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研究

一、引言

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和标志。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蕴藏着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时代信息,象充满记忆的人一样,城市也是一个有生命历程的活的有机体。历史文化名城因有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状况、民俗习惯而各具特色,其外在表现为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城市格局、建筑遗存、纪念场所、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等,这些是形成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物质基础和历史见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是人类极为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1]。我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悠久国度作为人类文明的菁华所在,历史城市集中了祖先遗留下来的许多物质和文化记忆,保存城市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特色,就是保存自己民族的渊源和血脉,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针对过去,更是未来世界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重要内容[2]。

二、主题

参考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在学校图书馆的综合书库、期刊室、论文期刊数据库里下载的,主要是关于我国特别是浙江地区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些期刊和论文资料。在此,根据参考的内容,我将我所参考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如下:

关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探讨研究,我主要是参考了马秀峰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发展中文化内涵的开发利用》,王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以及冯亚光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等一些文献资料。着重对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在中国才有的特定概念有了详细的解释和阐明。同时了解了一下中国目前历史文化名城的数量及大致的所在地,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了一个概念性的大致了解,为接下来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3]。

而关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控制规划,名城的特点和与时代发展的矛盾则是参考了朱雪梅,

王国光的《对当前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建设的思考》,陈燕雏的《试论厉史文化名城发展-保护的艺术型思维》,龚子康的《旧城改造应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吴海嘉的《浅析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等一些参考文献。这些论文文章里关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控制规划发展和有关历史文化名城的确立,特点和面临的遭遇对我的论文帮助很大,这些思想主题很好的体现在了论文里,历史文化名城不仅仅是说古城,它是在中国的一个特定概念。不是每个名城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它是有一定历史积累而成的,每个历史文化名城都有它的特色,和它的历史,面对现代化都市的发展[4]。这些古城镇该何去何从,他们的论文里就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和面对时代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规划,避免了与时代发展相冲突。同时又提升了历史文化名城的社会地位,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其实他们平常走的,逛的街道就是一条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街道,他们住的小镇也是一个充满浓郁历史文化气息的历史小镇。从而加强了人们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了解,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而我对参考文献的挑选,主要还是集中在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定海的研究上的,主要的有朱宇恒,姚海君的《舟山市定淘古城中、西大街的保护改造》,王学渊的《让历史文化名城舟山再展丰姿》,王文洪,林信康的《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研》,于姗姗《乾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这些论文文章中,我着重参考了其中关于舟山定海旅游资源的概况,舟山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方向,重心和思路以及定海区的古城街道规划改造[5]。我还参考了其他一些有特色品牌项目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们的发展之路,找到有利于定海开发的路线,避免一些在发展过程中会碰到的问题。要把发展的重心放到保护和开发并重上来,不能一味的注重保护,也不能一味的开发资源。文献中提到的关于定海比较有特色的中,东,西大街目前正在规划改造中,相信以后会成为定海的历史特色街道。是定海吸引旅游的重点项目之一。所以,我在论文中也尽量会参考这一现实,把定海的规划详细的罗列出来,突出规划改造之后的街道特色,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6]。

最后阶段,是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的研究和历史文化名城开发意义的探究,我参考了李兵的《对提升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功能的思考》,李国英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发展探讨》冯立鳌的《城不在古显史则名——谈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等材料。这些文章中,对于历史文化的价值作了很详细的解释,通知指出,历史文化名城就是历史文化价值的体现物,没有历史文化价值,那历史文化名城就没有实际的意义,它就不具备能够深入人心的价值意义。所以,我们在谈历史文化名城时,不能单纯的看到历史文化名城的利用价值,更要发掘它背后的历史意义,只有历史文化价值,才是历史文化名城永恒的支撑。同时,我

们要看到,开发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有经济效益,更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不仅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有深远的发展意义。因此,我们要大力贯彻保护和来发并重的原则,积极的对历史文化名城实施规划开发,确保开发的目的性和保护的力度。使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城市的名片和对外发展的标志[7]。

通过对这些参考文献的综合分析,我形成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和观点:1.要把握“历史文化名城”这个概念。历史文化名城不是简单的名城,而是具有一定历史积累形成的,有丰富人文,历史气息的文化古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自从1982年国家公布了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以来,现已有100多座历史文化名城了,它们不仅是地方的文化代表,更代表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因此,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2.要看清现实。现在很多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正受到时代发展的冲击,空间越来越小,如何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关键在于做好完善的名城规划发展措施。保护和利用并重,使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城市的名片,推向国内外,让越来越多的人来了解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就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点发展[8]。3.定海的故事。这次我是以浙江定海为例的,所以我会比较详细的介绍定海的历史,包括人物古迹,自然历史,文化特色,民族民俗等等,让大家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和了解中国唯一的一个海岛历史文化名城——定海。

三、总结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利用是国家赋予每个历史文化名城的神圣职责。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国际化影响广泛而深入的今天,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定海和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一样,经受了旧城的大规模改造和现代化建设所造成的巨大冲击,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古城风貌遭受了大量的毁坏和影响,城市的特色和文化韵味正在逐步淡化。城市风格的“雷同”和地域文化的逐步“消失”,正威胁着我国的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9]。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保护好承载着优秀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城市发展以及名城保护与永续利用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也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力发展和繁荣我国文化产业,促进旅游业等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对创造适合人们全面发展的城市环境和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10]。

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不但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也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不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习俗,不懂得和不珍惜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不可能创出真正新的、现代的城市文化,也不可能创造富有特色和生机的现代化城市。追求生态文明和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统一融合的环境高尚的“山水城市”,己成城市现代化追求的目标。我国的历史文化

名城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己经走上了以城市规划为指导的科学保护与发展之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己成为名城保护的重要保障。但目前,我国还存在着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认识不高、意识不强、责任心较差、保护力度不大的现象和问题[11]。而且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保护的资金无保障,保护的机构设置不统一、不合理等状况。无疑,这些都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如何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名城,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秀峰.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发展中文化内涵的开发利用[J].岱宗学刊,2006(3)

[2]王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J].探索与研究,2006(4)

[3]冯亚光.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J].社科纵横,2005(1)

[4]朱雪梅,王国光.对当前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建设的思考[N].北京规划建设,2003(6.11)

[5]陈燕雏.试论厉史文化名城发展-保护的艺术型思维[N].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

[6]吴海嘉.析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J].山西建筑,2007(11)

[7]王文洪,林信康.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研[N].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3.19)

[8]于姗姗.乾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9]李兵.对提升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功能的思考[N].社会科学报,2004(5.16)

[10]李国英.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发展探讨[N].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7.3)

[11]冯立鳌.城不在古显史则名——谈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N].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9)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