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5A文】2017MPAcc逻辑重点解题方法7

2017MPAcc逻辑重点解题方法7【前提与结论之间有本质联系】若题干的前提与结论之间有明显的跳跃,那么,这个段落推理成立所隐含的一个假设是前提的讨论对象与结论的讨论对象是有本质联系的,这就是所谓的“搭桥”。
请体会如下推理:“科学是真理,因此,科学是不怕批评的。
”我们发现前提的探讨对象是“真理”,而结论的探讨对象是“不怕批评的”,它们之间有差异,因此这个推理要成立,必须要求前提与结论之间是有本质联系,即需“真理是不怕批评的”这一假设。
反之,若没有这个假设,则段落推理必然不成立。
例1:某年,国内某电视台在综合报道了当年的诺贝尔各项奖金的获得者的消息后,做了以下评论:今年又有一位华裔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中国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看来中国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以上评论中所得出的结论最可能把以下哪项断定作为隐含的前提?A.中国在物理学等理科研究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B.中国的人文科学有先进的理论基础和雄厚的历史基础,目前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不正常的。
C.诺贝尔奖是衡量一个国家某个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D.诺贝尔奖的评比在原则上对各人种是公平的,但实际上很难做到。
E.包括经济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各国的文化传统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题干的逻辑主线是“没有中国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其推理成立的假设就是要说明这两者之间有本质联系。
选项C就类似一个三段式推论的前提,如果没有隐含C,那么,就无法得出题干结论。
其他的选项均不是题干推论所必须假设的,其中选项D还对题干推论有质疑。
例2:人类学家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有了死后复生的信念。
在发掘出的那个时代的古墓中,死者的身边有衣服、饰物和武器等陪葬物,这是最早的关于人类具有死后复生信念的证据。
文献综述格式及书写范例汇总

一、论文版式、格式 1、字数:3000~5000字 2、论文开本 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 3、标题:论文分三级标题 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或16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4、 正文字体:正文采用五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 5、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 6、文中英文、罗马字符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正体。 7、表格和图例有中英文对照。
二、论文的各组成部分与排列顺序
中文标题 英文标题 作者,单位(班级) 中文摘要 关键词 英文摘要 关键词 1引言 2正文 2.1 2.1.1
2.2 3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可顺序编码,即按文中引用的顺序编码。作者姓名写至第三位,余者写“,等”或“,et al.”。
连续出版物:序号 作者. 文题. 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译)著:序号 作者. 书名(,译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如何撰写综述性论文
第一部分 什么是综述? 综述,其中综是综合,述,更多的不是叙述,而是评述和述评。只评述还不够,还要就观点、材料和方法进行综述。“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
艺术学应当思考什么?——第五届全国艺术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了研 讨 , 取得 了一 系列 令人 瞩 目的成 果 。
一
、
艺 术 学原 理 与 艺 术 美 学 的深 入 认
识
在 艺 术 理 论 与艺 术 美 学 专 题 研 讨 中 , 南 东
艺术 的观 念化 产生 了重 要 影 响 , “ 量 性 ” 其 批 作
用于 部分 设计 艺术 , 并促 成 了“ 尚 ” 念 的形 时 概
题, 总体 上 围绕 艺术 学原 理 与 艺 术 关 学 、 术 史与 艺术 遗 产 以 及 艺 术 学 学 科 建 设 与 艺 术 学 专 业 教 育 中的 艺
三 大 问题 分 组 进 行 了研 讨 , 得 了一 系列 令 人 瞩 目的 成 果 。 取
关 键 词 : 艺术 学 ;发展 ;综述
成 。北 京 服装 学 院杨 道 圣教 授 认 为 , 术 本 身 艺
大 学王 廷信 教 授 指 出 艺 术 因 界 限 而 独 特 , 术 艺
门类 的界 限具有 延续 性 和可变 性 。艺 术 不 指 向 现 实世 界 , 不能 把现 实生 活等 同 于艺 术 , 能用 不 现实 逻辑推 断艺 术作 品 。广西 艺 术学 院 黎 珏辰 讲 师从 艺术 的本 质及 功 能探 讨 了 当代 社 会 “ 艺
艺术 技术 学 院 和 《 艺 研 究 》 文 编辑 部 共 同举 办
的第 五届 全 国艺 术 学 学 术 研 讨 会 在 太 原 召开 ,
会议 共 收到 8 3篇论 文 , 自全 国各 地 的百 余 位 来 专 家 出席 了本次会 议 。会议 围绕艺 术学 原 理 与
艺术 美学 、 术 史 与 艺 术 遗 产 以及 艺 术 学 学科 艺
就是 时 尚 的一部 分 , 时 尚与 艺 术 联 系 在 一 起 将
纪念李大钊诞辰110周年全国学术讨论会综述

纪念李大钊诞辰110周年全国学术讨论会综述□陈静多项纪念和学术活动为纪念李大钊诞辰110周年,有关方面组织了多种纪念活动。
1999年10月29日上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联合主办的“《李大钊文集》出版暨纪念李大钊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同志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曾庆红、宋平、刘华清、邓立群、王兆国、于永波等同志也出席了会议。
此前的10月25日,河北省委在唐山召开了纪念大会。
北京大钊学社也在大钊故乡乐亭举行了学术座谈会。
10月29日—31日,由河北省委、北京大学、中共党史学会、中国李大钊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纪念李大钊诞辰110周年全国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薄一波为大会题词:“继承发扬李大钊的革命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大会共收到论文91篇,入选论文51篇,有关李大钊研究著作10余种。
在学术讨论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着李大钊著作的收集和出版,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中国的树立,李大钊的早期思想,李大钊的史学思想,李大钊与同时代人物,多视点研究李大钊,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的研究方向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李大钊文集》和《李大钊全集》的出版李大钊发表的文章大致由1912年至1927年。
目前发现的文章约500余篇,160余万字。
这些文章集中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轨迹,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大钊逝世后,收集遗文的工作从来没有停止过。
革命者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就曾作过出版的努力。
195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李大钊选集》,1984年又出版了《李大钊文集》。
这些著作的汇集,对于研究李大钊和近代思想史、革命史、党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但由于李大钊深厚的古文功底,又处在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过渡阶段,西方新思潮的蜂拥而入,译文的大量出现,加之复杂动荡的社会背景,给后人读懂李大钊的文章带来相当的困难。
文献综述该怎么写(有范例)

文献综述该怎么写(有范例)文献综述该怎么写(有范例) 何为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
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文献综述怎么写呢?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①文献综述的引言: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②文献综述的正文: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寻求认识的进步), 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③文献综述的结论: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④文献综述的附录: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
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1:“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
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
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
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
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略谈高教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逻辑学》教材中几个问题

《略谈高教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逻辑学》教材中几个问题》2023-10-26•引言•《逻辑学》教材概述•教材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对教材改进的建议目•结论录01引言高教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逻辑学》教材在高校教学中广泛使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然而,该教材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背景本文旨在通过对该教材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为高校《逻辑学》教材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建议,以提高教材质量和教学效果。
动机研究背景与动机本文旨在探讨该教材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内容的准确性、表述的清晰度、例题的合理性等,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方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该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其中,文献分析法用于查阅相关学术文献和资料,比较分析法用于比较不同教材之间的差异和优劣,案例分析法用于具体分析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目的研究目的与方法VS02《逻辑学》教材概述1教材基本情况介绍23教材由多位作者共同完成,每位作者在逻辑学领域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成果。
作者信息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为2017年。
出版信息教材适用于大学本科阶段的逻辑学课程教学,也可作为逻辑学爱好者的自学材料。
适用对象03特色内容教材中设有一些专题,如批判性思维、逻辑与人工智能等,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逻辑学的最新发展。
教材主要内容概述01教材章节教材共分为十章,涵盖了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命题分析、推理规则、论证方法等方面。
02重点内容教材重点介绍了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体系结构教材的体系结构合理,内容安排紧凑,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掌握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材编写特点分析文字表述教材的文字表述简洁明了,易于理解,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使用。
图表应用教材中设有大量的图表和实例,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逻辑学原理和应用。
03教材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问题一:教材中某些概念表述不清晰总结词表述不清晰详细描述在教材的某些部分,作者对逻辑学概念的表述不够清晰,导致读者可能产生误解。
2017年396经济类联考综合逻辑考研真题

2017年396经济类联考综合逻辑考研真题
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喜报:刚刚考完研究生,凯程的电话瞬间就变成了热线,同学们纷纷打来电话报喜,说自己在考场上遇到的题目,大多数都是在凯程集训营训练的同类型题目,集训营扎实的学习,对自己考试非常有帮助。在这里,凯程的每一位老师都特别高兴,下面,我们把专业课真题公布出来,供2018考研的同学们使用。凯程也开设有2018考研集训营、全年特录班、暑期集训营、百日集训营、冲刺集训营、飞翔标准班、飞翔集训营,复试辅导班,欢迎报名。
下面凯程老师把专业的真题全面展示给大家,供大家估分使用,以及2018年考研的同学使用,本试题凯程首发!
一、逻辑推理(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面每题所给出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法制的健全或者执政者强有力的社会控制能力,是维持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Y国社会稳定但法制尚不健全。因此,Y国的执政者具有强有力的社会控制能力。
以下哪项论证方式,和题干的最为类似? A.一个影视作品,要想有高的收视率或票房价值,作品本身的质量和必要的包装宣传缺一不可。电影《青楼月》上映以来,票房价值不佳,但实际上质量堪称上乘,因此,看来他缺少必要的广告宣传和媒介炒作。
B.必须有超常业绩或者30年以上服务于本公司的工龄雇员,才有资格获得x公司本年度的特殊紧贴,黄先生获得了本年度的特殊津贴但在本公司仅供职5年,因此他一定有超常业绩。
C.如果既经营无方又铺张浪费,则一个企业将严重亏损。Z公司虽然经营无方但并没有严重亏损,这说明它至少没有铺张浪费。
D.一个罪犯要实施犯罪,必须既有作案动机,又有作案时间。在某案中,W先生有作案动机但无作案时间。因此,W先生不是该案的作案者。 E.一个论证不能成立,但且仅当,或者它的论据虚假,或者它的推理错误。J女士在科学年会上关于她的发现之科学价值的论证尽管逻辑严密,推理无误,但还是被认定不能成立。因此,她的论证中至少有部分论据虚假。
略谈高教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逻辑学》教材中几个问题

略谈高教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逻辑学》教材中几个问题作者:杨海波边云霞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19期【摘要】高等教育出版社在2017年7月出版了新版的《逻辑学》教材,意在推动全国高校逻辑学教材的现代化与统一,但本书在传统的词项逻辑部分与谓词逻辑的自然演绎系统部分的编写中存在一些偏颇。
【关键词】高等教育出版社《逻辑学》教材传统词项逻辑谓词逻辑自然演绎系统【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9-0004-022017年11月6日至9日,教育部在北京组织开展了对7月份高等教育新近出版的教材《逻辑学》任课教师的全国示范培训,意在切实推进此系列教材在全国的统一使用工作。
作者有幸与来自全国各个省市高校的130余位逻辑学教师接受了教材编写组中部分专家的集中培训。
在三天的培训里,笔者受益良多,也发现教材中存在一些偏颇之处。
本评论意在指出其中几个对理解会产生偏差的问题。
几个问题主要出在书中第一章传统词项逻辑与第五章谓词逻辑的自然演绎系统中。
一、第一章传统词项逻辑部分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词项逻辑与现代逻辑在理解全称命题时候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现代逻辑看来SAP (即?坌x(Sx→Px))推不出来SIP(即?埚x(Sx∧Px)),当然也推不出来?埚xSx。
但在传统词项逻辑中,如果词项S是非空词项的话,SAP既可以推理得到SIP,当然也可以得到?埚xSx;而如果词项S是空词项的话,SAP就推不出来SIP,也推不出来?埚xSx。
除了“?坌xSx→?埚xSx”这样的预设论域非空的逻辑原理外,现代谓词逻辑抛弃了传统词项逻辑对词项是否非空的区分,寻找的是对所有可能论域或世界都为真的,或不论词项是否非空都为真的逻辑原理。
换句话说,现代逻辑把传统词项逻辑中那些只对词项非空才真,而对词项为空就为假的逻辑原理全都排除在了逻辑真理或原理之外。
比如?坌x(Sx→Px)→~?坌x(Sx→~Px)(上反对关系)以及~?埚x(Sx∧Px)→?埚x(Sx∧~Px)(下反对关系)这两个在传统词项逻辑中只要S非空就是有效逻辑原理的推理公式都被排除在现代逻辑真理之外,而是以间接的方式把其成立条件明确指明的方式接受下来,即(?坌x(Sx→Px)∧?埚xSx)→~?坌x(Sx→~Px)以及(~?埚x(Sx∧Px)∧?埚xSx)→?埚x(Sx∧~Px)是现代逻辑的逻辑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撰稿/汪佳梅、李崇慧;摄影/何娟(浙江大学哲学系、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2017年10月20日至22日,“2017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讨论会”在浙江大学隆重举行。
本届大会由中国逻辑学会现代逻辑专业委员会、浙江大学哲学系和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共同主办。
会议主题包括逻辑哲学、哲学逻辑、数理逻辑、逻辑与计算机科学、逻辑与语言学等内容,旨在增进国内各领域逻辑学研究人员的交流、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学术氛围、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会议共收到52篇投稿,经过严格的双盲审稿程序,遴选出27篇论文作会议报告。
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列席此次学术盛会。
21日上午,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主任黄华新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代表东道主浙江大学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
在接下来两天的学术交流中,共有29位专家学者和学生作了报告(3个特邀报告和26篇收录论文),按报告类型分为:(一)特邀报告;(二)会议报告;(三)学生摘要报告。
特邀报告一共三场。
复旦大学陈翌佳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一阶逻辑在计算复杂性上的能力和局限性”。
一直以来,一阶逻辑因可计算能力太弱,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无用武之地。
陈教授在报告中,以假想的“在中国逻辑学会要成立某个专业委员会时,如何选择委员以满足给定条件”为例,说明很多相当复杂的计算问题,在实现大规模并行计算的条件下,只要建立一个一阶逻辑系统就可以得到满足条件的结果。
甚至,只要量词深度足够小,这个一阶逻辑系统还可以对超大数据在恒定步骤内求解。
厦门大学朱菁教授的报告题目为“BDI模型的哲学基础”。
他认为,BDI(信念-欲望-意图)是当今人工智能领域颇具影响力的有关理性智能主体的逻辑与认知模型,但大多数人工智能研究者和逻辑学家不了解其哲学基础和背景。
该模型源自斯坦福大学哲学家马克尔·布拉特曼(Micheal Bratman)在行动哲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他也是构建该模型首个形式化系统的主要参与者。
报告探讨了BDI模型中意图和决策及意图和计划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该模型跨哲学、逻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理论背景。
浙江大学廖备水教授作了题目为“形式论辩与非单调推理”的本地特邀报告。
他在报告中介绍了经典一阶逻辑和传统非单调逻辑用于不一致情境推理的局限性,阐述形式论辩的基本工作机制以及如何用于表示非单调推理;他认为在不一致情境中建立具有可废止性和非单调性的形式论辩模型是一个新的研究途径和热点问题。
他还汇报了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即一种半结构化的通用模型和形式论辩中的优先规范推理。
在会议期间,共有23位学者介绍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依据报告主题简要概述如下。
数理逻辑领域,武汉大学程勇副教授引入了一个相较于一阶逻辑更弱的理论,并证明哥德尔第一不完备定理在该理论下是成立的,同时具有与原初理论同等解释力。
中山大学博士生梁飞论证了带有一个德摩根消除算子(LDN )的兰贝克演算(Lambek Calculus )是可判定的。
哲学逻辑领域,北京大学刘壮虎教授介绍了类概念、个体概念和性质概念,并讨论了概念结构与外部世界,以及经验与信念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弗雷格难题”进行了解析。
北京大学博士生王强通过介绍柏拉图二分法到亚里士多德正负二分法的演化过程,提出亚里士多德划分格的概念,以此为模型建立了形式系统,用划分理论解释亚里士多德逻辑的思想来源。
中山大学崔建英副教授从认知博弈研究角度出发提出了后悔词博弈的似真模型。
在哲学逻辑的子领域—模态逻辑领域中,清华大学俞珺华博士介绍了邻域逻辑和Tableau 语义系统,实例化邻域逻辑即在经典命题逻辑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分类算子,他论证了在Tableau语义系统中对G3inl 序列进行演算的结果也是对Lyndon 插值定理的一个证明。
北京师范大学范杰博士通过定义一个新的邻域语义建立了偶然性逻辑系统,并在系统中对多个双模概念进行定义,同时给出Hennessy-Milner 定理的证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唐芳芳博士在分析性模态逻辑系统中引入了广义谢弗竖。
她指出,广义谢弗竖不但可以揭示各逻辑部分的逻辑联系,还可以机械地判定某些框架类上为真的句子。
武汉大学杜珊珊副教授提出模态理论的逻辑等值性并在树模型下考察了模态逻辑间的可重塑性。
浙江大学博士生何键枫考察了群体宣告逻辑和分布式知识的结合,并指出相关结果能推广至其它类APAL逻辑的带分布式知识的扩充。
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围绕模态逻辑领域中的道义逻辑作了相关报告。
浙江大学董惠敏博士针对自由选择允许悖论,将子结构逻辑和非单调推理相结合,建立了一个新的道义系统。
中国社会科学院贾青副研究员着重说明了STIT逻辑系统在刻画ought-to-be和ought-to-do两种语句及其关系时具有相较于其他系统的优势。
逻辑哲学领域,厦门大学郑伟平副教授介绍了罗素的非受限变元理论及其理论价值。
一个变元是非受限的,当且仅当该变元的取值范围是实体域。
在罗素实在论逻辑观念中,逻辑普遍性是通过非受限变元体现出来的。
中国人民大学许涤非副教授指出奎因本体论承诺不能对逻辑理论作出解释,考察了范恩基于量化解释对本体论承诺的批判,通过对比探究奎因本体论承诺的起源和弗雷格有关本体论量化解释的评论。
亚当斯和史东内克提出了指示条件句推论的合理性概念,并针对合理性概念提出了两个不同的准则。
在此基础之上,台湾阳明大学刘吉宴博士从不可断说性出发,通过对上述合理性概念进行形式刻画,检视两个准则之间的关系。
南京大学张力锋教授论证了标准的逻辑宿命(ALF)在形式结构上是有效的,但在语用层面存在严重的说理谬误,因而,预见真理与行动者自由意志并非逻辑地不相容。
南京大学硕士生伍岳轩从古普塔和斯坦德菲尔在《真理论的条件句》中引入的新条件连接词—STEP入手,围绕语义特征和对修正理论形式化进路的启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逻辑与计算机科学领域,论辩理论成为研究热点,多位学者分享了研究报告。
中山大学博士生陈伟伟讨论了抽象论辩框架中,多主体交互时框架聚合规则以及有关语义下性质的保留情况。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徐康博士探讨了对抽象论辩框架进行限制和扩展,以使得某一论证集合成为其在某一语义下的外延。
浙江大学博士生余喆比较了两种类型的反驳在论辩系统中的推理,指出为使结果更合常理,应改进底层逻辑刻画。
针对现有底层系统不足以刻画非单调推理的现状,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应腾博士从可废止逻辑出发构造了一个新的结构化论辩系统(DLA),为结构化论辩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逻辑与语言学领域,中央财经大学张立英教授对传统的运用概率方法来表达归纳推理结论的不确定性和刻画非单调的归纳推理提出批判,指出用概称句和包含概称句的推理来刻画归纳推理是另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上海理工大学赵梦媛博士基于满足理论和绑定理论进行了预设投射问题的回指分析。
三、学生摘要报告全国现代逻辑学术会议常设学生摘要报告,本次会议共有3位在读研究生就目前关注的问题各自做了10分钟的简要报告。
结合相关心理学研究,浙江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生周海燕对个人叙事转变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作出相应逻辑刻画。
香港浸会大学李蒂霖认为,在说谎者悖论上,由于未进行语义划分,运用对真理论保持沉默的处理方式并未合理地解决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闫佳亮以一阶逻辑的可判定性问题为出发点,探讨了通过对多类一阶逻辑进行限制而得到的可判定的Lithium逻辑。
以上即对本次学术研讨会报告的全部小结。
此外,本次研讨会会前还有一个常设的学术教育环节。
北京大学王彦晶副教授首先作了题为“一个‘老改犯’的自白:学术论文的写作及修改”的讲座,为在场研究生们提供了学术写作及论文发表等方面的指导。
首先,他通过现身说法告诉学生如何在作品好的情况下避免被审稿者“误杀”;其次,王彦晶副教授从题目、正文、文献、附录四个方面介绍了结构性写作的要点;最后,他就语言与格式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诸如,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写作者要追求语言的清晰性,重要的内容不要放在脚注等等。
此外,他认为,要在论文修改上下功夫,才能写出好论文。
而后王彦晶副教授在晚上还继续主持了题为“Permanent Head Damage:读PhD的经验与教训”的学术座谈会。
会上,研究生们提出了自己在学业规划及学习研究等方面遇到的难题。
这些问题包括:怎样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读博、硕士如果想要读博,应该做好怎样的准备、如果申请了国外的PhD,是否还能同时申请国内的、如何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发表期刊论文时应注意哪些细节问题等。
此后,老师们就学生读博及学术研究上的问题及困惑给予了相关建议和帮助。
这些活动大大地活跃了现场气氛,为接下来两天会议的顺利召开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逻辑学会现代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新文研究员在22日的会议闭幕式上对本次学术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主要介绍了本次会议严格的论文评审过程,指出本次会议参会人数达到了历届以来最高峰值,说明现代逻辑领域生机勃勃、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学生积极参与会议,并在最后通报了明年的年会将在厦门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