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定时器的使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ux定时器的使用

内核定时器是内核用来控制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基于jiffies)调度执行某个函数的一种机制,其实现位于 和kernel/timer.c 文件中。

被调度的函数肯定是异步执行的,它类似于一种“软件中断”,而且是处于非进程的上下文中,所以调度函数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 没有current 指针、不允许访问用户空间。因为没有进程上下文,相关代码和被中断的进程没有任何联系。

2) 不能执行休眠(或可能引起休眠的函数)和调度。

3) 任何被访问的数据结构都应该针对并发访问进行保护,以防止竞争条件。

内核定时器的调度函数运行过一次后就不会再被运行了(相当于自动注销),但可以通过在被调度的函数中重新调度自己来周期运行。

在SMP系统中,调度函数总是在注册它的同一CPU上运行,以尽可能获得缓存的局域性。

内核定时器的数据结构

struct timer_list {

struct list_head entry;

unsigned long expires;

void (*function)(unsigned long);

unsigned long data;

struct tvec_base *base;

/* ... */

};

其中expires 字段表示期望定时器执行的jiffies 值,到达该jiffies 值时,将调用function 函数,并传递data 作为参数。当一个定时器被注册到内核之后,entry 字段用来连接该定时器到一个内核链表中。base 字段是内核内部实现所用的。

需要注意的是expires 的值是32位的,因为内核定时器并不适用于长的未来时间点。

初始化

在使用struct timer_list 之前,需要初始化该数据结构,确保所有的字段都被正确地设置。初始化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

DEFINE_TIMER(timer_name, function_name, expires_value, data);

该宏会定义一个名叫timer_name 内核定时器,并初始化其function, expires, name 和base 字段。

方法二:

struct timer_list mytimer;

setup_timer(&mytimer, (*function)(unsigned long), unsigned long data);

mytimer.expires = jiffies + 5*HZ;

注意,无论用哪种方法初始化,其本质都只是给字段赋值,所以只要在运行add_timer() 之

前,expires, function 和data 字段都可以直接再修改。

关于上面这些宏和函数的定义,参见include/linux/timer.h。

注册

定时器要生效,还必须被连接到内核专门的链表中,这可以通过add_timer(struct timer_list *timer) 来实现。

重新注册

要修改一个定时器的调度时间,可以通过调用mod_timer(struct timer_list *timer, unsigned long expires)。mod_timer() 会重新注册定时器到内核,而不管定时器函数是否被运行过。

注销

注销一个定时器,可以通过del_timer(struct timer_list *timer) 或del_timer_sync(struct timer_list *timer)。其中del_timer_sync 是用在SMP 系统上的(在非SMP系统上,它等于del_timer),当要被注销的定时器函数正在另一个cpu 上运行时,del_timer_sync() 会等待其运行完,所以这个函数会休眠。另外还应避免它和被调度的函数争用同一个锁。对于一个已经被运行过且没有重新注册自己的定时器而言,注销函数其实也没什么事可做。

int timer_pending(const struct timer_list *timer)

这个函数用来判断一个定时器是否被添加到了内核链表中以等待被调度运行。注意,当一个定时器函数即将要被运行前,内核会把相应的定时器从内核链表中删除(相当于注销)

一个简单的例子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struct timer_list mytimer;

static void myfunc(unsigned long data)

{

printk("%s\n", (char *)data);

mod_timer(&mytimer, jiffies + 2*HZ);

}

static int __init mytimer_init(void)

{

setup_timer(&mytimer, myfunc, (unsigned long)"Hello, world!");

mytimer.expires = jiffies + HZ;

add_timer(&mytimer);

return 0;

}

static void __exit mytimer_exit(void)

{

del_timer(&mytimer);

}

module_init(mytimer_init);

module_exit(mytimer_exit);

******************************************************************************* ---------------------------------------------------------------------------------------------------------------------- 7.6.1 Linux内核对定时器的描述

Linux内核2.4版中去掉了老版本内核中的静态定时器机制,而只留下动态定时器。相应地在timer_bh()函数中也不再通过run_old_timers()函数来运行老式的静态定时器。动态定时器与静态定时器这二个概念是相对于Linux内核定时器机制的可扩展功能而言的,动态定时器是指内核的定时器队列是可以动态变化的,然而就定时器本身而言,二者并无本质的区别。考虑到静态定时器机制的能力有限,因此Linux内核2.4版中完全去掉了以前的静态定时器机制。

timer_create(2): 创建了一个定时器。

timer_settime(2): 启动或者停止一个定时器。

timer_gettime(2): 返回到下一次到期的剩余时间值和定时器定义的时间间隔。出现该接口的原因是,如果用户定义了一个1ms 的定时器,可能当时系统负荷很重,导致该定时器实际山10ms 后才超时,这种情况下,overrun=9ms 。timer_getoverrun(2): 返回上次定时器到期时超限值。

timer_delete(2): 停止并删除一个定时器。

上面最重要的接口是timer_create(2),其中,clockid 表明了要使用的时钟类型,在POSIX 中要求必须实现CLOCK_REALTIME 类型的时钟。evp 参数指明了在定时到期后,调用者被通知的方式。该结构体定义如下:

Linux在include/linux/timer.h头文件中定义了数据结构timer_list来描述一个内核定时器:

struct timer_list {

struct list_head list;

unsigned long expires;

unsigned long data;

void (*function)(unsigned long);

};

各数据成员的含义如下:

(1)双向链表元素list:用来将多个定时器连接成一条双向循环队列。

(2)expires:指定定时器到期的时间,这个时间被表示成自系统启动以来的时钟滴答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