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回顾与改革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回顾与改革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是1994年至2005年7月的汇率制度安排和2005年7月以后至今的汇率制度安排。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是逐步退出固定汇率制度,从而走向市场化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这种退出是渐进的和谨慎的。之所以选择这种路径是基于我国的国情考虑以及其他国家在汇率制度变革中的经验和教训。

标签:人民币汇率制度;名义汇率;升值

1 改革开放至1994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名义汇率走势

改革开放至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安排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1981年——1984年我国实行公布牌价(官方汇

率)及贸易内部结算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其中公布牌价(官方汇率)运用于非贸易外汇,贸易内部结算汇率运用于贸易外汇。这一时期人民币名义汇率基本保持稳定,官方汇率维持在1美元=1.5人民币的水平,贸易内部结算价维持在1美元=2.8人民币的水平。

1981-1984年的双重汇率制度促进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是不利于外商来华投资,因为外商投资是按官方汇率折算的,与贸易内部结算价比较起来,外商觉得自己亏了;二是使我国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IMF和世界银行对此多次提出意见,因为它们将双重汇率看作是政府对出口的补贴,发达国家威胁要对我国出口商品征收反补贴税。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于1984年底取消了贸易内部结算价。

1985年-1994年我国实行公布牌价。1987年,国家允许沿海各大城市开办外汇调剂中心,由此外汇调剂市场业务迅速发展,从而事实上形成了官方汇率(公布牌价)和外汇调剂价并存的新的双重汇率制度。这一时期人民币名义汇率(官方汇率)不断贬值,1985年初1美元=2.8元人民币,到了1993年底1美元=5.8元人民币;另外,外汇调剂汇率始终高于官方汇率,一度达到1美元=12人民币的水平。

2 1994年至2005年7月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名义汇率走势

1994年1月1日,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最重大的一次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实现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市场调剂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度;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

市场化是1994年以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然而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为事实上的钉住美元制。1999年IMF在调整其汇率

制度分类方法时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划分也从“管理浮动制”转为“钉住单一货币的固定钉住制”。

该阶段人民币名义汇率略有升值,但基本保持稳定。1994年汇率刚刚并轨时,汇率水平为1美元=8.7人民币,2005年7月大致为1美元=8.2765人民币左右。

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对于促进贸易、引进外资、保持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应该说,1994年制定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在当时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历史背景下,符合当时改革开放的需要。然而,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经济、金融、贸易等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这一汇率制度逐渐显现出诸多问题:

(1)汇率的形成机制缺失。在该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基础是“市场供求关系”,但这里所指的“市场”并非真实意义的市场,因为这个市场仅指外汇银行间同业市场,并不包括所有的外汇供求者。另外在强制结汇售汇制度下,形成了无条件的外汇供给和有条件的外汇需求,外汇市场上供求信号失真,由此形成的人民币汇率是扭曲的;

(2)汇率缺乏灵活性和弹性。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每日波动范围为基准汇率的上下各0.3%。过窄的汇率波动幅度,使汇率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3)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容易使中国货币政策失去很大的独立性,使采用货币政策干预宏观经济运行的有效性大为降低,加大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和风险。1994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担负着维持人民币币值的对内稳定和对外稳定的双重目标,即对内维持物价的稳定,对外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这种双重目标经常发生严重冲突,央行的货币政策经常会顾此失彼。同时,维护汇率稳定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央行在外汇市场频繁的吞吐,增加了市场操作成本;为了回笼货币,央行2001年开始发行银行票据,也承担了大量的利息支出成本,压力越来越大。

(4)汇率风险不能分散于各微观经济主体,而主要由中央银行承担。汇率的小幅波动或不动,弱化了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利于我们的企业“走出去”。

(5)名义汇率随着美元被动升值和被动贬值,增加了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与矛盾,恶化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比如:1994-200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虽然变化不大,但由于美国在此期间实行强势美元政策,人民币对其他货币是升值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到2003年2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较1994年初升值了10.8%;2000年以后,美国经济增长骤然下降,美联储连续降息,美元对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开始走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动,但随美元对其他货币汇率下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从2002年初到2003年2月,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名义有效汇率下跌了 6.8%。人民币汇率随美元贬值的这种“搭便车”行为,是自2001年以来国际舆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重要

外部原因之一。

3 2005年7月以来至今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名义汇率走势

2001年至2004年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和汇率制度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日本、美国等国在不同场合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IMF也希望中国进行汇率制度改革,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弹性。尽管外界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很大,但我国政府一贯本着独立自主的原则,从维护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国家利益出发,从维护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经济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审慎稳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次改革是中国政府独立自主选择的结果。新的汇率制度与1994年的汇率制度相比,有以下几个重要变化:一是参照系的变化。以前是单一美元,现在是一篮子货币,但央行对货币篮子的具体构成与权重并没有披露。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而非“钉住”一篮子货币。这意味着我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的博弈中掌握主动权。以前“钉住”美元时,央行有义务将汇率稳定在规定的波动幅度内;而“参考”一篮子货币时,央行已没有义务维持人民币相对美元或其他任何外汇的一个特定值,这就保持了充足的决策自由度。央行保留了对汇率制度波动区间和制度本身进行定期调整的余地,这在出现危机时是非常用的。

新的汇率制度宣布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调2.1%,达到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小幅度的一次性升值体现了改革的可控性与渐近性原则,避免了国内经济、金融系统出现动荡,同时也为根据未来经济运行态势进一步决定汇率政策留有余地。

自2005年汇改以来,我国又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政策和措施,这包括:2005年8月1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品种;2005年9月23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从原来的0.15%扩大到0.3%;2006年1月4日央行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同时引入做市商制度,改进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这一举措意义深远,它改变了人民银行被动买入美元的局面,将相应的责任分散到各个做市商,使外汇储备在层次上合理,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更加灵活;2007年5月21日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从0.3%扩大至0.5%,这是自1994年以来对人民币对美元汇价波幅的首次调整。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外汇市场的发展,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然而,新的汇率制度仍然遗留了不少1994年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如强制结售汇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那么在这种制度安排下,人民币汇率形成的机制仍然是扭曲的;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仍然很窄(尽管已调到±0.5%),汇率依然缺乏弹性。

新的汇率制度运行以来,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在小幅双向波动中渐进式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