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毛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优质ppt]
毛概 第一章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 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
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
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
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 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
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 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 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 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 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 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 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毛 泽 东 思 想 的 科 学 体 系
理论基础——中国化马克思 主义哲学思想
核心和精髓——实事求是
主题——中国革命和建设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六个方面的理论: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4.关于政策和策略;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6.关于党的建设。 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毛泽东思想是在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 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 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毛概各章知识点完全总结

第一章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毛概第一章

第一讲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
第 1 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讲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发展和繁荣文化的基本方针 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毛泽东在抗大演讲
毛泽东会见白求恩(油画)
第 1 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 1 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视 频 播 放
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的突出贡献 第一讲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 结合。 结合。 具体地说, 具体地说,就是把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 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 合起来, 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 体化。 体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1.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过程
1938年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上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上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 个命题。他指出: 个命题。他指出: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 的马克思主义。 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 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 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
毛概重要知识点(第1-7章)

毛概重点(2013年修订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一、单选1、P1:党的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分别确立了最终的奋斗目标、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形成的初步成果。
2、P2: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这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P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对后来党的理论发展和事业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4、P2:在党的七大报告上,刘少奇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阐述,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5、P9: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毛泽东在理论上阐述了中国革命新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6、P9: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的政策和策略。
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1945年的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7、P18: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二、多选1、P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P1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P18: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被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因为~~~4、P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
毛概一到四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8年毛泽东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命题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①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③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预期目标①紧密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②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③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实现马克思中国化的途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历史,文化相结合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承)(1)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2)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进)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根)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2015毛概第一章课件

课堂 讲授
视频
教学基本环节
自 学
课堂
讨论
调查实践
热点新闻
信息速递
精品阅读
心灵家园
课程考核方式
10%
60%
30% 听课情况 实践\笔记\作业 期末考试\考查
取消 考试资格
缺课 1/4 旷课1/5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懂得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总体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基本 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 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准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 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 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 1、运用马克思 主义解决中国革 命、建设和改革 的实际问题
• 2、把中国革命、 • 3、把马克思主义 建 设 和 改 革 的 实 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 践 经 验 和 历 史 经 化之中 验提升为理论
解决三个问题
如何认识 毛泽东思想和 中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 (是什么?)
为什么要学 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 (为什么?)
如何学好 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 (怎样学?)
美国对付中国的《十条戒令》
1、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蔑视、鄙 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 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 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 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毛概

幻灯片1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幻灯片2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过程●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幻灯片33、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幻灯片4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幻灯片5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幻灯片6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幻灯片7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大学生毛概ppt

解放战争2 平津战役
第三阶段
傅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在张、 津、塘相继解放后,防守北平的二十五万 国民党军陷入了重围的境地。中共中央为 保护古城北平,力争通过谈判实现和平接 管;同时又要求部队不放松强攻的准备。 经双方多次谈判,以及中共北平地下党组 织和爱国民主人士的配合工作,于1 月21 日达成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22日,傅作 义所辖八个军二十五个师全部开出城外, 听候改编。1 月31 日,人民解放军入城, 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政治上
国民党政治上的危机随着军事上的失败,进一步加剧,派
系间的权利争斗,趋于白热化。在此形势下,蒋介石于 1949年元旦发表新年文告,提出与中共和平谈判。然而 此时,要和要战的主动权已不在国民党手中了。行政院院 长孙科未经蒋介石批准,就率行政院迁往广州,宣布迁政 府于广州,并表示反对与中共谈判,四面楚歌的蒋介石, 在这样局面下,只得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经过精心策划 和部署,于1949年1月21日 宣布下野引退,将总统之 职交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 自己回到家乡浙江奉化溪 口, 在幕后遥控指挥。
这一战后,国军总兵力下降到 290万人,解放军总兵力上升至 300万人。国共双方的正负位置, 已经颠倒过来了。毛泽东 信心十足地说:“这样,我们 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 短。”“现在看来,只需从现 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 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 本上打倒了。”
战役三: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1月29 日至1949年1月31日,由林彪、罗荣桓和聂 荣臻指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 和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 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 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 军队52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