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一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读研--你想好了吗?

今年毕业班的学生中放弃毕业找工作而选择直接读研的人越来越多,想读研求上进本来是件好事,应该鼓励,但需要质疑读研的动机与目的。读研的群体里应该分成三类人群:

∙有明确的目标和强烈的热爱而选择读研,在当今选择考研或读研的大军里,这是占据极小比例的一部分人,但却是读研最该鼓励的群体。

∙目标模糊或没有目标,只是觉得应该进一步深造,获得一个更高的学历、以便于未来职场上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这在当今考研或读研的大军里,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毕业找不到工作,把读研作为推迟走向社会的一种缓冲,靠分数混得一个高学历。在考研或读研的大军里,带有这样动机的人不占少数。

今天,在与学院的一位老师聊天的过程中,谈及到学生中弥漫着极端功利的倾向,为了保研,很多学生选课时不是看中是否学东西,而是看哪位老师好说话、给高分乃至人情分,甚至有的学生直接找到授课教师直言不讳地说:“我要保研,我的期末成绩您必须保证我在XX分以上”,大言不惭而且是是无忌惮,官场上权钱交易的恶习也带到了教育界,从中、小学选班干部到大学判卷给成绩,难道这个民族那些美德都丧失殆尽?没了精神的灵魂只有功利的驱动;学生评价一个教师好与不好,不是看中他(她)的教学是否提升你的思维和能力乃至认知水平,而是看这个老师是否“和蔼可亲”地好说话,是否期末考前能够透题,最好是带着大家把试卷上的题型做一遍,再好不过的是期末考试就是总复习上做过的类似试题,这样教师省事、学生省劲儿而且还能拿高分,最后保研榜上金榜题名,真是两全齐美的“好事”。这就不奇怪,很多学生选择校外企业教师的课,因为校外企业老师不是学院的专职教师,学院对他(她)的行政控制与管理能力很弱,部分人到学校上课的目的是为了经济利益,反正是来挣钱的,不需要坚守原则,更没必要严格要求来得罪人(这里没有否定外请教师的贡献和价值,只是说有那么一部分人有这种行为倾向)。我不想评论作为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师德,那是个人职业道德范畴的事情,只是想提出教学管理环节的漏洞,这包括一门课不同的教师讲带来的教学质量与内容的不一致以及考核标准虽然统一但具体评价难于统一带来的不公平,还包括一个以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的学院却采用分数这样一个难以评价能力的度量标准是否合适的质疑?除此之外,就是学生读研的真正动机和学习的真实目的。

学习的目的要么是为了兴趣和热爱,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要么是为了长本领最后在职场赢得自己的位置,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中国这样,有这么一大批人读研的动机是因为找不到工作需要缓冲,一个民族缺乏一批为着热爱献身事业并能够沉下来踏实做事的群体,如何领先于其他民族。分数不是学习的目的而是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的一种度量手段,考前以辅导为名的透题以及分数上给人情分与作弊和欺骗是一样的行为,可悲的是在我们国内这样的行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习以为常,没人做了觉得羞耻,反倒严格要求、坚持原则不给人情分的教师遭到选课的冷落和网评的厄运,中国啊,可悲!什么事情到了中国都变了味儿,为了人情可以放弃原则乃至道德,这在中国已经是不言而喻的潜规则,我在国外很多次听到刺耳的声音,外国人把中国PRC--Prople's Republic of China称之为Prople's Republic of Cheat。中国的学历和学位(尤其是硕士和博士)国外不承认,中国学生出国导师推荐信外国教授看都不看,我们被自己的欺骗行为付出沉重代价,连考试通过分数进行评价这样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中国的高校也会变味走样。中国的教育评价制度造就了功利的教师和学生,这样一种奇怪的教风与学风,说起荒唐却真实存在着,像鸦片一样即使坑人害己也“心甘情愿”,甚至被坑者对坑人的人感恩戴德乃至歌功颂德,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可悲。,一切缘于动机不纯。

走向社会靠的是真本事、真功夫,没有人再用分数考量你的能力和价值,唯有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并热爱的方向,科学而聪明地选择前行的道路才有可能成功。为什么要读研?你的动机和目的属于上面的哪一种?你想清楚了吗?人的一生短暂,逃避着过、消极地混着过、随波逐流地过、积极进取地过和智慧选择地过,生命的成本和有价值的生命时间都不一样,当然效果会更不一样。

在学校,自己糊弄自己对自己不负责任,别人奈何不了你,那是你自己的选择,但急功近利终将会得到惩罚,惩罚你的将是你自己未来的职场人生;在学校,糊弄他人是缺德的行为,不是专业人士应该具有的德行,应该被揭露而受到公众的谴责,更应该修正管理与评价中的漏洞,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让这种行为的人失去生存的空间,并得到应有的惩戒。

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教什么、怎样教和选择谁来教并学什么,均属个人行为,只有靠道德维系而很难纳入法规进行约束,但作为教师,有一种责任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教育,让不清醒者清醒,让坑人者得到警示。

阅读(118)|评论(11)|分享(5)

于仰民2016-9-262011-09-15 22:37

大学三年,我们接触了一些理论的东西,但是却无法真正理会软件工程的内涵,因为没有真正的实践。而大四实习,多少我们会体会到软件中真实的东西,但是却感触不深,而研究生阶段正好进行更深一步的升华,这样在工作中才目标更明确,更有竞争力,而不是当一辈子的码农。

陈翔2011-09-15 22:42

缺乏一个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同学们对自己道路也缺乏思考。

张红延2011-09-15 22:43

回复于仰民2016-9-26:我知道很多学生是有追求的,但不知道追求什么,这应该是教育者的责任

张红延2011-09-15 22:46

回复陈翔:回复陈翔:是的,我在国外的研究报告里深刻阐述了这个问题,大学业务系统的管理者们没有深度认知教师的价值以及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分数太简单了。俗话说“度量什么,得到什么”,度量体系的设计问题是管理者的职责

于仰民2016-9-262011-09-15 22:47

回复张红延:大目标应该都是有的,但是没有人会评价这些目标到底怎么样,有的错了但也就错着走了。

张红延2011-09-15 22:48

回复于仰民2016-9-26:缺少mentor,国外大学十分注重mentor的作用,学生与mentor的关系要比授课的教授还要密切。中国大学缺少这一制度

于仰民2016-9-262011-09-15 22:50

回复张红延:是啊,就是感觉我们有了追求,也没有人评价这个追求到底可行与否,就只能按自己的路走了。

王哲2011-09-15 23:47

老师您的很多文章能揭露许多现实的问题,写的很实在。我也感觉这种利益驱动的导向很容易扭曲学生的价值观,很多时候根本就没想过自己内心里追求的到底是什么,而只是考虑哪些东西能带来好处。学习的目的不再是兴趣,而是利益。这对我们是很不利的。

张红延2011-09-16 06:15

回复王哲:我看到了这一点,而这恰恰是外国学生选择进一步深造与中国学生的根本差别,他们围着兴趣和爱好学习。我们不奢谈创新人才培养,连基本的热爱都保证不了,谈这些是空的。功利决定了人生的选择很可悲,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都是这个样子。一个民族没有一批为着热爱献身事业而沉下来踏实做事的民族如何领先其他民族?教育都搞得这样功利,中国社会令人担忧

刘政^Eric2011-09-16 08:38

中国教育的大环境本身就很畸形…个人利益,功利之心早就走进了现代人的心里,曾经该有的青年志气早就被社会风气所取代……孩子们耳濡目染被社会化……教育也拯救不了,何况目前的教育本身就不公平……人们永远追着天平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