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得体会:关于文化自信与当代文学发展的思考(最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得体会:关于文化自信与当代文学发展的思考(最新)

中国当代文学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这时期的文学在取得诸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明显不足。与现代文学相比,当代文学给人的印象是“无根”,不少作品既缺乏深邃博大的思想,缺乏社会时代担当和理想的文化生命人格,也缺乏复杂细致的人性展示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而内涵苍白、浅薄浮躁、陈陈相因、模仿重复却常成为有的作品的表征,成为人们诟病当代文学的口实。究其因,很重要的一点是,不少当代作家不太重视中国文学传统;或者说,他们对我国伟大的文学传统较为隔膜,也缺乏应有的敬意,这样自然便与传统渐行渐远。中国当代文学如何前行?我们以为,要振兴中国当代文学,要提升当代作家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使中国当代文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更重要作用,其关键是借鉴伟大的文学传统,汲取曾强健充沛、元气淋漓的源头活水。本文拟从中国散文传统来反观和反思当代文学,通过对中国散文——我国最大的一笔文学遗产——价值的挖掘和再发现,为21世纪正在前行的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一些有益的思想文化滋养,以促进当代文学的发展。

一、尚“文”的传统

中国散文不但最贴近日常生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民族情感的结晶,中国散文还有一个伟大的“文”的传统,以及由此氤氲出来的“散文文化”。而我国这一尚“文”的伟大传统,又与中国特有的文治制度、哲学思想、地理和自然环境有关。这个“文”的传统,细分起来有几个层面的内涵。

“文”的传统的第一个层面,是“大文学”传统,即文、史、哲三位一体。这个传统的黄金时期是先秦散文。先秦诸子散文的基本文体形态,一是以论说为主,如《老子》、《庄子》、《孟子》等含哲学、政论文在内的文章。二是以记叙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文章。这两种文体形态交相辉映,不仅成就了一个大时代里散文的辉煌,而且,先秦散文还开创了中国的“大文学”传统,其文体特征是自然朴素、边界模糊,且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即是说,先秦时期文、史、哲不分家,实用文章和非实用文章混杂,文学与非文学交织。今天我们确实很难用五四新文学建构起来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四分法”对之加以分类,也无法以“虚构”或“非虚构写作”为其命名。总之,它们既是体也是用,既是道也是器。这些产生于大

时代的元典,不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是高贵文学的理想和路标,也是当代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文化资源。

“文”的传统的第二个层面,是中国古代的散文家,他们都有强烈而自觉的文体意识。如章学诚所言:“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章学诚的说法在学界虽有争议,但鲁迅认为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文学主要是诗文已进入文体的“自觉时代”应属不虚。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拿西方的文学作比较。西方的文学以戏剧、小说和诗为主,散文从古代到现代都没有独立成体,所以不论是长篇论著或是短篇小品,其文体基础都十分脆弱。即便“五四”时期热闹一时的英美“絮语散文”,其实真正上佳的作家和作品并不是很多。而能像中国散文那样融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的优秀之作更少。质言之,与中国散文相比,西方的散文随笔重“笔路”,重纪事说理、重人性和科学精神,但在“文章”的抒情性、音乐性、语言韵味,乃至“文气”等更能体现文体意识的各个方面,则远逊于中国古代散文。正因“文”比其他文体有更为自觉的文体意识,所以“文”从最早发端于记言记事,从实用文到美文,从

“殷盘周诰”的“诘屈聱牙”,到后来的“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②如无“美因”,即自觉的文体意识作支撑是很难想象的。

在文体的自觉意识方面,“文”的传统主要体现如下:一是对文章的分类;二是对文章的体式即表现功能和表现手法的重视;三是对语体即语音、语义、句法的敏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散文家在崇“道”、“尚简”,求“雅洁”的前提下,也追求辞采声律,讲究排比、对偶和用典,有时则是散体中夹用骈句。如丘迟《与陈伯之书》本是封劝降信,但却写得情真意切,文采斐然:“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③像这样的散文,在唐宋时期不胜枚举,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前赤壁赋》等。若从文体意识的角度看,可以说这些作品一方面瓦解了“骈四俪六”的形式主义樊篱,体现出古代散文家的文体自觉;另一方面,骈文的优美文辞,又吸引后代作家竞相效仿,这同样体现出一种文体的自觉。正是在这种散骈互用的过程中,散体的自由无拘,记事简洁,便于抒情议论,以及

骈体的“炳炳烺烺,务彩色,夸声音”的特长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拓展了散文艺术的表现手段。

“文”的传统的第三个层面,是叙事学方面的丰富资源。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作家一直以马尔克斯、博尔赫斯、海明威、福克纳等西方小说家的叙事为圭臬;另一方面,研究叙事学的学者,一般也离不开托多罗夫、热奈特、布斯、巴尔等的叙事学理论,而对中国的叙事学特别是我国历史叙事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见到了却评价极低。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或误解。中国的叙事传统同文体传统一样源远流长、积累丰厚,且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这方面,司马迁的史学巨著《史记》自不必说,它代表了中国历史叙事的最高成就,堪称叙事文本的典范。在古典散文方面,李华的《吊古战场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在叙事方面也体现出高超的技巧。《吊古战场文》以古战场为叙事描写对象。作品首先写古战场的凄凉景象:平沙无垠、不见人踪。河水盘曲,群山纠纷。悲风卷地,日色昏黄。草枯蓬断,一片肃杀。这是想象幻化中的叙事,且“于景中含情”,一落笔,就将读者引入悲凉凄惨的氛围,极富感染力。接下来,文章想象当年边疆战事的频仍和惨烈。尔后,叙事笔调一转,由古战场惨烈的情状转入对历史的思考。文

章由点及面,由今思古,空间广阔,时间绵长,事件纷繁,但重点突出,画面统一,繁而不乱。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在叙事笔法上也颇具特色。祭文先追叙作者幼时与十二郎共度的艰难岁月,并借其嫂手抚十二郎头发的细节,以及指着作者重复说:“韩氏两世,惟此而已!”突出其家族的苦难和凄苦,更增添了十二郎之死的悲剧性。接着又记叙自己入仕和离家后与十二郎几次会面,都是来去匆匆,未及畅叙,言语之间流露出无限遗憾之情。文章既从外在客观方面着眼,又细致描写自己体衰状况,尤其是对己心解剖和后悔表达之意的那段叙述,更是如泣如诉,将情感推向高潮,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文章采用与十二郎拉家常的写法,时而叙事,时而抒情,时而用人物话语,时而引书信中语,于看似繁冗、絮絮叨叨的叙事中,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悲剧氛围。而像《祭十二郎文》、《吊古战场文》这样有独特叙事风格的作品,在中国传统散文中不胜枚举。

中国传统散文与西方文学作品的叙事不同。一是叙事中含情,不似西方的叙事那样冷静和理性。二是既重视物色又崇尚精神,叙事中有描写议论,体物与言志融为一体。三是叙事中讲究音韵节奏,富于音乐美。这是中国文学在叙事方面体现出的民族特色,也是西方的叙事所缺乏的。可见,我国其实有着十分优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