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课程理念的这一深刻变化,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关注人的发展。即由学科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这种转变要求教师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和教学服从、服务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思想。

市教育局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在贯彻国家、省课程计划的同时,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校校都要有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校本课程。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是关键。在看似平常,但并不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蕴含着众多的教学规律。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学做人、学知识与提高能力、全面要求与因材施教等这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出,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又在课堂教学中运行。它以何种形式来组合,又以何种形式来优化,都可能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今天在这里就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个问题。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证。

课堂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主要从点、线、面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首先是点:我个人认为有以下这些点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知识点、技能点、感情点、重点、难点、关键点、突破点、切入点、结

合点、兴奋点等。

知识点、技能点、感情点即三维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目标不是彼此分裂的,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之中,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两维目标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衔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两维目标的桥梁,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又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而目标的确立除了要深入钻研课本,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年龄特点,同时还要遵循课标要求,从而在呈现知识的同时,渗透学科思想,同时还要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对各方面的教学目标进行整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教学的整体安排。在实施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不是通过讲授来实现的,而是伴随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中、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切实体验、感受、思考而潜移默化地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重点、难点、关键点以及突破点的确立,则要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还要深入细致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习惯,以及其它一些非智力因素,进而达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点。

而切入点、结合点、兴奋点,则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学生就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再及时利用其兴奋点,那学生就不用你说就知道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学习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微粒之间有空隙”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2人一组,然后发给每组2支100 mL的量筒,一瓶水、一瓶酒精。根据要求我们准备好实验仪器,开始先预测实验结果:有的说50mL水和50ml,水混合应该是100mL水,有的说50ml,酒精和50 mL酒精混合也应该是100 mL,有的说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应该也是100 mL,有的则说大于100 mL……预测的结果五花八门。带着好奇和期待,学生开始实验,实验的结果出乎意料,50 mL 水和50 mL酒精混合小于100 mL,学生为看到的现象兴奋不已,纷纷追问我这是为什么?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分析出现体积差异的原因,学生知道了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空隙。我们用了近半堂课的时间来研究这个实验,在探究中学生学会了知识,并牢固地记住了知识。

教师再适合把握好新知识与学生现在知识的结合点进行适当地指导,学生的兴趣高涨,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有效学习,变学会为会学,长此下去学生的能力必将大幅提高,进入到一个良好的循环中,更好地落实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主线。如在学习燃烧与灭火时,就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煤炉中的煤的燃烧为主,结合教室中煤炉的使用,很好的引起了学生的兴奋,再适时的引导学生观察如何使煤炉中的煤燃烧得更好,提出像为什么要勤透灰等一些问题学生自然会想到燃烧的条件,就将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学生的兴趣自然高,学习效果就好。

其次是线:学科知识是载体,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注意结合演示实

验、分组实验,多媒体等一些直观手段,培养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才符合初中生的认知习惯,这是知识主线。例如在讲解燃烧的条件时,因为实验中反应太快了,看不清楚,所以我利用多媒体将白磷在水中燃烧的视频以慢镜头播放给学生看,比试验中效果更好。

学习活动是由学生完成的,所以学生是另一条主线,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多创设情境力争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不断改变其兴奋点,最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充分体现其主休地位。学生在知识、技能的形成、掌握、联系、应用过程中去体验、形成持久的化学学习兴趣、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自信心、关爱自然、社会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等。使每一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以及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如在学习空气时,我是这样引入的:

“空气”课堂教学(片段)

师:(引入课题)一个人要想生存,必需的物质是什么?

(同学们七嘴八舌,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水、有的说是空气、有的说是食物……)

师:(点评过渡)大家说得都很重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人类生存必须的物质之一:空气。

空气是我们都很熟悉的物质,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那么同学们对空气知道多少呢?

(教室里非常热闹,学生议论纷纷)

师:(根据同学发言小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不易察觉。那么你能列举生活实例或简单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设计的实验和生活实例)

生:风筝在天上飞,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

生:给自行车打气,瘪了的车胎鼓起来,也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

生:物理中学过,将一盛满水的水杯用一张纸片盖在杯口并贴紧,将水杯倒过来,水不会洒出来,这也证明有空气存在。

生:当推一支空针管时,越靠针头一端越难推,也证明空气的存在。

………

在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中,强调要给学生留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不再被当作知识的容器,而是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自己的猜测、思考、分析做出假设,再自己动手实验来检验假设,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有了自己的天地,他们不再被禁锢在课本中,也不再只围着教师转,学生学得轻松有趣,使化学新课程真正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有魅力。例如在习题课中,我和同学们一起读完题后,先由学生讲解思路,其他学生补充,有时根本不用我讲什么,习题就解决了。要将话语权交给学生,他们才敢说,才能会说,才能说好。

最后是面:即要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之后,还要培养团队精神,即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优等生,中等生共同帮助学困生,体现团队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