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石化测量学课后作业

合集下载

最新版《测量学》课后习题答案

最新版《测量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测量学、测定、测设、大地水准面、地球椭球面、绝对高程、相对高程、6°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参心坐标系、地心坐标系、正高、大地高。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水下及空间点位的科学。

(2)测定是指用测量仪器对被测点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从而得到被测点的位置坐标,或根据测量得的数据绘制地形图。

(3)测设是指把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工程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通过测量在实地标定出来。

(4)大地水准面是由静止海水面并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不规则的闭合曲面。

(5)地球椭球面是把拟合地球总形体的旋转椭球面。

(6)绝对高程是指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7)相对高程是指选定一个任意的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地面点至此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8)6°带,即从格林尼治首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划分为一个投影带。

(9)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经投影所得的影响平面中,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是直线,且相互垂直,因此以中央子午线投影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即得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10)参心坐标系是以参考椭球的几何中心为基准的大地坐标系。

(11)地心坐标系是以地球质心为原点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或以球心与地球质心重合的地球椭球面为基准面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

(12)正高是指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13)大地高是指地面点沿法线至地球椭球面(或参考椭球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大地高。

2. 测量学主要包括哪两部分内容?二者的区别是什么?测量学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内容;区别:测定是用测量仪器对被测点进行测量根据测量得的数据绘制地形图,而测设是指把设计图纸上设计好的坐标实地标定出来。

3. 简述Geomatics的来历及其含义。

来历:自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将大学里的测量学专业、测量学机构好测量学杂志都纷纷改名为Geomatics。

Geomatics是一个新造出来的英文名词,以前的英文词典中找不到此词,因此也没有与之对应的汉译名词。

《测量实训》作业

《测量实训》作业

《测量实训》作业第一篇:《测量实训》作业测量实训(实际训练)1.图根平面控制每组在预定范围内选定7~8点,组成闭合导线,并对导线点进行标志和编号。

按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测角和量边,最后算出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

2.图根高程控制一般情况下,图根高程控制以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点,包含所有图根导线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闭合水准测量,最后算出各水准(导线)点高程。

3.地形图应用在地形图上设计建筑基线,根据基线主点在图上的位置确定其坐标;在建筑基线的一侧,设计一幢平行于建筑基线的房屋平面位置(房屋长和宽根据现场条件假设);并提供房屋角点设计坐标,室内地坪的设计高程应与图上高程相适应。

4.建筑施工测量每组按照自己设计的建筑基线和房屋的设计坐标、高程,根据图上的控制点和高程,计算所需的放样数据和进行放样。

(1)计算放样数据和绘制放样略图(2)建筑基线放样(3)房屋放样(4)室内地坪高程的测设上交资料:小组上交——导线测量、图根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个人上交——建筑基线放样数据计算、放样略图和检测记录;房屋放样数据计算、放样略图及检测记录;高程放样数据及检测结果。

第二篇:测量实训测量实训报告班级:10***02 学号:10*** 姓名:孙伟杰一.实习目的: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

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设备:DS3型微倾式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塔尺,三脚架,盘尺,半圆仪,测钎,直尺,50*50图纸等。

三.实习内容1.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2.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3.碎步测量:根据控制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4.绘图。

《测量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
B. 地面一点到另一个点的方向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C. 地面两点之间的距离
D. 地面两点之间的高程差
答案:B
7. 在测量工作中,下列哪个属于平面控制测量?
A. 三角测量
B. 水准测量
C. 精密工程测量
D. 地形测量
答案:A
8. 下列哪个是测量误差?
A.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
B. 测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
2. 简述测量学中的三角测量原理。
答案:三角测量原理是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原理,通过测量三角形内的角度和边长,计算出三角形的顶点坐标,从而得到地面点的位置。
3. 简述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
答案: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包括:①系统误差的消除或削弱;②随机误差的估计;③粗大误差的剔除;④误差的综合。
四、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
答案:米、秒、弧度
4. 下列仪器中,用于测量高程的仪器有:____、____。
答案:水准仪、全站仪
5. 下列仪器中,用于测量距离的仪器有:____、____。
答案:钢尺、全站仪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测量学中的水准测量原理。
答案:水准测量原理是根据水平线原理,通过水准仪将水准尺立于两点之间,调整水准仪使水准管气泡居中,从而测得两点之间的高程差。
C. 测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差
D. 测量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
答案:A
9. 下列哪个是测量工作中的绝对误差?
A.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
B. 测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
C. 测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差
D. 测量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
答案:A
10. 下列哪个是测量工作中的相对误差?
A.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

工程测量课后作业答案

工程测量课后作业答案

⼯程测量课后作业答案《⼯程测量》第⼆阶段离线作业⼀、填空题:1.标准⽅向线的种类有(真⼦午线⽅向)、(磁⼦午线⽅向)、(坐标纵轴⽅向)。

(第四章,第三节)2.在倾斜地⾯进⾏丈量⽔平距离的⽅法有(平量)法、(斜量)法。

(第四章,第⼀节)3.从(直线起点的标准⽅向北端起)顺时针⽅向量⾄该直线的⽔平夹⾓称为该直线的坐标⽅位⾓。

(第四章,第三节)4.直线的象限⾓是指直线与标准⽅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锐)⾓,并要标出所在象限⾓。

(第四章,第三节)5.某直线的反⽅位⾓为123°20',则它的⽅位⾓为(303°20'),象限⾓为()。

(第四章,第三节)6.测量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和⼯具)、(观测者)、(外界条件的影响)三⽅⾯的原因产⽣的。

(第五章,第⼀节)7.独⽴观测值的中误差和函数的中误差之间的关系,称为(误差传播定律)。

(第五章,第⼀节)8.某线段长度为300m,相对误差为1/3200,则该线段中误差为(9.4mm )。

(第五章,第⼆节)9.设观测⼀个⾓度的中误差为±8″,则三⾓形内⾓和的中误差应为(±13.856″)。

(第五章,第三节)10.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准点可分为(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种。

(第五章,第四节)⼆、选择题: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B)。

(第四章,第⼀节)A.斜线距离;B.⽔平距离;C.折线距离2.⽤钢尺丈量平坦地⾯两点间平距的公式是(A)(第四章,第⼀节)A、D=nl+qB、D=KlC、D=nl3.坐标⽅位⾓是以(C)为标准⽅向,顺时针转动到测线的夹⾓。

(第四章,第三节)A.真⼦午线⽅向;B.磁⼦午线⽅向;C.坐标纵轴⽅向4.( C )是由标准⽅向线的北端开始顺时针旋转到该直线所夹的⽔平⾓。

(第四章,第三节)A、天顶距B、竖直⾓C、⽅位⾓D、象限⾓。

5.测量⼯作中,常⽤(B)来表⽰直线的⽅向(第四章,第三节)A、⽔平⾓B、⽅位⾓C、竖直⾓6.罗盘仪是⽤来测定直线( C)的仪器。

测量学作业

测量学作业

作业一1、测量与地图学是如何表示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及地面点的点位的?2、试述高斯投影规律?3、水准仪的构造应满足哪些条件?4、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把水准仪安置在前、后尺大概等距处?是否一定要安置在前、后尺的连线上?5、高差计算(单站)已知:H A =37.624m, a = 1.318m,b = 2.657m计算:H B6、高差计算(设转点),已知H A =37.624m,观测时在A、B点之间设了两个转点,读数分别如下:a1 = 1.348m, b1 = 1.627m;a2 = 1.082m, b2 = 2.631m;a3 = 0.947m, b3 = 1.465m;计算:H B7、计算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并予以改正。

点号距离(km) 实测高差改正值改正后高差(m)高程(m)备注(m)(mm)BM1 1545.350闭合差为:1.02 +1.98510.70 -1.72921.05 -1.89631.23 +1.670BM1Σ1、什么是水平角?根据下面观测值计算水平角?盘左:A 0 03 24 B 79 20 30盘右:A 180 03 36 B 259 20 482、什么是竖直角?根据下面观测计算竖直角。

盘左:A 85 04 36盘右:A 274 55 363、用钢尺丈量了AB、CD两段水平距离,AB的往测为226.780m,返测值为226.735m;CD的往测值457.235m,返测值为457.190m。

问这两段距离哪一段的丈量结果更精确?为什么?4、用钢尺往返丈量了一段距离,其平均值为325.63米,要求量距的相对误差为1/2000,则往返丈量距离之差不能超过多少?5、什么是直线定向?什么是坐标方位角?已知:αAB=76˚20΄,βB=183˚48΄,β1=211˚06΄,β2=151˚42΄求:αB1、α12、α231、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有什么不同?偶然误差有哪些特性?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什么最可靠?2、中误差计算公式 与 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3、何谓极限误差?为何选用3m 代表极限误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相对中误差?4、用J6经纬仪观测某水平角四个测回,其观测值为:168°32´12″、168°31´54″、 168°31´48″、 168°32´00″,试求观测一测回的测角中误差、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测量学习题(习题五、习题六)

测量学习题(习题五、习题六)

习题五(一)思考题1、什么是测量误差(真误差)?试述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2、何为观测条件,观测条件的三个因素是什么?3、什么是等精度观测?什么是非等精度观测?4、什么是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有何特性?5、什么是偶然误差?偶然误差有哪些特性?6、进行水准测量,因水准尺的最小分划为1厘米,估读水准尺毫米位的误差属于什么误差?若水准尺倾斜导致的读数误差属于什么误差?7、何谓多余观测?为什么要进行多余观测? 8、研究测量误差的目的是什么?9、什么是中误差?为什么用中误差衡量观测精度? 10、中误差公式n m ][∆∆±=和1][-±=n vv m 有何不同?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11、试推导白塞尔公式1][-±=n vv m 。

12、什么是容许误差,根据统计理论,说明为什么容许误差定为中误差的两倍或三倍?13、什么是相对误差?相对误差应用于什么场合?14、试证明,对某量进行等精度观测,取其平均值作为该量的最可靠值。

15、试证明等精度观测,观测中误差和平均值中误差之间的关系。

16、何为误差传播定律,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对直接观测量的相互关系有何要求? 17、试述权的含义,为什么不等精度观测需用权来衡量? (二)练习题1、甲、乙两人在各自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各观测了10次,观测量的真误差如表5-1所示,试计算甲、乙两人的观测中误差,哪个观测的精度高?表5-12、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中误差分别为cm m 5.4000.300±和cm m 5.4000.400±,试计算两段距离之和及之差的相对中误差。

3、用某经纬仪观测水平角,若一测回的中误差为"±=10m ,欲使角度精度达到"±4以上,至少需要观测几个测回?4、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四个测回,各测回的观测值如表5-2所示,试求:一测回的中误差m ;半测回的中误差m 半;平均值的中误差m 均。

测量学作业答案

测量学作业第一次作业:第一章~第三章第一章作业1. 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确定地面点的点位。

2. 测量工作中常采用哪几种基准面?各自定义和作用是什么?答:(1)大地水准面:由静止的海水面扩展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

作用:测量外业工作的基准面。

(2)旋转椭球面:椭圆绕其短轴旋转而成的闭合曲面,其形状和大小可由长半径a ,短半径b ,以及扁率ab a -=α确定。

作用:精确确定地面点的点位的基准面。

(3)圆球面:计算精度要求不高时,近似代替椭球面进行计算的基准面。

作用:近似确定地面点的点位的基准面。

(4)水平面:小范围内(一般在R =10km ),近似代替大地水准面进行计算的基准面。

作用:近似确定地面点的点位的基准面。

3. 测量学里可以选用哪几种坐标系?各自如何表示地面点的位置?答: a) 地理坐标系:研究和测量整个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或进行大面积的测量工作时,可采用地理坐标系。

i.大地地理坐标系:用大地经度 L 和大地纬度B 来表示。

ii. 天文地理坐标系:用天文经度 ? 和天文纬度?来表示。

b)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R =10km 的范围内,以水平面作为该区的基准面,直接将地面点沿铅垂线投影到水平面上。

c)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以中央子午线的投影线为X 轴,赤道的投影线为Y 轴,两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O 而建立起来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4. 水准面是不是水平面?在什么范围内可将水准面当作水平面处理?为什么?答:(1) 水准面不是水平面。

水准面:由静止的海水面扩展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

水平面:近似代替大地水准面进行计算的基准面。

(2) 当测量的半径在10公里以内时,进行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时可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3) 原因:球面三角形化为平面三角形时每个角的球面角超影响为23/R P =''ε,P 为平面三角形的面积,当三角形的边长为10km 时,算得0.07?。

因此,在半径为10km 的面积内进行普通测量时,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所产生的水平角度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大工18秋《测量学》在线作业1、2、3答案

大工18秋《测量学》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1.消除视差的方法是()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正确答案:C2.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i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放置在()处。

A.靠近前尺B.靠近后尺C.两尺中间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正确答案:C3.若地形点在图上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3cm,对于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相应地形点在实地的最大距离应为()。

A.15mB.20mC.30m正确答案:A4.下面的选项中,属于地物的是()。

A.道路、桥梁B.平原C.河海D.平原、溪谷正确答案:A5.水准测量时,长水准管气泡居中说明()。

A.视准轴水平且与仪器竖轴垂直B.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平行C.视准轴水平D.视准轴与圆水准器轴垂直正确答案:C6.测量望远镜瞄准目标进行调焦时,视差产生的原因是()。

A.十字丝未调节清楚B.观测时瞄准有误差C.观测时光线太强或太弱D.目标成像面没有和十字丝平面重合正确答案:D7.地面点的相对高程有()个。

A.1B.2C.10D.无穷个正确答案:D8.通过水准测量方法测得其高程的控制点,称为()。

A.高程点B.控制点C.水准点D.导线点正确答案:C9.测量工作的程序是()。

A.先平面后高程B.先控制后细部C.先导线后水准D.先测量后放样正确答案:B10.能够通过水准测量方法测得其高程的控制点,称为()。

A.高程点B.控制点C.水准点D.导线点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1.在水准测量时,若水准尺放置倾斜了,其读数值()。

地面点上某点,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6°带)的坐标为:x=3430152m,y=20637680m,则该点位于()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是()。

A.第3带B.116°C.第34带D.第20带E.117°正确答案:DE2.天津地区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9°54′,东经116°28′。

答案 大工17春《测量学》大作业及要求

大工17春《测量学》课程大作业及要求
一、 作业题目
2已知四边形闭合导线内角的观测值见表2,并且在表中计算(1)角度闭合差;(2)改正后角度值;(3)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解:据题意,其计算过程见表。

表25
∑=β
4.在对S 3型微倾水准议进行i 角检校时,先将水准仪安置在A 和B 两立尺点中间,使气泡严格居中,分别读得两尺读数为1a =1.573m ,b 1=1.415m ,然后将仪器搬到A 尺附近,使气泡居中,读得2a =1.834m ,b 2=1.696m ,问(1)正确高差是多少?(2)水准管轴是否平行视准轴?(3)若不平行,应如何校正?
解:(1) 正确高差:111b a h -==1.573-1.415=0.158 m (2) 122h a b -='
=1.834-0.158=1.676 m ,
而2b =1.696 m ,则12b b -=1.696-1.676=0.2 m 超过5mm ,说明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需要校正。

(3) 校正方法:水准仪照准B 尺,旋转微倾螺旋,使十字丝对准1.676m 处,水准管气泡偏离中央,拨调水准管的校正螺旋(左右螺丝松开、下螺丝退,上螺丝进)使气泡居中(或符合),拧紧左右螺丝,校正完毕。

测量学 习题和答案 第四章 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

第四章 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1、在距离丈量之前,为什么要进行直线定线?如何进行定线? 答:当两个地面点之间的距离较长或地势起伏较大时,为使量距工作方便起见,可分成几段进行丈量,把多根标杆标定在已知直线上进行直线定线。

如图所示,A 、B 为待测距离的两个端点,先在A 、B 点上持立标杆,甲立在A 点后1~2m 处,由A 瞄向B ,使视线与标杆边缘相切,甲指挥乙持标杆左右移动,直到A 、2、B 三标杆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将标杆竖直地插下。

直线定线一般由远到近。

2、钢尺量距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钢尺量距的基本要求是“直、平、准”。

3、用钢尺丈量AB 、CD 两段距离,AB 往测为232.355m ,返测为232.340m ;CD 段往测为145.682m ,返测为145.690m 。

两段距离丈量精度是否相同?为什么?两段丈量结果各为多少?()()182001686.145008.01686.1452/690.145682.145008.0690.145682.145154001348.232015.01348.2322/340.232355.232015.0340.232355.232==∆==+=-=-=∆==∆==+==-=∆CD CD CD AB AB AB D K mD mD D K mD mD根据两段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确定两段距离丈量精度不同.4、什么叫直线定向?为什么要进行直线定向?答:确定一条直线与一基本方向之间的水平角,称为直线定向。

为了确定两点间平面位置的相对关系,测定两点之间水平距离外,需要确定两点所连直线的方向。

5、测量上作为定向依据的基本方向线有哪些?什么叫方位角? 答:测量上作为定向依据的基本方向线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

由直线一端的基本方向起,顺时针量至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6、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γδαγαδ-+=+=+=m m A A A A 其中δ为真北方向和磁北方向所夹的磁偏角,γ为真北方向和坐标北方向所夹的子午线收敛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大地原点的作用意义?答:大地原点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各项测量的起算点,即是1980西安坐标系统的测量起算点, 建立大地原点,就是为了确定我国基础测绘的统一坐标系,作为一切定位、定向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满足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基本需要。

测量是研究地球表面的科学,人们都知道地球大体是一个椭圆形,但它的表面(包括大地水准面)很不规则,有高有低,凹凸不平,不便进行测量计算。

而测量成果需借助一个与地球形状大小相似的、表面光滑的参考椭球面向外推算,原点的建立,就是解决了参考椭球的定位、定向问题,即在我国领土范围内,使地球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体面基本吻合,并在这一点将二者关系固定下来,从而使全国的测量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切合我国实际的计算投影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是我国地理坐标——经纬度的起算点和基准点(但并不是中华神州的地理中心)。

在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地原点不但在各项建设和科学技术上有重要影响,而且象征着国家的尊严。

2.大地水准面与假定水准面的特点和差异?答:大地水准面是设想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包围整个地球的封闭的重力位水准面,物体在该面上运动时,重力不做功,是唯一的。

也就是说大地水准面是一种特殊的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封闭曲面,重力等位面,高程起算面,不规则。

而水准面有无数个,是假设的,实际不存在的。

3.为什么绝对高程差与相对高程差的高差相等?答: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而相对高程是地面点到任意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即:两者选取的基准面不同,而高差与高程基准面无关,所以两者的高差相等。

4.1985年国家高程系统是什么?其作用?答:建立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是为了确定全国各地的高程基准,从而为我国国防、经济建设做贡献。

1.名词解释:测量学、测定、大地水准面、地球椭球面、绝对高程、相对高程、6度帯、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参心坐标系、地心坐标系、正高、大地高。

答:测量学: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水下空间点位的科学。

测定:指用测量仪器对被测点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从而得到被测点的位置坐标,或根据测的数据绘制地形图测设:指把图纸上设计好的工程建筑物、构建物的位置通过测量在实地标定出来。

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静止的海水面并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

地球椭球面:把拟合地球总形体的旋转椭球面。

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相对高程:选定一个任意的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这时地面点至此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6度帯:指从格林尼治首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划分的投影带。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以中央子午线投影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的坐标系。

参心坐标系:是以参考椭球的几何中心为基准的大地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是以地球质心为原点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或以球心与地球质心重合的地球椭球面为基准面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正高:指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大地高:指地面点沿法线至地球椭球面(或参考椭球面)的距离。

2.测量学主要包括哪两部分内容?二者的区别是什么?答:测量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测定是指用测量仪器对被测点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从而得到被测点的位置坐标,或根据测的数据绘制地形图;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设计好的工程建筑物、构建物的位置通过测量在实地标定出来。

3.简述Geomatics的来历及其含义?答:Geomatics由Geo 和matics两部分构成,是一个新造出来的英文单词,最早从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将大学里的测量学专业、测量学机构和测量学杂志改名为Geomatics。

其含义是:研究采集、测量、分析、储存、管理、显示和应用空间数据的现代空间信息科学技术。

4.测量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 答:测量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以X轴为纵轴,Y轴为横轴,且象限编号按顺时针方向的,而数学上的直角坐标系恰恰相反。

5.简述我国采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的建立方法。

答:(1)、分带,采取6°分带,从格林肯治首子午线起每隔6°划分为一个投影带,由西向东将椭球面等分为60个带,并依次编号N,6°带中央子午线的精度L。

与其带号N的关系为:L。

=6N-3(2)、投影,设想将一个平面卷成一个空心椭圆柱,把它横套在地球椭球面上,使椭圆柱的中心轴线位于椭球赤道面内且通过球心,将椭球面上需投影的那个6°带的中央子午线与椭圆柱面重合,采用等角投影的方式将这个6°带投影到椭圆柱面上,然后沿着椭圆柱面过南北极的两条母线将椭圆柱面切开并展成平面,便得到此6°带在平面上的影像。

(3)、建立坐标系,经投影所得的影像平面中,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是直线,且互相垂直,因此以中央子午线投影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既得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6.设我国某处P点的横坐标Y=19729513.12m,问该坐标只是按几度帯投影计算而得?P点位于第几度帯?P点位于中央子午线东侧还是西侧,据中央子午线有多远?该点在投影帯中真实的自然横坐标是多少?答:因为19位于13-23之间,所以该坐标值是按6°带投影计算而得,P点位于第19带,在中央子午线东侧,距中央子午线229513.12m ,该点在投影带中真实的自然横坐标是 Y=229513.12m7.目前我国统一采用的高程系统和大地坐标系统各叫什么?我国的高程原点在哪里?答:目前我国统一采用的高程系统是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大地坐标系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我国的高程原点在青岛。

8.地面点的三维空间位置通常是怎样测得的?测量的基本要素有哪些?答:地面点的三维空间位置通常是采用极坐标法和直角坐标法测量的基本要素是角度(即水平角)、距离(即水平距离)、高差(或高程)和坐标(即三维直角坐标)9.测量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这些原则?答:布局要“从整体到局部”,程序是“先控制后碎部”,精度按“由高级到低级”,工作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才能确保测量结果精确可靠。

10.测量工作中,地球的曲率对测量距离和高程距离的影响如何? 答:当距离等于10km时,地球曲率影响距离测量而产生的相对误差为1:1220000,而目前最精密的距离测量容许误差为其长度的1:1000000,因此在半径为10km 的范围内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测量的影响。

进行高程测量时,即使距离很短也不能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

第二章1.什么是前视,什么是后视?它们之间有何关系?答:设在地面A,B两点上竖立标尺,在A,B两点之间安置水准仪,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分别街区A,B两点标尺上读数a,b,若已知A点高程,则规定A点水准尺读数a为后视读数,B点水准尺读数b为前视读数。

前视读数减后视读数则是高差,即h ab=H B-H A=a-b,式中,若a>b,h ab为正,表示B点高于A点;反之a<b,h ab为负,B点低于A点。

2.水准测量路线布设的形式有哪几种?它们之间有何关系?答:水准测量路线布设的形式有三种,即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附合水准路线是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 A出发,沿未知高程点1、2、3进行水准测量,最后测到另一已知高程水准点BM B上。

闭合水准测量是从已知水准点BM C出发,沿未知水准点1、2、3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又测回到这一已知水准点BM C上。

支水准路线是从已知水准点BM D出发,经过一个(或几个)未知高程点,最后既不附和到另一已知水准点,也不回到原水准点上。

3.现有一附合水准路线,已知首尾两起算点BM1、BM2的高程为H BM1=63.697m,H BM2=62.887m,路线上依次有A、B、C三个未知点,其观测成果为:h1A=+0.752m,h AB=-0.820m,h bc=+0.643m,h c2=-1.465m,各测站的测站数分别为:n1A=15,nab=11,n bc=9,n c2=15,试推算A、B、C 各点高程。

答:测段编号点名测站数实测高差(m)改正数(m)改正后的高差(m)高程(m)1 BM1 15 +0.752 +0.024 +0.7760 63.697A 64.4732 11 -0.820 +0.0176 -0.8024B 63.67063 9 +0.643 +0.0144 +0.6574C 64.3284 15 -1.465 +0.024 -1.44104.什么是视差?视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视差?答: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导致目标实像与十字丝平面不完全重合出现相对移动现象,称为视差。

其原因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使目标实像不完全成像在十字丝平面上;在目镜端观测者眼睛略作上下少量移动,如发现目标也随之相对移动,即表示有视差存在;再仔细进行物镜调焦,直至成像稳定清晰。

5.水准仪距离水准尺50m,水准管的分刻值为20″/2nm,如果精平时水准管气泡偏出0.2格,由此引起的水准尺读数误差有多大? 答:m=0.20*20"*50/(2*206265")=0.485mm7.图2-30为图根闭合水准路线观测成果,已知H BM =57.151m,试求A 、B 、C 各点的高程?答:fh=h1-h2+h3+h4=-0.01 Σs=s1+s2+s3+s4=4.13HA=-fh/Σs*s1+h1+HM=57.977mHB=-fh/Σs*s2+h1+HM=56.062mHC=-fh/Σs*s3+h1+HM=56.619m8.水准仪各轴线间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是什么?答:各轴线相互垂直。

11.在相距80m 的A 、B 两点中间安置水准仪,A 点尺上读数BM262.887 Σ50 -0.89 0.08 -0.81辅助计算fh=-0.89-(62.887-63.697)=-0.08m -fh/Σn=0.0016m/站fh 容=±1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Σn=±84.8mma1=1.321m,B点尺上读数b1=1.117m,在B点附近2m处重置仪器,得A尺上读数a2=1.695m,B尺上读数b2=1.466m,问此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如果不平行,视准轴是向上倾斜还是向下倾斜?倾斜多大的角度?答:挡仪器在中间时可抵消仪器产生的误差,因此A、B的高差hAB=a1-b1=0.204m 当仪器放在离B点较近时b2较准确a2不准确,a2准确的读数应为:a1-b1+b2=1.670<1.695因此可得视准轴是向上倾斜的。

第三章1.试述水平角和竖直角的定义?答:水平角是由一点到两个目标的两个方向线铅垂面所构成的夹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