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砌体的物理力学性能
砌体结构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砌体、块体、砂浆这三者之间有何关系答: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
它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
2.哪项措施使砌体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得以复兴答:1950年以来,各工业发达国家对砌体结构进行了研究与改进,块体向高强、多孔、薄壁、大块等方向发展,最重要的是发展了配筋砌体,才使砌体结构能用于地震区,使砌体结构得到了复兴。
3.砌体的基本力学特征是什么答:抗压强度很高,抗拉强度却很低。
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心压力或小偏心压力,而很少受拉或受弯。
4.砌体结构的优缺点对于其应用有何意义答: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点是:1)容易就地取材。
砖主要用粘土烧制;石材的原料是天然石;砌块可以用工业废料——矿渣制作,来源方便,价格低廉。
2)砖、石或砌块砌体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较好的耐久性。
3)砌体砌筑时,不需要模板和特殊的施工设备。
在寒冷地区,冬季可用冻结法砌筑,不需要特殊的保温措施。
4)砖墙和砌块墙体有良好的隔声、隔热和保温性能。
并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耐久性,所以既是较好的承重结构,也是较好的维护结构。
砌体结构的缺点是:1)与钢和混凝土相比,砌体的强度较低,因而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大,材料用量多,自重大。
2)砌体的砌筑基本上是手工方式,施工劳动量大。
3)砌体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都很低,因而抗震性能较差,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砖、石的抗拉强度也不能充分发挥。
4)粘土砖需要用粘土制造,在某些地区过多占用农田,影响农业生产。
5.与其他结构形式相比,砌体结构的发展有何特点答:相对于其他结构形式,砌体结构的设计理论发展得较晚,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砌体结构也需要不断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砌体结构的发展方向如下:1)使砌体结构适应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2)发展高强、轻质、高性能的材料3)采用新技术、新的结构体系和新的设计理论第二章砌体结构的设计原则1.极限状态设计法与破坏阶段设计法、容许应力设计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极限状态设计法考虑荷载的不确定性以及材料强度的变异性,将概率论引入结构的设计,可以定量估计所设计结构的可靠水平。
砌体结构PPT课件

砌体结构是指由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石材、粘土、混凝土、工业 废料等材料制成的块体和水泥、石灰膏等胶凝材料与砂、水拌和而成 的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等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
由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作为块 体与砂浆砌筑而成的结构称为砖砌体结构。
由天然毛石或经加工的料石与砂浆砌筑而成的结构称为石砌体结 构。
由普通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等材料制成的空心砌块作为块体与 砂浆砌筑而成的结构称为砌块砌体结构。
根据需要在砌体的适当部位配置水平钢筋、竖向钢筋或钢筋网作 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则总称为配筋砌体结构。
砖砌体结构、石砌体结构和砌块砌体结构以及配筋砌体结构统称 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主要优点有:
(1)材料来源广泛
砌体结构施工操作简单快捷。一般新铺砌体上即可承受一定荷载, 因而可以连续施工;在寒冷地区,必要时还可以用冻结法施工。
(4)费用低廉
砌体结构造价低。不仅比钢结构节约钢材,较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 节约水泥和钢材,而且砌筑砌体时不需模板及特殊的技(1)强度较低
砂浆和块材间的粘结力较弱,使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都 很低,造成砌体抗震能力较差,有时需采用配筋砌体。
(2)自重较大
因为砖石砌体的抗弯、抗拉性能很差,强度较低,故必须采用较大截 面尺寸的构件,致使其体积大,自重也大(在一般砖砌体结构居住建筑中, 砖墙重约占建筑物总重的一半),材料用量多,运输量也随之增加。因此, 应加强轻质高强材料的研究,以减小截面尺寸并减轻自重。
(3)劳动量大
由于砌体结构工程多为小型块材经人工砌筑而成,砌筑工作相当繁重 (在一般砖砌体结构居住建筑中,砌砖用工量占 1/4以上)。因此在砌筑 时,应充分利用各种机具来搬运块材和砂浆,以减轻劳动量;但目前的 砌筑操作基本上还是采用手工方式,因此必须进一步推广砌块和墙板等 工业化施工方法,以逐步克服这一缺点。
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129—90)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试件砌筑和试验的基本规定第三章砌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第四章砌体沿通缝截面抗剪强度试验方法第五章砖砌体弯曲抗拉强度试验方法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统一砌体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使其试验数据准确可靠,具有可比性,保证检验砌体工程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砌体力学性能试验与检验。
第1.0.3条本标准砌体试件所用的块体材料为砖、砌块、料石和毛石。
有关块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应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检验。
第1.0.4条砌体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试件砌筑和试验的基本规定第2.0.1条砌体试验,按照试验用途可分为研究性试验和检验性试验两类。
研究性试验的试件组数及每组试件的数量,应按专门的试验设计确定。
检验性试验的试件组数及每组试件的数量,应由检测单位规定。
但在同等条件下,每组试件的数量,对于抗压试验,不应少于3件;对于抗剪和抗弯试验,不应少于6件。
第2.0.2条砌体试件的砌筑,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对同等级砂浆或同一对比组的试件,应由一名中等技术水平的瓦工,采用分层流水作业法砌筑,并应使每盘砂浆均匀地用于各个试件;对于检验施工质量的砌体试件,尚应在现场砌筑。
二、抗剪或抗弯试件砌筑完毕,应立即在其顶部平压四皮砖或一皮砌块,平压时间不应少于14d。
三、每盘砂浆应制作一组砂浆试件,每组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6件。
但对同等级同类别砂浆的砌体试件,砂浆试件组数不应少于两组。
如果需用砂浆试件强度控制砌体试件的养护时间,组数宜增加1~2组。
四、砌体试件和砂浆试件,应在室内自然条件下养护28d后,同时进行试验。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6℃时,尚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五、砌体试件的砌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砂浆饱满度。
当试验后检查时,对于抗压试件,每组应选3件,每件检查3个块体;对于抗剪或抗弯试件,应对每个破坏截面进行检查。
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
4
一些范例:
外国古代范例 (埃及金字塔、帕提农神庙、大角斗场、万神庙、 巴黎圣母院) 中国古代范例 (万里长城、赵州桥、大雁塔、无梁殿) 外国现代范例 (英国利物浦皇家医院职工住宅、美国拉斯维加斯 宾馆) 中国现代范例 (重庆市中山三路12层无筋砌体住宅、上海市龙吴 (重庆市中山三路12层无筋砌体住宅、上海市龙吴 路园南四街坊18层配筋砌体住宅、镇江市60m烟囱、 路园南四街坊18层配筋砌体住宅、镇江市60m烟囱、 四川丰都九溪沟桥)
砌体结构 12
非烧结硅酸盐砖 非烧结硅酸盐砖
(1)蒸压灰砂砖 (1)蒸压灰砂砖 原料:石灰和砂 尺寸同烧结普通砖 适用范围同蒸压粉煤灰砖 (2)蒸压粉煤灰砖 (2)蒸压粉煤灰砖 (烟灰砖) 原料:粉煤灰加适量比例石膏和石灰及集料 适用范围:抗冻性,长期强度稳定性以及防水性 能均不及粘土砖,可用于一般建筑。
砌体结构
11
烧结砖 (1)烧结普通砖 (1)烧结普通砖 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粉煤灰等为主要原料,经 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粉煤灰等为主要原料,经 焙烧而成的实心或空洞率不大于15%的砖。规格为: 焙烧而成的实心或空洞率不大于15%的砖。规格为: 240mm×115mm×53mm。通称标准砖。墙体尺寸: 240mm×115mm×53mm。通称标准砖。墙体尺寸: (120)、 240、 370、490、620… mm, 120)、 240、 370、490、 mm, 适用范围: 房屋上部及地下基础等部位。 (2)烧结多孔砖 (2)烧结多孔砖 原料同烧结砖但孔洞率不小于25% 原料同烧结砖但孔洞率不小于25% 承重多孔砖目前主要采用P型砖(240×115×90)和 承重多孔砖目前主要采用P型砖(240×115×90)和 M型砖(190×190×90) 型砖(190×190×90) 多孔砖优点:可节约粘土、减少砂浆用量、提高工 效、节省墙体造价、可减轻块体自重、增强墙体抗震性 能 适用范围: 房屋上部结构(不宜用于冻胀地区地下 部位)
砌体结构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1. 砌体、块体、砂浆这三者之间有何关系?答: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
它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
2. 哪项措施使砌体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得以复兴?答:1950 年以来,各工业发达国家对砌体结构进行了研究与改进,块体向高强、多孔、薄壁、大块等方向发展,最重要的是发展了配筋砌体,才使砌体结构能用于地震区,使砌体结构得到了复兴。
3. 砌体的基本力学特征是什么?答:抗压强度很高,抗拉强度却很低。
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心压力或小偏心压力,而很少受拉或受弯。
4. 砌体结构的优缺点对于其应用有何意义?答: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点是:1)容易就地取材。
砖主要用粘土烧制;石材的原料是天然石;砌块可以用工业废料——矿渣制作,来源方便,价格低廉。
2)砖、石或砌块砌体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较好的耐久性。
3)砌体砌筑时,不需要模板和特殊的施工设备。
在寒冷地区,冬季可用冻结法砌筑,不需要特殊的保温措施。
4)砖墙和砌块墙体有良好的隔声、隔热和保温性能。
并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耐久性,所以既是较好的承重结构,也是较好的维护结构砌体结构的缺点是:1)与钢和混凝土相比,砌体的强度较低,因而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大,材料用量多,自重大。
2)砌体的砌筑基本上是手工方式,施工劳动量大。
3)砌体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都很低,因而抗震性能较差,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砖、石的抗拉强度也不能充分发挥。
4)粘土砖需要用粘土制造,在某些地区过多占用农田,影响农业生产。
5. 与其他结构形式相比,砌体结构的发展有何特点?答:相对于其他结构形式,砌体结构的设计理论发展得较晚,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砌体结构也需要不断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砌体结构的发展方向如下:1)使砌体结构适应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2)发展高强、轻质、高性能的材料3)采用新技术、新的结构体系和新的设计理论第二章砌体结构的设计原则1. 极限状态设计法与破坏阶段设计法、容许应力设计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极限状态设计法考虑荷载的不确定性以及材料强度的变异性,将概率论引入结构的设计,可以定量估计所设计结构的可靠水平。
砌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测自测4

砌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测自测4一、引言砌体结构是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对其质量进行检测是确保建筑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检测方法、要点和难点等方面,对砌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测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检测方法砌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测主要采用以下方法:2.1 目视检测目视检测是最常用的砌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之一,通过直接观察砌体的外观和表面质量,判断是否存在明显的缺陷和破损。
在目视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砌体的整体外观观察砌体的整体外观,包括墙体的垂直度、平整度、尺寸等,确保砌体结构的几何尺寸满足规范要求。
(2) 砌体的颜色和质感观察砌体的颜色和质感,确保砌体的颜色均匀一致,质感光滑。
(3) 砌缝的平整度和密实度观察砌缝的平整度和密实度,砌缝应平整、美观,并且砌缝内不得有大的空鼓和空隙。
2.2 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是对砌体结构工程质量进行定量检验的方法之一,通过取样和试验,评估砌体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
抽样检测的步骤如下:(1) 选择检测样本根据砌体结构工程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检测。
(2) 进行物理性能测试使用物理性能测试仪器,如韧性仪、抗压仪等,对砌体样本进行测试,评估其强度、韧性等物理性能。
(3) 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使用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如万能试验机等,对砌体样本进行测试,评估其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力学性能。
2.3 红外热像检测红外热像检测是一种通过红外热像仪检测砌体结构表面温度分布的方法,可以有效检测砌体结构中的隐蔽缺陷,如冷桥、漏风等。
红外热像检测的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天气条件,保证砌体结构表面温度的稳定性。
(2) 进行红外热像检测使用红外热像仪对砌体结构进行扫描,获取砌体表面的温度分布图像。
(3) 分析和评估通过对红外热像图像的分析,判断砌体结构可能存在的隐蔽缺陷,并评估其对砌体结构安全性和保温性能的影响。
三、质量检测要点在进行砌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3.1 基底处理在进行砌体施工前,需要对基底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基底平整、干燥,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129—90)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试件砌筑和试验的基本规定第三章砌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第四章砌体沿通缝截面抗剪强度试验方法第五章砖砌体弯曲抗拉强度试验方法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统一砌体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使其试验数据准确可靠,具有可比性,保证检验砌体工程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砌体力学性能试验与检验。
第1.0.3条本标准砌体试件所用的块体材料为砖、砌块、料石和毛石。
有关块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应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检验。
第1.0.4条砌体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试件砌筑和试验的基本规定第2.0.1条砌体试验,按照试验用途可分为研究性试验和检验性试验两类。
研究性试验的试件组数及每组试件的数量,应按专门的试验设计确定。
检验性试验的试件组数及每组试件的数量,应由检测单位规定。
但在同等条件下,每组试件的数量,对于抗压试验,不应少于3件;对于抗剪和抗弯试验,不应少于6件。
第2.0.2条砌体试件的砌筑,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对同等级砂浆或同一对比组的试件,应由一名中等技术水平的瓦工,采用分层流水作业法砌筑,并应使每盘砂浆均匀地用于各个试件;对于检验施工质量的砌体试件,尚应在现场砌筑。
二、抗剪或抗弯试件砌筑完毕,应立即在其顶部平压四皮砖或一皮砌块,平压时间不应少于14d。
三、每盘砂浆应制作一组砂浆试件,每组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6件。
但对同等级同类别砂浆的砌体试件,砂浆试件组数不应少于两组。
如果需用砂浆试件强度控制砌体试件的养护时间,组数宜增加1~2组。
四、砌体试件和砂浆试件,应在室内自然条件下养护28d后,同时进行试验。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6℃时,尚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五、砌体试件的砌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砂浆饱满度。
当试验后检查时,对于抗压试件,每组应选3件,每件检查3个块体;对于抗剪或抗弯试件,应对每个破坏截面进行检查。
《砌体结构》PPT课件

目录
• 砌体结构概述 • 砌体材料及其性能 • 砌体结构设计与计算 • 砌体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 砌体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现代新型砌体结构技术展望
01
砌体结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由砖、石或砌块等砌体材料通过 砂浆等黏结材料连接而成的建筑 结构。
特点
取材方便、造价低廉、耐久性好 、隔热保温性能优良。
震害实例分析与经验教训
震害实例分析
通过对历史地震中砌体结构的震害实 例进行分析,总结震害特点和规律, 为抗震设计提供借鉴。
经验教训
重视抗震概念设计,加强结构整体性 和延性设计;注重施工质量和细节处 理,确保抗震措施的有效实施;加强 抗震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砌体结构 的抗震性能。
06
现代新型砌体结构技术展望
隔热保温性能优良
砌体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 性能,使得室内环境更加舒适 。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住宅、办公楼、学 校、医院等民用建筑以及工业 厂房、仓库等工业建筑。
耐久性好
砌体结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能够抵抗风雨侵蚀和自然灾害 的破坏。
环保节能
砌体材料可回收利用,符合环 保节能的要求。
02
砌体材料及其性能
高性能材料和复合墙体技术
1 2
高性能混凝土砌块
采用优化配合比设计,提高砌块抗压、抗拉、抗 折等力学性能,同时改善耐久性和耐候性。
纤维增强砌体
在砌块或砂浆中添加纤维材料,如钢纤维、碳纤 维等,提高砌体的韧性和抗震性能。
3
复合墙体技术
将不同材料、不同性能的墙体进行复合,形成具 有优异力学性能和功能性的复合墙体,如夹心保 温墙、钢构复合墙等。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