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及对策的探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及对策的探讨

摘要:写作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文所占的比重都很大,并且随着中、高考的改革,作文的比例进一步加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然而,在现实的写作教学中却存在大量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降低作文要求、积累语言素材、激发习作兴趣和信心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写作现状;作文训练

新的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倡导自由表达,真情写作的教学理念。然而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最具综合性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地处偏远的农村中学的教师和学生所接触的信息较少,写作素材较少,写作一直苦于无米下炊等现象比较严重。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初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校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征地、搬迁等原因使学生流失较为严重,并且大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作文水平更是低下,每次上交的作文不是只字片言,就是语句不通,十字五错,更不要提选材、构思、立意了。

为此,对我校七、八、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作文学情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普遍不浓,也缺乏修改的习惯,

大部分学生把完成作文当作一种任务,一旦完成便把它投掷一边,而不愿去反复阅读自己的习作,并仔细的修改,除了老师布置的每周练笔外,几乎没有人愿意主动写文章,课外阅读量相对也少,对老师的批改及评语作一般性的浏览,甚至根本不去理会。这也是农村初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农村学生,尤其是一些离城市、地处偏远的学生,他们平日接触的只是家庭、学校和一些简单的社会现状,他们有的人甚至很少离开学校去县城,现在虽然每个家庭都已普及了广播、电视等现代化的信息接受渠道,但在相对比较繁重的学业面前,他们又没有太多的时间通过广播电视来了解外面瞬夕变化的世界,更无从谈及社会这个大熔炉的陶冶。许多学生平时又很少参与社会实践或其它活动,生活经历的储备可谓少了又少,他们接触的社会面极其狭窄,加上平时又没有时间去阅读除教科书经以外的其它有益写作的书籍,所以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只能是咬破笔尖硬套、瞎编,或者只写自己小学、初中甚至幼儿园的事,思维比较单纯和滞后,尽管每学期也让学生至少写八篇作文,但收效甚微。

(一成长环境制约了孩子们的阅读过程农村学生的学习条件相对城里学生来讲要差一些。

当城里的小孩已经在上各种培训班、强化班时,农村孩子们的父母亲说不定就在他们呀呀学语时外出打工挣钱了。于是这些孩子从小就跟随年迈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他们没有城里小孩的种

种优越条件,其中最令人担忧的就是从小没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无书可读,也没有人教他们读书。因此,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小就没有养成。从而错失了培养他们从小就爱读书、乐读书的习惯的最佳时机。这就导致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相比,实

际上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而这样的“输”则注定了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重理轻文的思想让孩子们漠视阅读“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传统思想仍无形中充斥着整个校园,尤其是理科教师,他们会不断向学生灌输这样的观念:理科题目好挣分,一道解答题

就十几分,答对了很有成就感。在语文学科上花很多时间是吃力不讨好的事。这门学科的投入和收获未必成正比。

(二语文功底不扎实。

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但是有的老师将之解读成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甚少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基础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在农村,部分教师本身理论知识不够系统,语言功底相对较差,也没有养成经常动笔的习惯,本身缺乏一定的作文能力,在作文课的教学中,很难对学生有作文方法的指导。其次,学生作文不是从书写真实的人生感受,或是对生活现象的褒贬出发,更不是从提高写作技巧,写作能力出发,而当作于完成一次写作任务,至于质量如何很少有学生能顾及到。

近几年来的青年教师,在校期间的学习,未能对知识融会贯通,遇到问题也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难以做到全盘的、灵活的思考和处理。一部分中老年教师,本应是教学的中坚力量,却由于繁琐的其它事务,荒于知识的更新,沿用着陈旧的知识理念。他们在作文教学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功利性,缺乏长远的思考。为此我们大力倡导教学中的学习,向教师推荐具有人文性,科学性的书籍。在学习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营造一支群体的,具有协同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性意识的语文教师队伍。

(三缺乏写作兴趣。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信息的丰富,网络化语言已经影响了许多人,从而淡化了对语文的兴趣:首先是观念落后,教师用旧有的模式来教学生,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式;其次是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作文纯属敷衍了事,没有用心去写;学生讨厌作文,不再像以前的学生把写日记、周记看作是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好方式,对写作缺乏兴趣。现在最普遍的现象就是有些学生平时能说会道,平时也总喜欢用当下最流行的一些词汇“郁闷”“纠结”“宅”,但是要他们以此来写一篇具体的文章,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他们却又无从下手。

在以前的作文教学中,老师中规中矩地教导学生,不能越雷池一步。首先要写提纲,然后打草稿,最后写作。学生的一篇作文,要

经历好些环节:老师先解题,告诉学生应怎样写,不能怎样写,这实际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没有了自由发挥的余地,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其次是学生操作,按部就班的写提纲,打草稿,作文;老师按部就班的评改,评讲。这些模式化的东西让人生厌,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也渐渐没有了。传统的作文教学受到教师限题,限体等束缚,止于教师的评改,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的。许多老师总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将写作教学内容作为课后作业。

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和创作的机会,摆脱不了无米下锅的困境,时间一长,便没了自主的意识,失去了写作的兴趣。

(四知识面过于狭窄。

作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深深的感受到农村学生写作知识的贫乏,虽然有各种写作辅导教材,但是基本不适合农村学生。农村学生,尤其是一些离城市、地处偏远的学生,他们平日接触的只是家庭、学校和一些简单的社会现状,他们有的人甚至很少离开学校去县城,虽然现在每个家庭都已普及了广播、电视等现代化的信息接受渠道,但在相对比较吸引眼球的娱乐节目面前,他们很少通过广播电视来了解瞬息万变的外面世界。许多学生平时又很少参与社会实践或其它活动,生活经历的储备可谓少了又少,他们接触的社会面极其狭窄,加上平时又没有时间去阅读除教科书以外的其它有益写作的书籍的习惯,所以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只能是咬破笔尖硬套、瞎编,或者只写自己小学甚至幼儿园的事,内容比较简单和反复,思维比较单纯和滞后。尽管我每学期也让学生至少写七、八篇作文,但收效甚微。

此外,家长也对写作教学不重视,有些学生甚至没有一本作文书,更不用说在指导作文方面会给学生具体上的牵引。有些学生侧重于理科,平素沉默寡言,说到写作文,就不知从何处落笔。最普遍的现象是语句梳理上的问题,学生不善于调整句子结构,即使一篇内容很不错的文章,读起来艰涩难懂,不知所云,更有的学生写作就是完成任务,记流水账,看是全篇几百字,长篇大论,实则全文没有一点内容,甚至错别字多连篇,文理不通。

二、提高作文教学的几点对策

(一降低要求,培养兴趣。

由于我校学生基础差,写作水平低下,我们应该对学生降低要求,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切不可对学生过高要求,让学生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

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必须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给予不同的要求,让学生每次作文都感觉到自己能够达到要求,乐意去写,然后,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不断修改,通过多次的修改,学生感觉到自己越写越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尝到写作的甜头,此外,教师还应不断鼓励学生,充分表扬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这样,学生写作的

兴趣自然在潜移默化中增长。学生的兴趣一旦得以激发,学生乐于写,写作水平也自然会逐渐提高。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若是“乐之者”,还怕不愿意主动动笔写?

(二鼓励阅读积累素材经,常进行写作练习。

阅读是人类获取各种知识、了解各种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一个人的阅读量对于他的写作能力来说非常重要。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大部分学生除了拥有一本语文课本之外,甚至都没有一本像样的课外读物,这就决定了农村学生不可能像城市学生一样拥有足够多的课外资源。因此,教师需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让积极主动地阅读图书、报刊、杂志,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内容,定期组织一些读书班会,让学生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演讲比赛、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或通过办墙报等形式提高的写作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泛读、勤录、多背”。长期坚持,学生就不会为写作文时“无米下锅”发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