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花堆焊技术
堆焊的原理特点方法及应用

堆焊的原理特点方法及应用1. 堆焊的原理堆焊是一种将焊接材料堆积在工件表面,通过热源加热使其熔化并与工件表面融合的焊接方法。
其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点:•熔化:堆焊过程中,通过高热源对堆积的焊接材料进行熔化。
•融合:熔化的焊接材料与工件表面进行融合,形成牢固的连接。
•金属冷却:焊接完成后,通过冷却使焊接部位达到稳定的结构和性能。
2. 堆焊的特点堆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高温熔化:堆焊过程需要高温热源,一般使用电弧、激光、等离子等方法进行加热,以达到焊接材料的熔化点。
•大变形:堆焊过程中,焊接材料经过熔化和融合,会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比较厚的堆焊层,从而改变了工件的尺寸和形状。
•易控制:堆焊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精确控制焊接材料的堆积量和位置,以满足工件表面的修复、增强或改善要求。
3. 堆焊的方法堆焊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弧焊堆焊:使用电弧进行热源加热,常用的弧焊堆焊方法有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氩弧焊等。
•激光堆焊:使用激光进行热源加热,通过激光束的聚焦和扫描完成焊接,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精度的特点。
•等离子堆焊:使用等离子进行热源加热,通过等离子电弧的高温和高能量,熔化堆积的焊接材料,并与工件表面进行融合。
•电阻堆焊:利用电阻热效应,将电流通过焊接材料和工件表面产生热量,并使其熔化和融合。
4. 堆焊的应用堆焊方法在工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修复和增强:堆焊可用于修复磨损、腐蚀或破损的工件,如轴承座、轴颈等重要零部件的修复,并可以通过堆焊增加零件的使用寿命和强度。
•表面改性:通过堆焊可以改变工件表面的性能和特性,如抗磨损、抗腐蚀、耐高温等,从而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和耐用性。
•零件制造:堆焊可用于制造特殊形状或特殊材料的零件,如合金、复合材料等,通过堆焊可以在基础材料上堆积所需的材料,以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
•化工工业:堆焊在化工工业中应用广泛,如石油化工设备、管道、反应器等重要设备的修复、增强和防腐蚀。
电火花微弧堆焊修复技术

2i年 l 0l 2月 第 4期
教
学
与
科
技
3
电火花微弧堆焊 ’备的最基本部件是脉冲 电源和电极振动和转动装置两部分,前者提供瞬时放 电 攻
能量 ,后 者使 电极 振动 和旋 转并 周 期地接 触工件 。新型 设备 采用绝 缘栅双 极 晶体管 I T 控 制 设备 的 GB
充放 电过程,I B G T开关元件具有 良好的导通特性,且容易实现向高电压、大电流和高频率扩展,以此 提高设备沉积功率及脉冲频率 ,改善稳定性【。另外,由于采用旋转电极,且每次放电的脉冲能量一 2 】
了国内外几种 电火花堆焊设备电源的主要技术参数 ,D p 系列配备的焊枪规格与性能见表2 eo 。
22堆焊 焊材 . 根据 使用 目的不 同 ,可 以选用 不 同成分 、现 状和 尺寸 的电极耗 材 ,表 3是 Tcn C a 公司堆 焊修 eho ot 复配 备 的专用 电极 【。 l J
I )可修复局部微小缺陷;
2 )修 复质 量 高 。修 复 后不 改变铸件 、模 具金 属 组织状 态 ,无热 变形 ,无色 差 : 3 )焊 材 与基 体实现 冶 金熔接 ,焊层 致 密 ,结合 强度高 ;
4 )一机多用 ,既可深度修复,也可表面强化修复,也能方位上下、左右修复;
收稿 日期:2 1-9 1 0 10 .4
缺陷,如针孔、气孔、裂纹、砂眼、疏松 、缩孔、凹坑 、毛边、飞边、划伤 、缺角等 ,实现缺 陷工件
的修复 与挽 救 。修 复后 ,零 件基 体保 持不 变形 、无 硬化 和 退火 ,不 改变 工件 金相 组织 状态 ,不 发 生氧
化与碳化,修补层无咬边 ,与基体无色差 ,无修复痕迹 ,熔接强度高,可现场修 复。同时,电极材料
电火花沉积/堆焊技术在支承辊辊颈修复中的应用

第 l 卷第 5 6 期 3 8‘ 2 1 00年 1 0月
宽厚 板
r E D I D AN HEAV P ^ Y L 皿
V0 . 6 No 5 11 . .
O tb r 2 O co e 0l
电火 花沉 积/ 焊技 术在支 承辊 辊 颈修 复 中的应 用 堆
董 浩 程永固 雷晓民 赵朝晖
D n o C e g Yo g u, e a mi Z a h o u n h n n o g Ha , h n n g L i Xio n, h o Z a h i d Z a g Na a
( nagI nadS e Go pC.Ld A yn o n t l ru o t) r e
用“ 电火花沉 积/ 堆焊 ” 术对 此辊 进 行修 复 再利 技
传统 的 电火花加 工 技 术 主要 是 电 火花 成 型 、 电火
花 切割 ( 切 割 ) 电火 花 磨 削 等 , 些 工 艺 都 是 线 、 这
用 。既可降低 生 产成 本 , 可 以缓 解 支 承辊 紧 张 又
的局 面。
( 阳钢铁股份有 限公司 ) 安 摘 要 液体摩擦轴承在使用 过程 中 , 因多种 因素造成润滑不充分 , 引起支承辊辊颈与轴颈套筒产生干摩
张 楠
擦, 致使支承辊辊颈烧损 , 形成 多处碳黑 区。安钢第- * 钢厂采用电火花沉积/ - L 堆焊技术 , 成功修复了严 重烧 损
的辊颈 , 节约 了生产成本 , 缓解 了支 承辊 紧张的局面。
cuigdyfc o e ente or ̄ a dt ev b cu l w ihsbeu n y eut i bri a aeo as r r t nbt e jun n es eeo akpr l hc sq et sl u n d m g f n i i w h h l f o, u lr sn n g bcu lj1 ̄ , i aycro l ka a r e .A ot gtee cr sakd psin bi akprl01 o 1 " wt m n a nb c r 8f m d dpi l t p r e oio/ ul h b a e o n h e o t d—u ed g pw l n i
电火花沉积

电火花沉积堆焊机简介电火花堆焊是通过氩气对金属焊材的保护,利用高电流使旋转的焊材与被焊工件产生动态短路,在工件上堆积产生冶金结合点的一种新技术。
技术特点:结合强度达到冶金结合,无热变形,可焊接有色金属突出特点:1、结合强度和补层强度高,不破坏缺陷周围的基准面。
特别适合精加工过和只有极小加工余量的场合。
2、无热输入,基体不变形,无残余应力。
可进行缺陷修补和表面强化。
3、延长模具30-200%使用寿命,减少模具损坏,在现场立刻修复,提高生产效率,节省费用。
4、修复精度高,堆焊厚度从几微米到几毫米,减少表面精整时间只需打磨抛光,堆焊层硬度达到HRC25-62。
5、电极材料多样性,自由选择,材料来源广,且损耗量少,根据堆焊及强化要求选择电极材料。
6、可对铝合金模具和铜合金模具进行修复。
沉积设备采用新型DZS1400型电火花沉积(ElectroSparkDeposition,简称ESD)设备。
该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400W,放电频率50~700Hz。
沉积时,可在空气或在氩气保护下进行,作为阳极的自耗电极在工件表面以4700rs高速旋转移动,产生高频火花放电,形成致密的沉积层。
图4 图5从表1中沉积参数和金相照片中可以看出氩气保护对沉积层的厚度和表面粗糙度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图4中沉积层较厚但很不均匀,它的表面粗糙度较大。
图5中沉积层虽然相对较薄但较均匀,沉积层表面粗糙度较低。
这也说明,在其它沉积参数相同的情况下,氩气保护状态下沉积层厚度较薄,表面粗糙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在氩气气氛中沉积时,沉积层表面氧化现象受到抑制,材料转移机制发生了变化,沉积层内气孔及微裂纹减少,氩气气体的保护同时使熔滴较容易地在基体表面铺展,可获得比较低的沉积层表面粗糙度。
焊条电弧焊及堆焊工艺措施操作技能

焊条电弧焊及堆焊工艺措施操作技能1.预热焊接前对焊件全部(或局部)进行加热的工艺措施(1)预热的作用:降低焊后冷却速度,减小淬硬程度,防止焊接裂纹,减小焊接应力与变形。
对于刚性不大的低碳钢、强度等级较低的低合金钢的一般结构不必预热;焊接有淬硬倾向的焊接性不好的钢材或刚度大的结构时,需预热;焊接铬镍不锈钢时,不可进行预热,因为预热可使热影响区在危险温度区的停留时间增加,增大晶间腐蚀倾向。
(2)预热温度的选择:根据钢材的成分、厚度、结构刚性、接头形式、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及环境因素综合考虑,并通过焊接试验来确定。
钢材的含碳量越多、合金元素越多、母材越厚、结构刚性越大环境温度越低,预热温度应越高。
多层多到焊时,道间温度不应低于预热温度。
(3)预热方法加热范围:对接接头每侧加热宽度不得小于板厚的5倍,一般在坡口两侧各75~100mm范围内应保持一个均热区域,测温点应取在均热区域的边缘。
采用火焰加热,测温最好在加热面的反面进行。
预热方法有火焰加热、工频感应加热、红外线加热等。
2.后热焊接后立即对焊件全部(或局部)进行加热或保温,使其缓冷的工艺措施叫后热。
(不等于焊后热处理)后热的作用:避免形成淬硬组织,促使氢逸出焊缝表面,防止裂纹产生。
对于冷裂纹倾向大的低合金高强度钢,要进行专门的消氢处理,即在焊后立即将焊件加热到250~350℃温度范围,保温2~6h后空冷。
消氢的目的:使焊缝金属中的扩散氢加速逸出,大大降低焊缝和热影响区中的含氢量,防止产生冷裂纹。
3.焊后热处理焊接后为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或消除残余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叫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的作用:消除残余应力,软化淬硬部位,改善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提高接头的塑性和韧性,稳定结构尺寸。
焊后热处理有整体热处理和局部热处理,最常用的焊后热处理是在600~650℃范围内的去应力退火和低于Ac1点温度的高温回火;还有为改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抗腐蚀性能的均匀化处理。
采用电火花堆焊(esd)工艺修复电厂蒸汽轮机壳体密封面

采用电火花堆焊(ESD)工艺修复电厂蒸汽轮机壳体密封面中国农机院表面工程技术研究所汪瑞军徐林一、前言万KW发电机组蒸汽轮机转速为10000转/分钟,工作压力为15 kgf/cm2。
由于铸铁壳体密封面因高压蒸汽冲蚀泄露,末级排气部位高压蒸汽(7~8 kgf/cm2)串入压力为负672mm贡柱的真空密封带,造成汽轮机出力下降。
当地电力研究院科研人员采用我所研制电火花堆焊设备成功修复严重冲蚀铸铁密封面,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二、修复要求根据甲方要求,修复工艺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必须采用能与铸铁母材形成冶金结合的修复工艺。
2.热影响区不产生白口组织。
3.修复不应引起壳体变形,残余应力小。
4.如采用焊接工艺,不允许出现咬边、裂纹、气孔等缺陷。
5.修复面可以采用手工方法加工并达到密封面配合精度。
6.修复工作必须在现场进行。
7.修复装机时间为100小时。
图(1)是高压蒸汽流对铸铁壳体密封面冲蚀后形成的典型冲蚀磨损,冲蚀坑最深达到的3mm。
图(1)三、修复工艺及过程根据我所以往电厂汽轮机不见修复经验,采用电火花堆焊Ni基材料修复冲蚀缺陷,能够满足甲方要求。
3.1 电火花堆焊工艺特点:1.易于操作。
2.携带方便。
3.可在现场操作,不必拆卸大型机械。
4.热输入极低,消除变形、气孔、皱缩,和内应力。
5.不需事先和事后热处理。
6.产生扩散层,连接优异。
7.可消耗性电极为旋转式,沉积效率高,涂层质量好。
8.输出功率大,所产生的扩散层足以形成厚涂层。
9.Ar、He等惰性气体保护使沉积层和堆焊层厚且质量好。
10.调整输出功率及频率,能得到再现性好的涂层厚度和表面粗糙度。
11.涂层终加工余量很小,节约时间。
12.在磨损掉的涂层上能重复堆焊层。
13.不污染环境。
不产生有毒气体、液体,或讨厌的气味与噪音。
和其他表面强化技术的比较方法条目电火花沉积堆焊镀铬热喷涂CVD和PVDTD工艺(盐浴)氮化焊接操作 5 1 3 1 1 1 3热输入 5 5 3 1 1 1 1结合 5 1 2 3 5 5 5现场工作 5 1 3 1 1 1 5地区限制 5 6 4 2 1 1 5堆焊 4 2 5 1 1 1 5投资 5 1 3 1 1 1 5处理费用 5 5 3 1 1 4 5(最佳、适合或最便宜:5←→1:最差、不适合或最贵)冲蚀部位位于汽轮机末级巴氏合金瓦位置附近,冲蚀面积在长400mm,宽150mm的区域。
火花堆焊的原理

火花堆焊的原理火花堆焊是一种通过放电溶解种子层和底材以实现金属的连接的焊接方法。
其原理基于电火花现象,通过控制电弧放电能量实现金属的熔化和连接。
火花堆焊的过程主要分为放电、等离子体生成和金属熔化三个阶段。
首先,在火花堆焊中,通过将两个金属件的边缘部分放入一个间隙,形成一个基本闭合的空腔。
然后,通过两个电极分别与金属件相连接,接通电源。
在电流流过两个电极时,由于金属件之间的间隙,电流无法直接通过,而只能在间隙中生成电弧。
其次,在间隙中产生的电弧会产生高温等离子体。
两个金属件上的电弧点会具有高电流密度,因此产生强烈的热效应。
电弧能量足够大时,等离子体温度会高达数千摄氏度,从而使金属表面和间隙区域局部熔化。
最后,当金属熔化时,它会与间隙中的气体发生反应,同时也会与底材进行冷凝。
这样,金属液体会填充间隙,并与底材形成金属连接。
冷却后,焊缝内部的金属会重新凝固,形成一个坚固的连接。
火花堆焊的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关键点:1. 电弧放电:通过电流的通过,在金属间隙中产生高能电弧。
电弧能量足够大时,会形成高温等离子体。
2. 等离子体生成:电弧放电在金属间隙中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的温度可以达到数千摄氏度,使金属表面和间隙区域局部熔化。
3. 金属熔化:由于等离子体的高温作用,金属表面和间隙区域的局部区域会熔化。
这种熔化能够使金属液体填充间隙并与底材形成金属连接。
4. 金属冷凝:金属液体会与间隙中的气体反应,与底材进行冷凝。
冷凝后,金属液体会凝固成为一个坚固的金属连接。
总结起来,火花堆焊的原理就是通过电弧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的高温作用,使金属熔化并填充间隙,最终形成金属连接。
这种焊接方法可以在不依赖外界热源的情况下实现金属连接,对于特殊材料的焊接具有重要意义。
焊接堆焊技术PPT课件

堆焊焊条的直径主要取决于工件的尺寸和堆焊层的厚度。
增大焊接电流可提高生产率,但电流过大,稀释率增大, 易造成堆焊合金成分偏析和堆焊过程中液态金属流失等缺 陷。而焊接电流过小,容易产生未焊透、夹渣等缺陷,且 电弧的稳定性差、生产率低。
6
Si
24
Cr
5
Mo
4
Ni
15
10
第10页/共40页
(1)低合金钢堆焊材料
1) 珠光体钢堆焊材料:ωc<0.5%,堆焊层为珠光体组织,硬 度20~38HRC。可焊性好,有一定的耐磨性、韧性和切削加 工性能,价格便宜,可用于不要求高硬度零件表面的堆焊和 打过渡层的堆焊。用手工电弧堆焊和熔化极自动堆焊,焊前 不预热。
为确保焊条电弧堆焊的质量,所用焊条在堆焊前应进行烘 干,去除焊条药皮的吸附水分。焊条烘干一般不能超过3 次,以免药皮变质或开裂以致影响堆焊质量。滚压工艺的 缺点是只能适合一些形状简单的平板类零件、轴类零件和 沟槽类零件等,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表面就无法使用。
23
第23页/共40页
三、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
21
第21页/共40页
焊条电弧堆焊工艺
一、焊前准备
堆焊前工件表面进行粗车加工,并留出加工余量,以保证 堆焊层加工后有3mm以上的高度。
工件上待修复部位表面上的铁锈、水分、油污、氧化皮等, 堆焊修复时容易引起气孔、夹杂等缺陷,所以在焊接位复 前必须清理干净。
堆焊工件表面不得有气孔、夹渣、包砂、裂纹等缺陷,如 有上述缺陷须经补焊清除、再粗车后方可堆焊。
15
第15页/共40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火花堆焊技术摘要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机械工具、模具零部件及设备零部件等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要求越来越高。
电火花堆焊技术是一种具有独特技术优势的新兴材料表面技术,在表面耐磨损、耐腐蚀抗氧化、表面修复与改性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应用于工具、模具与刃具、矿山、冶金、汽车、医用器材等一般工业领域,还可以应用于核反应堆、直升机和战机引擎等高端零件。
关键词:电火花堆焊;表面技术;零件修复;应用现状目录目录摘要 (I)目录 (II)1 绪论 (1)1.1引言 (1)2电火花堆焊技术的工作原理 (1)3 电火花堆焊技术的特点 (2)4电火花堆焊技术的工艺参数 (3)4.1比沉积时间对沉积层质量的影响 (3)4.2沉积功率和沉积电压对沉积层厚度的影响 (3)4.3沉积频率对沉积层厚度的影响 (4)5 电火花堆焊的应用现状 (4)5.1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 (4)5.2精密机械零部件表面的尺寸修复 (4)5.3材料表面的异种材料堆焊 (5)6 结语 (5)参考文献 (5)5 搅拌摩擦点焊在汽车工业和航空工业的应用状况1 绪论1.1引言为了改善材料的耐磨性、耐蚀性、耐高温等性能,以提高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多种多样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如堆焊、电镀、激光熔敷、热喷涂、气相沉积等工艺为改善金属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能提供了可能。
近几年,利用陶瓷材料的高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来改善金属材料表面性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国际科研机构的重视。
而金属表面电火花沉积技术是近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工艺。
电火花堆焊工艺是将电源存储的高能量电能,在金属电极(阳极)与金属母材(阴极)间瞬间高频释放,通过电极材料与母材间的空气电离,形成通道,使母材表面产生瞬间高温、高压微区;同时离子态的电极材料在微电场的作用下融渗到母材基体,形成冶金结合。
经过电火花堆焊处理的金属母材表层能形成高硬度、高耐磨、抗腐蚀和红硬性好的堆焊层;而且堆焊层与基体属于冶金结合,非常牢固,不易脱落。
如由钢制造的铝合金压铸模具(内燃机齿轮端盖),为了提高抗热疲劳性和抗冲蚀性,在其表面沉积电极材料,经过的沉积处理,使堆焊层硬度可达到,后处理工艺用油石研磨,处理后大幅度提高了模具寿命,同时,产品(铝合金端盖)表面质量好。
模具寿命由压铸万件提高至万件。
2电火花堆焊技术的工作原理电火花沉积(Electro-Spark Deposition;ESD) 技术是通过电火花放电的作用,利用瞬间高脉冲能量产生很大电流,最大脉冲放电频率为2000Hz,可使电流密度最高达10-10A/cm。
这种高能量,高电流将产生大量的热能,使电极和工件接触部分的金属熔化并且形成熔池,加上电极的往复运动过程中的压合作用,使熔池中融化的金属沉积到基体表面,此过程将使基体表面产生微小的融化区,并且金属发生了重新的冶金反应,实现了冶金结合,以形成各方面性能良好的,比如硬度变高,耐磨性变好的合金涂层,进而实现了基体金属表面的各项性能得到提高和改善[1]。
电火花表面加工处理方法是一个涉及到甚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冶金学,摩擦学以及材料性能等等。
电火花沉积实际上属于电火花特种加工领域。
电火花成型,电火花磨削、电火花雕刻、线切割(电火花切割)均属于传统的电火花加工技术。
这些工艺都是利用了电火花放电来对基体材料烧灼腐蚀或者去除目录功能来实现最终的加工要求。
然而本文讲到的电火花堆焊则是在烧蚀去除材料的同时又将其融化,而冷态的基体金属又使刚刚的融化区快速发生了冷却,从而产生了电火花强化的效果。
我们又使沉积过程中加以气体保护(如Ar气的保护),有了气体保护就可以使在电火花放电的同时阴阳两极间的氩气被电离击穿并形成了微小的电弧产生,从而致使沉积层又拥有了脉冲氩弧焊的强化效果,从而使电极与基体金属间形成结合强度更高的冶金结合层。
3 电火花堆焊技术的特点电火花堆焊是利用电极棒在工作表面旋转,在相互接触的微小区域瞬时(10-6~10-5 s)流过高密度的电流(105~106A/cm2),由于放电能量在时间和空间上高度集中,在微小的放电区域内产生了5000~25000K的高温,使该区域的局部材料高能离子化,电极棒高速转移到工件表面,并扩散进入到工件表层,形成冶金型牢固结合的沉积层。
可按不同性能的要求,使工件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疲劳强度、高耐腐蚀性和抗氧化、耐高温、耐烧蚀等特殊性能,广泛应用于工具、模具、刃具、农机、军工、医药、汽车、食品、矿山、冶金等行业机械零部件的表面强化,以及失效零部件的表面修复。
与其它表面技术相比,电火花堆焊具有如下的优点[1-4]:(1)能量输入低,基体保持在室温,热影响区及变形极小,因此,可以忽略其对基体的影响。
(2)快速凝固。
由于放电时间比放电间隔时间短,放电间隔期间热量迅速扩散到工件的其他部分,因此热量不会集中在工件的处理部分,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冷焊。
(3)与基体冶金结合且结合强度高,明显优于热喷涂。
(4)涂层细密、一致性好。
(5)仅需要少量的前处理与后处理,有时甚至不需要。
(6)适于原地或在线修复(设备移动性好)。
这点对于大型工件或在线设备的修复非常重要。
(7)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所有能导电、可熔的金属及陶瓷材料。
电火花沉积还有一些其它的优点,例如:容易自动化、环境友好(不存在噪声、水气等环境污染)、可用于视线看不到的地方,如零件的内孔、凹槽部位。
电火花沉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比如它的表面沉积层较薄(一般小于l mm,尤以10µm 内为佳),沉积速度慢、效率低,因此它不适用于大的区域及形状复杂的表面。
5 搅拌摩擦点焊在汽车工业和航空工业的应用状况4电火花堆焊技术的工艺参数电火花堆焊的设备和工艺对沉积效率和质量的影响非常显著。
影响电火堆焊的工艺参数很多,发达国家经过系统研究,将其分类如下[5]:(1)电极及其运动。
材料(材料复合、密度、微观结构)、外形、运动速度、接触力、循环次数等。
(2)基体材料。
材料、表面粗糙度、清洁度、外形、温度。
(3)电源。
电火花能量与频率、电压、电容、电火花持续时间、感应系数。
(4)环境。
气体成分、气体流量及模式、温度。
(5)堆焊材料。
根据应用场合不同,至今为止已经使用的沉积材料有①用于抗磨:硬质碳化物(W、Ti、Cr、Ta、Mo、Hf、Zr、Nb、V等的碳化物),耐磨堆焊合金(钨铬钴合金、高镍含铬合金),Ti、Zr、Ta等有硼化物,金属间化合物和金属陶瓷。
②用于耐蚀:不锈钢,特殊合金(哈司特镍合金、因康镍合金等),Fe、Ni和Ti与Al的金属间化合物,多元合金FeCrAlY、NiCrAlY、CoCrAlY。
③用于修复或改性:镍基或钴基超合金,Au、Ag、Pt、Ir、Pd、Rh等贵金属,W、Mo、Ta,Re、Nb、Hf等难熔金属及其合金,Fe、Ni、Cr、Co、AI、Ti、Cu、Zr、Zn、V、Sn、Er等的合金。
国内对电火花堆焊的研究较晚且范围较窄,往往以沉积层厚度作为评价性能和选择工艺参数的依据。
因此关于电火花沉积工艺试验研究也多集中在如何确定工艺参数与沉积层厚度的关系和如何增加沉积层厚度上,电火花电容、电压、频率以及比沉积时间等的研究上。
4.1 比沉积时间对沉积层质量的影响在无氩气保护状态下,沉积层的厚度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增大,当比沉积时间达到某一值时,沉积层厚度达到最大值,随后沉积层厚度缓慢下降。
当沉积时间超过临界值之后,沉积层裂纹逐渐增多,并随时间的增长,沉积层破碎减薄,孔隙较多,产生撕裂,碎化的倾向越严重,有些地方会出现脱落现象,沉积层质量较差。
主要原因是由于电火花表面沉积是利用火花放电的能量使金属材料在瞬间熔化甚至气化,然后又急剧地冷却而凝固,在这种骤热骤冷的过程中,沉积层内部存在着热应力,反复的热作用使沉积层产生热疲劳,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产生裂纹而最后崩裂,导致碎化、脱落现象的出现[6]。
4.2 沉积功率和沉积电压对沉积层厚度的影响随着电火花沉积功率的增大,沉积层厚度也逐渐增大。
在其它沉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沉积电压的增大,脉冲放电能量也随着增大,释放的能量也就越大,电极熔融速度变大,一次转移的电极材料量增大,沉目录积层的厚度因此也随之增厚。
同样电火花沉积功率对电火花沉积层厚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在其它沉积参数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电火花沉积功率的增大,脉冲放电能量增大,一次转移的电极材料体积较大,沉积层厚度也增大。
4.3 沉积频率对沉积层厚度的影响随着电火花沉积频率的增加,电火花沉积层厚度也是不断随着增加的,因为随着频率的增加,电极熔融速度逐渐由慢变快,所以沉积层厚度也随之增加。
5 电火花堆焊的应用现状电火花沉积工艺可用来沉积设备的表面,在塑料模具、压铸模具、造纸烘缸(电镀表面)、挤压模具、恶劣环境下工作的飞轮、叶轮、轧辊、机床部件、精密机械部件的表面沉积及修补。
5.1 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中国大陆,中国农机院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研制的大中系列电极旋转式的电火花沉积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7]。
利用这一系统,同时将92WC-8Co作为电极材料对铁铝压铸模具型腔表面进行强化层改性,显著提高了型腔表面的抗铝液热疲劳蠕变性能。
1999年,Cerole Reignier 在TWI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描述了通过应用电火花强化工艺在金属表面制造强化层结果,这篇文章也认为电火花沉积强化技术在铝压铸模具制造方面具有广泛发展应用前景[8]。
电火花沉积工艺还应用于冷冲模、客车大型模具、金属压印模、弯曲模、塑料模具、铸型模等各种模具的型腔表面改性强化。
应用显示,改性强化后的工模具耐用度提高了2倍以上[9]。
冶金行业中,轧辊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
采用电火花工艺对其表面强化后,寿命显著提高,并可消除轧制金属打滑,降低轧辊金属板材间的粘连磨损。
5.2 精密机械零部件表面的尺寸修复1999年,中国农机院表面工程技术研究所与哈尔滨汽轮机厂合作[10],采用电火花堆焊工艺首次成功修复了电厂的30万千瓦发电机组轴径的密封段磨损面,从而解决了这一类部件很多技术难题,如损坏后不能焊接修复,刷镀层性能很差,喷涂结合强度不够等等。
随后的四年中,在北京、甘肃、广东、山东、黑龙江、山西、云南很多地区,大中型电厂成功修复同类产品一百多件。
精密机械零部件表面的镀Cr层破损后,采用熔化焊接工艺很难达到满意的堆焊修复效果,利用电火花堆焊工艺在缺陷处堆焊Ni基材料,不仅可以恢复缺陷尺寸,极低的热输入量也不会使堆焊边缘的镀Cr层剥离。
5 搅拌摩擦点焊在汽车工业和航空工业的应用状况5.3 材料表面的异种材料堆焊利用电火花堆焊系统可实现不同熔点金属间冶金结合的特点,在发动机附件燃烧室与外环道气道表面沉积WC-Co材料,解决了其在高速运行中金属粘着磨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