应链危机
作为稀土大国,我国在价格上没有话语权,整个 供应链都在被外资曲线操纵。据《证券日报》调查报 道:按2009年8月20日行情,纯度在99%-99.9%的氧化 澜的价格只有2万-2.3万元/吨……氧化铈只有1.4-1.6万 元/吨,相当于每公斤氧化铈只能卖到16块钱,而猪肉 价格是18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