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应用题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初步学会从不同的数学角度观察思考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了解含有乘加、乘减应用题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自己记忆乘法口诀。

4、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昨天的表现非常好,现在请大家仔细看图,从图上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我们怎么来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划船呢?

学生发言回答:可以用加法和乘法计算。

加法算式; 3+3+3+3=12(个)

乘法算式:4×3=12(个)3×4=12(个),

答:一共有12个小朋友在划船。

二、自主探究,教授新知:

1.师:这幅图片中除了12个小朋友在划船外,还有什么呢?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有哪位小朋友能帮帮老师,帮老师再编一道应用题出来呢?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我们能用加减法算式解决吗?能用我们新学的乘法计算吗?

师生讨论:(板书)

加减法算式:3+3+3+3+7=19(个)乘加乘减算式:3×4+7=19(个)

4×3+7=19(个)

答:一共有19个小朋友。

师:你看得懂这些算式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还有不同想法吗?

师:(板书)7+(3×4)=19(个)

师: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加括号呢?

师:谁还有不同意见?

师:你是怎么知道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的呢?

师:你真了不起,我们在计算乘加乘减算式,我们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所以,这里便不用加括号了,因为没有括号,也要先算乘法

师:明白了吗?

师总结归纳:在做乘加乘减算式时应先乘后加减,要算一共有多少小朋友,同学们列出了这么多不同的算式,可见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多思考,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师:你们还能在想出其它的方法吗?

师:(板书)

7+4×3=19(个)

2.加强记忆做一做

师:这幅图片你看到了些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练习一)

师:这道应用题我们又应该怎么解决呢?开动你们的脑筋,动动你们的小手做在你们的作业本上。

学生做完

让学生说说自己我怎么做的。

三、巩固练习

板书问题

师:这幅图片小朋友你们观察到了些什么呢?

师:这道题我们又应该怎么来解决呢?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用我们今天学的乘加、乘减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题呢?

学生自主练习,让一,两个学生到前面来演板。

老师进行讲解( 并出示正确答案)

四、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一共有多少小朋友?

3+3+3+3+7=19(个)

3×4+7=19(个)

4×3+7=19(个)

7+3×4=19(个)

7+4×3=19(个)

答:现在一共有19个小朋友。

五、教学反思:

前面的小括号的作用产生了知识的负迁移,现在碰到先乘再减或加,并且乘号在后面时,本来不用添括号的,可好多学生一想到后面的要先算,就把括号加上去了。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对小括号的使用并不真正熟练掌握。在以后练习课中,增加对小括号的专题训练,从而进一步巩固小括号的正确使用,及乘加乘减的计算顺序的掌握。出示一些分步算式,然后让学生把两个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