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汇报
借 鉴 与 创 新重点

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搜集整理。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借鉴与创新——苏南地区职业院校考察报告3月26日至29日,我和李木杰校长参加由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南京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和苏南地区职业教育考察团,考察团由邢诒波副局长和培训处高瑞友处长带队,到南京参加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并考察了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劳动保障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及技师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行程充实紧张,收获较大,汇报如下:一、苏南地区技能人才培养及技师学院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苏南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直接推动了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
在我们考察的南京、苏州、无锡三地技师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中,均存在这样的特点:1、观念新、发展快。
有一句话说: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有人曾说过,“技能人才培养看广东和山东”,但近几年来,华东地区的技能人才培养步伐却迈得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了广东和山东地区。
我们考察的这三个地方均具有与时俱进,大胆开放的技能人才培养理念,成立技师学院的时间也较早。
如南京技师学院于2001年晋升高级技校时即加挂技师学院,目前发展很快,其高级工、技师班所占比例很大,约占4000人在校生规模的62%,而且在校名的登记使用和对内对外宣传中,均直接使用“技师学院”为第一校名,在政府、社会及生源市场中均造成良好的社会影响。
非常有利于取得政府、社会的支持和招生就业工作。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于1997年6月筹办,98年仅有学生72人,现已投入资金2亿元,有在校生4000多人,其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校园文化建设很值得借鉴和学习。
2、下手早、势头猛。
广东这两年成立技师学院的速度很快,但在培养技师方面还没形成气候,甚至有些人还存在着技师学院到底能不能培养技师的疑惑和争论,极不利于技师学院的发展。
苏南地区的技师学院不争论,干了再说,早下手,早发展,发展快。
分管校领导名单

会议代表名单(分管校领导)姓名性别单位职务朱庆葆男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波女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夏初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岩松男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济干男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花亚纯男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福珍女中国药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朱永平男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万福绪男南京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久生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明男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夏锦文男南京师范大学副书记、副校长王建明男南京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长青男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陈涤平男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建红男南京审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江女南京体育学院纪委书记邱丽华女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德静男南京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惠康男南京晓庄学院巡视员赵远男江苏警官学院党委副书记鲁宇红女金陵科技学院副院长李明男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党委副书记武正林男三江学院副校长王国强男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程建军男江苏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符惠明男江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丁涛男无锡太湖学院党委副书记曹德欣男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超男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嘉玺男徐州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沈超男徐州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姚冠新男江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庆奎男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芮鸿岩男扬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彭怀祖男南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涌男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荣庆男苏州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建华男常熟理工学院副校长解启健男西交利物浦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勤女盐城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方海林女盐城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杨亚军男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江应中男淮阴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宁晓明男淮海工学院副校长董存田男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副校长陈奎庆男常州大学副校长汤正华男常州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顾晓虎男宿迁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霍雄飞男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许正林男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丁志平男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谭忠男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陆群女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钦文女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志洲男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都国雄男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世和男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沈明男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杨四海男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丁秀东男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徐建平男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冰女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助理冯明女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刘冰冰女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副院长吴汉德男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韧农女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志祥男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任远男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华坚男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沈春英女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朱雪松男无锡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彬男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过元伟男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凯男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江建国男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卢丽明女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沈士德男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红女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朱涛男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明生男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克军男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徐铭男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苏小冬女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干男金山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陈亚鸿男扬州市职业大学副院长陈荣华男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王亚河男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黄燕飞男南通职业大学副校长李军男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季跃东男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柯晓扬女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沈宝衡男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小平男苏州市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孙丽华女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林宁萍女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朱伟方男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黄中浩男沙洲职业工学院院长助理、学生处处长赵驰轩男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宇光男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盛建军男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纪委书记姜巧玲女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韩铁雷男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宫廷威男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徐伟男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钱贵江男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助理院长、院党总支书记郭纯儒男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副院长丁志卫男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冯建华男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书记薛玲珑男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玉华男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义和男明达职业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建俊女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嵇芹珍女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缪华林男炎黄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芳女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顾强男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杜长江男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黄天民男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贺仰东男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洪霄男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涛男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壮国桢男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丁高明男建东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郭冬梅女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孙玲女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王美林男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吴以民男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荣敏女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学工处长。
CDIO 教学模式在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把CDIO的教学模式引入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同时把本课程分成多个项目来进行规划与设计,通过CDIO四大模块,介绍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构思、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评估、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学习效果反响很好。
[关键词]CDIO;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6)10-0056-02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个人的学术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能力。
CDIO工程教育模式近年来逐渐在职业教育中被广泛运用。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是近几年在职业教育院校中新兴的专业,缺乏教学经验的积累。
为了更好地实现“面向工程应用”的教学目标,借鉴成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途径。
一、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教学改革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高等专业人才的使命。
教学体系要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课程结构。
依据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经济,培养学生个体的多样性,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是一门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应用性很强。
由于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是一门新的课程,缺乏教学经验的积累。
因此,本课程需要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参照有效的CDIO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引进企业的机器人应用工业案例。
既要兼顾理论教学,又要突出实践应用。
高职学生特点则是实践操作兴趣浓厚,理论学习相对薄弱。
鉴于诸多因素,在课程设计上就要兼顾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
因此,这门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把知识点、技能点的学习融入每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中,以CDIO的模式展开,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学生关注的点为基础,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注重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简介

作者机构: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出版物刊名: 江苏高教
页码: 108-108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6期
主题词: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学院;服务外包;“双师型”师资队伍;国际知名企业;简介;高等职业院校;2008年
摘要: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始建于2008年2月,是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投资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坐落于名校云集、产业集聚的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校园占地424亩,建筑面积22万余平方米。
学院设有信息工程学院、纳米科技学院、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等教学单位,拥有一支特色鲜明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主要由来自于国际知名企业的工程师、留学归国精英和外籍教师构成,96%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熟悉国际前沿技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水平。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调研座谈会在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召开

高职教 改 发情 调 座会 等业 育革展 况 研 谈
在 工 业 学 召 北京 业职 技术 院 开
2 1 年 1月 1 日 , 育 部 党 组 副 书 记 、 部 长 00 9 教 副
次 会 议 。 学 院管 平 院 长 向全 体 与 会 代 表 做 了讲 话 。
教育部职成司刘建同副司长一行 莅临福建工业学校视察指 省 校 管 锡职 技术 院当 为 高 教学 理
对 学 院 教 学 资 源 的 优 化 配 置 、整 合 利 用 等 给 予 了 充
分 肯定 。
研会 践学作 会 务事位 究 实 教 工 委员 常 理 单
21 0 0年 1月 8日至 l O日 , 苏 省 高 校 教 学 管 理 江 研 究会 实践 教 学工 作 年 会 在南 京 师 范大 学 举行 , 来 自全 省 1 2所 高 校 的 2 0多 名 代 表 参 加 了会 议 。 2 0 会 议 由江苏省 高校 教学 管理 研究会 实 践教 学工
共享 实训基 地 。
江苏 省六合职教中 心校教师团队 访问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20 0 9年 1 2月 3 1日, 江 苏 省 六 合 职 业 教 育 中心
校 考 察 团 在 学 校 领 导 带 领 下 访 问 苏 州 工 业 园 区 职 业 技术学 院。
教育 部专家 邓泽民 教授来到 陕西 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学
20 0 9年 1 2月 2 日午 ,教 育 部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中 7 心 研 究 所 主 任 邓 泽 民教 授 应 邀 来 陕 西 铁 路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作 了题 为 “ 业 教 育 实 训 设 计 ” 的 专 题 报 职 告 。 院 长 王 晖 、 党 委 副 书 记 纪 委 书 记 孟 广 胜 、 院 院 副 长 杨 云 峰 与 全 体 专 兼 职 教 师 聆 听 了报 告 会 。
办一所闪光的学校--对话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校长范里

基础教育研究 | 10
对话 责任编辑:顾明珠 练鹏燕/xdtsjy@
发需要而设计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包括信息技 术、康复训练、第二语言、艺术休闲、校本课程。再 次,从上课时长上说,每节课上课时间一般为 35 分 钟,可根据学生的年龄、智力残疾程度和课程的性 质进行适当调整。
第三,建构全人理念的“四能”课程。学校对照 国家课程标准,围绕学校伙伴共生文化,以生活教 育为抓手,创新开展校本课程建设,形成关注潜能 开发、功能改善的“四能”课程,分别是聚焦基础发 展的育能课程、聚焦缺陷补偿的赋能课程、聚焦个 性特长的优能课程、聚焦生活职业的展能课程。逐 步形成集伙伴活动课程、康复训练课程、职业培训 课程于一体的“H”型成长课程体系。“H”的左侧一 竖意味着“潜能开发”,连通育能基础课程和优能特 长课程;右侧一竖意味着“功能改善”,连通展能生 活课程和赋能康复课程。两竖贯通,“四能”课程形 成了追求健康 (Healthy)、快乐 (Happy)、和谐 (Harmony)的“H”型 成 长 基 因 树 ,旨 在 提 升 学 生 的 生存能力、生活质量、生命尊严。因此,学校根据学 生的障碍类别与程度、代偿能力和发展方向、兴趣 和特长,增设各种特殊课程,从而培养学生长线发 展的核心素养;学校以仁、义、礼、智、信作为补充, 在编写校本课程时,设定了以儿童语言、运动、社会 发展等领域为主导的教学体系,从而让不同障碍的 儿童实现真正的适性发展。
可以独立穿衣吃饭……作为老师,我已经帮助他 们 实 现 了“ 曾 经 的 不 可 能 ”,他 们 的 进 步 足 以 满 足 我、震撼我。
问 :学 校 自 建 立 之 初 就 将“ 以 人 为 本 ,适 性 发 展”作为办学理念,您是如何将其贯彻到教学和课 程中的?
范里校长:自建校以来,仁爱学校根据普特融 合、医教结合、按需施教的思想,探索教育、康复、就 业训练一体化模式,实施基于科学诊断评估的特殊 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 程 ,切 实 做 到 课 程 名 称 上“ 课 表 ”、课 程 理 念 浸“ 课 堂”、课程内容进“课本”、课程推进成“课题”、课程 评价促“课改”。学校实践的是“现代私塾式伙伴学 园”教育,注重人的适性发展,注重教育与社会的融 合。“现代私塾式”是指向个别化教育的新型师生关 系,“伙伴学园”是指向同伴学习、智能辅助,实施开 放教育的学习中心。
职业学校考察报告

考察学习三所高等职业院校心得体会为了深入学习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提升我院办学内涵,深化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学院于2013年8月10日至8月16日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去山东省三所办的较好的高等职业学院参观学习。
我们在焦院长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和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并听取了有关专家陈锡畴、刘士锵的专题报告。
这次活动组织严密,时间紧张,内容丰富。
每到一地,除了听取学校领导的经验介绍和参观校园外,我们参观人员还和参观学校进行了对口交流。
时间虽然短暂,但感受颇深,受益非浅。
通过这七天的学习,我的体会可概括为八个字:“震撼、差距、压力、信心”。
即通过考察,他们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教学模式、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让我们感到震撼。
与这些高职院校相比,我们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还存在很大差距。
因此,我感觉要想赶上或超过他们,压力很大,同时更坚定了努力打造“突出文化、突出艺术、突出特色、突出个性”的高职教育品牌的决心和信心,要不惜流血、流汗,跨越式前进才行。
现将学习考察体会总结如下:一、考察三所学校的情况1在我们考察的学校中,每所学校都各有特色,如山东服装职业学院的努力探索文化管理,尝试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导向推进学校发展。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强化实训教程管理,,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校企共建的发展思路。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层次。
这些学校所以能有今天的发展,根据我的理解,主要因为一下几点:1、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教育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三处学校都抓住了机遇,解放了思想,并让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只有思想的解放,进取的精神才能有发展。
树立以人为本、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每个教职工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营造出了人人为学校,学校为人人的良好局面。
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创造了学校现在的局面。
1MJT-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成果与启示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成果与启示学习借鉴他人的文明成果和有益经验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
小平同志早在1980年就曾经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应该“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又郑重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在谈到经济发展时,小平同志说,“亚洲‘四小龙’发展得很快”,“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
”小平同志的谈话在新加坡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在李光耀资政的推动下,新加坡方面决定以不同反响的行动予以回应。
新方表示:愿意在中国选择一个地点,传授新加坡经济、公共管理方面成功的,并且是对中国适用的经验,使之对中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所裨益。
经过双方商谈,确定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
1993年5月,两国政府领导人通过换文,一致同意: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中运用新加坡经验,使之成为既能按照市场经济体制高效运作,又能避免社会混乱情况的现代文明的规范城区。
1994年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業园区的协议》,在苏州东南城郊一片荒芜的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开始了国际关系史上一次创造性实践——借鉴新加坡经验。
一、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基本内容创办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央继设立经济特区、兴办经济开发区、实施浦东开发开放之后对外开放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
经过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我国的经济体制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型正逐步推进。
作为改革开放窗口和试验田的经济特区提出了以体制改革为先导,探索以注重功能效益取代单纯依靠政策优惠实现二次创业的口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明天的科技 培训今天的学员 为未来服务
SIPIVT
SIPIVT
具体措施
1.立足产业,打造五大核心专业 2.依托行业,构建卓越双师队伍 3.贴近岗位,科学设计课程体系 4.创新机制,精益管理提高绩效 5.塑造品牌,输出软件服务同行 6.教学工厂,探索新型职教模式
用明天的科技 培训今天“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项目:引进和培养8名专业带头人、27名专业教学骨 干,聘请110名企业专家,强调工业背景和海外技术培训经历,形成一支双师素质和 结构的卓越教师队伍,总投入1254万,约占15%。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示意图
200
150
100
• BOSCH模式——订单式培养 • CHARMILLES模式——硬件资源共享 • PHILIPS模式——共建实验室 • SAMSUNG模式——培训换设备 • 力嘉模式——教学工厂 • 泰山模式——产教研实体化
用明天的科技 培训今天的学员 为未来服务
SIPIVT
SIPIVT
SIPIVT
一、办学特色
1.体制创新,为外企培养关键岗位技术人才
SIPIVT
准确定位:一所借鉴新加坡、德国职教经 验的新型股份制高职院,为园区外资企业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优质就业:80%的毕业生在外资企业就业, 近80%的同学担任生产线长、班组长、技 术员(Key Position),核心专业毕业生中有 约40%的同学进入世界500强企业。
用明天的科技 培训今天的学员 为未来服务
SIPIVT
SIPIVT
2.亲商理念,探索校企共赢新途径
学院坚持“亲商”理念,把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客户,邀请AMD、NOKIA、PHILIPS、 BOSCH、SAMSUNG等13家跨国公司加入学院董事会,形成“全员亲商理念、全程客户 服务,全面校企合作”的新机制。最具代表性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六种:
教学成果:国家、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 级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和省厅职教师资 培训基地2个,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 微电子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通过专家论证。
用明天的科技 培训今天的学员 为未来服务
SIPIVT
SIPIVT
4.社会服务,引领职业教育新方向
服务企业:每年为企业提供各类培训课程90 余种2000人次的岗位培训;2006年参与企 业横向课题51项;技术服务外包收入超过 3200多万元。
3.教学工厂,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产教研一体化实训基地:校内95间实训 室全力营造教学、实训和生产融为一体的 “教学工厂”环境,校外与外资企业联合 共建实训基地53个,保证学生平均有9-12 月顶岗实习工作经历,双师素质教师达 73.1% 。实现以企业定单为载体,工学结 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工学结合的“五个合一” “生产教学合一” “师傅教师合一” “学徒学生合一” “产品作品合一” “教程工艺合一”
SIPIVT
三、建设内容
SIPIVT
1.五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新建3个专业,整合原有的15个专业资源,使微电子、
移动通信、软件、机电一体化、数控五个专业达到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水平,形 成学院的核心竞争优势,总投入6883万元,占81%。
用明天的科技 培训今天的学员 为未来服务
服务同行:教育部首批“全国职教师资专业 技能培训”示范单位,累计为300多家职业 学校提供了超过3700人次师资技能培训;对 口支援与合作学校18家。2007年2月4日首 批示范院校建设会议上进行案例分享;4月5 日财政部,教育部职业教育考察团对学院示范 高职创建给予高度评价。
服务园区:接待中新两国元首11人,欧美商 务投资考察超过100批次,成为苏州工业园 区最重要的投资软环境。
国国际际职国教际职理职教念教理理本念念土职业创院新校本实本土践土创新创区实域新成践实果践分享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职“教国理家念示范本性土高项创等目新职陈实业述践院校建设计划”
单强 院长
SIPIVT
一 二 三 四
目录
办学特色 建设目标 建设内容 保障措施
SIPIVT
用明天的科技 培训今天的学员 为未来服务
用明天的科技 培训今天的学员 为未来服务
SIPIVT
二、建设目标
SIPIVT
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理念,为外商投资企业培养“好学、敬业、德 高、技强”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力争到2009年:
1.建成五个产教一体、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品牌重点专业;建设以电子信 息和机械制造为骨干的两大生产型实训平台;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眼光和 丰富工业经验的骨干教师,打造一支具备理论、实训、研发能力的“三维”复 合型骨干教学团队;与跨国公司联合开发工学结合的教学资源库。
2.把学校建设成为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秀、管理水平卓越、办学 效益显著、社会美誉度高、辐射能力强的产学研高度融合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成为中新苏州工业园区重要的投资软环境、外企灰领的培养基地、社区终身学 习中心、先进技术成果孵化器、优质职教资源辐射源。
3.创建集约化、柔性化、国际化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初步具备”创业型大 学”(Entrepreneural University)的雏形,探索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型高等职业 教育发展之路。
社会声誉:外企把学院喻为“灰领的西点 军校”,《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 称为“蓝领的摇篮”。2005年,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定为研究基地,案 例收入UNESCO年度发展报告,扩大了中 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毕业生就业企业结构图
19% 40%
41%
世界500强 外资企业 其他企业
50
15 23
0 专业带头人
180
87
60
70
73 85
骨干教师
企业专家
系列1 系列2
双师比例(%)
用明天的科技 培训今天的学员 为未来服务
SIPIVT
SIPIVT
3.两大实训平台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