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七章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合集下载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题汇总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题汇总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题汇总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权(1)监督本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

(2)联系本级人大代表,受理人民群众对上述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

(3)撤销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不适当的决议。

(4)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2.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的主要任务(1)国务院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包括讨论决定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部署国务院的重要工作。

(2)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主要任务包括:讨论决定国务院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讨论法律草案、审议行政法规草案;通报和讨论其他重要事项。

3.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1)特别行政区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2)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基本保留原有法律和生活方式。

(3)特别行政区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不同于一般地方政府和民族自治地方,不同于中国地方政府体系中的享有某些特殊权力的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区。

(4)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各级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员在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4.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原则(1)独立审判原则。

(2)平等审判原则。

(3)依法审判和未经法院判决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原则。

(4)公开审判原则。

(5)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

(6)司法责任制原则。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1)政治协商。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2)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

(3)参政议政。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2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①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民主集中制④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宪法规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所谓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纵向而言,全国人大在全国直下而上整个国家权力机关系统中居于最高一级。

他是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产生的,集中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他所制定的宪法、法律、决议,全国各级国家机关,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全国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

横向而言,在最高一级的国家机构中,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应处于最高的、首要的地位。

无论是中央人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还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都由它产生,受它监督,对他负责,即从属于他。

总之,按照宪法规定,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个国家机关可以超越全国人大,也没有一个国家机关能同全国人大相并列。

4全国人大的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5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的关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从属于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在每次全国人大开会时,向大会报告工作,全国人大有权罢免常委会组成人员,改变或者撤销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另一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中央军委也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他们的工作。

6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为了使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更有效的行使国家权力,宪法规定,全国人大设立若干专门委员会。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打印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打印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一章绪论一、制度:规范、法度的意思。

二、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统治方法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维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持社会政治实体活动等而制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

从狭义的角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三、政治制度的几个显著特点:历史性、稳定性、强制性、合法性。

四、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系:社会领域的各项制度,尤其是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

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成分,它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和什么样的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教育制度。

因此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二者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不一致就要产生矛盾和冲突。

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这种相互关系,告诉我们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要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就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制度主要体现在居于指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方针等方面。

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意识形态以及传统对政治制度及由政治制度决定的决策活动、实施活动有重要作用。

思想文化意识中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关系更紧密,也更直接。

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建立与其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以起到巩固和发展政治制度的作用,在我国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五、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史》随堂练习答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史》随堂练习答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史》随堂练习答案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1.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A.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原则B.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C.民族团结的原则D.平等协商的原则参考答案:A2.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是()A.三权分立的关系B.相互制衡的关系C.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D.相互监督的关系参考答案:C3. 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宪法修改案须()提议。

A.1/2以上联名B.1/3以上联名C.1/4以上联名D.1/5以上联名参考答案:D4. 我国宪法规定提名国家主席、副主席人选的是()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C.全国人大全体会议D.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参考答案:B5. 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属于()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最高人民法院参考答案:B6.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长会议是()A.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B.委员长主持常委会工作的一种工作机构C.全国人大的工作机构D.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参考答案:B7. 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权力属于()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中共中央D.国务院参考答案:A8.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人选由()提名。

A.中央军委B.国家主席C.全国人大主席团D.全国人大委员会参考答案:C9.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由委员长召集,一般()举行一次。

A.一个月B.两个月C.三个月D.四个月参考答案:B10.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A.一届B.两届C.三届D.四届11.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普选是在1953-1954年。

()参考答案:√1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时间为1954年9月。

()参考答案:√13. 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参考答案:√14.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参考答案:√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为五年。

2020年08月《当代中国政治制度(2019版)》真题及答案

2020年08月《当代中国政治制度(2019版)》真题及答案

全国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课程代码:00315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D解析:当代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这也是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下列属于单一制国家的是()A.英国B.美国C.德国D.俄罗斯答案:A解析:单一制是由中央政府统一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行使地方国家权力的制度。

在当代,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朝鲜等都实行单一制。

故本题符合题意的只有A选项。

3.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关是()A.中央委员会B.中央政治局C.中央政治局常委会D.中央书记处答案:A解析:党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它执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4.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在政府、工会、农会、合作社及其他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成立党组的条件是需有担任负责工作的党员达到()A.2人以上B.3人以上C.4人以上D.5人以上答案:B解析:1945年,党的七大第一次在党章中对党组作出规定,即“在政府、工会、农会、合作社及其群众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凡有担任负责工作的的党员三人以上者,即成立党组。

”5.乡级选举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任命权属于()A.县级人民代表大会B.县级人大常委会C.县级人民政府D.乡级人大主席团答案:B解析:县、乡两级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是由县级人大常委会任命。

故本题选B。

6.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时,提名、酝酿代表候选人的时间不得少于()A.5天B.4天C.3天D.2天答案:D解析: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在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时,提名、酝酿代表候选人的时间不得少于2天。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数。
• 82年对第二部选举法做第一次修改
• 1.将“人民公社”改为“乡、民族乡”
• 2.“另行选举”即第一次投票不过半数,则 第二次投票只需过1/3
• 86年对第二部选举法做第二次修改
• 1.选民或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推荐代表候 选人
• 2.取消预选,规定了差额选举的比例(间接 选举:1/3-1、直接选举1/2-1/5)
二、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与历史任务。 • 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 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是有史以来绝大多数人真正享有的
民主。 •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广泛的民主政治。 • 第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人民内部的平等关系和个
人与社会之间的正确关系。 • 第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 理解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还要认识到这是从
• 二、全国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名额及分配
• /policy/zhuanti/xjf/ node_7088132.htm
关于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 选举问题的决定
• 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不超过3000人。 •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
彻底塑造公共服务型政府改革4难题4运行监督难国务院机构改革情况一览表调整后的部委名称合并或包含的原部委新增下级机构隶属关系调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发改委部制不变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国防科技工烟草专卖局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交通运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国家邮政局国家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改由交通运输部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国家公务员局环境保护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部卫生部卫生部药监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国务院的组成部门职能机构负责领导和管理政府某一方面的行政事务其设立撤消或合并都必须经总理提出由全国人大决定及人大常委会决定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七章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七章

署与地级市政府实行合并,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周围各县。
第二节
一、中国的城市政府体系
地级市人民政府
1、1955年6月《国务院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和《国务院关于设置市、
镇建制的规定》,对市、镇设置的标准了规定:
(1)除直辖市外,其他市均属于省、自治区、自治州领导的行政单位。聚居
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可设置市建制;人口在20万以上的市,确有分设区的 必要的,可设置市辖区。
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
四、行政机构
按照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和垂直管理的原则,省级人民政府参照国务院职
能部门的设立情况和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需要,设置与国务院基本相 应的行政机构。主管外交、国防等全国性重大事务的行政机构除外。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的原则,设立必要的工作部门。
先后决定将广州、深圳、武汉、杭州、厦门、宁波、重庆(现为直辖市)、成 都、南京、济南、青岛、西安、大连、哈尔滨、沈阳、长春16个市作为计划单 列市,即将这些城市的国民经济计划从省的计划中单列出来。 (2)能制定行政规章的城市人民政府,即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 (省会城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计划单列市均有制定行政 规章的职权。
1975年宪法规定,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是地方各级人大的常设 机构,同时又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4.1979年修改的宪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地方人大设常委会。
由此,县级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便不再兼有本级人大常委 会的职权。
现行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2、管理权 即全面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各项行政事务。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得

高一思政必修3(2019版)政治与法治_《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新课讲知课件1

高一思政必修3(2019版)政治与法治_《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新课讲知课件1
立法机关、国家元首、军事机关
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简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最高人 民 检察院
最高人民 法院
请据请图分指析出人我民国代的表国大会 家元和首其、他立国法家、机行关政之间 和司的法关机系关。
国务院
中央军 事 委员会
各部委员 会
二、政体
1、政体:一国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
质询权
一、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是什 么关系?
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人大代表质询政府的财政预算,否决人民法院的工 作报告说明了什么?
人大代表行使了质询权和表决权,政 府和法院对人大负责.受其监督.
除了上面提到的国家机关,我国的国家机关还有 哪些?
②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表现
三个角度
民主
集中
从人民代表大会 产生:民主选举产生 与人民的关系看
决策:少数服从多数
由人民代表组成 权力机关,集中 行使权力
从人民代表大会 其他国家机关在职
与其他国家机关
过分集中
从中央和地方 国家机构的 关系看
地方分权,发挥其 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
1、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人民民主专政 5、人民法院 6、国务院 7、人民检察院 8、村民自治组织
A、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B、我国的政体 C、审判机关 D、检察机关 E、基层民主管理形式 F、国家权力机关 H、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J、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人大统一行使国家 权力,大会产生其 他国家机关
中央集权,进行 统一领导
2008年3月18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 作报告的决议草案。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 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 A.互相监督、分工合作的关系 B.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D.立法机关与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题练习
选择题
参考答案:1.C 2.D
Thanks
第三节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
一、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产生和组成
1.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大,可以设立法制、财经、教科文卫等专门委员 会。 2.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大,可以设法制、财经等专门委员会。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各专门委员会受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主要职责是: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对属于 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委员会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等等。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的职权。 包括:地方立法权(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科教文卫环资)、 选举任免权、决定权(副职任免)、保障权、其他职权。 2.省级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所在地的市、国务院确定的较大的市、设区的市的人大常委会享受制定 地方性法规的职权。
四、乡级人大的工作程序
乡镇人大通过举行会议履行职权。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识记: ( 1 )地方各级人大的任期; ( 2 )地方各级人大的名额; ( 3 )代表团。 2.领会: ( l )地 方各级人大的法律地位; ( 2 )地方各级人大的职权; ( 3 )县级以上地方人大会议的主要内容; ( 4 )主席团会议的职责。 3.应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务委员会 1.识记: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名额。 2.领会: ( l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法律地位; ( 2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 权; ( 3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组成和职权。 3.应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 设立常委会的意义。 (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 1.识记: ( l )专门委员会; ( 2 )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 2.领会: ( l )地方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产生; ( 2 )地方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职权。 (四)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机构 1.识记:(1)乡级人大的职权;(2)乡级人大的任期 2.领会:(1)乡级人大主席团;(2)乡级人大主席、副主席职权 3.应用:加强乡级人大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会议制度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主要内容是: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提出和审议 、表决议案;选举;提出批评、建议、意见;提出罢免案;提出询问和质询。
第二节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务委员会
一、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法律地位、组成、任期
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务委员会,是本级人大的常设机关,由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委 员组成,每届任期五年。 2.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如果担 任上述职务,必须辞去常委会的职务。
第四节 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机构
一、乡级人大的法律地位、组成、任期
乡镇人大是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乡级人பைடு நூலகம்每届任期五年(2004年调整)。
二、乡级人大的职权
乡级人大依法行使地方组织法规定的职权。
三、乡级人大的机构
1.包括乡级人大主席团、乡级人大主席、副主席、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等。 2.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一般每年举行2次,会议不少于一天。 3.主席团负责主持会议,并负责召集下一次的本级人大会议。 4.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主席候选人数一般应多一人,进行差额选举;如果提名的候选人只有一人, 可进行等额选举。
2019版
课程代码: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主讲:陈老师
第七章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第一节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一、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的法律地位、组成、任期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由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五年。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的职权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依法行使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的职权。省级人大和省政府所在地的市、 国务院确定的较大的市、设区的市的人大享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
第二节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务委员会
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会议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要通过举行会议履行法定职权,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
四、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办事和工作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可以设立办事机构和其他工作机构,主要包括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