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民间刺绣的纹样类型和艺术特色
满族刺绣特色及发展研究

满族刺绣特色及发展研究
杜权达
【期刊名称】《山东纺织科技》
【年(卷),期】2018(000)003
【摘要】刺绣是满族极具民族特色的一项传统手工艺,它广受人们喜爱,它的产生与发展中凝聚着满族先民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族群的信仰和民俗观念.在其漫长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与碰撞中,集百家所长发展自身,最终成为了族人记录生活,传情达意的一项重要的技艺.对传统满族刺绣艺术特征及其起源与发展过程的分析,并适当的进行扬弃的继承,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提取出优秀的艺术特征并运用国际化设计语言对其进行现代化的诠释,为我国文化多样性做出当代人应有的贡献.
【总页数】3页(P41-42,35)
【作者】杜权达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辽宁丹东 118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3.6
【相关文献】
1.满族刺绣特色及发展研究
2.满族刺绣旅游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3.满族刺绣旅游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4.满族特色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r——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例
5.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遗刺绣的种类

非遗刺绣的种类
非遗刺绣是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术之一,有许多不同的种类,以下是其中一些:
1. 苏绣:江苏省传统刺绣,以细腻、柔美、色调渐变等特点著称。
2. 顺德刺绣: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传统刺绣,以线条流畅、图案丰富、色彩鲜艳等特点著称。
3. 蜀绣:四川省传统刺绣,以线条饱满、五彩缤纷、立体感强等特点著称。
4. 湘绣:湖南省传统刺绣,以线条流畅、色调和谐、图案精美等特点著称。
5. 徽绣:安徽省传统刺绣,以线条精细、色调协调、寓意深刻等特点著称。
6. 绍兴绣:浙江省绍兴市传统刺绣,以种类繁多、绣法独特、工艺复杂等特点著称。
7. 满族刺绣:满族传统手工艺术,以图案丰富、自然流畅、刺绣密度高等特点著称。
8. 壮族刺绣: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手工艺术,以绣线晶莹、图案鲜明、寓意深刻等特点著称。
“非遗”视角下满族民间刺绣的传承与发展

Ethnology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民俗与民族技艺“非遗”视角下满族民间刺绣的传承与发展杨帆李国平(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新疆阿拉尔843300)【摘要】满族刺绣是我国一种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手工工艺技法,承载着历史文明的发展与独特的民族精神,其艺术表现形式与视觉效果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满族民间刺绣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形成了极具个性化色彩的手工艺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满族文化不断地消亡和老一辈刺绣艺人接连不断的逝去,满族民间刺绣的独特韵味正逐渐淡化。
同时,由于现代化机械刺绣的日益发展,使得满族民间刺绣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与困境。
所以,满族民间刺绣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已经迫在眉睫。
对此,文章首先对满族民间刺绣传承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而后基于“非遗”视角下对满族民间刺绣这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非遗”视角;满族民间刺绣;传承;发展【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我国民间刺绣中有一个极富特色的流派,那就是满族民间刺绣。
经过漫长时间的传承发展,满族民间剌绣吸收了各种刺绣工艺优点,对自身进一步加以完善。
满族剌绣作品展现了满族同胞的审美情趣与劳动智慧,有着相对深厚的文化内涵。
满族刺绣工艺具有与众不同之处,其图案、纹样以及色彩的运用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加强满族民间刺绣的保护与传承力度,对于保护我国本原文化的多元性,培养和增 强民族固有意识,继承与发扬满族民间刺绣工艺的艺术特征都十分有利。
一、满族民间刺绣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满族民间刺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凝聚了满族同胞的劳动智慧,并展现了民俗意识、宗教信仰以及审美情趣。
时代在不断发展,满族民间刺绣也应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和创新,让满族民间刺绣在历史的发展中,其传统技法依然可以得以传承与发展。
到目前为止,满族民间刺绣已经有400多年历史。
在漫长 的发展过程中,满族民间刺绣保留了女真人皮革补绣的纯朴工 艺,并广泛借鉴了苏绣与鲁绣等工艺,逐渐形成了粗狂与细腻 兼具,观赏与实用并存的传统工艺。
中国民间美术课件刺绣

旗 Cheongsam 袍
中国 特色
• 元代的苏绣,见诸文献记载的并不多,《清秘 藏》中则道: • “元人用线稍粗,落针不密,间用墨描眉目, 不复宋人精工矣!” • 可见,元代的绣品较之宋代无多大进步。
旗 Cheongsam 袍
中国 特色
•
明代,是苏绣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历史 阶段。 • 一方面是社会对绣品需求的增长,促进了 商品绣数量的增多;另一方面是嘉靖年间 (1522-1566)上海“露香园顾绣”的出现, 对苏绣风格的形成起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旗 Cheongsam 袍
中国 特色
朱红、浅棕、 深绿、鹅黄等各 色丝线绣出的穗 状流云和卷枝花 草的“信期绣” 绢手套, 直筒露 指式。 其掌面为菱纹 罗,指部和腕部 均用绢,掌的上 下两侧各饰“千 金”绦一周。
朱色菱纹罗手套
旗 Cheongsam 袍
中国 特色
乘云绣 主要是 以五彩祥云 变幻造型为 饰,因而得 名"乘云 绣",寓意 宝贵吉祥。
旗 Cheongsam 第六章 一 民间刺绣历史寻踪 袍
中国 特色
三、刺绣的发展历史?
(一)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期间
华夏民族的部族联盟首领在举行重大庆典、 祭祀等礼仪活动时,必须穿着绘绣有日、月、星 辰、山、龙、华虫(雉鸡)图纹的上衣和有宗彝、 水藻、火、米粉、黼、黻图形的下裳(裙)礼服, 后世称为“十二章服”并形成定制。 (黼黻fǔfú古代礼服上锈的半白半黑的花纹)
旗 Cheongsam 袍
中国 特色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苏绣得到进一步的恢 复和发展。1950年后,国家专门设立了苏绣研 究所,并开办刺绣训练班。苏绣的针法由原来 的18种发展到今天的40余种。绣品多次在国际 国内获奖。 •
满族结绳技艺

满族结绳技艺
满族结绳技艺,号称“擅长把细绳绕成细针”,在北方各民族间形成广泛流传、精益求精的一种技艺,把细绳绕作细绳,把细秆绸编作各种图案,这主要有满洲人等少数民族的手艺技能完成。
因其结构复杂、巧妙、细致,故被喻为是把丝线编织、结缘的技术,在民间流传的结绳图案中,有像斗、箕、女人牵牛等经典设计,每种图案重结绳的步骤复杂至极,所有图案都细微且复杂,不能随意粗放,需耐心仔细把握每一步,唯有认真仔细手工处理,才能迸发出别有一番设计结构,从而结出细巧复杂的结绳图案。
它是利用一根细绳与多根细线交叉组成的一种结构,分类细到,既有草帽结、花钗结、花气袖结、九宫结等,也有双十结、十二标结等,形状繁多,运用的方式也五花八门,其复杂结构的历久不衰,是我国几千年技艺发展的缩影。
满族结绳技艺是一种储藏于古老民间技艺中的及时宝,由于如今普及电子等现代化产品对其以及众多技艺的衰落,加上制作要求精心高超,所以传颂及传承起来将会是极其困难的,我们有责任践行节约的思想,好好保护结绳的技艺,继续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是我们国家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浅析清代织绣团花图案的审美特征

浅析清代织绣团花图案的审美特征文/张婷婷,王宏付【摘要】中国传统团花图案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历经数千年,在清代达到空前鼎盛。
清代吉祥纹样盛行,几乎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
吉祥文化的盛行和织绣技艺的成熟都汇聚在清代。
繁复精美的纹样、丰富艳丽的色彩、精细复杂的工艺造就了清代织绣团花图案独具魅力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凝聚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
通过对其纹样的取材及寓意、色彩、技艺、构图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论述其在色彩、技艺、构图方面体现出的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中得出清代织绣团花图案不仅夸示着皇族森严的服饰制度,还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期刊名称】服饰导刊【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7【关键词】清代织绣;团花;龙纹;吉祥纹样;工艺;团花图案历史久远,其雏形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彩陶旋纹,兴起于唐朝,并且在清朝随着吉祥文化的盛行而达到鼎盛。
[1]中国劳动人民通过织锦、缂丝、刺绣等工艺赋予了团花图案独特的装饰特点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团花图案一直以单一的织或绣工艺表现,在明朝织绣工艺开始合为一体。
清代不仅是团花图案的鼎盛期,也是织锦、缂丝、刺绣工艺的巅峰期。
[2]织绣工艺合为一体在清代团花图案中屡见不鲜。
清代织绣团花图案无论是从纹样、工艺、构图、色彩都比之前任何一个朝代要精美繁复、寓意深远。
本文希望通过对清代织绣团花图案的分析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中国传统图案和濒临失传的古老工艺,以期对现代服饰图案设计具有一定的启示。
1 纹样的取材及寓意清代织绣团花图案取材广泛,内涵丰富,寓意深远。
它不仅彰显皇族的尊贵身份,也夸耀着平民百姓的美好生活和福寿康宁。
1.1 龙纹早在商周时期,青铜器、玉器等工艺品上就出现了成熟的龙纹,此时的龙,无角、长身、曲尾、有鳞。
到了秦代,龙是作为“避邪祈福”具有灵性的神兽,受到人们的崇拜。
《礼记·礼运篇》中记载“龙麟凤龟,谓之四灵”[3]。
满族刺绣特色时尚产品开发设计研究——以“满足”系列产品为例

产品与包装设计652019.07满族刺绣在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毕业设计实践系列作品“满足”(图1)中,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满族刺绣发展的方式与途径。
这不止是对满族刺绣的一种敬爱,还是作为一名工艺美术人的匠心使命感使然,希望以此促进满族刺绣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下去。
一、满族刺绣文化(一)从历史的角度看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德裔美国人博厄斯认为,“艺术价值的完善形式来自于高度发展的技术”。
因此,推进艺术生产的必要因素是技术,而表现技术水平的日常工具和工艺品,其促使人们从原始的生活状态,逐渐进入一个更发达的社会。
一千多年前,金代“女真人刺绣”之所以出现并发展,是因为宋朝之间的战争。
宋朝战败后,为了维护皇室的奢侈生活,朝廷为此专门建造了“少府监”,在那之后,女真人衣服上的刺绣从边缘发展到四周。
在此基础上,满族刺绣得以发展。
(二)从功能的角度功能即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
其中,社会的功能又分为认知的功能、教育的功能、娱乐的功能等。
首先,从社会的功能看,人满族刺绣特色时尚产品开发设计研究——以“满足”系列产品为例◇徐晓然 包荣华摘 要:随着文化保护工作的深入发展,满族刺绣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并成为了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站在多学科的角度对满族刺绣进行研究,挖掘出满族刺绣背后凝聚的精神力量和文化经典。
关注满族刺绣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丰富民族文化艺术的多样性,促进各民族之间多样艺术的交融与发展有着积极与推动的作用。
关键词:满族刺绣;时尚产品;设计研究注:本文系大连艺术学院院级项目“工艺美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们通过满族刺绣鉴赏的活动,一方面,认识了解满族刺绣,另一方面,也可以认识满族社会历史、精神文化内涵等。
其次,从教育功能的角度来看,其有利于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目的。
满族刺绣特色产品“满足”刺绣藤编包具有强烈的感染性,使鉴赏者自觉地将目光投入到保护非遗的教育中去。
解读清代民间刺绣

解读清代民间刺绣作者:王栋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12期摘要:刺绣是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锻、布帛等物质材料上借助针的运行穿刺,从而构成花纹,图案或文字的一种工艺。
我国的刺绣艺术源远流长,发展到清代为鼎盛时期。
清代刺绣运用之广,针法之妙,绣工之精巧,为历代所不及。
民间的刺绣技法和所用的丝线材料都有了惊人的发展,所绣作品令宫廷也为之逊色。
随着刺绣的发展,已形成不同特色的地方体系,著名的有苏绣、京绣、湘绣、粤绣、瓯绣、鲁绣、汴绣、蜀绣等,其中又以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最具盛名,后被合称为“四大名绣”。
关键词:清代;民间刺绣;图案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6-0066-02一、源流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的工艺之一。
据说早在5000年前,黄帝妃祖教导人们种桑养蚕,缫丝织布。
至虞舜时,人们开始在服饰上刺绣五彩花色,并以图案纹饰的多寡和变化,以区别官职的高下。
这项衣冠制度,影响了中国好几千年,直到清代的灭亡。
刺绣工艺最原始的作用就是服饰,是对服装的装潢与美化。
经过服饰的服装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也具备了更为复杂的功能。
事实上,人类的服装从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装饰的意义,刺绣工艺是强化装饰,突出装饰的手段。
刺绣以服装为基础,历经沧桑,发展为灿烂辉煌的刺绣艺术。
大约从汉代起,刺绣就成为闺中技艺。
从古至今人们喜欢以“大家闺秀”来形容有良好的教育,通情知礼仪的女子。
中国女子从小就学习刺绣,因而刺绣又叫做“女红”。
女孩子在出嫁以前,要为自己绣一批绣品作陪嫁之物;婚后家里的摆设、家人的衣物也需要刺绣来点缀。
中国人家里几乎所有的布料做成的东西都可以加绣,从椅垫、桌围、门帘、壁挂、屏风、床单、被面、枕套,以致大人小孩的外出礼服、帽子、鞋子,特别是清代男子流行衣外悬挂的多达10余种的佩饰,如荷包、钱袋、扇套、眼镜套、表套、钥匙袋、扳指套、褡裢等,都是心灵手巧的女子们永远也做不完的绣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族民间刺绣的纹样类型和艺术特色
一、满族民间刺绣的纹样类型
满族民间刺绣纹样内容大多取材于大自然或者现实生活,在此基础上,再经过满族刺绣艺人心灵手巧的高度抽象概括和解析重构,其刺绣纹样便被深深地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从满族民间刺绣纹样所表现的主题内容来看,满族刺绣纹样类型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和几何纹样.
(一)动物纹样
动物纹样是满族民间刺绣中最为常见的纹样造型之一.
在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对动物纹样的喜爱一般是出自图腾崇拜,以及某些动物所代表的吉祥寓意,东北地区的满族自然也不例外.具体而言,这一地区的动物纹样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动物纹样造型类型多样.满族刺绣的动物纹样不仅包括蝴蝶、鱼、牛、马、鸟等实际存在的动物类型,而且民族神话传说中的飞禽走兽也十分受欢迎,比如龙、凤凰、麒麟等神兽的刺绣造型也常见于服饰装饰图案之中.其中,龙纹是十分受满族人欢迎的动物纹样刺绣图案,这映射出满族人对龙的独特崇拜.例如,满族刺绣龙纹纹样(如图1所示)就是动物纹样的经典之作,在这件刺绣作品之中,布料中心的龙纹造型活灵活现,四周的云彩刺绣装饰图案极具流动感,整个画面十分美观.
第二,动物纹样造型生动传神.满族刺绣动物纹样并不刻意追求跟实物的相似度,而是在现实题材的基础上,运用高度夸张、抽象概括的刺绣手法,将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刺绣技艺结合,塑造出生动传神的效果.图1所示的龙纹图案就是这一特点的体现:龙纹图案用黄色流畅的刺绣线条勾勒出龙矫健身姿,在四周流云的衬托下,龙纹造型生动传神、栩栩栩如生.
(二)植物纹样
植物纹样也是满族服饰刺绣纹样中运用较多的类型之一,它以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为创作题材,并在保留植物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手法进行抽象概括和夸张变形.具体而言,满族刺绣植物纹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植物纹样主要取材于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在满族刺绣图案之中,常见的植物纹样有牡丹、桃花、荷花、兰花等植物造型,这些刺绣纹样十分常见于满族的民族服饰装饰之中,表现出满族对大自然的热爱,而且这些植物纹样一般较为素雅、朴实,反映出满族人民朴素的民族性格.
第二,植物纹样寓意十分丰富.例如,牡丹图案十分常见,这与满族的历史文化关系密切,
牡丹寓意富贵荣华,表达出满族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又如,石榴等多籽植物同样十分
常见,这是因为这种植物的寓意是"多子",反映出满族人的生殖崇拜观念.
(三)几何纹样
几何纹样是满族民间刺绣装饰图案中相对较为少见的纹样类型.几何纹样具有想象丰富、明快爽朗、绚丽醒目的视觉美感,因而深受满族人民喜爱.具体而言,满族刺绣的几何纹
样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几何纹样造型抽象且想象丰富.满族刺绣几何纹样的造型以点、线、面或者其他
几何图形为素材,凝聚了满族艺人丰富的想象力.满族刺绣艺人匠心独运,常常在选取不同几
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丰富且富有规律的排列组合.例如,图2所示的满族刺绣几何纹样
运用了菱形、圆形以及多边形等素材,营造出绚丽醒目、极具装饰性的震撼效果.
第二,几何纹样通常和其他类型纹样搭配使用.满族刺绣中的几何图形往往同其他类型
的纹样造型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从而使得整个图案显现出内容丰富、层次鲜明的特点.例如,
图2所示的满族刺绣几何纹样在几何图形之中,就由各种细致的植物纹样和动物纹样进行
填充,加之其他类型的纹样造型和几何纹样的巧妙搭配,使得整个图案呈现出内容丰富、层
次分明的视觉效果.
二、满族民间刺绣纹样的艺术特征
满族刺绣纹样题材既有取自大自然的动物、植物纹样,也有想象力十分丰富的几何纹样.满族刺绣艺人运用极高的刺绣技艺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使满族刺绣纹样独具一格,表现出
鲜明的艺术特征.
(一)造型生动夸张
造型生动夸张是满族刺绣纹样最明显的艺术特征.满族刺绣艺人在对题材进行深入观
察的基础之上,保留了创作物的本质特征,运用高度抽象、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以及精湛的
刺绣技艺,使表现题材造型不仅适合刺绣创作,也更加生动传神.
具体而言,满族刺绣纹样造型夸张传神,不仅凝聚了满族刺绣艺人丰富的想象力,还体现
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念.例如,在满族刺绣"鸳鸯戏水"纹样(图3所示)最下方的鱼的造型头圆、嘴小、身肥,这样的夸张手法使得鱼的个性特征更加突出,更加活泼可爱.
又如,在图1所示的满族刺绣龙纹图案中,龙头造型被夸大,龙的表情夸张而可爱,龙的身姿也是大弯曲的夸张表达,从而将龙塑造得生动威猛、夸张传神.
(二)构图对称均衡
满族民间刺绣纹样在构图设计上讲究图案的对称与均衡.虽然满族刺绣纹样类型多种
多样,但是总体而言,在构图设计上,刺绣纹样大致都追求图案的对称与均衡.
第一,满族刺绣构图的对称性.满族刺绣的对称性是指在构图过程中,刺绣纹样整体图案
的上下左右位置都追求对称的视觉效果,追求一种规整、庄严、稳重的视觉美感.例如,满族
刺绣几何纹样(如图2所示)就表现出十分严谨的对称构图美感,在这幅刺绣纹样图案之中,
完全以纵向中轴线为分界对称,整体图案密而不乱、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第二,满族刺绣构图的均衡性.满族刺绣的均衡性是在题材无法对称的情形之下,所追求
的一种视觉美感.这样一种构图设计打破了图案完全对称的僵硬形式,使刺绣图案更为生动、活泼、自由.譬如,在满族刺绣龙纹图案(图1所示)中的盘曲龙纹,龙纹周围刺有卷云纹样,龙
纹造型显然是不对称的,但是整个刺绣图案却呈现出鲜明的富有韵律的平衡感.
(三)色彩运用艳丽融洽
色彩运用艳丽融洽也是满族刺绣纹样的显着特征之一.满族刺绣色彩运用十分浓烈、
艳丽,大胆运用了红色、绿色、黄色等亮色,因而色彩运用风格十分鲜明.同时,满族刺绣艺人
也十分注重色彩的协调搭配,使图案整体呈现出融洽的视觉效果.
第一,色彩运用艳丽.满族刺绣的色彩运用显现出浓厚艳丽的特征,刺绣图案中红色、绿色、黄色等亮色的运用十分普遍,特别是红色在刺绣图案中使用频率最高,象征喜庆、热烈,
深受满族人喜爱.这些色彩浓郁、厚重且对比鲜明,形成了艳丽的色彩风格.
第二,色彩搭配融洽.满族刺绣色彩运用十分中追求融洽协调,刺绣艺人常常通过色彩的
精心搭配弱化强烈的对比效果.例如,在图3所示的满族刺绣图案中,鸟的羽毛就采用了红色、蓝色、黑色、绿色等不同颜色进行搭配,显着弱化了色彩的对比效果,使画面更加和谐融洽.
三、结语
满族民间刺绣是我国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其纹
样类型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大致包含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三种主要类型,且
造型生动夸张,追求构图的对称与均衡,色彩运用艳丽又融洽,形成了满族刺绣独特的艺术风格.如今,满族刺绣所具有的这些鲜明艺术特征,已经成为其区别于其它类型刺绣艺术的重要
因素,研究它,对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平,杨紘.《满族刺绣文化内涵及技艺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03).
[2]龙湘平,陈丽霞《满族刺绣发展史探究》.载于《装饰》,2004(08).
[3]潘梅《多姿多彩的满族民间刺绣》.上海工艺美术,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