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笔记及习题(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

13.1 复习笔记

一、学校效能概述

1.学校效能的概念

关于学校效能的界定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本质属性定义,二是操作化定义。

(1)本质属性定义

本质属性定义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在学校效能的本质特征定义上,学者们的意见较为一致,大多数人认为:学校效能是学校选择目标的适宜程度及实现学校功能的程度。

(2)操作化定义

操作化定义是为了便于研究操作而对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具体化表述。在学校效能的操作定义上,学者们的分歧较大,不同的学者所强调的方面不同。这一领域的主流研究主要关注了学校在促进学生学业成就提高上的贡献,但批评者则认为,应该涵盖范围更广的衡量教育目标实现情况的指标,如公众及服务对象对教育的满意度,学校对社区和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

2.学校效能模型

由于学校效能研究视角的不同,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学校效能模型,划分了多种学校效能类型。目前划分的标准主要有三种:一是学校系统的构成及投入-产出过程;二是学校的目标或功能;三是产生效能主体的层次。

(1)学校效能的社会系统模型

这一模型是荷兰学者谢润斯从社会系统论的角度提出的,如图13-1所示。社会系统模型,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重视学校的生产功能,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产出,将学校效能等同于学校质量效果,强调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培养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学生。

图13-1 学校效能研究的理论模型

(2)学校效能的“功能-层次”模型

香港学者郑燕祥从学校在现代及未来社会应承担和发挥的功能出发,划分出了25种学校效能。如表13-1所示。

表13-1 五层面、五类别的学校效能“功能-层次”模型

此外,这25种功能还可以表现为时间长度上的差异,从而进一步被分为长期功能和短期功能。长期功能是指学校长期所产生的持续功能。短期功能是学校短期内产生的外显功能。

由于学校效能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因此,不同研究所强调的学校效能常常并不相同,此外,就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不同效能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很清楚,一种效能高并不一定保证其他效能也高,一种效能在某一层面上高,也并不保证其在其他层面上也高,同一效能在不同层面上的表现有时还是相互冲突的。一般来说,人们更重视学校在个人及机构层面上的技术/经济效能及社会效能,却忽视其他方面和层面的效能。

郑燕祥等人(1997)还总结了八种评估学校效能的理念模式。具体情况如表13-2所示。

表13-2 学校效能模式

各种模式的主要优缺点如下:

①目标模式。这种模式易于理解,但往往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学校目标并不一定是清晰的、普遍认同的;其次,在使用这种模式时,人们往往更偏向使用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估学校效能的主要目标结果,这种对结果的过度关注,常常会使人们忽视重要的教育过程变量,从而对评估学校成效造成不利影响。

②资源-输入模式。这种模式过分强调资源投入对学校效能的作用,忽视学校主观努力,这常常会造成学校对内部教育过程的疏于管理,甚至会降低资源的使用效率或造成资源浪费。

③过程模式。当学校过程与产出有明确的关系时,这种过程指标的使用将有利于改善学校的效能。但过程的监测和数据收集常常并不容易,此外,过度关注过程也容易造成重方法轻结果的后果。

④满意模式。当学校的重要支持群体的需要与期望一致时,这种效能模式比较有用。但现实生活中,不同利益群体对学校功能的理解是非常不同的,这种情况下,学校追求所有重

要利益相关群体对学校的满意是非常困难的。

⑤认可模式。在择校背景下,用认可模式来评估学校效能可能是合适的。但过度依赖这种评估模式,也可能会使学校关注短期外部效果,而忽视对学校内部过程的优化。

⑥无问题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关注了学校过程中的弱点和缺点,这对于改善学校的管理,提高学校的技术能力比较有帮助,因此,它更适合于那些新建立的和原有基础比较差的学校使用,而对于优质学校则作用不大。

⑦组织学习模式。这种动态效能模式适用于变革环境下的所有学校。其缺陷在于,进步指标常常不太容易测量,而进步程度的评估方法也还不够完善。

⑧全面质量管理模式。该模式对学校效能的看法更加全面,适用的情境也更加广泛。但如何在关注全面管理的同时而有所侧重,并突出学校改进的重要方面;如何防止内部质量过程指标的形式化,是该模式急需解决的问题。

(3)学校效能的层面模型

层面模型主要侧重于分析学校效能的各个方面,目前主要是根据学校结果的影响面,以及发挥效能的主体等特征来对学校效能进行分解。

郑燕祥(2002)认为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学校效能,第一层面是内部效能,指学校完成其预定目标;第二层面是外部效能,指相关人士对教育服务感到满意,教育对公众负责;第三层面则是指面向未来的效能,指教育满足个人、社区和社会,适应未来需要的程度。

王新如等(1997)认为学校效能是学校充分发挥人和物两个层面的作用,使其均产生良好的绩效,有效进行教育产出,以达成学校预期目标的程度,并进一步把学校效能结构划分为校长效能、教育效能及学生效能三个方面,如图13-2所示。

图13-2 学校效能的主体层面模型

二、学校效能的测量

1.学校效能研究方法的演进

在不同时期,学校效能研究所面临的挑战有所不同,因而其在方法上的进步表现也各有侧重。其在方法上的进步表现出三个阶段的特点:

(1)1960年代~1970年代,学校效能研究主要面临统计分析方法及研究样本大小的挑战。在研究方法上的进步表现为:寻找替代传统回归分析方法的新技术,并开始在研究设计上考虑进行有效推论所需要的最小样本数。

(2)1980年代,学校效能研究主要面临研究方法多样化及研究结论重复验证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而在方法上的进步表现为:采用实验研究和准实验研究等方法,并寻求更加复杂的统计分析技术来探讨学校教育的效果及学校之间的差异。

(3)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学校效能研究面临全面的概念挑战。为应对挑战,在方法上的进步表现为采用更加复杂的研究设计,探讨学校作用的内在过程及机制。

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学校效能研究在方法上逐渐走上了综合化发展的道路,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整合性研究的新模式。

2.学校效能的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