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变化监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合集下载

水文遥感监测技术及其在水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水文遥感监测技术及其在水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水文遥感监测技术及其在水资源研究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水资源的分布和使用也出现了很大的不均衡,这对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水文遥感监测技术应运而生,成为研究水资源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水文遥感监测技术及其在水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一、水文遥感监测技术水文遥感是指运用卫星、航空器和其他遥感平台获取水文信息的一种技术。

水文遥感可以实现对水文参数如河流流量、地下水位以及水体温度等的遥感监测,也可进行湖泊及水库水量变化和水质的监测。

水文遥感技术的应用取决于遥感平台所装载的传感器类型和技术。

1. 卫星遥感:卫星遥感系统对于水文遥感技术的应用在全球尺度上非常有用。

这类遥感系统可以提供大范围的水文信息,包括温度、湿度、水被覆盖程度等。

另外,卫星遥感也可以监测植被和水文关系,在大规模的反演数值模型中也非常有用。

2. 飞机遥感:飞机遥感系统可以从近距离拍摄土壤和植被,也可以监测湖泊和水库水位、流量、水温等。

这些技术可帮助专业人员更好地监测地表水文有关的信息。

它们还可以检测河流、湖泊淤泥或岸边植被的变化,以及湿地附近植被的健康状态等。

3. 地基遥感:地基遥感根据运用各种传感器安装在地面定点观测站,如雨量计、墒情计、水位计以及流量计等可以实时监测雨量流量以及水位、土壤墒情等,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实时的水文信息作为决策依据。

二、水文遥感监测技术在水资源研究中的应用1. 水文模拟:水文遥感可以在大规模的水文模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遥感数据反演,可以获取湖泊、河流的宽度、深度、流量,以及地下水位等水文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作为水文模拟的重要输入参数。

2.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水文遥感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信息尤其在国土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3. 水资源调查:水文遥感已经成为水资源调查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一些地势复杂、交通不便、或人力资源匮乏的地区,水文遥感通过光学、红外等遥感手段判断水体、测量水位、测算水量等资料,可以大大减轻人力物力的负担,为水资源管理的决策制定提供重要的空间参考数据。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与生态保护指南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与生态保护指南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与生态保护指南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逐渐提升,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逐渐成为重要的手段。

通过遥感监测技术,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地球上的生态环境状况,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重点介绍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在生态保护中的指导意义。

一、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原理及基本方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是利用卫星、航空器等高分辨率成像设备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接收被地球表面散射和辐射的电磁辐射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获得地表属性和空间分布信息。

根据遥感信息的获取方式,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可分为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两种。

被动遥感是指利用自然辐射(如太阳辐射)作为能源,通过记录并分析地表反射、辐射和散射的信息,获得地表属性和空间分布特征。

常见的被动遥感技术包括多光谱遥感、高光谱遥感和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等。

而主动遥感则是通过向地表发射特定频率、波长的电磁波,利用反射及回波信号分析地表特征。

主动遥感技术包括雷达遥感、激光雷达遥感等。

通过这些遥感技术手段,可以获取包括植被、水体、土壤质地等在内的生态环境特征信息,帮助科研人员进行生态环境研究及监测。

二、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领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森林的物种、结构、面积等关键信息进行获取和分析,为森林保护、研究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在湿地保护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保护和人类健康。

遥感监测技术可以对湿地的类型、面积、演变过程进行快速准确的获取与监测,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在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探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程度和变化趋势,有效评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并指导土地规划与管理。

遥感卫星应用典型案例

遥感卫星应用典型案例

遥感卫星应⽤典型案例遥感卫星应⽤典型案例⼀、河北⽣态保护修复遥感监测河北省卫星中⼼针对河北省86 个⼭⽔林⽥湖⽣态修复治理试点⼯程项⽬的⼯程进度、质量和效果的监管与评估(图1),进⾏了卫星遥感监测,完成野外核查180 处,为管理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持。

图1湿地⽣态恢复⼯程遥感监测⼆、⼭西别墅分布卫星遥感监测⼭西省卫星中⼼充分利⽤遥感技术⼿段,开展了全省别墅分布卫星遥感监测排查,共排查5 类保护区内别墅及疑似别墅467处,其中别墅100 处,疑似别墅367 处。

建⽴了监管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逐⼀对别墅解译结果进⾏排查,建⽴详细台账,监测成果为⼭西省别墅专项整治⼯作提供了基础数据⽀撑。

三、内蒙古“⼀湖两海”⽣态变化遥感监测内蒙古卫星中⼼利⽤中⾼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对乌梁素海、岱海、呼伦湖三个湖泊的⽔域⾯积、⽔量、⽔温、⽔⽣植被、⽔质和周边地表覆盖变化情况进⾏了长时序监测,总监测⾯积达5460 平⽅千⽶,客观反映了“⼀湖两海”⽣态环境变迁和⽣态保护成效,为内蒙古审计厅对“⼀湖两海”⽣态专项审计提供了专业全⽅位的地理信息⼤数据⽀撑,也为凉城县找准岱海⽔质变化、主要污染源来源及⽔域⾯积减少的主要症结提供了准确、宏观的数据参考。

四、⿊龙江耕地保险理赔遥感服务2019 年,⿊龙江省农作物受⽔灾影响,受灾⾯积较⼤,对农户造成较⼤损失。

⿊龙江省卫星中⼼与保险公司合作,利⽤卫星遥感技术,计算耕地⽔灾⾯积和程度,全⾯提升了农业保险理赔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平。

五、全国冰川遥感监测利⽤15 ⽶卫星遥感数据,采⽤⼈机交互解译⽅法,完成了2000年和2015 年中国范围⼭地冰川遥感解译制图与变化信息提取(图2),相关成果为全球⽔资源和⽓候变化研究、灾害监测预警等提供了准确参考。

图2冰川变化遥感监测六、上海⽔⽣植物综合治理为实现早发现、早整治⽬标,降低综合治理成本,上海市卫星中⼼通过多源⾼分辨率卫星和⽔上视频定点监控的技术⼿段,结合点、线、⾯全⽅位多尺度的遥感⼤数据分析,研究确定⽔⽣植物在上海市的来源和动态分布规律,结合⼈⼯智能算法,耦合⽓候、⽔流传输模型,形成⼀套早发现、早治理,从源头减量,分区管控和⽹格化⽔⽣植物发现、爆发预警和综合防治的管理系统,为上海市⽔⽣植物综合治理提供了决策依据(图3)。

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实际运用

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实际运用

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实际运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对地球表面进行远距离观测并获取信息的技术手段。

在水文水资源领域,遥感技术的实际运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它可以通过获取远程的地表信息、监测水文变化、评估水资源状况、预测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实际运用、现有技术手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1.水文监测与测绘遥感技术可以利用卫星、飞机等平台进行对水文要素的监测与测绘,包括水体分布、水面温度、水质、水量、水位、土壤湿度等信息。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水文要素信息,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或政府部门了解地表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动态变化和最新状态,为决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比如在水文灾害预警、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水资源评估与监测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远程的地表信息,为水资源评估与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比如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地表水体信息,分析水资源的分布与变化,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整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还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水体的温度、气溶胶浓度、水质参数等信息,用以评估水资源的质量与利用潜力。

3.水文变化监测与趋势预测遥感技术可以长时间、大范围地观测地表水文变化,包括水体面积变化、水位变化、干旱程度、地下水位变化等,从而分析地表水文系统的变化趋势。

结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手段,还可以基于遥感信息进行水文趋势预测,为未来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现有技术手段1.遥感卫星遥感卫星是获取地球远程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已有多种遥感卫星平台,如美国的Landsat、欧洲的Sentinel、我国的遥感卫星等,这些卫星能够以不同的空间分辨率、波段范围和观测周期获取地表水文要素信息,为水文水资源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2.高空无人机高空无人机可以实现更高分辨率、更灵活的观测,可以定点、定时、定向地获取地表水文要素信息。

相比传统的有人机观测,高空无人机观测成本更低,风险更小,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水文水资源研究。

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航空器、无人机等远距离方式获取地面对象信息的技术。

该技术具有大范围、高分辨率、多视角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领域的自然资源调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一、土地利用现状监测土地利用现状监测是自然资源调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广范围土地利用现状的全面监测和调查,高效快捷地获取同期图像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因此,该技术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土地变化、土地资源质量监测、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等方面。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检测城市扩张或农田的改变,获取城市扩张的面积、变化的速度以及其原因,从而展示土地利用现状的变化趋势。

同时,该技术还能够帮助农业部门对农业用地进行评估,包括产区划分、土地质量监测、作物覆盖度分析等。

二、林业资源监测林业资源是自然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它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具有深远影响。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林地区域的面积、类型、分布等信息,同时利用卫星影像中的植被指数进行植被生物量的计算。

这些信息能够为林业管理部门制定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计划,监测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提供重要参考。

例如,在西藏大地震后,部分地区的林地资源遭受了严重地震和滑坡摧毁。

利用遥感技术,对遭受灾害的林地资源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估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情况以及根据植被指数对灾后植被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和预测。

三、地质灾害监测地质灾害是自然资源调查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由于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广泛,需要精细、详尽的监测和分析。

遥感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使其成为评估地质灾害风险的重要工具。

例如,在山区地质灾害较为普遍的中国四川省,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地利用信息,进行地形分析,识别潜在的滑坡、崩塌地和地震带,并对地质灾害区的概率进行评估和预测。

四、水资源监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方式获取大地表面地图和卫星影像的技术,近年来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该技术可以提供各种环境信息,如地表测量、地理信息、空气质量数据、森林状况等,可用于了解不同地区环境状况、监控环境状况变化等。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探讨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地表测量遥感技术可以用来测量土地覆盖率、水资源分布和变化、岩石类型、植被覆盖率、溪流等参数,可以帮助农业、林业、水资源管理以及城镇规划等部门更好地了解土地、水、植被分布状态,以便做出更好的管理和决策。

例如,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确定建设在沙漠中的光伏发电站的合适位置,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二、地球物理学研究遥感技术可以分析地球物理学的一些数据。

例如,通过卫星的多光谱图像,可以检测水体中的氮气、磷、营养物质等污染物,分析 atmospheric correction models,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除了水体,还可以通过地球物理学的方式去分析油田中的油气资源、矿床类型,地震预测等等。

三、气候变化回顾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大公共问题。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进行气候变化回顾,还可以监测和预测气候变化。

可以利用该技术来跟踪海平面上升、洋流变化、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以及研究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以便制定灾害防范和环保政策。

四、森林状况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森林健康状况、生长状态,并及时发现火灾、病虫害等情况。

该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非法砍伐和采伐。

有了这些信息,可以采取合理措施进行保护,避免更多的森林破坏和环境破坏。

五、助力城市规划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城市建设用地、交通状况、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等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和可靠的决策依据,帮助城市管理者优化城市布局,减轻交通拥挤,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就以上几个方面而言,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和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遥感技术在环保和生态平衡保护领域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有望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帮助。

遥感在水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对国家的意义

遥感在水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对国家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已经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对于国家的意义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遥感在水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对国家的意义。

一、水资源的重要性1. 水资源是生命之源,也是国家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无论是农业生产、工业制造还是居民生活,都离不开水资源。

而水的质量和数量的保护与管理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2.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飞艇等高空评台获取整体的、动态的水资源信息,包括河流水系、湖泊水体以及海洋海域等。

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监测与管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3.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水体的温度、叶绿素含量、浊度、PH值等多种关键参数,实现水质的快速监测和评估。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质的变化趋势,可以提前预警水环境问题,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和健康。

三、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意义4. 遥感技术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实时获取水资源信息,帮助国家及时了解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5.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水资源信息可以为国家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有效的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政策。

这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人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水的供应。

6. 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水域环境变化、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水污染和环境问题,减少水环境事件的发生,维护国家生态环境的安全。

四、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实际应用案例7. 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监测。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水生态系统,遥感技术被应用于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实现了流域范围内的水资源信息的动态监测,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

8. 印度河上游水质监测。

遥感技术被应用于印度河上游地区的水资源监测,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河水的温度、叶绿素含量等参数,实现了水资源的上线监测与预警,为保护印度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整治和生态恢复监测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整治和生态恢复监测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整治和生态恢复监测遥感技术在土地整治与生态恢复监测中的应用近年来,土地整治和生态恢复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土地开发和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威胁。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遥感技术的应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一、遥感技术简介遥感技术是指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感知与测量地球表面物理量和环境参数的技术手段。

它可以获取大范围、实时的地理信息,为土地整治和生态恢复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二、土地整治监测土地整治是指对土地进行改良、修复和调整,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环境质量。

遥感技术在土地整治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土地利用类型监测通过遥感影像数据,可以准确识别和分类土地利用类型,如农田、草地、森林等。

这有助于评估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整治计划。

2. 土地沙化监测土地沙化是指原有土地退化为沙漠或沙质地区的过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土地沙化的程度和扩展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土地水资源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地表面水体的分布情况和动态变化,有助于监测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和进行水资源管理。

4. 土地污染监测通过分析遥感数据中的光谱信息,可以提取出土地表面的污染物特征,实现对土地污染的监测和评估。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污染源,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三、生态恢复监测生态恢复是指修复和重建受到损害的生态系统的过程。

遥感技术在生态恢复监测中有着广泛应用。

1. 生态系统演变监测通过对遥感影像数据的时序分析,可以了解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和趋势变化。

这有助于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

2. 植被覆盖监测植被覆盖是评估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的重要指标。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测量植被覆盖的面积和密度,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3. 动植物分布监测遥感技术通过识别不同植被类型和动物栖息地,可以监测和研究动植物的分布范围和数量。

这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原始图像多波段影像进行处理 ,需要获取新 的特征波段 地 面分辨 率高 ,价格相对便宜 ,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中最 参 与分类 。获取新 特征波段的方法包括主成分变换 、植被指数
常用 的遥感影 像之一。使用 L a n d s a t 一 5 T M数据 ,其重复周期 为 变换 、穗 帽变换等 。 1 6 d ,每景影像覆盖面积为 1 8 5 k m×1 8 5 k m, 探测波段有 7 个。 本次数据分析使用穗帽变换获取新的特征波段 ,即亮度、绿 这种数据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在地物分类 、城 度和湿度波段 , 进行研究 区地物分类。穗帽变换不仅去除了原始 镇规划、 自 然灾害监测、病虫害监测、环境监测等很多 问题上具 影像各波段之间的 冗 余信息 , 而目 . 使之后 的结果变成 了有重要物
个 时期所发 生的变化 ,从 而反 映遥感在 湿地 变化监 测中的应 用。

关键词 :遥感 ;穗帽 变换 ;湿地 中图分类号 :X1 7 1 文献标识码 :A ’
2 0 m ,其他 波段分 辨率都 为 3 0 m 。首先将各个 单波 段数据 目 前 ,在 自然地理监测研 究中常用 的数 据有 L a n d s a t T M、 为1 S P O T 、 A S T E R 等卫星影像遥感 。 S P O T 与A S ER T 影像虽然精度高 , 融合为多波段数据 。为 了定位研究 区域 ,根据坐标划分 出岭莲 但前 者价格昂贵 ,后者覆盖面小 ,且历史数据缺乏 ,影像数 据 花湖地区 , 并对该原始数据进行剪裁等预处理工作 。 难 以形成 完整的时间序列 ,在大多数地 区不能用来进行对 比分 2 遥感数据分析 析, L a n d s a t T M不但发射时间长 , 历史数据完整 , 而且覆盖面广 ,
缩减方面的研究 比较少。本文提 出了一种基于遥感数据 的提取,
1研 究区域概况 和数据
开。然后选择变换方法为穗帽变换。
莲花湖湿地属 于沼泽湿地类 型 , 原来三 面环水 , 紧邻辽河 、 2 . 1 遥感获取湿地信 息的优 势分 析 首 先, 将 从 网 站 G l o b l a L nd a C o v e r F a c i l i t y下 载 的 柴河 、凡河 ,是 3 条河流 的汇合地 。铁岭 莲花湖湿地位于铁岭
唯一 国家级湿地公 园。
因此 ,需要变换方式来增强影像 ,使研究 区的湿地特征 突 出显示。经过穗帽变换 ,分别加载 1 9 9 3年和 2 0 0 8 年基 于湿度
通过 ^ 工湿地的建设 , 铁岭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中心城市污水 波段 的灰度影 像 ,观 察 C u r s o r L o c a t i o n / V l a u e中的数据 值 ,可
盲 目的农 田开垦 ,以及未处理 的城市污水 大量排人 ,导致莲花 果显示这两幅影像并没有表现出 明显 的地物变化情况 ,所 以我
湖湿地 面积大幅削减 ,这引起 了铁岭市相关部 门的重视 。莲花 们很 难找到与湿地 面积变化有关 的一 系列信息 。
湖湿地 于 2 0 0 6 年1 2 月成立 辽宁莲花湖 国家湿地公 园 ,为辽 宁
有重要应用价值, 7 个波段的光谱信息不但丰富, 并且适用于宏 理意义的参数。一般前 3 个特征就包含了影像的 绝大多数信息:
观判读和分析。要使用这种数据通常需要先对其进行变换等增强 变换后的第 1 分量表征土壤亮度, 反映了土壤光谱信息; 第2 分 处理。穗帽变换是遥感数据变换 的一种,该变换是指在多维光谱 量表征绿度 , 反映了植被光谱 第 3 分量表征地物的水分含量 , 空间中,通过线性变换 、光谱空间旋转使植被 与土壤的光谱特征 反映了地物的湿度信息。一般 隋况下 ,我们主要根据的就是湿度
a n d s a t - 5 T M数据的各个波段进行融合等预处理操作 , 然后将 市凡河新 区,中心地理 坐标 为 E 1 2 3 。4 3 ,N 4 2 。1 6 。所 L 属三级 流域为柳 河 口以上。湿地 面积 8 8 8 . 3 l h m 。由于历史 上 得到研究区 1 9 9 3 年和 2 0 0 8 年两个不同时期的多波段数据。结
得以有效分离。目前, 遥感技术的应用研究比较广泛, 但在湿地 信息。在 E N V I 环境下 ,可以进行多种影像变换操作。典型的有
H S V 、 P C 、 M N F 和1 ℃等。 这里我们利用 E N V I 进行 T M 影像穗帽( T C) 将 已经过预处理的 1 9 9 3 年和 2 O 0 8 年铁 应用穗帽变换 的湿度波段对铁岭莲花湖湿地面积变化情况的应用 变换。增强遥感数据后 , 研究 ,通过该研究可以有效区分湿地与其他类别地物 。 岭莲花湖地 区遥感影像 的多波段数据 ( b a n d 1 - 5 , b a n d 7 ) 分别打
X 寸 j 工 河的零排放。而且 ,随着对莲花湖湿地公园规划进行扩充和丰 以发现图片 中央的水库数据值为较大正数 ,研究 区以北 的辽河 城区已是一座建在湿地 匕 的城市 ,这在全国的城市中绝无仅有。
湿 地变 化监 测 中遥 感技术 的应 用 葛 宇 ,张晓 字
湿 地 变 化 监 测 中遥 感 技 术 的应 用
葛 宇,张晓宇
( 辽 宁师范大学城 市与环境 学院,辽 宁 大连 1 1 6 0 2 9 ) 摘 要 :在 E N V I 环境下 ,应用遥感技术对铁岭莲花湖湿地 1 9 9 3 年 9月和 2 0 0 8 年1 o月两个不 同时期的 T M 数据 ,通过穗帽 变换 ,进 行遥 感数 据分析 ,生成 亮度、绿度和 湿度 3个变量。充分利 用对莲花湖湿地 的湿度 影像 进行非监督分 类,辨别并分析 湿地影像 在 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