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节点配电网拓扑图
配电网网格化自动成图的实现

配电网网格化自动成图的实现陈兵;赵肖旭;施伟成;马海涛;王昊炜;笪涛【摘要】为给调控员的调控运行工作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实现无人干预或者少人干预的图形维护工作,提出了网格化的自动成图概念.文中主要介绍了网格化自动成图的实现方法及应用效果,先是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框架,然后详细介绍了模型抽取、节点布局和图形布线三项自动成图的基本过程,同时针对各种类型的图形成图作了相关阐述,并以单线图、系统联络图为例分别叙述了树状层次布局、边界层次布局算法及通道轨道布线算法的具体应用情况,最后展示了网格化自动成图的应用效果.【期刊名称】《江苏电机工程》【年(卷),期】2017(036)006【总页数】6页(P100-105)【关键词】配电网;网格化;自动成图;布局算法;布线算法【作者】陈兵;赵肖旭;施伟成;马海涛;王昊炜;笪涛【作者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江苏镇江212001;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江苏镇江212001;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江苏镇江212001;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江苏镇江212001;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江苏镇江212001;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江苏镇江21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3配电网是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是连接电网与用户的重要纽带,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结构复杂、管理环节交叉等基本特点[1,2],长期以来配电网的运行管理相对薄弱。
为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规范配电网目标网架及其过渡过程,我国部分省份正在全面推广应用“单元制”规划方法开展配电网规划,以指导配电网建设和用户接入,促进按单元开展配电网调控管理、日常运维管理和抢修管理。
为给调控运行工作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便于调度员清晰明了地掌握网格内的设备运行状态、联络开关运行位置、电源点情况,需绘制单元格联络示意图,但仅仅依靠人工绘制,工作量大同时还无法保证图形的实时更新,反而会给自动化运维员及调控员带来困扰,这里提出网格化的自动成图[3],可实现无人干预或者少人干预的图形维护工作。
局部dijkstra算法在配电网最佳抢修路径中的研究

局部D i j ks t r a算法在配电网最佳抢修路径中的研究杨堆元-佟健z(1.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300131;2.中国天辰工程公司,天津市300400)哺要】针对电力配电网的分布现状,通过分析抢修路径的数学模型,研究分析局部D i j ks t ra算法在配电网最佳抢修路径中的应用情况。
进而发现局部D i j kst r a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空间数据拓扑问题,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搜索过程中搜索的结点数,极大地提高了算法的拙行效率。
哄键词]G I S;配电网;最佳抢修路径分析1数学模型虽然配电网故障的地点随机的,但由于城市配电网的线路一般沿道路架设,从城市道路的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因此配电网最佳抢修路径问题转化为城市交通最短路径问题。
定义:设G=(V,E)为一有向图,V为节点集,E为边集;×-为边(i,j)是否存在逻辑指示因子;W。
为存在边(i,j)的杈值。
对i∈V,kE V,P(i,k)为点i到点k的一条路径。
给定一节点r为根,r∈V,单源最短路径即为找到一棵有向树T,使得,i V,且(r,i),即在T中从r到i的唯一路径是G中从r到i若出行车所要经过的区域内的各交叉路口组成V,区域内所有路段组成E。
车辆从i交叉路口行使到j交叉路口的时间,即杈值W i,由车辆在路段卜1行使时间和交叉路口的延误时间以及交通管制的措施的影响来决定。
2局部D i j kst r a算法在D i j kst r a算法中,网络被抽象为图论中定义的有向图或无向图,用图的遍历方法搜索最短路径。
其中包括邻接结点D i j ks t r a算法和局部D i j kst ra算法(局部最短路径搜索D i j kst ra算法)。
邻接结点D i j ks t r a算法所有结点首先初始化为未标记结点,在搜索过程中凡与最短路径中的结点相连通的结点为临时标记结点.每次循环都是从临时标记结点中搜索距源点路径长度最短的结点作为永久标记结点,效率低。
配电网多端柔性互联协调控制策略

ELECTRIC DRIVE2024Vol.54No.4电气传动2024年第54卷第4期配电网多端柔性互联协调控制策略陶艳,王晨清,郑明忠,袁宇波,孔祥平,林金娇(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1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快推进,柔性互联逐渐成为配电网网架升级和灵活调控能力提升的重要技术手段。
针对多端柔性互联系统的功率控制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工程应用的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包括在部分馈线重载时合理分配功率的重载限制控制,以及在所有馈线重载时优化潮流分布的功率均衡控制。
基于所提策略开发了柔性互联协调控制装置并应用于实际工程。
基于电网真实数据的案例分析和工程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策略能够应对不同负荷/电源特性的配电网柔性互联场景,有效解决配电网中馈线重载和光伏倒送的问题,提高配电网的供电效率和安全性。
关键词:配电网;柔性互联;协调控制;重载限制;功率均衡中图分类号:TM732文献标识码:A DOI:10.19457/j.1001-2095.dqcd25269Coordinated Control Strategy for Multi-terminal Flexible Interconnection System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TAO Yan,WANG Chenqing,ZHENG Mingzhong,YUAN Yubo,KONG Xiangping,LIN Jinjiao(Jiangsu Electric Power Test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Nanjing211100,Jiangsu,China)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and the accelerated construction of new power systems,flexible interconnec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technical means for upgrading the structure and enhancing the flexible regulation abil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A power coordinated control strategy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was proposed to address the power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multi-terminal flexible interconnection systems,including heavy-load limiting control for the rational power distribution when some feeder lines were heavy-loaded,and power balance control for power flow optimization distribution when all feeders were heavy-loaded.A flexible interconnection coordinated control device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proposed strategy and applied to practical engineering.The case analysis based on the real load data and the measured data of the project verify that the proposed strategy can deal with different flexible interconnection scenarios with different load/power characteristics,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unbalanced feeder load and reverse PV power flow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and improve the power supply efficiency and security.Key words:distribution network;flexible interconnection;coordinated control;heavy-load limiting;power balance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配电网用电需求增长与网络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和分布式能源广泛接入与电网消纳能力有限的矛盾时空交织,造成现有配电网负荷分布严重不均衡,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1-2]。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摘要:传统单馈线辐射状配电网将无法满足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和用户对供电高可靠性的要求。
越来越多的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改变了配电网的潮流流向,因此需要单独研究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潮流计算方法。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前推回代法;潮流计算中图分类号:TM7111 含DG配电网潮流计算1 基本前推回推法前推回推潮流由于编程简单、收敛速度快的特点,广泛地应用于配电网的潮流计算。
这种算法先假定各节点电压为根节点电压,从末端节点开始,根据已知的各负荷功率、节点电压,向辐射网络始端推算各支路的电流或始端功率。
然后根据根节点的电压和求得的各支路的电流或始端功率,向末端推算各节点电压,重复以上过程直至迭代收敛。
计算过程为:a)为除始端外的所有节点电压赋初值;b)从末梢点开始,逐步前推各支路电流,第次迭代,流经支路的电流向量:(2.18)表示负荷电流和电容电流流过节点的节点集合;为第个节点处的负荷功率,c)从始端出发,由支路电流,逐段回推各节点电压:(2.19)d)直到满足下式的收敛准则,完成潮流计算:(2.20)2 含DG配电网潮流计算流程DG并入配电网后的潮流计算过程增加了新的节点类型,即PI和PV节点,基于前推回推法,含DG配电网潮流计算流程为:1)读入系统数据,进行配电网拓扑分析,确定每个节点的属层;2)初始化所有节点电压为根节点电压;3)求取每个节点的等效注入电流:PQ节点由2.18式求取;PV节点由2.2.1的方法转换为PQ节点;PI节点通过下式转换为PQ节点。
(2.21)4)由节点的属层和连接关系,前推支路电流;5)由已知的根节点电压,由式2.19回推各节点电压;6)对PV节点计算节点电压幅值不匹配量,由式2.16修正其无功出力,并检验其无功出力是否越限,越限则转化为PQ节点。
7)检验迭代收敛条件:所有节点,无功不越限PV节点,无功越限PV节点无功出力为或。
满足收敛条件则进入第8)步;否则转入第3)步。
一种适用于低压配电台区的自动拓扑识别方法

一种适用于低压配电台区的自动拓扑识别方法摘要:低压配电台区是配电系统中的末端环节,对用电人民提供直接性的服务,其自身的稳定运行是整个电网正常供电的重要基础。
运维人员可以在自动拓扑识别的帮助下全面了解台区运行实时状况,对于实现快速明确故障定位和台区线路管理等具有重大意义。
基于此,本文主要根据低压配电台区的自动拓扑识别方法展开深入探讨,供以参考。
关键词:低压配电台区;自动拓扑识别方法引言:在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中,居民小区的数量逐渐增多,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用电的需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同时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自动拓扑识别技术可以有效提升低压配电台区的配电管理能力以及供电质量,还可以大幅提高低压配电网的故障定位分析以及问题处理效率。
一自动拓扑识别的基本概述低压配电台区自动拓扑识别主要涵盖管理主站系统、无线通讯设备和配电台区,主要用于将其电能合理配送至用户层级,其中配电台区安装有第一测量单元并在其中包括多个主干线,第一测量单元包含智能配变终端、智能总保开关等,每个主干线位置安置第二测量单元和第三测量单元,第二测量单元包含用户总表、低压线路分支箱终端等,第三测量单元包括低压线路末端识别终端、用户计量表等。
自动拓扑识别以智能配变终端为中心,通过智能配变终端与其他测量单元设备实现通信,并通过遍历搜索算法明确上层等级和下层等级之间的并行关系。
低压配电台区的自动拓扑识别方法主要依靠载波通信技术,并在此技术的优势特点帮助下,即在同一电力线路中的载波设备可以实现相互通讯,进而完成低压设备的自动拓扑关系的识别。
二自动拓扑识别在低压配电台区中的应用方法(一)低压设备自动拓扑识别原理低压设备自动拓扑识别需要结合配电自动化主站,配合智能配变终端与低压线路分支箱终端、低压线路末端识别终端实现,智能配变终端作为边缘计算单元,是主要的分析和流程处理节点。
整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拓扑电气结构图智能配变终端接收到配电主站启动拓扑识别命令,通过CCO(中央协调器)下发拓扑触发指令至指定测量单元的STA(站点),测量单元STA依据协议设定控制拓扑信号调制单元产生拓扑信号。
PAS基本知识简介

电力系统基本元件
变压器 按磁路分:单相变压器和三相变压器 电磁耦合方式:普通变压器和自耦变压 器 按升压降压分: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 器 变压器模型:
R + jX G m + jB m
6
国电自动化研究院农村电气化研究所
电力系统基本元件
变压器参数: 短路电压(%):可计算出电抗 短路损耗(KW):可计算出电阻 空载损耗(P0):可计算出励磁电导Gm 空载电压(%):可计算出励磁电纳Bm 分接头参数:110±8*1.25%/38.5 ±2*2.5%/11 绕组接线方式:Y,Y0,三角形接线
11
国电自动化研究院农村电气化研究所
网络拓扑分析(TOPO)
◆目的—利用元件的拓扑联结关系和遥信 值确定网络的拓扑岛
厂站拓扑分析
(开关–节点) + (开关状态) => (节点–母线)
12
国电自动化研究院农村电气化研究所
网络拓扑分析(TOPO) (续)
◆系统的拓扑分析
将通过输电线路连接在一起的母线,形 成一个电气岛
内 容提 纲
1.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 1.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划分及设备 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 2.电网分析软件采用的数据库结构 2.电网分析软件采用的数据库结构 3.网络拓扑分析的方法 3.网络拓扑分析的方法 4.潮流计算的原理及方法 4.潮流计算的原理及方法 5.状态估计的原理及方法 5.状态估计的原理及方法 6.电压无功优化原理 电压无功优化原理、 6.电压无功优化原理、方法及其模式 7.PAS投运注意事项 7.PAS投运注意事项
国电自动化研究院农村电气化研究所
16
பைடு நூலகம்
潮流计算的基本算法
牛顿法:
二次收敛特性,收敛速度快 每次计算要形成矩阵,速度慢
配网综合防误操作系统

功能
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分析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识别潜在的误操作风险,并提 供相应的预警和防控措施,以确保配电网的稳定运行。
系统架构与组成
系统架构
配网综合防误操作系统通常采用分层 分布式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 处理层和应用层。
案例二
某城市配电网在采用配网综合防误操作系统后,实现了对配电网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该系统能够 实时监测配电网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自动进行故障定位和隔离,并通过远程操作实现恢复供 电,显著提高了配电网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
存在问题与挑战
技术问题
当前配网综合防误操作系统在技术层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系统稳定性不足、数据处理能 力有限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性能下降,甚至引发误操作或误判。
硬件设备选型及配置
服务器
选择高性能、高可靠性 的服务器,确保系统稳
定运行。
网络设备
选用高速、稳定的网络 设备,保障数据传输速
度和稳定性。
存储设备
采用大容量、高速度的 存储设备,满足系统数
据存储需求。
安全设备
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 等安全设备,保障系统
安全。
软件功能实现及优化
防误操作功能
实现配网设备的防误操作功能, 包括设备闭锁、操作票管理等。
主要组成
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装置、数据处理 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等 组成。
技术原理及特点
技术原理
配网综合防误操作系统基于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和智能分析算法, 实现对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
特点
该系统具有实时性、准确性、智能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配电网 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直流配电网电压控制技术综述

第40卷第2期592021 年 3 月电力工程技*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OI :10T2158//2096E203T021T2T09直流配电网电压控制技术综述吴在军1,谢兴峰1,杨景刚1>2,司鑫尧2,杨媛平1,曹骁勇1(1.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2.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03)摘要: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动汽车、数据中心等大量直流负荷的普及,交流配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受到了挑战。
直流配电系统潮流灵活可控,可闭环运行,供电方式多样,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是,相比交流系统的控制,直流配电系统的控制更加复杂。
直流电压作为衡量直流配电网有功功率平衡的唯一指标,其稳 定控制对直流配电网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文中首先列举了直流配电网的典型拓扑结构和直流电压等级序列;然 后,总结了直流配电网中关键设备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控制技术;接着,梳理了直流配电网的传统电压控制策略,并对目前一些改进的直流电网电压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
最后,指出了直流配电网电压控制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可为未来直流配电网直流电压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直流配电网;换流站控制;电力电子变压器控制;直流电压控制;控保一体化中图分类号:TM7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3203( 2021) 02-0059-090引言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渗透率的提高和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普及,以及包含风、光、储的微电网的快速发展,交流配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受到了挑战。
相比于交流配电网,直流配电系统可以实现闭 环运行,具有多种供电方式,潮流灵活可控,更有利 于整合和消纳如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 能源[1'3]%在向数据中心、商业中心、工业系统、电动汽车、高铁等直流负荷供电时,直流配电可省去 一级交流变直流的环节,提高供电效率[4'5] %新型的碳化硅等电力电子器件具有更低的开关损耗和通态损耗,未来其在变流器中的应用可使得直流换 流站相比于同等容量的传统交流变压器具有更高 的效率&6(%另外,直流微电网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快速发展也促使研究人员思考如何将两者互连, 而直流配电系统是很好的解决方法[7'8]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CPES 中心最初提出了交直 流混合配电系统的构想[7];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提出了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可用于构建灵活的直流配 电系统[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路号起始节点终止节点支路阻抗/Ω节点负荷功率/kVA终止节点电压/p.u.
1010.0922+i*0.0470100+i*600.99886
2120.4930+i*0.251190+i*400.99396
3230.3660+i*0.1864120+i*800.99309
4340.3811+i*0.194160+i*300.9928
5150.1640+i*0.156590+i*400.99865
6260.4512+i*0.308390+i*500.99084
7670.8980+i*0.7091420+i*2000.9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