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中国国防的看法

合集下载

谈谈对我国国防的认识

谈谈对我国国防的认识

自从进入大学以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军事教育,大一的军训,大二的军事理论课,从军事技能训练到军事理论课程,以此加强大学生的国防和军事素质。

而作为受教育的我们,也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和提高。

在短暂而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我第一次与祖国母亲贴得那么近,由衷的体会到对她的爱,深切的感受到她的脉动,也真心为她的安慰担忧。

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学习军事理论就大的方面来说,就是让我们以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来认识国防,汲取各种军事理论的精华。

放眼世界,立足当今。

对个人而言,学习《国防教育》能加强我们的修养,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胸怀。

因而,我深刻的感受到在高校开展足额征军事教学工作的必要性,它是及时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一项就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它既能体现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一,增强学生得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军事技能,又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国防建设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体现,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平安定的保证。

国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国防事业是每个人中国人都因该引以韦自豪崇高的事业,从而从事国防事业的人们是我们新时代最值得尊敬。

最可爱的人。

我国的国防建设,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适应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我国坚持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建设现代化国防。

国防建设对国家经济建设既依赖又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才能取得最佳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强盛的经济,强大的国防,是我们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两大支柱,二者反映了国家的根本利益。

加强国防建设,并不单是军队的事,涉及到国家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贯穿于平时和战时的全过程,是党、政、军、民的共同大事,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关心、参与和支持。

加强国防建设,关系国家安危,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国家的最高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全党的事业,全国各族人民的事业。

而如今,虽然随着苏联的解体,苏美争霸世界的冷战局面结束了,但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战争、地区战争不断,天下并不太平。

对对中国国防的认识

对对中国国防的认识

对中国国防的认识摘要:当今世界正处于旧格局解体走向新格局的过渡时期,是处在由二极世界向多极世界过渡时期。

世界形势变化多端,国际环境十分复杂、严峻,中国国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中华民族要从容应对,居安思危。

本文由以下各方面阐述我对中国国防的具体认识: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二、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圈。

三、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

四、面对当今国际大环境,我们大学生应如何做。

关键词:周边安全美国包围圈台湾问题贡献力量世界多极化当今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地区力量的急剧变化,中国国际形势将继续处于快速变化之中。

虽然国际形势日渐缓和,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横行。

我国既要加速发展,也要确保安全。

“国富”“兵强”是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两大支柱。

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

中国以《联合国宪章》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主张各国政治上“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在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在安全上“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改变国际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试图走向政治大国,印度军事力量悄然崛起,克什米尔屡衅争端,南中国海波起云涌,美国又加紧了对中国的军事与经济的封锁,台独势力在美国的支持下,一直阻碍两岸的和平统一,境内的疆独藏独势力活动猖獗,破坏国内的和平安定。

中国国防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仍面对着巨大压力!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1)我国北方邻国有: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继承人与中国的关系进一步改善。

在政治领域,两国高层领导人频频互访,积极对话;在经济领域,两国经贸关系虽然经历一个从剧增、锐减到逐步回升的过程;在军事领域,两国军事互访不断增多,军事技术合作不断加强;在国际事务中,两国的合作也在加强。

中国国防上取得的成就和意义

中国国防上取得的成就和意义

中国国防上取得的成就和意义中国国防上取得的成就和意义在中国的国防发展历史中,中国取得了许多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对中国自身的安全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也对世界和平与稳定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国防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多个领域,包括军事科技、国防建设、国防外交等方面。

中国的国防发展也始终秉持着和平发展的理念,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在军事科技方面,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的军事科技实力显著提升,空军、海军、火箭军等军种的作战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中国的军事装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新型的武器装备层出不穷,如东风-41洲际导弹、歼-20隐形战机等,都是中国军事科技实力的体现。

这些成就为中国提供了强大的国防能力,有效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在国防建设方面,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加大了对国防建设的投入,提高了国防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中国的国防力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加强,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和挑战。

中国通过国防建设,不仅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也增强了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这些成就为中国的国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了国家的长期和平发展。

在国防外交方面,中国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中国积极开展国防交流与合作,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国防交流与合作。

中国不断加强国际安全合作,积极参与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些成就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声誉,也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国防上取得的成就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中国的国防成就不仅为中国的长期和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为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国防的发展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国防实力与战略意图,也展现了中国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态度与贡献。

中国国防的成就不仅是中国力量的象征,也是中国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将继续致力于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国防建设,为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对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认识及思考

对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认识及思考

对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认识及思考
当前,我国的国防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以下是对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1. 取得的成就:中国在军事技术、装备研发、军队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我国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包括陆军、海军、空军和火箭军等多个军种。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军事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了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

2. 面临的挑战: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等安全威胁依然存在。

同时,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面临的外部压力和挑战也在增加。

3.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在现代战争中,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国防实力的关键因素。

我国应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军事科技的发展。

4. 军民融合发展:军民融合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良性互动。

我国应进一步推动军民融合,加强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的重要途径。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反恐合作等,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6. 强化国民意识:国防建设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全体国民的支持和参与。

应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国民的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当前我国的国防建设需要在继续推进现代化的同时,注重应对新的安全挑战,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利益。

同时,强化国民意识,提高全民国防素质,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对中国国防建设的看法[1]

对中国国防建设的看法[1]

对中国国防建设的看法根据《大学军事理论教程》所说,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这个定义很宽泛,打破了我对国防的传统理解。

由此我知道,现代国防不单纯国家军事力量,还有非军事力量,如外交。

之前我认为,外交其实是国家实力的一种外部表现,我国有一位外交官曾说过:“弱国无外交”。

通过“北京六方会谈”,我明白,外交其实就是一场激烈度不亚于军事的战争。

一场成功的外交战往往比正面战所获更多。

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要加强我国国防建设就必须提高我国综合实力。

现在我说说我对我国国防建设的看法。

首先,我国现行的是国防困境。

我国是一个国力较弱的国家,虽然现在有很大发展,但现在军事仍未打破西方的技术垄断。

很多武器都是苏联时期武器的更新产品。

不仅如此,中国武器生产链接不上,一些落后武器超长服役,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坦克和战斗机。

更令国人沮丧的是中国现今仍制造不出大型运输机和航空母舰。

我国武器落后但我国要防护的地方又那么大,真不知道那些整天叫嚣“中国威胁论”的日、美是何居心。

我国周边陆海相邻的国家有22个,陆地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5个,边界总长22800公里,与中国隔海相邻的国家有7个,海岸线有18400公里。

冷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独霸,而中国成为它唯一潜在挑战对手。

现在美国拉拢日、韩、泰、菲、越想对我国进行军事包围,不仅如此美国又想将印度拉拢过去。

中国大陆东有日本,西有美国势力,南有印度,北有俄罗斯的威胁。

现在还有一个台湾要搞台独。

因此要打破我国现有地缘困境,就必须针对某一最大威胁建立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破现在的地理战略弱势。

其次,必须看到我国军队建设和武器发展紧迫性和现实性。

朝鲜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情况不同;中国现行军事状况有和当年朝鲜战争不同。

当年美国军队还处在机械化而现今已经从机械自动化到达信息化。

对国防认识心得论文5篇

对国防认识心得论文5篇

对国防认识心得论文5篇.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具有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作用。

.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

.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带来的有关对国防认识心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对国防认识心得论文1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的明白,国家的前途与国防是分不开的。

如果当时没有人民解放军,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十年内战的成功;或许今天在世界地图上我们找不到中国,或许在这片土地上,就看不到人民的安居乐业,国家的欣欣向荣。

总之,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为了国家的强盛,首先要增强国防实力。

当祖国的神州六号飞上天时,当聂海胜、费俊龙叔叔站在大家面前时,全国人民上下欢呼雀跃,相互传颂着。

他们是中国的英雄人物,他们是中国的伟大骄傲,他们为中国增添了许多豪气。

这次神州六号的上天,标志着中国更强盛了,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了。

我们也要向聂海胜、费俊龙叔叔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保卫祖国、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为祖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正因为有了像他们那样勇敢的人来保卫祖国,人民才能生活在团结、安宁的健康社会中,不怕被其他国家侵略。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掌握更多的知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现在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应该下苦功夫好好读书,长大了可以接过保卫祖国的重任,可以让我们的宇宙飞船飞上人类向往已久的火星,飞向神秘的月球,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我们要热爱祖国,我们要保卫祖国,国防时刻牢记在我心中,让我们为创造和平家园而努力,让“和平之花”盛开在每个人的心中。

对国防认识心得论文2踏上去东方绿洲的旅程,开始我不知道它能带给我什么可回来之后,我知道(也许学到的只是皮毛)了一些国防知识。

知道在战场中牺牲是无法避免的。

知道了什么是航空母舰以及它的构造。

亲眼目睹了曾经用于作战中的飞,大炮。

关于航空母舰,它的杀伤了可谓巨大。

浅谈中国国防

浅谈中国国防

浅谈中国国防摘要: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建立牢固的国防是我国建设的长久发展战略。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地区力量的急剧变化,中国国际形势将继续处于快速变化之中。

虽然国际形势日渐缓和,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横行。

我国既要加速发展,也要确保安全。

“国富”“兵强”是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两大支柱。

关键词:国防建设,周边安全,形势,国防教育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无非两件大事,一个是发展问题,另一个是安全问题。

国防国家为了防备和抵抗侵害,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一.中国的国防历史我国国防的历史源远流长。

公元前21世纪,伴随着奴隶制国家夏的出现,作为抵御外来入侵和讨伐他国的工具──国防便产生了。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神州大地先后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国防也经历了无数个强盛与衰落的交替,从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国防遗产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3):国家处在外御帝国主义侵略,内治战争创伤和恢复经济时期第二阶段(1953-1966):国防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的重要时期第三阶段(1966-1975):文化大革命十年第四阶段(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至今):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观点,从而确定了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

1 中国古代国防古代国防的状况是与各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紧密相关的。

纵观我过的国防史,我们发现,当统治阶级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军事强大史,国防就强盛,国家就统一;当统治阶级政治腐败,经济衰落,军事孱弱时,民族就分裂,国内就混乱,国防就削弱,就崩溃。

2 中国近代国防我国近代国防时孱弱繁荣,衰败的和屈辱的。

在鸦片战争,抗日和解放战争的惨痛历史中,我们应该对国防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我的国防观

我的国防观

我的国防观
我的国防观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公民,我对国防问题一直都很关注。

在我看来,
国防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安全保障,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

因此,我认为每个公民都应该有自己的国防观念。

一、国家安全是第一位的
首先,我认为国家安全是第一位的。

这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
济安全、文化安全等各个方面。

只有保持了国家的整体安全和稳定,
才能够实现社会和谐与人民幸福。

二、国防建设要坚持自主创新
其次,我认为国防建设要坚持自主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军事
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更新。

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够跟上时代步伐,并在保护国家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中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军队要紧密联系人民
再次,我认为军队要紧密联系人民。

军队是人民子弟兵,在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军队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深入了解人民需求和期望,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四、国防教育要普及
最后,我认为国防教育要普及。

国防教育是培养公民国家意识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抵御外部威胁的有效手段。

因此,国防教育应该贯穿于教育体系中,并向全社会普及。

结语
总之,我的国防观是以国家安全为第一位的,坚持自主创新,紧密联系人民,普及国防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并为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对中国国防的看法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自古以来,有国就有防。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
保证。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可靠的国防,就无法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就会在政治上、经济
上受制于人。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
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关注国防、建设
国防、保卫国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国防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0世纪,我国古代社会就过渡到奴隶制社会,
建立了国家。从此,作为抵御外来入侵和讨伐他国的工具——国防便产生了。中国国防先后
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不同历史发展阶段。
我国古代为提高国防能力提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以民为体”“居
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富国民强”“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爱国教战”“崇尚武
德”的国防教育思想,“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遵循这些思想,我国取得
了无数次对外战争的胜利,曾出现过“中国既按,四夷自服”的鼎盛时期。
经过“康乾盛世”之后,清王朝政治日趋腐败,国防日益虚弱,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我国近代的国防是孱弱、衰败和屈辱的。
中华民国成立后,并没有改变中国人任人宰割的历史。帝国主义扶植各派军阀为自己的
代理人,加紧对中国的掠夺;各派军阀争权夺利,混战不已,中国依然是有边不固,有海无
防,人民有家难安。
历史告诫我们,兵者,国之大事,政治修明,国富兵强,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从而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任人宰
割、有国无防的历史。建国60多年来,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军队的
武器装备得到了更新换代,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保障国家现代
化建设,促进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现代国防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国防观念和国防实践活动。现代国
防已不再是单纯的武力较量,而成为在综合国力的基础上,以军事手段配合政治、经济、科
技、外交等手段进行的总体较量。一个国家只有经济不断强大、科技不断发展、国防实力不
断增强、国防安全意识不断巩固,以及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现代
国防是综合国力的体现,现代国防力量是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综合国防力。中国有句古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随着国防内涵的扩展,全面增强防卫能力必然涉及各个领域和各
条战线,因而与整个社会构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外关系方面一贯奉行“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公开向世界承诺,永远不称霸,不做超级大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或以核武器相威
胁,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不侵略别国。在战略上采取防御姿态。我国国防建设
的宗旨是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保卫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在国防力量的运用上,坚
持自卫立场,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国防政策,以及防御性的军
事战略,决定了其国防是防御型国防,与奉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国家的国防有着本质区别。
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我国国防法
规体系中包括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它是根据《宪法》而制定的一部综合性的
调整和规范我国国防与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部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它主要
规定了我国的兵役制度,公民的兵役义务和权利,兵员的平时征集和战时动员,预备役人员
的军事训练,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学生的军事训练,违反兵役法的惩处等;3.《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防教育法》,它在一国国防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防法体系中的基本法和部门
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等构成。
伴随着人民共和国发展壮大的脚步,我国国防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逐步建
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建设。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铸造了一支现代化人民军队,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维护了
国家统一和安全,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它崛起的过程中,危机、冲突和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国防与国家
是紧密联系的。国防建设必须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明确我国自卫型的国防性质,明确
我国维护和平反对霸权的坚定立场。国防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因为国防建设需要
强大的经济后盾,而现代国防又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国防还必须努力实现现代化,坚持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不至于受制于人。另外,还要实行军民结合,全民自卫,加强后备
力量的建设,并加强国防教育,为进行国防建设和开展国防斗争作好充分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