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五指山地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分析

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分析发布时间:2022-06-30T06:31:45.931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3期作者:康鹏李赟熊宇轩[导读] 四川省甘洛县尔呷地吉铅锌矿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交界区发现的大型矿床。
本文详细分析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并提出深部找矿预测,为攀西地区其他区域开采铅锌矿产提供参考依据。
康鹏李赟熊宇轩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四川省甘洛县尔呷地吉铅锌矿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交界区发现的大型矿床。
本文详细分析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并提出深部找矿预测,为攀西地区其他区域开采铅锌矿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深部找矿;预测分析甘洛-小江断裂两侧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带上的重要产地之一。
尔呷地吉铅锌矿床作为矿集区一大型典型层控矿床,研究总结其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进而对深部找矿进行预测,能有效提高临近区域铅锌矿资源的勘察效率和质量。
1.区域地质背景矿区位于甘洛铅锌矿集区北部,矿集区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北段,属滇东碳酸盐台地(VIII1-5),夹持于安宁河断裂与峨边-雷波断裂之间。
主体构造近南北向平行产出。
地台基底为前震旦系,盖层为震旦系-中生界。
以稳定-次稳定系列内源干旱型白云岩、藻白云岩建造为主。
区域地层分区属于上扬子分区峨眉小区(Ⅵ43-3),除缺失石炭系、白垩系外,其它各时代地层均有出露。
区内主要褶皱有:马拉哈背斜、沙岱向斜、特克向斜、马鞍山背斜、阿兹觉背斜、苏雄向斜等。
主要断层有:特克断层、马拉哈断裂、脚古断层、马厂断层、田坝断层、凉红断层等。
其中马拉哈断裂为区域上的控矿断裂。
2.矿床地质特征2.1赋矿地层矿区铅锌矿的主要赋存层位为上震旦统灯影组三段(Z2dn3),沿沙岱向斜外围呈环状产出(图1),主要出露在矿区东部,矿区西南部有少量出露。
可细分为三个岩性层,主矿体产于第二岩性层(Z2dn3~2)上部层间破碎带内,为主要赋矿层位。
贵州纳雍水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贵州纳雍水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李坤;刘波【摘要】纳雍水东铅锌矿床共圈定7处铅锌矿体,矿体严格受断裂控制,呈透镜脉状产出.铅锌矿体平均厚度为1.50m,平均品位Zn 9.06%,Pb 1.05%.估算锌铅金属资源(332+333)总量分别为7.91万t和0.92万t,为小型矿床规模.通过在区内多年的勘查工作,并结合区内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系统地分析了铅锌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形态以及矿石特征,并论述了矿床成因及Pb-Zn-Ag-Cd找矿前景.【期刊名称】《化工矿产地质》【年(卷),期】2018(040)003【总页数】7页(P148-154)【关键词】断裂;铅锌矿床;灯影组;贵州纳雍【作者】李坤;刘波【作者单位】贵州省地质勘查开发局104地质大队,贵州都匀 558000;贵州省地质勘查开发局104地质大队,贵州都匀 55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 区域地质概况1.1 大地构造位置黔西北铅锌矿成矿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分布在扬子陆块西南缘的黔中隆起南部,康滇地轴的东缘,属于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南端与右江造山带毗邻(谭华等,2007)。
该区域内并没有元古代的变质基岩出露,沉积序列由晚震旦世到三叠纪的海相沉积岩和侏罗纪到第四纪的陆相碳酸盐岩及碎屑岩组成【1】。
区内发现矿点较多,纳雍水东铅锌矿也是黔西北铅锌矿的代表性矿床之一,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已达小型矿床规模,矿区研究程度低。
笔者通过在该区的工作,将矿床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为深化未来的找矿认识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
1.2 地层区内出露地层有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dy)、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є1n)和明心寺组(є1m)、石炭系下统大埔组(C1d)、九架炉组(C1jj),上统黄龙组和马坪组(C2h+m),二叠系中统梁山组(P2l)、栖霞组(P2q)、茅口组(P2m)、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为一套浅海陆棚相—开阔台地边缘滩相和泥坪相陆源碎屑岩及为半局限台地浅海陆棚相、台盆相及边滩相碳酸盐岩组合(李坤等,2012)。
贵州省青杠林铅锌矿床主构造特征及找矿远景浅析

收稿 日期 :2 1 - 1 8 0 0 0 —1
作 者简 介 :黎荣 (18 一) 男.江 西萍 乡人 ,助理 工 程师 ,从 事地质 矿 产工 作 90 , 4 9 0
贵 州省 青杠林 铅锌 矿床 主构 造特征 及找 矿远景 浅析
1 威 宁一 城褶 皱带 . 2 水
由 N 向的威水背斜 、偏坡 向斜和与之相伴的水城断层等纵断层组成。褶皱带长约 10 m W 2k ,宽 1 ~ 5 2k 0m。三个 紧密褶 皱 大致呈 左行 排列 ,褶皱 紧 密而不对 称 。N E翼 地层倾 向 N E,倾 角 3o 5' 0 4 ,,S W
翼 地层 陡立 ,甚 至倒转 ,倾 角 6 。 ~9 。 。褶 皱带 显示 出强烈 的挤 压变形 特 征 ,表 现在其 翼部 可见 大量 0 0
的层 间劈 理 、层 面 擦痕 、压 溶缝 合线 和构 造透 镜体 发育 。褶 皱带 内的纵 断层 均为 高度逆 冲断层 ,具有 多 期 活动 特征 。 1 威水 断陷 盆地构 造 . 3 该 构造 带变 形特 征非 常 明显 ,斜跨 贵州 西部并 向北 西延 伸至 云南 ,向南东 延人 广西 , 云南省 内长 约 在 4 0m , 5 7 m ,总体走 向 30 ~30 。燕 山期构造 变形 非常 强烈 ,表层褶 皱 、断裂卷 入 了古 生 0k 宽 0 0k 0。 1。
滇 南 北 向构 造 带 ,新 华 夏 系 第 三 隆
起 带 的联 合 作 用 下 ,构 造 应 变非 常
复 杂 ,以逆 冲断层 ,紧密 褶 皱发 育 为特 征 。北 西 向 、北 北 东 向构造 非
常 明显 。 区域 内大 的构 造有 4个 ( 图 1 ,即云炉河 一 厂 坡断 裂带 、垭 都 ) 银
浅析黔西北五指山地区构造样式及对铅锌矿的控矿

浅析黔西北五指山地区构造样式及对铅锌矿的控矿作者:黄林来源:《西部资源》2020年第02期摘要:通过对黔西北五指山地区构造样式分析,总结了区内不同方向、不同期次构造对铅锌矿的控制作用,认为北西向构造控制了区内矿田的产出,北东向构造控制了矿床的分布,而北西向构造控制了矿体的产出,对区域成矿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找矿指出了方向。
关键词:黔西北五指山地区;构造样式;铅锌矿;控矿构造研究和实践均表明,不同地区的构造特征,包括构造样式,对区内的成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黔西地区找矿不断突破,其主要是基于对构造演化及控矿的不断研究而深入研究的认识结果。
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黔西北五指山地区近年新的找矿突破或认识。
1.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位于扬子陆块上扬子地块六盘水裂陷槽褶皱带内北东缘织金穹盆构造变形区[3],黔西北地区位于小江深大断裂的东部,未见基底地层出露,沉积盖层出露震旦系至白垩系,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页岩、砂岩次之,其中以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出露全、分布广和沉积厚度大为特點(图1)。
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在黔西北地区广泛分布,但在五指山地区被剥蚀殆尽。
区内的铅锌矿床赋存于上震旦统灯影组至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中,而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和石炭系是主要赋矿层位。
区内主体构造呈NNW,NNE—NEE和EW向展布,主要有NW向紫云垭都断层、NEE向大院和五指山背斜、EW向纳雍-开阳断层和NE向安顺平坝断层等。
紫云垭都断层是一条深切基底的高角度逆冲断层,走向NE310°,NW向进入云南,SE直抵开远-平塘深大断裂,在贵州境内长约350km,该断层始于加里期的都匀运动具多期活动特点,影响着晚古生代同沉积活动及其SW侧下陷,形成威宁-水城断陷盆地;安顺平坝断层为印江木黄贵阳-安顺-普安隐伏深大断裂的中段,向南延至云南师宗,向北延到湖南慈利,走向近NE,长大于520km,其东段出露煌斑岩,推测其为隐伏的岩石圈深大断裂,主要活动时间为新元古代、晚古生代及其后,在中段也为三系沉积岩相急变带,对燕山期变形有一定制约;纳雍-开阳断层为纳雍-开阳-余庆隐伏深大断裂的西段,东、西两端分布玉屏-施洞-三都和垭都-紫云构造带交汇,走向近EW,长约290km,其活动时期主要为燕山期,性质主要为左行走滑,喜马拉雅期又有复活。
证据权重法在虹螺山——五指山地区铅锌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证据权重法在虹螺山——五指山地区铅锌成矿预测中的应用姚永龙(辽宁省第三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朝阳 122000)摘 要:根据虹螺山-五指山地区铅锌成矿地质特征,建立研究区综合地质数据库,提取了13个有利成矿的证据权因子,以证据权重法为预测方法对该区进行成矿远景预测,最终划分了三个远景区级别,圈定出十三处成矿远景区,其中三处远景区内尚未发现铅锌矿产地。
关键词:成矿远景预测;证据权重法;虹螺山-五指山地区;铅锌矿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17-0266-2Application of the weight evidence method of lead-zinc metallogeneticprospecting prediction in Hongluoshan~Wuzhishan regionYAO Yong-long(№3 Geological Brigade of Liaoning Province Co.Ltd,Chaoyang 122000,China)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ization of lead - zinc mineralization in Hongluoshan-Wuzhishan area,established the spatial database of the predicted area, as well as extracting thirteen favorable ore-forming factors, apply the weight evidence method to simulate the general-information evaluation of the predicted area. Determined three Prospective levels, delineated thirteen Prospective areas,three of which have not been found any mineral deposits by now.Keywords: ore prediction;the weight evidence method;hongluomountain ̄wuzhimountain region;lead-zinc mine成矿远景预测是以地质理论和科学方法为基础,通过对研究区基础数据和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建立成矿预测模型,来计算各预测单元的远景级别及成矿概率的[1]。
贵州五指山铅锌矿实物地质资料采集及保管意义

SerialNo.613May2020现 代 矿 业MODERNMINING总第613期2020年5月第5期 苏翠兰(1987—),女,地质工程师,551400贵州省清镇市红枫大街301号。
贵州五指山铅锌矿实物地质资料采集及保管意义苏翠兰1 涂小梅2 杨 乐3,4(1.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一总队;2.江西铜业集团地勘工程有限公司;3.青海省隐伏矿勘查重点实验室;4.青海省有色第一地质勘查院) 摘 要 五指山铅锌矿床位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域以东,是贵州省内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铅锌矿床。
为探讨贵州五指山铅锌矿实物地质资料采集及保管意义,从五指山铅锌矿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及保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采集了具有重要性、典型性的钻孔岩芯和代表性、特殊性的不同类型矿石标本,能够全面反映五指山矿区内主要成矿地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档案价值和科普意义,可为贵州省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和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铅锌矿 实物地质资料 采集 保管DOI:10.3969/j.issn.1674 6082.2020.05.0081 区域地质背景五指山铅锌矿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段,黔北台隆遵义断拱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西段,南邻右江造山带。
矿区位于3条深大断裂中部,即西为紫云—垭都深大断裂,北为纳雍—息烽深大断裂,南为安顺—镇远深大断裂[1]。
其中,紫云—垭都深大断裂与纳雍—息烽深大断裂与区内矿产关系密切。
区域内主要构造形迹方向为北东向(图1)。
图1 五指山铅锌矿区域地质 五指山地区是一个铅锌矿分布相对较集中的区域,从北东至南西分别为杜家桥铅锌矿床、新麦铅锌矿床、那雍枝铅锌矿床和那润铅矿床,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震旦系上统、寒武系、泥盆系中上统、石炭系、二叠系中上统、三叠系、侏罗系中下统、白垩系上统和第四系;岩性以白云岩、灰岩为主,其次为泥岩、砂岩和页岩。
五指山铅锌矿主要赋存于下寒武统清虚洞62组,其次是震旦系灯影组,后者主要分布在织金县杜家桥一带。
铅锌矿资源地质特征

铅锌矿资源地质特征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我国铅锌矿床虽然在各地质时代均有分布,但有相对集中分布的地质时代和成矿期。
据《中国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地质出版社,1991)统计的铅锌矿分布的地层时代:前震旦纪占19%、震旦纪占11%、寒武纪—志留纪占15%、泥盆纪—二叠纪占46%、三叠纪—白垩纪占8%、第四纪占1%。
从成矿期来看,据《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统计的中国铅锌矿床成矿期:前寒武占6%、加里东占3%、海西占12%、印支占1.3%、燕山占39%、喜马拉雅占0.7%、多期占38%。
空间分布,超大型、大中型铅锌矿床和铅锌成矿区带,主要集中分布在滇川地区(特别滇西兰坪地区)、秦岭—祁连山地区、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地区和大兴安岭区带以及南岭地区。
我国铅锌成矿规律仍是目前矿床地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从铅锌成矿区带的分布和矿床产出,除上述时空分布基本状况外,还有以下一些规律和特点:1)主要类型矿床(田)所处的成矿环境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分布广泛、规模巨大的碳酸盐岩型矿床(田)的成矿环境,多数产于地台地区,少数分布于冒地槽区域里。
局限的沉积盆地较之开放的沉积盆地更有利于碳酸盐岩型铅锌矿的形成。
含矿地层,南方的含矿地层多为上震旦系、泥盆系、石炭系;东北地区的含矿地层多为中元古界及寒武系—奥陶系。
分布的地区,主要集中于湘、桂、粤、滇、川、黔、辽吉、塔里木西北及西南边缘。
泥岩-细碎屑岩型铅锌矿床(田),多数产于褶皱带中的冒地槽类复理式沉积环境中,而且出现的矿床具有成群成带和矿床规模较大的特点。
如内蒙古狼山元古宙冒地槽中的炭窑口、霍各乞、东升庙、甲生盘等矿床。
产于秦岭海西-印支冒地槽中的西成-凤太铅锌矿带,更是密集成群成带分布,如甘肃西成矿田中的密集分布的厂坝、李家沟、毕家山、邓家山、洛坝等超大型、大型及一批中小型铅锌矿床;陕西凤太地区的密集分布铅锌矿床:银洞梁(大型)、峰崖(中型)、手搬崖(中型)、铅硐山(大型,含东塘子大型)、八方山(大型,含二里河大型)、银母寺(中型)等一批大中型铅锌矿床。
贵州安顺五指山铅锌矿矿床成因及靶区预测

贵州安顺五指山铅锌矿矿床成因及靶区预测吕祖华【摘要】贵州安顺五指山铅锌矿矿床的发现,填补了贵州区域没有大型铅锌矿的空白.本文首先研究了该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并对贵州安顺五指山铅锌矿床的成因进行分析,最后对找矿靶向区进行预测,为安顺五指山地区后续的找矿和资源开发工作的开展提供资料参考.【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7(000)009【总页数】2页(P34-35)【关键词】贵州安顺五指山;铅锌矿;矿床成因;靶区预测【作者】吕祖华【作者单位】贵州泛华矿业有限公司,贵州安顺5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上世纪80年代,贵州安顺五指山地区发现小型铅锌矿藏,经过十几年的勘察,以确定寒武统清虚洞地层中有大型铅锌矿体。
该矿体是迄今为止贵州发现最大的铅锌矿床,但由于埋藏较深,因而并没有实现资源的开采[1]。
如果能够确认矿藏位置,并予以资源开发,将会对贵州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2]。
1.1 区域地质概况贵州五指山铅锌矿床位于水城-紫云、安顺-贵阳和纳雍-息烽三条古断裂的围合区域。
经过分析,该地区表层构造定型于燕山期,具有明显的滑脱构造特征。
该区域地层还表现为石炭系、二叠系、奥陶系、志留系缺失,含铅锌矿床位于震旦系等应组和寒武系清虚洞组。
该地区二叠纪晚期岩浆比较活跃,具有代表性的纳雍枝、新麦、喻家坝等矿床正是这一时期形成[3]。
1.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该区域表现为铅、锌、银、铜等十多种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其中共生的铅、锌、银等元素由北东向断裂展开。
初步探明异常面积达到75.43平方千米。
通过对铅、锌、铜等元素化学异常分析,表现为分布面积大、浓度分带明显,具有较高的找矿靶向性。
1.3 区域地球物理性质和深部构造已经探明的铅锌矿床位于乌蒙山重力梯级带,属于青藏高原周边大型重力梯级带东南分支范畴。
六枝北侧断裂呈北东向,但地表断层与深部断裂方向并不一致。
对应的五指山地区铅锌矿床化探异常表现,可知该地区断裂带分布较大,矿藏埋藏深度大,因而找矿难度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矿体特征
区内产出稳定的矿(化)体有两层,从下 至上的编号为I、Ⅱ矿(化)体(图2),位于 清虚洞组中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瘤状白云岩中,
厚度9.64m.一般2.O一6.Om。各矿(化)体特
征如下: I矿(化)体:分布在F1和F,断层形成的 断夹块之间,位于清虚洞组第一段顶部瘤状白云 岩中,距清虚洞组第段顶部15—40m,呈似层状
1
区域成矿背景
五指山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段,南邻右江造
系,其中铅锌矿床(点)主要分布在震旦系和 寒武系中。
Fi91训ogicd“呻0f∞≈岫inwuzlliah曲岫
1一大冶组;2一粱山组;3一大塘组;4一样摆组;5一娄山关组;6一陡坡寺组;7一清虚洞组第三+第=段;8一清虚洞组第一殷 9—金硬山组;lo—灯影组;11一地质界线;12一断层盈编号;13一岩层产状;14—船锌矿点盈编号;15一找矿远景区
第三段(E1q3):上部为灰、浅灰色中厚层 纹状细晶白云岩,中上部为灰色薄层细晶自云 岩,下部为灰、暗灰色薄层砂泥质细晶白云岩问
万方数据 ຫໍສະໝຸດ 第4期谭华:贵州五指山地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255・
曲线反映较好,在F,断层附近视极化率值较高, 逐渐靠近F1断层时,视极化率逐渐下降达背景
值,以异常下限2.O%圈定该异常,异常长约 2200m,宽约600m,面积约1.5km2。
布方向大致呈北东向带状展布,与五指山背斜出
露的震旦系和寒武系套合较好。
2典型矿床——那雍枝铅锌矿
床地质特征 2.1地层
区内出露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 (图1),主要为被动大陆边缘和地台内部裂陷沉 积。区内主要含矿层位为寒武系清虚洞组,清虚 洞组(t,q)根据岩性组合不同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E191):分布在工作区的北水大坡 一那润一带。上部为暗灰色中厚层颗粒白云岩; 中部为灰白色薄至中厚层瘤状白云岩;下部为泥 质自云岩。是区内的主要含矿层之一。厚80
产出,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倾向130一180。, 倾角8—20。,容矿岩性为一套瘤状细晶白云岩。 淡黄色、高粱色闪锌矿呈块状、浸染状分布,矿
石中见大量的细粒黄铁矿,矿层的直接顶板为含 炭泥质白云岩。矿(化)体走向长大于1300m.
浸染状分布,矿石中分布有少量的细粒黄铁矿, 顶、底板均为浅灰色细晶白云岩。矿(化)体
组合。以上岩石组合常能形成似层状铅锌矿体, 是区内的重要找矿标志之一。 (2)构造标志:区域断裂旁侧的北东向次 级断层构成的断夹块之间,往往是铅锌矿主要赋 存场所.构造是区内铅锌矿的重要控矿因素,亦 是最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 (3)地球物理标志:在该区开展激电梯测 量,较好反映一定深度的矿化带的分布及其高极 化率分布区域,其异常地段。常具有铅锌矿体存 在,是区内的问接找矿标志。 (4)岩石地球化学标志:根据岩石地球化 学、水系沉积物测量所圈出的铅、锌异常是很好 的找矿标志。
夹中厚层细晶白云岩。底部为6m厚的薄层砂泥 质细晶白云岩。厚110—160m。
2.2构造
位于五指山背斜的南东翼,受区域大断裂的 影响,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可分为北东向组和北 西向组,描述如下: 北东向断层组:主要有F。、F:、B、L、 F7、F9、F,。等,总体倾向北西,倾角一般45— 65。,断层性质表现为逆断层,破碎带一般宽20 —50m,局部可达150余米,可能具多期活动性
层倾向一般300一40。,倾角一般5—25。,南东
翼地层一般90一260。,倾角lO一30。。由于褶皱 作用,在背斜轴部形成容矿空间,成为铅锌矿的 赋存场所。 根据l:20万安顺幅和1:5万坪上幅水系 沉积物资料分析。区内地球化学背景表现为Pb、 zn元素具有明显的高背景、高度富集和高度离 散的特点。zn元素一般含量194×lo一一l
・257・
单件样品最高达12.77%,一般O.13%一 1-13%。闪锌矿的颜色主要以淡黄色为主,其次 为高梁色。 2.6.2矿石的结构构造 矿石主要见白形一半自形一它形结构;矿石 具有星点状、网脉状、浸染状、层纹状、脉状、 团块状、角砾状等构造。 自形—半自形一它形粒状结构:闪锌矿、方 铅矿呈不等粒自形一半自形一它形粒状晶体不均 匀分布于白云石碎块之间,粒径一般为0.5
Ⅱ矿(化)体:分布在F,和F7断层形成的 断夹块之问,位于清虚洞组第二段暗灰色中厚层 纹状细晶白云岩中,距I号矿体之上45~70m,
呈似层状产出,产状与周岩基本一致,矿体倾向
130一1800,倾角8—20。,容矿岩性为中一厚层 瘤状白云岩,淡黄色、高粱色闪锌矿呈星点状、
万方数据
第4期
谭华:贵州五指山地区铅锌矿地质特征皿找矿远景
表2岩石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果(计量单位:10‘6)o
TabJe2^呼y矗cal嘲uh ofMk鼎helrIis婶test(IO‘5)
①测试单位:国土资源部贵用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
A.A别乌斯,c.B.格里戈良的研究认为铅 锌矿原生晕组分分带序列为:头晕指示元素组合
zn)一尾晕指示元素组合(Mo、sn),作为由 浅人深的三个组分带序列Ⅲ。根据分析结果,
—2Ⅲ。
星点状构造:矿石矿物闪锌矿呈星点状沿围 岩裂隙充填并局限交代围岩。 网脉状构造:矿石矿物闪锌矿呈网脉状沿围 岩裂隙充填并局限交代围岩。 浸染状构造:矿石矿物闪锌矿不均匀分布于 围岩碎块、碎基之间,并对围岩碎块、碎基起胶 结作用及局限交代作用。 层纹状构造:矿石矿物闪锌矿与泥质白云岩 互层产出。 脉状构造:矿石矿物闪锌矿、方铅矿沿岩石 裂隙充填并局限交代围岩,形成细小的脉状矿。 团块状构造:矿石矿物闪锌矿、方铅矿在矿 石之中呈团块状产出。 角砾状构造:矿石矿物闪锌矿、方铅矿呈网 脉状沿围岩裂隙充填并局限交代围岩。 2.6.3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主要有白云石化。次为黄铁矿 化、重晶石化。次生的白云石颜色较浅,呈白 色、灰白色.呈脉状、团块状分布于白云岩中 及岩石的裂隙中。黄铁矿主要呈浸染状分布在 矿石中,与铅锌矿紧密共生。重晶石仅在少部 分样品中见。
走向大于900m,倾向大于800m。矿体厚在1.20
—5.80m之间,平均厚3.06m;矿石含锌2.07% 一12.39%,平均含锌4.59%,含铅O.09%一 0.99%,平均含铅0.85%。
倾向大于900m。矿体厚在lfl3~9.64m之间,
平均厚5.77m,矿石含锌3.19%一13.74%,平 均含锌7.80%,含铅0.12%一4.05%,平均含
表l物性测定统计表
Table l
鼬iBdc耳howi曜t1.e physical p掣rty m帆sm吐∞
2.3.2
1.(视极化率)异常推断
引起,结合的成矿地质条件,初步推判该异常为 矿致异常。通过钻孔验证,在异常区域发现了两 层隐伏矿体,证实该异常为矿致异常。
该区的物性特征为硫化铅锌矿表现为低阻高 激化,围岩为高阻低激化,据物性特征结合该区 地质。对所发现的异常进行解释,在异常段选择 部份点进行电测深对异常进行埋深解释。 为了对上述异常的埋深进行解剖,分别在 407、410、412线上布置对称四极测深进行测 量,测深结果显示,407线测深曲线转折点在27 —50m处,410线测深曲线转折点在50一120m 处,412线测深曲线转折点在320m处,说明极 化体顶板埋深北东端浅南西端深,顶板埋深27 —320m,与激电中梯异常吻合较好,根据激电 中梯及测深工作,初步判断该异常为深部地质体
150
质,破碎带由断层角砾岩和碎裂白云岩组成,角
砾大小不等,一般在l—locm之间,呈次棱角 状、次椭圆状分布,破碎带中自云石化强烈。该 组断层旁侧常可见闪锌矿(化)体,是区内控 矿和导矿构造。其中F。F:断层为区内的主要
×lo一,其高含量地段在那润一新麦一屯背后一
杜家桥一线附近,呈北东向带状分布.向该线两 侧含量逐渐降低。Pb元素一般含量126×10~一 748×lO一,其高含量地段总体与zn元素一致,
6 845—55
2660.M。由统计结果可知。铅锌矿
第二段(E,q2):灰、暗灰色中厚层纹状细 晶白云岩.间夹瘤状自云岩,底部有3m厚的薄 层砂泥质白云岩。是区内的主要含矿层之一。厚
100—180m。
与围岩的极化率差异明显,是围岩极化率的5一 15倍,电阻率是围岩的l/4一l/2。 通过激发极化法测量,在区内发现了一个激 电异常,分布在F。和F7断夹块之间,大致呈北 东向带状分布,异常浓集中心在406线一413线 之间,靠近F'断层的下盘,一般视极化率值 2.0%一3.5%,最大值为7.15%,异常的特征
围2那雍枝铅锌矿床A勘探线综合剖面图
Fis 2
I咖弘£l"pr曲1曲for山e。Iplo眦i代bne^0fN町邮曲iled一五眦deI哪it
l一灰岩;2一白云岩;3一泥质白云岩;4一泥砂质白云岩;5一瘤状白云岩;6—铅锌矿体;
7一逆断层及编号;8—钻孔及编号;9一矿体编号;10一视激化率曲线;1】一视激化率≥2.0%
2007年24卷 第4期(总第93期)
贵
州
地
质
VoL 24
Nn4(1乩93)2007
・253・
GUIzHOU
GEOLOGY
贵州五指山地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谭华
(贵州省地矿局104地质大队,贵州都匀558000)
[摘要]本文在简述那雍枝铅锌矿床的地层、构造特征基础之上,重点总结分析矿(化) 体、矿石质量、图岩蚀变、岩石地球化学、激电中梯等方面的特征。总结控矿因素反找矿标 志,依次对找矿远景区进行划分.认为五指山地区具有较大的找矿远景。 [关键词]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远景;五指山 [中图分类号】P6l 8.4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43(2007】04—02岛一∞ 山带…。该区地层出嚣有震旦系、寒武系、奥 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
一130m。
2.3地球物理特征
2.3.1
岩石物性参数及异常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