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第三阶段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概论》第三阶段作业

一、名词解释:

1、货币需求

就指社会公众(个人、企业、政府)愿意以货币形式(现金和存款货币)持有其拥有的财富的一种需要。

2、基础货币

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与银行存款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准备、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称为基础货币。

3、货币乘数

把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相比,其比值就是货币乘数。

4、通货膨胀

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

二、简答题:

(一)如何理解货币需求?

人们研究货币需求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宏观上考虑,一国的社会财富对应着多大的货币需求,也可以从微观角度分析每个社会个体的货币需求;考虑到特价因素,可以把货币需求区分为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一个具有弹性的区域。

(二)我国货币供给机制如何转变?

1997年之前,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信贷实行严格的信贷计划控制。

1998起,中国人民银行取消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管理。

2003年,一方面发行央行票据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进行冲销操作;另一方面通过紧缩

信贷的方式回收流动性。

(三)货币均衡与失衡的含义各是什么?

货币均衡,就是货币供应量基本符合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必需的货币量。这种均衡有三层含义:(1)货币均衡不是简单的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的均衡,而是货币供应量与实际货币需求量的均衡。(2)货币均衡不是货币供应简单地适应某个既定的货币必要量而实现的均衡,而是在货币供应量与货币必要量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货币均衡。(3)货币均衡是货币供求在一定范围内相互偏离的广义均衡,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供求相等。

货币失衡,是相对于货币均衡而言的,是指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不相适应已达到了影响经济正常运行的程度,即供求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失衡。

(四)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制度性约束有哪些?

主要有三类: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业务。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优惠利率、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和预交进口保证金。

(3)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贷款限额、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最高限额、特别存款、道义劝告、窗口指导。

(五)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依法监管原则。

(2)合理、适度竞争原则。

(3)自我约束和外部强制相结合原则。

(4)安全稳定与经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三、论述题:

(一)货币供给过程中的经济行为主体包括哪些?

(1)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货币供给过程中的主导力量,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展开的:通过吞吐基础货币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进而调整和控制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通过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规定及调整,影响货币乘数。

(2)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通过调节超额准备金比率和向中央银行的存款规模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

(3)政府

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与货币供给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机制。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办法有三种:增加税收、增发政府债券和变动基础货币,不同的弥补方式对于货币供给具有不同的影响。(4)社会公众

社会公众包括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居民主要是通过改变通货存款比率C/D以及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而企业则是通过持币行为以及贷款需求的变化影响货币供给。

(二)我国应对通货紧缩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扩大财政赤字、增加货币供应量、下调利率等宏观手段。

此后一段时间内,通货紧缩还有苗头,应有长期的对策与思路:

1调整供给结构,以适应需求。特别要注重发挥市场经济的“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引导企业在通货紧缩的商业低潮期寻找商机,发展和培育核心竞争力。

2刺激消费需求的着力点应放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减小贫富差距、改善城乡居民对经济前景的预期上。其中培育城乡居民的购买力,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增加政府政策的透明性、公开性和可信性等是刺激消费的关键环节。

3)鼓励民间投资及非国有经济的民展。从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减轻负担、便利融资、立法保护、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改革等制度性因素入手,改善民间投资的环境。

(4)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或其他宏观经济政策时,要对政策的作用,条件,局限性等有恰当的估计,并注意掌握适当的数量界限,更需要注意调控的灵活性、前瞻性和艺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