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族精神.ppt

合集下载

3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3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考点1:理解什么是民族精神
考点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考点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考点4: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考点5: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中华民族精神的 丰富和发展)
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作为 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A.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 新时 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 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突出表现:雷锋 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
第 三 单 元 中 华 文 化 与 民 族 精 神
第 三 单 元 中 华 文 化 与 民 族 精 神
•中华文化古代辉煌的历程 •关于中华文化的衰微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我们的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族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表 中 文化 中 现 华 化 的 华•中华文化的力量 为 文 的精 民 民 化 结髓 族 族的 晶 精 精力 是神 神量 优是 的集 秀中 力中 传华 量 统文
•中华文化古代辉煌的历程 •关于中华文化的衰微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我们的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族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的力量
见 中 (原因) 汉字 华 源远流长 史书典籍 证 包容性:求同存异、 文 兼收并蓄 化 文学艺术 独特性 基 科学技术 本 我们的 博大 区域性 成因、不同区域 民族精神 特 文化关系 征 精深 (表现) 民族性 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美国中央情报局关于对付中国的招数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课件(PPT,共24张)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课件(PPT,共24张)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 竞争力的要求。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 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中华民族精神作 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 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 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 需要。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 大,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 政治图谋。面对这种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 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 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 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我们都应该 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3、近年来,广西创新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形式,以“国
旗工程”为重要载体,分边境一线、海疆一线和少数民族乡3
个阶段,在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大力弘扬和培育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
D 核心的民族精神(
)
①有利于增强各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
感 ②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③能够为
课堂小结
目标测试
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给
B 我们的启示是( )。
A.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 B.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 精神的全新面貌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D.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 力,是民族之魂
一、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1、民族精神的时代性 民 族 精 神 作 为 _民__族__文__化__ 的 结 晶 , 随 着 _时__代___ 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近百年来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3.7我们的民族精神

3-3.7我们的民族精神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可见,中华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 动态发展的过程,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讲解点2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2) 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3)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背一背 记一记
答案
解析
该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精 神的理解。中华民族精神是动 态的,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之中。“双百”人 物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故A 正确。B项错误,中华文化博 大精深。C项错误,在当代中 国,马克思主义指引方向。D 项错误,在当代中国,用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 量。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答案
解析
本题存在迷惑项, 其关键点主要是“反 分裂”的行动,分裂 包括在思想上和实际 的行动表现上,对于 分裂分子我们可以采 取一切方式,因此① 不符合题意要求;③ 的表述是错误的,是 爱国主义外延的缩小 。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二
命题揭密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命题形式既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但以主观题为主。考生 在备考时,要掌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理解弘扬民族精神 的途径和形式,如发挥“主心骨”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 良传统等都可以作为主观题的答案要点。
基本内涵
时代
弘扬中华 特征 民族精神
途径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考点一
命题揭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 命题形式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高考经常会依据 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来考查对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把握。 要注意掌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不 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等知识。

传承民族精神PPT

传承民族精神PPT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怎样 的意义?
• 1、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必须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锻造积极有为的民族品格,增强民族自尊心、自 信心,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为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 农红军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所向无 敌的英雄气概,赢得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的胜利。 从此,长征精神犹如一座丰碑,树 立在我们民族复兴的史册中!
时期 革命战争年代
民族精神
井冈山精神 延安精神 长征精神 大庆精神 雷锋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抗洪精神 “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新时期
请将下列民族精神和相关的 名言警句、历史典故连起来
团结统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古男儿当自强 玄奘西行、鉴真东 渡 屈原放逐而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
和为贵、与人为善、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精卫填海、大禹治 水 郑成功收复台湾、 戚继光抗倭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 源。 — 周恩来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从 1914年持续到 中华民族历来以团结统一、爱 1918年,历时四年,参战国有30个左右,卷入人 好和平著称。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 口达15亿,死伤约3000万人。仅仅过了20年,第 精神不仅表现在各兄弟民族之间的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从1939年开始,到1945年结 束,长达六年之久,先后共有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互帮互助、携手共进,而且还表现 20亿以上人口卷入这场战争。战争中死亡人数达 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 6000万。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公开课) PPT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公开课) PPT


中华文化 征
集 中 表 现
源远流长 历程: 见证:汉字、史书典籍
原因
包容性: 内容、意义
原因


博大精深
独特性 区域性 民族性
中华民 是什么:基本内涵(核心、主题) 族精神
为什么:弘扬和培育必要性、重要性




要 求







“环顾世界的沉思”
探究1:结合课本81页材料一、材料二 思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
(2)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提高 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3)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有利于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使整个中华民族始终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对于:维护国家统 一和民族团结,激励中华儿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 大复兴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易误易混辨析
1. 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 学典籍的延续。
2. 认为弘扬民族精神会影响经济建设。 3. 认为民族不同,民族文化就没有共同之处。 4. 认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导致狭隘的民
族主义。 5. 认为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矛盾的。 6. 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
课堂练习
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给我们的启示 是( ) A 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 B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精 神的全新面貌 C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D 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之魂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文化生活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文化生活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解析
本题以五公祠的一副对联为载体, 考查中华民族
精神方面的知识,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这副对联歌颂了五 公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风范, 歌颂了五公身处逆境而不坠青 云之志,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无我”精神。由此不难看 出①④正确,应选 C,②③不符合题意。
易错点二:错误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提醒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 精神的各个方面。
(2)地位: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 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发展:形成于古代中华文化之中,熔炼于近代人民奋 勇抗争之中,彰显于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 中。
特别提醒
①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
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代发展相对接。 2007 年, 来自全国各地的 27 位大学生, 在选择未来时不只作功利 想,不仅为稻粱谋,毕业后奔赴海南省鹦歌岭自然保护区。 经过 5 年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自然保护 区工作站,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土。鹦歌岭 的大学生因甘于奉献而快乐,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理 想而诗意。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美好情 怀和理想气息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
特别提醒
不要将民族精神看作是一成不变的, 民族精
神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 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发 展过程。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实质: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 和发展强基固本。 (2)地位: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 的任务。 (3)意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 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 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4)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灾难的背后是顽 强不屈精神。地 震让我们更坚韧, 灾难让我们更顽 强。“任何困难 都难不倒英雄的 中国人民!”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1)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要求,也有 不同的具体内涵。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 整体意识
“土尔扈特东归”所展示的就是一种团结 统一的精神。
(2)爱好和平
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走和平发展道路;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勤劳勇敢
吃苦耐劳、勤俭节约、 艰苦朴素、不畏强暴、 英勇顽强,“克勤于 邦,克俭于家”, “天道酬勤”“不畏 强御”、“勇者不 惧 ”···
(1)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P72第一段 中华文化
集中表现
植根于
中华民族精神
(2)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P72第一段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①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3)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
2、勤劳勇敢精神 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②是中国共产党 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 摧的立业根基 ④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 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 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 威胁,这说明 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使用武 力 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 部分 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014年11月16日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2014年11月16日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例3、(2011· 福建文综T27)“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 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 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 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解析】本题以“双百人物”这一时代热点为背景,考查学生的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文化生活中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核心价值体系等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综合性较强。从材料中 “实现精神的升华”等字眼我们可以判断,这种精神就是新时代 的民族精神,A项说法正确,符合题干主旨,故入选。B项错在 “人人践行”,与事实不符;C项说法错误,中华美德不能指引 方向,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文化前进的方向;D 项正误混杂,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正确的, 但凝聚力量说法错误,应为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选A。
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拥 护祖国统一
课堂总结
核心 ----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是什么
中 集中 华 中 华 表现 民 族 文 民 化 植根于精 为 族 神 什 --重要性(作用) 之 魂 么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内容----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精神纽带
精神支柱 精神动力 “魂”
“精神火炬” 怎么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第二框)
中华民族文化 根
中 华 民 族

中华民族精神
深深植根于
“惟有民魂是值 得宝贵的,惟有 他发扬起来,中 国才有真进步”。
请概括出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作用
一、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作用: (“三精神”“一魂”“一火炬”) (1)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 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2)是中华民族之魂。 体现了中 华民族精 (3)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p76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搞战精神, 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 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关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 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 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 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 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10 分)
【答案】①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 反作用。(2分)
②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 神动力。(2分)
③抗战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 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3分)
(2)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航天成就增强 文化自信,激发创造活力,提升创新能力;航天人的精神丰富 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国际航天合作为 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了积极贡献,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 响力。
2.(2016年课标卷Ⅰ,39)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 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栋梁。
继承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 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 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考点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1.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交流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 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 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 图谋。
1.(2017年北京卷,25)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中的“五色”常指 “焦、浓、重、淡、清”,即使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阴 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妙。下列认识正确的 有( )
①“墨分五色”在墨色运用上丰富多变,是辩证思维的体现 ②墨色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 ④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1.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源泉角度 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自身角度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主心骨” 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 骨”。有了“主心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 神支柱。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 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 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 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更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 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 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 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 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郑 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专题二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课件制作:云南玉溪一中 龚华
考纲 展示
考情 分析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弘扬和培育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民族精神 (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1.从考查内 近几年本课的高频考点主要集中在中华民族精
容上看
神的核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2.从考查形 式上看
试题考查以选择题为主,其中对弘扬和培育民 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的考查多以非选择题的形 式出现。
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伟大创造精神。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 伟大奋斗精神。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 伟大团结精神。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 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 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伟大梦想精神。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
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2年来,已建成了种类齐全、配套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 先后向9个国家出口11颗卫星,与37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21项双边合 作协定或者协议,为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秘鲁等国提供卫星服务,支持 他们防灾减灾,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了积极贡献。
(1)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创新的观点并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航天人是怎 样以创新来推动中国运载火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10分)
误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 点拨:中国人民具有开放的心态和博大的胸怀,既坚持中华 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民族文化,也尊重其他民族的利益和文化,努 力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同世界上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 展。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 误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抵制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点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 长处,又要警惕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代表的航天成就对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作用。(8分)
【答案】(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创新推动科技的发展。航天人创新思维方式,研究新情况、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新思路、实现创新设计;推进实践创新,攻克了一系列关键 技术,推动中国运载火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 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 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 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 柱(意义)?
3.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 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 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否认侵华历史的言行,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破坏了中 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对人类和平和正义事业构成了巨大威胁。
考点三: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 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的结晶。
2.我们的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 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 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2015年课标卷,39)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 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 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 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 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囚主义 的壮丽史诗。
1.(2018年海南卷,25)2016年11月3日,我国最大推力的新一代运载火 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火箭运载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进入 国际先进行列。“长征五号”新研产品比例高达90%,攻克了大直径箭体结构、 大型低温捆绑火箭等十二大类247项核心关键技术。在“长征五号”研制过程 中,我国航天人发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锐意进取、顽强拼博的精神,采用 全数字化三维设计方法,改善受力设计和焊接工艺,累计开展7000余次、1000 余项地面各种试验……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 论加以批驳。(12分)
4.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 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 远的精神火炬。
误区: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涵可归纳为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 精神。
误区: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点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社会主义思想道 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误区: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始终是一致的。 点拨: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3)近年来,日本政界有人企图否认日本侵华的历史, 请你加以批驳。(6分)
【答案】南京大屠杀、731部队制造使用生化武器残害中国 人民等日本分化战争的罪行铁证如山,不会因任何人的抵赖而 改变。
否认日本侵华历史的言行,是对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行的 蓄意美化,是对世界公理良知的粗暴践踏,违背了当今和平与 发展的世界潮流。
人的角度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人人都应该 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 柱(意义)?
(1)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 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 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
(4)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有没有高昂的民族 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中华民族精神作 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 要功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5)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6)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 行进的根本力量。 (7)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成为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