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肽(1)
第二章 活性肽类

2
生物活性肽(简称活性肽)指的是一类分子量小于6000D, 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多肽。这些活性肽具有多种人体代 谢和生理调节功能,食用安全性极高。 由于动物体内存在大量的蛋白酶和肽酶,人们长期以来一 直认为,蛋白质降解成寡肽后,只有再降解为游离氨基酸 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 20世纪60年代,有研究证明寡肽可以被完整吸收。此后人 们对寡肽在动物体内的转运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 动物体内可能存在多种寡肽的转运体系。 目前的研究认为,二、三肽能被完整吸收 二 三肽能被完整吸收,大于三肽的寡 肽能否被完整吸收还不确定,但也有研究发现四肽、五肽 甚至六肽都能被动物直接吸收。
12
酪蛋白磷酸肽的分子内具有丝氨酸磷酸化结构,对钙的吸 酪蛋白磷酸肽的分子内具有丝氨酸磷酸化结构, 收作用显著。 收作用显著。它是应用生物技术从牛奶蛋白中分离的天然 生理活性肽,存在于牛乳干酪素中,有两种物质。 生理活性肽,存在于牛乳干酪素中,有两种物质。 干酪素制成的 酪蛋白磷酸肽是由37个不同氨基酸组 制成的α 由α-干酪素制成的α-酪蛋白磷酸肽是由37个不同氨基酸组 成的磷肽,其中有与磷酸基相结合的丝氨酸7 成的磷肽,其中有与磷酸基相结合的丝氨酸7个,分子量 4600。 为4600。 干酪素制成的 酪蛋白磷酸肽,是由25个不同氨基酸 制成的β 由β-干酪素制成的β-酪蛋白磷酸肽,是由25个不同氨基酸 组成的磷肽,其中有与磷酸基相结合的丝氨酸5 组成的磷肽,其中有与磷酸基相结合的丝氨酸5个,分子 量为3100。 量为3100。 酪蛋白磷酸肽是一类含有25~37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 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 酪蛋白磷酸肽是一类含有25~37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在 pH7~ 的条件下能有效地与钙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pH7~8的条件下能有效地与钙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绿色饲料添加剂-生物活性肽

大 豆 肽
大豆生物活性肽工艺流程图
大豆粕 灭菌或预热 降解 水 解 度 测 定 上清液 分离提纯 干燥 大豆生物活性肽 固液分离 沉淀物 干燥 易消化吸收蛋白 灭酶 解肽剂 辅助添加剂
生物活性肽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1 改善饲料风味,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具 有饲料诱食剂的功能 具有不同氨基酸序列的活性肽可以产生 多种风味:酸、甜、苦、鲜、咸。某些生 物活性肽可以改善饲料的风味,提高饲 料的适口性,因此可以有选择地向饲料 中添加生物活性肽,以产生所需的风味。 生物活性肽除了本身具有风味外,还有 提升或遮蔽其他物质风味的效果 。
• 氨基酸与肽吸收机制
游离氨基酸的肠细胞主动转运存在着中性、碱性、酸 性和亚氨基酸4类系统,它们逆浓度梯度转运, 通过不 同的钠离子泵或非钠离子泵转运系统而进行。 小肽可能至少有三种吸收机制: 十 ①依赖H+离子浓度和Ca2十离子浓度的主动转运过程 (Matthews,1987;Lincenzini等,1989),需要消耗 ATP。 ②第二种是具有pH依赖性的非耗能性Na+/H+交换转运 系统(Daniel等,1994)。 ③谷胱甘肽(GSH)转运系统(Vincenzini等,1989)
肽的消化吸收代谢
蛋白酶 蛋白质 外肽酶、内肽酶 FAA 寡肽 寡 肽 酶 FAA 小肽
肠细胞
小肽吸收特点: 小肽吸收特点
耗能低、转运速度快、载体不易饱和 可避免AA吸收之间的竞争 小肽本身能促进AA或AA残基的吸收
影响肽吸收、 影响肽吸收、利用的因素 :
动物因素:动物种类、生理阶段、年龄和肠道 部位 肽本身因素:肽链长度、肽的结构、肽中AA的 末端及肽浓度等 其它因素:肽载体等
请老师和同学多多指教
试验组(添加 %大豆生物活性肽) 试验组 添加0.2%大豆生物活性肽)与对照组间的生产性 添加 能和蛋品质比较
生物活性肽的合成与改进

生物活性肽的合成与改进生物活性肽是由氨基酸残基连接起来的短链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这些功能包括抗菌、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因此生物活性肽在医药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生物活性肽的合成方法以及改进策略。
一、合成方法1. 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最常用的生物活性肽合成方法之一。
通过化学手段将氨基酸分子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形成目标肽链。
这种合成方法可以合成各种种类的肽,但是在大规模合成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2. 生物合成法生物合成法利用生物体内特定的酶系统来合成肽。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细菌、真菌、植物或动物细胞等生物体来合成目标肽。
生物合成法具有高效、绿色的优点,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生物合成系统的限制,合成效率可能较低。
3. 合成生物学方法合成生物学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合成肽方法。
该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目标肽的编码基因导入到微生物或其他生物体中,使其能够在生物体内合成目标肽。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经济、可控性强的特点。
二、改进策略1. 探索新的肽连接方法目前常用的肽连接方法主要有固相法和液相法。
固相法由于合成效率高、操作简便,成为主流方法。
然而,固相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反应物的浪费和副反应的产生。
因此,改进合成肽的连接方法是提高合成效率和纯度的关键。
2. 引入改良的保护基在肽合成的过程中,引入改良的保护基可以提高反应的特异性和纯度。
传统的保护基可能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副产品,降低合成液纯度。
引入改良的保护基可以减少这些副反应的产生,提高合成的效率和纯度。
3. 优化反应条件反应条件的优化可以提高合成肽的产率和纯度。
例如,适当调节反应的温度、pH值、溶剂选择等条件,可以提高合成反应的速率和产率。
此外,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溶剂,也可以改善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和产物的纯度。
4.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改进目标肽的性能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以对合成的目标肽进行改良,使其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
例如,可以通过点突变、插入或删除氨基酸等手段,改变目标肽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活性肽的生物合成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活性肽的生物合成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是细胞内最为常见的信号分子。
在细胞生理学上,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
与药物研究相关的生物活性肽有多种类型,如抗癌肽、抗生素肽、神经肽、激素肽、免疫肽、生长因子肽等。
这些肽具有生物活性和生物效应,通过与蛋白质发生作用,发挥其生理和药理功能。
生物活性肽的生物合成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一、生物活性肽的生物合成生物活性肽的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许多蛋白质参与其中,如转录因子、翻译因子、蛋白酶、肽酶、分泌小体等。
生物活性肽的生物合成可分为三个阶段:转录、翻译和后转录。
1. 转录生物活性肽的基因通常由多个外显子和内含子组成,基因表达的过程主要包括基因转录和RNA后处理。
首先,细胞核内的DNA转录成RNA,在此过程中,RNA聚合酶将DNA模板上的基因序列复制成RNA,形成原粒RNA(pre-mRNA),原粒RNA大多数含有转录后剪接的内含子。
内含子有一般的序列特征,如分支点、5'末端的donor位点、3'末端的acceptor位点、旁路位点和剪接剂等。
在生物活性肽生物合成的过程中,原粒RNA经过选择性的剪接后,由于暴露出的端点信号,而形成真核生物mRNA,被带到细胞质外,分别到内质网的色素颗粒上。
2. 翻译生物活性肽的翻译与普通的蛋白质翻译有些不同,起点及后续的蛋白质翻译不同,翻译终止基序列不同等。
首先,rRNA组成的核糖体结合到目标mRNA分子的起始密码子上,当核糖体扫描到起始密码子附近的核苷酸序列(-3 AGG -2 AGG -1AUG+1),tRNA-Met能较好地被翻译机械结合,结合在起始密码子上。
这标志着翻译的开始,mRNA从5'末端到3'末端一码一码地被核糖体解译,每个密码子对应一个氨基酸或者某些较短的肽。
翻译过程中,多种酶和蛋白质参与其中,其中饱和度的氨基酰tRNA受到核苷交换酶和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控制,保证tRNA带上相应的氨基酸进入链的延伸。
生物活性肽

生物活性肽及其研究进展

生物活性肽及其研究进展生物活性肽是一类由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多肽,能够产生特定的生物功能。
它们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广泛存在,并参与调节细胞生长、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神经传导等生理过程。
近年来,对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首先,研究人员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和化学合成,成功合成了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肽段,包括抗菌肽、神经肽、免疫调节肽等。
这些肽段不仅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还可以作为药物载体、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的工具。
其次,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些具有新功能的生物活性肽,如血管生成肽、神经源性炎症调节肽等。
这些肽段能够促进血管生成、神经再生和创伤修复,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神经退化性疾病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生物活性肽进行改造和优化,获得了具有更高效、更稳定、更安全的肽药物。
例如,利用融合蛋白技术,可以将生物活性肽连接到其他蛋白上,提高其稳定性和药物传递效率。
同时,通过合成肽的衍生物或手性肽,可以改变肽的空间构型和结构稳定性,从而增强其生物活性和药物吸收性。
另外,研究人员也借助现代生物和分析技术,对生物活性肽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例如,利用生物芯片、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等技术手段,可以揭示肽与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信号转导路径以及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从而为肽药物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总的来说,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生物活性肽的深入研究,有望开发出更加安全、高效的肽药物,为人类健康提供新的治疗方式。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将取得更大的突破,并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和进展。
生物活性肽生理功能

生物活性肽生理功能自然界蛋白质的种类千差万别,尽管不同的生物都具有功能上非常相似的蛋白质,但由于其非功能区存在着较大氨基酸差异,所以不能互相使用,因为生物正是通过免疫系统识别自身蛋白和外来蛋白的这些非功能区的差异来清除异己和保持自身稳定性的。
生物活性肽寡可有效地避免免疫排斥反应的困扰,从而在不同生物体内使用,这也是生物活性肽应用于医药工业的最重要的基础。
目前人们已经发现并逐步应用于临床实践的活性肽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如下几项:1.抗微生物,增强免疫抗菌肽、干扰素、白介素及生物防御素等生物活性肽能够激活和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显著提高人体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的增殖,从而起到抗微生物的作用。
另有研究显示,某些寡肽和多肽可增强肝细胞活力,有效地调整淋巴T细胞亚群的功能,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从根本上提高人体免疫力,是治疗和预防各种肝病变的有效制剂。
抗菌肽是生物体经诱导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肽。
在人体口腔、眼睛中都含有抗菌肽。
到目前为止,从生物中分离获得的抗菌肽已超过200种。
大部分抗菌肽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及广谱抗菌等特点。
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抗菌肽对部分细菌、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大的杀伤作用。
临床试验也表明,在机体感染病菌或可能导致病菌感染的情况下,抗菌肽能快速杀灭已侵人的病菌,并且能阻止病菌的继续感染。
2.降血压、降血脂降血压肽是一种研究得较多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同时具有减肥作用。
目前已经能从人、牛酪蛋白、玉米醇溶蛋白、明胶、酱油、大豆、谷物、小麦、海洋鱼贝类及其他食品蛋白中的酶降解物中得到ACEI,也可以从发酵食物如含瑞士乳杆菌引子的酸奶、发酵的豆腐、奶酪里中得到。
另外,降血脂作用也在诸多生物活性肽中陆续被发现。
如大豆肽有明确的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其主要机制可能与促使胆固醇代谢生成胆汁酸有关。
由于大豆肽降血脂的副作用小,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被广泛看好。
生物活性肽的来源及制备

生物活性肽的来源及制备1 天然生物活性肽存在于生物体中的各类天然生物活性肽,从生物体中分离的各类天然活性肽(激素类和酶抑制剂等)。
天然生物活性肽分布很广泛,目前已经从动物、植物、微生物及部分海洋生物中分离出多种生物活性肽。
天然生物活性肽通常具有高效、低毒、无污染等特点,在畜牧、养殖、食品及药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生物活性肽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一般是微量的,而且目前从天然生物体中分离纯化获得活性肽的工艺还不是很完善。
2 酶法制备生物活性肽酶法合成生物活性肽,其产品安全性极高,生产条件温和,水解易控制,可定位生产特定的肽,成本低,已成为最主要的生产方法。
酶法制备生物活性肽是指利用蛋白酶直接水解蛋白质,分离纯化得到生物活性肽的过程。
利用蛋白酶制备生物活性肽可以使多肽产品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耐酸和耐热及较高的速溶性等优点。
3 化学合成法制备生物活性肽化学合成法制备生物活性肽,Merrifield(1963)创建了经典固相多肽合成法,该法主要是将带有氨基保护基团的氨基酸的羧基端固定到不溶性树脂上,脱去该氨基酸上的氨基保护基。
同下一个氨基酸的活化羧基形成酯键,从而延伸肽链形成多肽。
多肽固相合成法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
已经广泛用于多肽和蛋白质的研究领域.尤其是短肽的合成。
而其主要的缺点表现为直接合成的序列短、耗时、合成效率和纯度低、成本高及合成试剂的毒性大等。
为了克服同相多肽合成法所面临的问题.又研究出了蛋白质化学合成的片段连接法。
该方法在固相合成法制备适当长度的肽链的基础上,再结合液相合成的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不同的肽链相互连接而合成长肽链或是蛋白质。
4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生物活性肽微生物法制备生物活性肽是指通过利用蛋白酶产生菌产酶水解蛋白。
分离纯化得到生物活性肽的过程,其较酶法而言减少了蛋白酶的纯化和制备过程。
微生物法作为一种新的制备生物活性肽的方法,有其良好的优越性:微生物蛋白酶来源广、酶产量高、生长周期短及生产成本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26
生物活性肽(1)
活性肽包括以下七种:
❖ 酪蛋白磷肽(CPP) ❖ 高F值低聚肽 ❖ 谷胱甘肽 ❖ 降压肽 ❖ 大豆肽 ❖ 易吸收肽 ❖ 海洋抗肿瘤肽
生物活性肽(1)
(一)酪蛋白磷肽
酪蛋白约占牛乳总蛋白的80%,是一种含磷的蛋 白质。用胰蛋白酶水解酪蛋白可制得酪蛋白磷肽。
酪蛋白磷肽对钙的吸收有促进作用酪蛋白磷肽 与钙等配合使用,可以促进钙的吸收,起到促进成 长期儿童骨骼和牙齿的发育,抗龋齿,预防和改善骨 质疏松症改善贫血等功效。
生物活性肽(1)
(二)高F值低聚肽
高F值低聚肽是蛋白酶作用于蛋白质 后形成的一种低分子活性肽。(F值:是支链 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摩尔比值)
。
生物活性肽(1)
⑸对缺氧血症、恶心以及肝脏疾病所引起的不适,具有缓解
作用。
⑹可防治皮肤老化及色素沉着,减少黑色素的形成,改善皮
肤抗氧化能力并使皮肤产生光泽。
⑺治疗眼角膜病。
生物活性肽(1)
(四)降压肽
降压肽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的活性,来体现降压功效的。因为 ACE能促进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 Ⅱ,后来会使末梢血管收缩而导致血压升高 。
其生理功效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v 防治肝性脑病 v 改善蛋白质的营养状况 v 抗疲劳作用
生物活性肽(1)
(三)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 氨酸经肽键缩合而成,化学名为γ-谷氨酰-L半胱氨酰-甘氨酸.当细胞内生成少量H2O2时 ,GSH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把H2O2 还原成H2O,其自身被氧化成GSSG.在谷胱甘肽 还原酶的作用下,GSSG从NADPH接受又重新还 原为GSH.
。
生物活性肽(1)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类、植物 的降压肽。这些肽通常由蛋白酶在温和条件 下水解制得,食用安全性高,对血压正常的 人无降血压作用。
生物活性肽(1)
(五)大豆肽
大豆肽是大豆蛋白的酶水解产物,由3~6个氨基酸组成,相 对分子质量的分布以低于1000的为主,主要在300~700范围 内。 大豆肽的生理功效: 一、易于消化吸收 二、促进脂肪代谢 三、增强肌肉运动力,加速肌红细胞的恢复 四、较低的过敏性
生物活性肽(1)
谷胱甘肽含有巯基,在生物体内有着重要 作用:
⑴ 作为解毒剂,可用于氟化物、CO、重金属及有机溶剂等的
解毒上。
⑵作为自由基清除剂,抵抗氧化剂对巯基的破坏作用,保护
细胞膜中含巯基的蛋白质和酶不被氧化。
⑶对放射线、放射性药物或者由于肿瘤药物所引起的白细胞
减少等症状能起到保护作用。
⑷能够纠正乙酰胆碱、胆碱酯酶的不平衡,起到抗过敏作用
生物活性肽(1)
(六)易吸收肽
牛乳、鸡蛋、大豆等蛋白质经蛋白酶水解而得 到的多肽混合物,其消化吸收率大大提高。这类易 吸收肽可作为肠道营养剂或以流质食品形式,提供 给处于特殊身体状况下的人。例如:消化功能不健 全的婴儿,消化功能衰退的老人,手术后(特别是 消化道手术后)的康复者或有待于治疗康复的病人 ,因过度疲劳、腰肌劳损、盛夏引而引起胃肠功能 下降者,大运动负荷需摄入大量蛋白质而肠胃不堪 重负者,以及对蛋白质抗原性过敏的过敏性体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