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2011XKT—YJ192课题名称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研究——良好生活习惯从小班抓起

负责人张莉所在单位西安市碑林区幼儿园结题报告

关键词

小班、幼儿、生活习惯、培养方法

结题报告摘要著名教育家梁漱溟先生认为:习惯首先是个人后天学习和接受社会熏陶的结果。好的生活习惯是靠有意识的一次次自觉地练习而巩固养成的。幼儿期如果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将终生受益。《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针对小班幼儿我们在入园前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3岁幼儿的生活习惯并不容乐观,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成人往往是全程服务,他们未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由于年龄越小的幼儿可塑性越强,良好的习惯越易于养成。特针对小班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注重分析,加强研究,提出了较为合理科学的培养方法以供探讨。

结题报告一、课题的背景及界定:

心理学家李德认为:“播下你的良好行为,你就能取得良好的习惯;播下你的良好习惯,你就能拥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拥有良好的命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生活中,有着良好习惯的人更易于取得成功。经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生活、学习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可见,孩子的习惯养成是多么重要。幼儿园教育的重点工作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个时期行为习惯培养的好,以后只要顺其自然,孩子就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因而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应将对小班幼儿好习惯的培养放在工作的重点地位,使幼儿收益并为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著名教育家梁漱溟先生认为:习惯首先是个人后天学习和接受社会熏陶的结果。好的生活习惯是靠有意识的一次次自觉地练习而巩固养成的。幼儿期如果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将终生受益。《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班幼儿在来到幼儿园之前备受家人的呵护,每个家庭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生活

习惯,来到幼儿园后他们会产生和面临许多问题,有许多不良的习惯都有待更正解决,尤其是由成人的服务到自我服务的过度。为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我园教师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展开了科学有序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效果。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观察与调查法为辅。

1、准备阶段

第一:查阅文献,学习相关理论,搜集资料。

第二:调查分析幼儿生活习惯的基础和家长家教的模式。

第三:进行研究课题的方案设计,制定研究目标。

第四:确定研究人员,掌握其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

2、实施阶段:

第一:根据课题目标及实施方案,开展系列活动。

第二:定期研究课题工作,不断完善课题计划。

第三:收集培养小班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实施方法,并进行选择和提炼。

第四、落实研究方案,并个案进行记录和分析。

3、总结阶段:

第一:汇总、整理、分析各类资料。

第二: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一)环境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具有有效的支持性作用。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儿童发展条件,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所以教师不仅应对儿童环境予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而且应该具有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以有效促进儿童的发展。”环境是可

以说话的,是幼儿的第三位教师。我们在研究中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在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利用跟踪调查,新生小班幼儿家长问卷进行分析观察,发现幼儿在3岁之前接受的教育都是一切事情由家长代办,吃饭多数幼儿靠家长喂;进餐挑食严重;睡眠习惯不好;家长一切从幼儿的需求出发,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较为任性,很难培养好的生活习惯,甚至有的家长无从下手等。因而幼儿在入园时呈现的状况是:自理能力弱、独立性差、一些幼儿不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等。家长没有形成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教育理念。针对此情况在开学前期,小班组教师进行商榷一致认为:A、环境是潜移默化的,可以起到暗示的作用,引发幼儿积极行为的作用。B、环境中渗透教育的内涵,运用直观形象幼儿易于理解的形象、有趣的图标不断刺激幼儿引导幼儿的行为。C、利用环境教育的适用性原则。D、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班级氛围,使幼儿体会到尊重、平等、接纳、互助、团结,使幼儿体验被认可的快乐。在教师们谨慎思考后,在新理念的支持下对环境进行了布置,具体呈现以下情形并且按照幼儿的发展分为若干个阶段分步进行:

1、第一阶段用最简单直观的标记,提示幼儿初步学习看标记,进行初步的自理。

在幼儿入园前为每一位幼儿准备好卡通、可爱、颜色鲜艳的小贴画,引导幼儿来园时自主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图案并进行游戏:“卡片宝宝找家”。即将幼儿所有的物品都贴上统一的标记,有的班级为了便于幼儿记忆用小朋友的小照片。以下是教师与幼儿进行的几个“找家”游戏的案例。

(1)小椅子找家。小班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最常坐的椅子形状是马蹄形,这种形状便于教师与幼儿进行直接的眼神、语言交流,因而在日常使用率是最高的。教师在活动室中间用黄色的长条即时贴在地面上贴出马蹄形,幼儿在活动准备中会自觉的将小椅子前腿放在长长的线上,并且为了使幼儿能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椅子摆放的线中间贴上幼儿固定的物品标记贴,在幼儿摆放椅子时用生动的语言告诉幼儿“对齐线和标记贴。”离园时告诉幼儿:“将小椅子象开小汽车一样放到车库中。”教师在教室的一角贴画一个小汽车的外形,提示幼儿椅子的小腿与线对齐更好看。

(2)休息室中鞋子的家。幼儿午睡时一定是先脱去鞋子再上床脱外衣后入睡的,因此在幼儿熟悉幼儿园环境时,让小朋友找找休息室中地面上有什么,猜猜是干什么的?从形象的图案孩子们会发现每一张床前都有一对小脚丫,小脚丫上有一个图案,他们会迅速发现:这个小脚丫上得图案是我的,那个是他的。依次分析出原来小脚丫是让小朋友放鞋子的地方,一只小脚丫放一只鞋。

2、第二阶段:以直观形象的图画为标记,来“教”幼儿学习自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