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丘脑皮质束
第三级神经元
丘脑腹后外侧核
脊髓丘系
第二级神经元
脊髓丘脑前束
脊髓丘脑侧束
Ⅰ、Ⅳ-Ⅶ层后角固有核
第一级神经元
脊神经节
第一级神经元
脊神经节 一级纤维
躯体、四肢温、 痛觉感受器 周围突
中枢突 脊神经后根
第二级神经元
脊髓Ⅰ、 Ⅳ ~ Ⅶ层
二级纤维
对侧脊髓丘脑束
上升1、2节左右交叉
第三级神经元
丘脑腹后 外侧核 三级纤维
两侧动眼神经副核
→动眼神经→ 睫状神经节 →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两侧瞳孔缩小
四、听觉传导通路
第一级神经元
螺旋器(Corti器) 蜗神经节 第四级 第三级
蜗神经
第二级神经元
蜗腹侧核和蜗背侧核
斜方体
小部分不交叉
对侧外侧丘系
同侧外侧丘系 听辐射
第三级神经元
下丘
下丘臂
第二级
第四级神经元
内侧膝状体
内囊后肢
颞横回
第一级
听觉冲动是双侧传导的。若一侧通路在外侧丘系以上受损,不会产生 明显症状,但若损伤了蜗神经、内耳或中耳,则将导致听觉障碍。
五、平衡觉传导通路
壶腹嵴、球囊 斑和椭圆囊班
前庭神 经节
前庭神经
上升 →动眼、滑车和展神经核 (眼肌前庭反射—眼球震颤)
内侧纵束
下降 →副神经脊髓核和上段颈髓前角细胞
意识性感觉(传至大脑皮质) 非意识性感觉(传至小脑)
(一)躯干四肢意识性本 体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丘脑皮质束
第三级神经元
丘脑腹后外侧核
第二级神经元
薄束核和揳束核
内侧丘系交叉
T4以上
T5以下
内侧丘系
揳束
第一级神经元
薄束
脊神经节
第一级神经元
一级纤维 躯体、四肢本 后根 体觉和精细触 脊髓后索 周围突 中枢突 觉感受器
脊髓小脑后束 胸核 脊髓小脑前束
小 脑 下 脚
小 脑 上 脚
旧小脑皮质
脊神经节
功能:传导上肢和颈部的本体感觉的胞体位于颈膨大的 Ⅵ、Ⅶ层和延髓的楔束 副核,这两处神经元发出的纤维经小脑下脚进入小脑皮质。
二、痛温觉及粗略触觉 和压觉传导通路
(一)躯干四肢痛温觉 及粗略触觉和压觉传导路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皮质脊髓前束
(二)皮质核束
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展神经核
面神经核上半 面神经核下半
疑核
舌下神经核
副神经核
核上瘫
面神经核下瘫 舌下神经核下瘫
内囊损伤:“三偏综合征”
(一)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
大脑皮质 躯体运动、 感觉区
皮质纹状 体纤维 尾状核 壳
额叶躯体 运动区
内 囊
底丘脑核
对苍白球发挥抑制性反馈影响。
一侧底丘脑核受损,丧失对同侧苍 白球的抑制,对侧肢体出现大幅度颤搐。
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
大脑皮质
丘脑腹前核、 腹外侧核
红核
脑桥核
齿状核
小脑皮质 脊髓前角细 胞
复习题:
名词解释:
瞳孔对光反射、上神经元、下神经元、面神经核上瘫、 面神经核下瘫、舌下神经核上瘫与核下瘫
脊神经节
T5以下;薄束 T4以上:楔束
第二级神经元
薄楔 束核
二级纤维
内侧丘系
内侧丘系交叉
第三级神经元
丘脑腹后 外侧核
三级纤维 丘脑中央辐射
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二)躯干和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肌、腱、关节的本体感受器
脊神经节
脊神经后根的内侧部
C8-L2节段胸核
同 侧 脊 髓 小 脑 后 束
丘脑皮质束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内囊后肢
一侧脊髓横断
深 感 觉 障 碍
浅 感 觉 障 碍
(二)头面部痛温觉 和触压觉传导通路
丘脑皮质束
第三级神经元 丘脑腹后内侧核
第二级神经元
三叉神经脑桥核
第一级神经元
三叉丘系
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脊束
第二级神经元
三叉神经脊束核
第一级神经元
头面部的皮 肤黏膜的浅 部觉感受器
苍白球
新纹状体
背侧丘脑 腹前核、 腹外侧核
苍白球丘 脑纤维
腹前核 腹外侧核
纹状体苍 白球纤维
苍白球
(二)新纹状体-黑质回路
尾状核和壳 黑质
苍白球
尾状核

黑质神经细胞能产生和释放多巴胺, 当黑质变性后,则纹状体内的多巴胺含 量亦降低,与Parkinson病(震颤麻痹) 的发生有关。
黑质
(三)苍白球-底丘脑环路 苍白球 底丘脑核
第一级神经元 双极细胞
第二级神经元 节细胞
视神经
鼻侧纤维交叉 颞侧纤维不交叉
视束
第三级神经元
视辐射 外侧膝状体
内囊后肢
距状沟两侧的皮质
视野
眼球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视辐射 视区
(二)瞳孔对光反射
瞳孔括约肌 睫状神经节 动眼神经 动眼神经副核 顶盖前区
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两侧视束→上丘臂→ 顶盖前区
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整合感觉信息)→经传出神经 →脑干、脊髓的运动神经元→至躯体和内脏效 应器→引起效应运动
感觉(上行)传导通路
意识性 躯干、四肢 非意识性 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头面部 躯干、四肢 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头面部 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听觉传导通路 平衡觉传导通路 内脏感觉传导通路 一般内脏感觉 特殊内脏感觉
三叉神经节
周围支 中枢支
二级纤维
三叉神经感觉根
第二级神经元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二级纤维
三叉丘系
左右交叉
第三级神经元 丘脑腹后 内侧核
三级纤维
丘脑中央辐射
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下部
三、视觉传导路和瞳孔对光反射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视辐射
视区
(一)视觉传导路
光线 屈光系统 聚集于视网膜 视锥、视杆细胞
系统解剖学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第一节 感觉传导通路 第二节 运动传导通路
学习重点
1. 2. 3. 4. 5. 6. 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痛温觉、粗略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 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 上、下运动神经元的功能特点和临床意义。
感觉(上行)传导通路
感受器接受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经传入神经→大脑皮质→产生感觉
简答:
1.试述浅、深感觉的传导通路。 2.针刺小指掌面产生疼痛感觉,问其疼痛感觉传至脑的路径. 3.若牙患龋齿产生疼痛,其疼痛感觉如何传导至脑? 4.视觉传导通路的不同部位损伤,其视野缺损所表现的症状如何? 5.何谓锥体系?何谓锥体外系?二者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6.简述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临床表现。 7.面神经核上、下瘫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
小脑 前庭蜗神经 前庭神经节 前庭脊髓束
滑车神经核
展神经核 副神经核 上段颈髓前角细胞
第二节 运动传导路
大脑皮质→躯体运动效应器,由上运动神经元和 下运动神经元两组神经元组成
上运动神经元: 为大脑皮质至脑神经一般躯体运动核、特殊内脏 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 为脑神经一般躯体运动核、特殊内脏运动核 和脊髓前角的神经细胞。 锥体系 躯体运动传导路包括 锥体外系
锥体束 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
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 新纹状体-黑质回路 锥体外系 苍白球-底丘脑环路 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
反射通路:指不经过大脑皮质的上、下行传导通路
第一节 感觉传导路
一、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主要传导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在不同状态时产生的 感觉。 位臵觉 深感觉 运动觉 震动觉 精细触觉( : 辨别两点间的距离、物体的纹理粗细) 本体感觉传导途径:
腰骶膨大第V-Ⅶ层 外侧部
两 侧 的 脊 髓 小 脑 前 束
脊髓小脑后束 胸核
小 脑 下 脚
小 脑 上 脚
脊髓小脑前束
旧小脑皮质
脊神经节
5) 脊髓小脑前后束
肌、腱、关节的本体感受器
脊神经节
脊神经后根的内侧部
C8-L2节段胸核
同 侧 脊 髓 小 脑 后 束
腰骶膨大第V-Ⅶ层 外侧部
两 侧 的 脊 髓 小 脑 前 束
一、锥体系 (一)皮质脊髓束
上运动神经元
中央前回 中、上部 锥体细胞
内囊后肢
中脑、脑桥
延髓
皮质脊髓侧束
大部分形成锥体交叉 小部分不交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下运动神经元
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前束
躯干、 四肢骨 骼肌
中央前回上2/3 ,中央 旁小叶前部锥体细胞 (上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束
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侧束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
( 转眼、转头的协调运动) 小脑下脚
前庭神 经核群
部分纤维
与部分前庭神经直接来的纤维
小脑
(参与平衡调节)
与脑干网状结构、迷走神经背核、疑核联系
背侧丘脑 腹后核
前庭神经外侧核
颞上回前方 的大脑皮质
前庭脊髓束
(躯干、四肢的姿势反射—伸肌兴奋、屈肌抑制)
内侧纵束 动眼神经核 壶腹嵴、球囊 斑和椭圆囊班
前庭神经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