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脊柱资料.

合集下载

脊柱骨折ct的报告单

脊柱骨折ct的报告单

脊柱骨折ct的报告单
脊柱骨折CT的报告单
姓名:×××年龄:××岁性别:××就诊日期:××年××月××日
患者主诉:腰部剧烈疼痛,行走困难。

临床资料:
患者由急诊科转入本科,于急诊科病史表明:患者因意外事故导致背部受伤,表现为腰部剧烈疼痛,行走困难。

体格检查:背部椎体有明显触痛。

影像学检查:
CT扫描: 以横断面和冠状面的方式进行扫描。

扫描结论:
1. 脊柱骨折:L2椎体显示明显骨折,骨折线呈横行走向,骨折面稍有移位。

L2椎体圆锥脊索显示正常。

2. L1椎体:L1椎体骨质结构规则,未见明显异常。

3. L3-L5椎体:L3-L5椎体骨质结构规则,未见明显异常。

4. 椎间盘:L1-L5椎间盘结构规则,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
脊柱骨折:L2椎体明显骨折,骨折线呈横行走向,骨折面稍有移位,伴有腰部剧烈疼痛和行走困难,需进行详细的进一步临床评估和治疗。

注意事项:
1. 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需要进一步进行腰椎骨折的类型评估,以指导后续治疗决策。

2. 需要查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运动功能障碍情况,以确定合理的疼痛控制和功能康复计划。

3. 患者需遵循严密的治疗计划和康复方案,并随访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以上报告仅供临床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医生指导决定。

如有问题,请及时与医生沟通。

脊柱四肢体格检查课件

脊柱四肢体格检查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骨盆部特殊检查
➢骨盆挤压与分离试验 ➢骶髂关节分离试验 ➢床边试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骨盆挤压与分离试验
患者仰卧位,医生用 两手分别压在骨盆的 两侧髂前上棘,向内 相对挤压为挤压试验; 两手分别压在骨盆的 两侧髂嵴内侧,向外 下方作分离按压称为 分离试验。若引起损 伤部位疼痛加剧则为 阳性征,常见于骨盆 环的骨折。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肘三角
正常的肘关节在完全 伸直时,肱骨外上髁、 内上髁和尺骨鹰嘴在 一条直线上。肘关节 屈曲90°时,三个骨 突形成一个等腰三角 形,称为肘三角。肘 关节脱位时,此三角 点关系改变。用于肘 关节脱位的检查,和 肘关节脱位与肱骨髁 上骨折的鉴别。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腕伸肌紧张试验
患者肘关节伸直, 前臂旋前位,作 腕关节的被动屈 曲,引起肱骨外 上髁处疼痛者为 阳性征,见于肱 骨外上髁炎。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腕部特殊检查
➢握拳尺偏试验 ➢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髋关节屈曲孪缩试验
又称托马斯(Thomas)征。 患者仰卧,将健侧髋膝关 节尽量屈曲,大腿贴近腹 壁,使腰部接触床面,以 消除腰前凸增加的代偿作 用。再让其伸直患侧下肢, 若患肢随之跷起而不能伸 直平放于床面,即为阳性 征。说明该髋关节有屈曲 挛缩畸形,并记录其屈曲 畸形角度。

脊柱与四肢体格检查实验报告总结

脊柱与四肢体格检查实验报告总结

脊柱与四肢体格检查实验报告总结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脊柱和四肢的体格检查,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脊柱是人体骨骼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由33个椎骨组成,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

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上肢由肩胛带、上臂、前臂和手部组成,下肢由髋关节、大腿、小腿和足部组成。

通过对脊柱和四肢进行体格检查,可以了解其生理结构特点,并发现异常情况。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 脊柱检查(1)站立姿势:让被检查者直立站立,观察其身体是否垂直于地面。

(2)前屈姿势:让被检查者双手自然垂放,向前弯腰尽量触碰地面。

(3)后伸姿势:让被检查者双手自然垂放,向后弯腰尽量向后伸展。

(4)侧屈姿势:让被检查者双手自然垂放,向一侧弯腰尽量触碰地面。

结果:被检查者的脊柱无明显异常,各个部位的弯曲度正常。

2. 四肢检查(1)上肢检查:观察被检查者的肩胛带、上臂、前臂和手部是否对称,有无畸形或肌肉萎缩等异常情况。

(2)下肢检查:观察被检查者的髋关节、大腿、小腿和足部是否对称,有无畸形或肌肉萎缩等异常情况。

结果:被检查者的四肢结构正常,各个部位对称度良好。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应认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正确的体格检查方法和技巧。

2. 实验时应注意保护被检查者的隐私权和人身安全。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细节,如正确站立姿势、手部放置位置等。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人体骨骼系统中重要的部分——脊柱和四肢的结构和功能,并掌握了正确的体格检查方法和技巧。

实验结果表明,被检查者的脊柱和四肢结构正常,各个部位对称度良好。

脊柱脊髓损伤的体格检查课件

脊柱脊髓损伤的体格检查课件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因损伤部位和程度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等。
诊断
诊断脊柱脊髓损伤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等。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姿势、 活动度、感觉和运动功能等,影像学检查如X线、CT和MRI等可帮助医生了解脊柱和脊髓的结构和形态。神经电 生理检查如肌电图和诱发电位等可帮助医生评估神经功能和预后。
05
病例分析
病例一:颈椎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
颈椎损伤的体格检查与治疗要 点
诊断依据
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结果,如X线、CT或MRI 。
体格检查
观察颈部有无畸形、肿胀、压 痛,检查颈椎活动度,评估神 经功能状态。
治疗建议
根据损伤类型和程度,选择保 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如颈椎牵 引、颈托固定、颈椎融合术等
局部压痛检查
大便及小便功能检查
评估肛门括约肌及膀胱括约肌功能, 判断有无神经损伤。
检查骶尾椎周围有无压痛点,判断是 否存在骨折或脱位。
04
特殊检查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脊柱脊髓损伤的初步 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脊柱骨折
、脱位等异常改变。
X线检查可以确定损伤部位和程 度,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X线检查对于脊柱脊髓损伤的长 期随访也有重要意义,可以观察
听诊
01
用听诊器听诊脊柱和周围组织是 否有异常声响或血管杂音。
02
注意听诊脊柱是否有骨折或脱位 引起的异常活动声音。
叩诊
用叩诊锤轻叩脊柱,了解是否存在叩击痛或放射痛。 注意检查脊柱两侧的肾区是否对称。
肌力与肌张力检查
检查患者四肢的肌肉力量,判 断是否存在肌肉萎缩或无力。

脊柱及四肢,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脊柱及四肢,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六)匙状指 指甲中部凹陷,边 缘翘起,指甲变薄, 表面粗糙
• 常见病: 缺铁性

贫血

二、运动功能障碍

• 神经肌肉损伤
• 关节损害
神经反射
神经反射是通过反弧射的形成来完成的
• 一、浅反射(根据刺激部位的不同)
刺激皮肤和粘膜引起 (一)角膜反射 • 方法 • 神经 传入——三叉; 传出——面神经 • 直接间接反射均消失:三叉神经病变(传入障碍) • 直接存在,间接消失:对侧面神经病变(传出障碍) • 直接消失,间接存在:患侧面神经病变 • 完全消失:深昏迷
(一)脊柱后凸:胸椎多发(驼背) • 小儿 —— 佝偻病
• 儿童、青年——胸椎结核(成角畸形)
• 胸椎弧形后凸,脊柱强直固定——类风湿性
关节炎
• 老年人——骨质退行性变
(二)脊柱前凸:腰椎多见
(三)脊柱侧凸:佝偻病,慢性胸膜肥厚
(二)、脊柱活动度
颈椎腰椎活动度大,胸椎活动度小 骶椎几乎不活动。
四、脑膜刺激征
• 意义: 脑膜受刺激 • 常见病: 各种脑膜炎症、蛛网膜下 腔出血
脑膜刺激征
• 1、颈强直 • 2、Brudzinski征
脑膜刺激征
• 3、Knigers征
和转归的 诊疗记录。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 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等。 §意义: ♠ 是临床医生在医疗工作中的一份全面记录和 总结。 ♠ 是确定诊断、制定治疗和预防措施的依据。 ♠ 是总结医疗经验、充实教学内容、进行科学 研究的重要资料。 ♠ 为法律提供真实可靠的素材。
格式与内容
§会诊记录: 由会诊医师书写,包括对病史、体征的 补充,病情分析、诊断及进一步检查治 疗意见。 §转科记录: 主要病情、诊治经过、转出理由、注意 事项

强直性脊柱炎体格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体格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体格检查(上骨脊柱)01Schober试验患者直立,在背部正中线和髂后嵴水平线交界处及垂直向上测量10 cm处标记;两侧腋中线上任意处20 cm标记。

令患者前屈(双膝应直立)和侧弯,分别测量正中线上及腋中线上两标记间的距离。

前屈或侧弯后两标记间距离增加5~10 cm为正常。

若增加<4 cm,提示腰椎活动度降低。

02 压迫两侧髂骨翼患者伏卧,两臂自然置于身体两侧。

两侧髂后上棘连线(相当于第2骶骨水平)通过骶髂关节中心。

根据此定位,直接按压骶髂关节。

如局部出现疼痛,则提示该关节受累。

03床边试验(Gaenslen试验)患者仰卧,一侧下肢伸直,另侧下肢以“4”字形状放在伸直下肢近膝关节处,并一手按住膝关节,另一手按压对侧髂嵴上,两手同时下压。

下压时,骶髂关节出现痛者,并且或者曲侧膝关节不能触及床面为阳性。

04骨盆侧压试验患者侧卧,检查者按压其髂嵴。

如有骶髂关节的病变,则出现疼痛。

05枕-墙距患者背及双足跟贴墙直立,双腿伸直,收颏,眼平视,测量枕骨结节与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正常应为0。

>0(即枕部触不到墙)为异常。

此距离的测量常可发现脊柱早期受累的情况。

06指-地距指双脚并拢,双膝伸直站立,身体做弯腰动作时所测量到的指尖与地面的距离, 用于检测患者腰椎是否正常。

07胸廓活动度患者直立,用刻度软尺测定其第4肋间隙水平(女性乳房下缘),深呼气和深吸气之胸围差,小于5cm为异常。

其他检查,还包括实验室检查(如免疫学、组织分型),X线检查,CT和MRI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1)下背疼痛僵硬三个月以上,休息无法改善。

(2)腰椎的前弯、后仰、侧弯等三方向的活动范围受限。

(3)胸部扩张较同年龄、性别的正常人减少。

(4)X 光见到骶髂关节炎,双侧二级或单侧三级以上。

如有第四项加上1~3项之。

脊柱外科问诊模板

脊柱外科问诊模板

脊柱外科问诊模板
脊柱外科问诊模板
一、主诉
患者应详细描述自己的主要症状,如疼痛、麻木、肿胀、僵硬等。

还需说明症状出现的时间和频率,是否伴随其他不适感觉。

二、既往史
1.个人史:患者应告知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以及过去是否有手术史或其他重大疾病史。

2.家族史:患者应告知自己的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的脊柱问题或其他遗传性疾病。

3.用药史:患者应详细描述自己正在使用的药物种类和剂量,以及是否存在过敏反应。

三、体格检查
1.神经系统检查:包括感觉异常、肌力下降等。

2.脊柱检查:包括脊柱曲度和活动度检查,以及肿块和压痛等情况。

3.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CT或MRI等。

四、诊断与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主诉和体格检查结果,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疾病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非手术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针灸等。

2.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和术后康复计划。

五、注意事项
1.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取,以免加重脊柱负担。

2.按时服用药物,并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

3.定期复查和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脊柱外科常用体格检查

脊柱外科常用体格检查

Babinski征 锐器在足底外侧缘,自后向前快速划过
Chaddock征 以锐器自外踝处由后向前快速划过
Oppenheim征 检查者用拇指沿胫骨自上而下划过
Rossolimo征 快速叩击足跖的跖面
Gordon征
检查者用手挤压腓肠肌
表现 拇指和其他各指迅速屈曲 拇指背伸、外展余趾呈扇形分开 大脚趾背伸 大脚趾背伸 大脚趾背伸 大脚趾背伸
颈椎病
脊髓型 神经根型 交感神经型 椎动脉型 混合型
颈椎病
步态 颈椎活动度
(前屈、后伸、左右倾、左右旋转) 压痛
(棘突、棘间、椎旁肌、斜方肌) 神经系统(四肢)
颈椎病上肢神经系统查体
感觉 肌力 (肩、上肢、前臂、手) 肌张力 腱反射 (肱二、三头肌、桡骨膜) 病理征 (Hoffmann征) 特殊检查 臂丛牵拉、压顶
脊柱外科常用体格检查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 骨二科
总论
体格检查的目的
定位 定性
定性检查
外观 活动度 被动体位
定位检查
压痛 感觉
体表感觉 本体感觉 运动 肌力 肌张力 反射 体表反射 腱反射 病理征
感觉神经定位
颈 髓胸 髓
C5肩部前外侧 T4乳头线
C6拇指
T6剑突
C7中指
T10脐
腰 髓骶 髓
L2大腿内侧

反射表现 前臂屈曲
肌肉 肱二头肌
神经 肌皮神经
前臂伸展
肱三头肌
桡神经
前臂屈曲腕指 背屈
肱桡肌,肱二、 三头肌,旋前
圆肌
正中神经、桡神经 和肌皮神经
膝关节伸展
股四头肌
股神经踝关Leabharlann 跖屈腓肠肌坐骨神经
节段定位 C5-C6 C6-C7 C5-C8 L2-L4 S1-S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格检查--脊柱
脊柱外科
目的要求
• 熟悉脊柱检查方法 • 熟悉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2
脊柱概述
脊柱椎体组成 • 颈椎 Cervical vertebrae:C7 • 胸椎 Thoracic vertebrae:T12 • 腰椎 Lumbar vertebrae:L5 • 骶椎 Sacral vertebrae:S5 • 尾椎 Coccygeal vertebrae:Co4
挺腰拾物 观察:腰椎病变(椎间盘
突出、腰扭伤)
31
四、脊柱检查的特殊试验
直腿抬高试验:正常:80°-90°, 阳性:<60° 加强试验
32
四、脊柱检查的特殊试验
股神经牵拉试验:正常可有20 ° -30°,阳性小于20 °时出现大腿前方疼痛、麻木。提示腰2/3、腰 3/4椎间盘突出。
2020/7/13
3
脊柱概述
脊柱的体表定位 (Surface mark of spine)
C7:突起明显 T3:肩胛冈内侧连线 T7:肩胛下角连线 L3:最长横突 L4:双侧髂嵴最高点
连线
2020/7/13
脊பைடு நூலகம்概述
作用:脊柱是支持体重、保持正常的立 位及坐姿的重要支柱。 功能:脊柱的椎管可容纳并保护脊髓。
叩痛
脊柱的弯曲度 脊柱活动度 脊柱的压痛与叩击痛
脊柱的特殊试验
2020/7/13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压痛表明病变部位较浅 叩击痛表明病变部位较深
25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 脊柱压痛(pressing pain)的检查方法
按压脊柱棘突
按压椎旁肌
26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 脊柱扣击痛(percussive pain)的检查方法 直接扣击法
侧弯30°
旋转度45°
腰椎
21
脊柱活动度
颈部活动受限 • 颈部肌纤维织炎及韧带受损 • 颈椎病 • 结核或肿瘤浸润 • 颈椎外伤、骨折或关节脱位
22
脊柱活动度
腰部活动受限 • 腰部肌纤维织炎及韧带受损 • 腰椎椎管狭窄 • 椎间盘突出 • 结核或肿瘤浸润 • 腰椎外伤、骨折或关节脱位
23
内容
压痛 与
• 脊柱后凸
• 脊柱侧凸
2020/7/13
脊柱弯曲度
颈椎变形
• 斜颈(肌性、骨性) • 侧偏 • 前屈 • 过度后伸 • 僵硬感
2020/7/13
脊柱弯曲度
脊柱后凸:
脊柱过度后弯,俗称驼背, 好发于胸段脊柱 • 儿童-佝偻病 • 青少年-结核病(成角畸形) • 成年-强直性脊柱炎 • 老年-脊椎退行性变 • 其他-外伤等
2020/7/13
查体内容
脊柱弯曲度
内容
脊柱活动度 脊柱压痛与叩痛 脊柱特殊试验
2020/7/13
内容
弯曲度
脊柱弯曲度 脊柱活动度 脊柱压痛与叩痛 脊柱特殊试验
2020/7/13
脊柱弯曲度
正常人:4个弯曲,呈S型 称生理性弯曲
• 颈段稍向前凸 • 胸段稍向后凸 • 腰椎明显前凸 • 骶椎明显后凸
2020/7/13
脊柱概述
病变表现:疼痛、 肌力减退、姿势或 形态异常以及活动 度受限等.
6
脊柱概述
体格检查是发现疾病、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
要重视查体、规范查体、有目的性查体!
2020/7/13
脊柱概述
脊柱查体常用检查方法 (视、触、叩) • 背面视诊、侧面视诊 • 脊柱活动度检查(颈、腰) •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 特殊试验(旋颈、压头、直腿抬高、股神经牵 拉试验)
2020/7/13
脊柱弯曲度
检查方法: 1.侧面视诊:四个生理曲度是否存在,有无角度增大如后凸畸形; 2.背面视诊:有检查者用手指沿脊椎的棘突尖以适当的压力从上往 下划压,划压后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线,以此线为标准,来观察 脊柱有无侧弯。
2020/7/13
脊柱弯曲度
病理性变形
• 颈椎变形
• 脊柱前凸
四、脊柱检查的特殊试验
椎动脉扭曲试验: 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查体,患者坐位、头颈放松,检 查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抱住患者头枕两侧,将患者头 向后仰的同时转向一侧,若出现眩晕则为阳性。
2020/7/13
2020/7/13
内容
活动度
脊柱弯曲度 脊柱活动度
脊柱压痛与叩痛 脊柱的特殊试验
2020/7/13
脊柱活动度
检查内容(颈椎、腰椎):
• 前屈、后伸、侧弯、旋转 (注:固定双肩查颈椎,固定骨盆查腰椎)
2020/7/13
脊柱活动度
后伸 45 °
前屈 45°
侧弯45°
旋转度 60°
颈椎
20
脊柱活动度
后伸35°
前曲45°
直接扣击法
27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间接扣击法
28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 脊柱病变时,局部有压 痛与叩击病,见于脊柱 结核、骨折、肿瘤、椎 间盘脱出等。
• 急性腰肌劳损,脊柱两 侧肌肉有压痛。
29
内容
特殊 试验
脊柱弯曲度 脊柱活动度 压痛、叩痛 特殊试验
2020/7/13
四、脊柱检查的特殊试验
拾物试验 正常:弯腰拾物 异常:屈髋、屈膝、
2020/7/13
脊柱弯曲度
脊柱侧凸: 脊柱离开后正中线向左或右偏曲称脊柱侧凸. 姿势性侧凸; 器质性侧凸;
2020/7/13
脊柱弯曲度
脊柱前凸: 当脊柱过度向前弯曲时
称脊柱前凸,好发于腰 椎部位 • 见于晚期妊娠、大量腹 水及腹腔巨大肿瘤
• 在髋关节结核及先天性 髋关节的脱位也出现
2020/7/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