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步伐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完善行政法律制度,健全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决定》提出的六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举措,需要通过建立新制度或完善已有的法律制度来落实。一是要完善不同层级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二是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法律制度。比如,现实中,拍脑袋决策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是缺少法律的约束。为此,应适时出台相关法规,明确重大行政决策的认定标准、必经程序,明确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中的作用,明确重失误。三是要将行政执法活动程序化、规范化,健全依法行政的工作机制,从程序上预防和减少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问题的出现,推动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理顺关系,把握重点,稳步推进综合执法。现实中,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之所以存在,与行政执法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有很大关系。为此,应按照《决定》的要求,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等重点领域推行综合执法。实践证明,综合执法有助于理顺部门权责关系,有助于克服执法部门“有了好处抢着管、没有好处无人管”等现象。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杨小军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导大家好,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于行政、政府这一部分都提出了什么样要求?我们今天就讲这个问题,题目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一、法治政府的提出与发展我们先讲第一个问题,关于法治政府的提出与发展,它的来龙去脉作一个简单的概括式的梳理。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加快实现法治政府,这个要求不是四中全会才提出来的,从2004年最早国务院就提出了要建设法治政府。
在过去依法行政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这个目标。
在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里,国务院明确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建设法治政府。
这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法治政府这个概念和目标。
这个纲要到今天仍然是我们各个部门、各个地方人民政府在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方面一个主要的依据。
在那以后我们就开始了十年的建设法治政府的过程。
那在这个建设过程快要结束的,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对于法治政府有了更新一步的表述。
它提出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落实,这是搞法治建设的一个目标。
法治政府要基本建成。
十八大这个报告提出的两个总目标可以读出两点释放出来的信号。
第一,它把法治政府的建成和依法治国这个总的方略的落实相提并论。
法治政府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它不仅仅是一个行政依法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法治政府还是依法治国的一个主要内容,它很重要,把这个东西进行并列。
这是第一。
第二,它明确了法治政府建设的近期目标,叫基本建成。
2004年国务院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时候并没有说什么时候建成,那到了十八大,我党就明确了法治政府在2020年小康社会建成的时候,那法治政府也应该是基本建成的。
所以,我们现在大家在推行法治政府建设的过程当中是按照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目标,基本建成这个目标,在排兵布阵,看如何落实,怎么样能够做到在这个地区,这些机关是基本建成的。
这是第二。
第三,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对法治政府又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和新的表述?是这么一段话,三中全会说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从文字上来看没有什么新的提法,但我们要注意,它把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并列,这是法治政府的地位在抬高,因为我们经常讲政府有好几种属性,我们讲“法治政府”、“阳光政府”、“透明政府”、“责任政府”、“有限政府、“廉洁政府”等,有8、9个政府。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第一次召开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并第一次就此专门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确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提出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省委十届四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吉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认真贯彻《决定》精神,对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建设法治吉林作出了全面部署。
全省各级行政机关要认真贯彻《决定》和《实施意见》,把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一、提高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决定》和《实施意见》的工作要求及任务部署上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环节。
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不仅掌握着强大的公共权力、公共资源,而且肩负着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重任,尤其是肩负着严格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的重要职责。
政府能否做到依法行政,政府权力能否得到约束,政府行为是否公正规范,不仅关系到法治国家的建设,而且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
近年来,我省各级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法治政府建设整体呈加快发展趋势。
省委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中共吉林省委关于深入推进法治吉林建设的意见》对我省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省政府制定了《吉林省2011-2015年依法行政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吉林省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依法进行行政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政府绩效考评。
我省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实施,政府立法在服务大局、保障发展、维护稳定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的机制正在逐步建立,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得到贯彻落实,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更加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得到全面落实。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 副本

组织法 组织法
市 场
政 府
社 会
二、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举措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权责界定不清晰
组织法 组织法
市 场
政 府
社 会
二、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举措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依法治国 依法行政 依法执政
法治国家 法治国家
Text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一、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 (一)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环节
科学 立法
严格 执法
公正 司法
全民 守法
据有关部门统计,约有80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的法律法规、90%的地方性 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法规和全部规章都是由行政机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 关组织实施的。
“原则上” “必要时可增设” “若干” “根据实际,灵活掌握”
二、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举措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相关规定不明确
组织法 组织法
二、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举措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相关规定不明确
组织法 组织法
二、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举措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权责界定不清晰
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府
市场秩序需要政府进行有力规范
一、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 (四)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
1.ONE
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
一、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 (四)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
2.TWO
利于建立法治反腐的体制机制
一、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 (四)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切拥有权力 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 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 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 方才休止。” ——孟德斯鸠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1.02•【字号】宁政[2011]17号•【施行日期】2011.11.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宁政〔2011〕1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东侨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2010〕33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闽政〔2011〕70号),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一)充分认识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法治政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市正处于全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加快推进环三都澳区域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制度供给与保障、创新体制机制、规范行政行为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以事关依法行政全局的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着力点,建立健全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执法有保障、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的行政管理体制,努力把依法行政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宁德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保障。
二、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三)建立健全政府常务会议、政府部门局(委、办)务会议学法制度。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意见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4.14•【字号】东府〔2015〕33号•【施行日期】2015.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意见东府〔2015〕33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为深入推进我市依法行政工作,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2010〕33号)、《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试行)》(粤府令第184号)、《中共东莞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法治东莞建设的实施意见》(东委发〔2015〕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围绕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责、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为东莞全面深化改革、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实现高水平崛起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二)主要目标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到2017年,实现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
——政府机构职能法定化,政府管理服务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
——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和程序完备,行政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程度明显提高。
——政府立法、制定规范性文件的科学性、民主性明显增强,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充分反映客观规律和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释放的信号:坚决厉行法治,摒弃人治。
这是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变革。
讲四个问题:一.法治传递政治文明的正能量;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三.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新任务;四.法治政府建设在山西的实践一.法治传递政治文明的正能量法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是各国人民通向民主、自由、幸福的必由之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进入“转型期”,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各种矛盾交织、利益叠加,牵一发而动全身,社会稳定面临着新挑战。
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四中全会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一)准确把握总目标的内涵总目标是贯穿全会精神的一条主线,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工作重点和总抓手。
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2.坚持“共同推进、一体建设”的基本原则3.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二)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法律(法制)体系是文本建设;而法治体系是执政理念、执政方式、社会管理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重大变革。
(三)实现总目标必须坚持五大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当代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只有人民的权益得到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精神才能得到彰显。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社会公正的底线,核心是反对特权。
4、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任何国家法治体系的形成都植根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背景,国情不同,法治体系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道路。
吴新雄省长在全省依法行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吴新雄省长在全省依法行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8月27日)同志们:刚才,我们收听收看了全国依法行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进行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认真组织好讨论,坚决贯彻落实。
2004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发布以来,全省各级政府逐步建立和完善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为“四个不断提高”:即加强政府立法工作,制度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行政监督效能不断提高;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纲要》提出的“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从理念上看,少数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还不强,随意决策、违法决策、决策失误的现象在一些地区时有发生。
二是从体制机制上看,制度建设质量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尚未深入推进,行政监督还未形成合力。
三是从发展进程上看,不同地区、部门和层级之间依法行政工作进展不平衡。
全省各级行政机关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实现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做好全省依法行政工作,强调几点意见: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运行效能坚持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创新政府管理机制,提高行政运行效能。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上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