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植物快繁技术
植物的离体快繁

4、褐变现象
概念 褐变: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由培养材料 向培养基中释放褐色物质,致使培养基逐 渐变成褐色,培养材料也随之慢慢变褐而 死亡的现象。
褐变原因
由于植物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将酚 类化合物氧化成醌类物质,会抑制其它酶 的活性,从而影响所接种外植体的培养。
减轻褐变现象发生的方法:
三个选择:
在培养基中表现的症状
外植体接触培养基部位长菌 外植体损伤部位长菌 外植体生长不良或表现出缺绿
防治措施
接种前的工作: 1、 接种室的灭菌 2、超净工作台的灭菌 3、 接种器皿、用具的灭菌 4、工作人员接种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5、 材料的灭菌
1、接种室的灭菌
• 接种室的地面,墙壁要擦洗干净灯灭菌
3、玻璃化现象
定义:当植物材料不断地进行离体繁殖时,有些 培养物的嫩茎、叶片往往会呈半透明水渍状,这 种现象通常称为玻璃化。 特点:外观形态有明显异常;体内含水量、矿质 元素、糖类、纤维、蛋白质等基本成分含量有变 化,一些酶活和内源激素含量有变化。
影响玻璃化苗发生的因素
1.培养材料:材料种类和外植体不同都有影响。
兰花的萌发
兰花的启动
兰花的增殖
兰花的分化
培养的兰花
五种器官发生方式优点、缺点比较:
(1)不定芽型:容易成苗,对培养基要求不 高,后代遗传性较为稳定,但取材受到一 定限制,仅限于具有明显顶端分生组织和 次生分生组织的物种。
(2)器官型和类胚体发生型:对培养基要求 高,器官发生条件苛刻。繁殖数量不如不 定芽型和器官发生型多,但遗传性稳定。
错
误
2、遗传稳定性
影响遗传稳定性的因素有: 1、基因型 2、继代次数 3、发生方式 4、激素浓度
植物快繁新技术

04
植物快繁新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Chapter
植物快繁新技术的优势
繁殖速度快
繁殖材料丰富
繁殖品质优良
节省空间和时间成本
植物快繁新技术采用离体培养 、组织培养等高效繁殖方式, 比传统繁殖方式速度更快,可 大量快速繁殖优质植物。
植物快繁新技术可以使用各种 植物组织、器官、细胞、原生 质体等作为繁殖材料,不受季 节、地域限制,极大丰富了繁 殖材料来源。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三
抗逆性增强
01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抗逆相关基因导入作物中,从而提高作
物对逆境(如干旱、盐碱、低温等)的耐受能力。
产量提升
02
抗逆性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逆境影响较小,能够保持较高的产
量和品质。
生态效益
03
抗逆性作物的推广种植,有助于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
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植物快繁新技术可以通过无性 繁殖方式,保留母株的优良性 状,保证繁殖品质的一致性, 且可以避免有性繁殖带来的基 因变异。
植物快繁新技术可以在实验室 等室内环境中进行,节省了大 量耕地和时间成本,同时也避 免了自然环境下繁殖过程中的 病虫害等问题。
植物快繁新技术的挑战
技术难度大
植物快繁新技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技术难度较大,需要掌握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 、遗传学等多学科知识。
繁殖材料选择和处理难
不同的植物组织和器官对于离体培养和组织培养 等快繁技术的适应性不同,如何选择和处理繁殖 材料是技术成功的关键,也是一大挑战。
设备成本高
植物快繁新技术需要使用各种高精密度的仪器设 备和实验室设施,设备成本较高,也增加了技术 难度和成本。
植物快繁

植物试管离体快繁——分类
腋生枝型
不定芽型
胚状体发生
植物试管离体 快繁应用
剑麻组培苗生产
植物试管离体快繁应用
人工种子制备
植物试管离体快繁应用
百 子 莲
珍 稀 花 卉 繁 育
老 虎 须
植物试管离体快繁应用
有 趣 的 挂 件
光自养微繁殖技术
• 光自养微繁殖技术(Photoautotrophic micropropagation)又称为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 Sugar-free micropropagation)是指在植物组织培养 中改变碳源的种类,以CO2代替糖作为植物体的碳 源,通过输入CO2气体作为碳源,并控制影响试管 苗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促进植株光合作用,使试管 苗由兼养型转变为自养型,进而生产优质种苗的一种 新的植物微繁殖技术。
气雾培养法
• 目前,气雾培在生长上运用也将越来越多,生产科研 上都得以有效的证明,它是一种极具生长潜力的新型 栽培模式,不管是木本、草本、藤本植物都能使它的 生长发挥出最大的发育潜能,在不改变基因的情况下 ,实现作物栽培的速生优质与高产。大大提高了生产 效益,减少了管理投放,是未来农业中最为先进的栽 培模式。
内容摘要
• • • • 1.植物快繁的定义 2.植物快繁技术简介及应用 3.不同快繁技术的比较 4.前景分析
植物快繁的定义
• 广义快繁:“植物克隆”,包括传统的嫁接、扦插繁 殖、试管离体快繁及植物非试管离体快繁技术等。 • 狭义植物快繁技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优良植株 的器官、组织或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在短时间内获得 大量遗传性状较为一致的个体的技术
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
• 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环控技术 基础上的一项新型育苗技术,离开了计算机 智能化自动化的控制就很难实现开放多变环 境下温光气热水份营养等发育相关因子的优 化与调控。也难以发挥自养潜能实现开放环 境的无糖培养,更难做到不受季节变化的周 年育苗。
什么是植物离体快繁技术

什么是植物离体快繁技术植物离体繁殖(Propagation in vitro)又称植物快繁或微繁(Micropropagation)是指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在短期内获得遗传性一致的大量再生植株的方法。
是工厂化育苗的技术基础。
植物快繁与传统营养繁殖相比的优点:◆繁殖效率高。
生长速度快;◆培养条件可控制性强;◆占用空间小;◆管理方便,利于自动化控制;◆便于种质交换和保存。
第一、植物快繁的器官形成方式植物快繁的器官再生主要分为五种类型:1.短枝发生型2.丛生芽发生型3.不定芽发生型4.胚状体发生型5.原球茎发生型一、短枝发生型类似于微型扦插,指外植体携带的带叶茎段,在适宜的培养环境中萌发,形成完整植株,再将其剪成带叶茎段,继代再成苗的繁殖方法。
能一次成苗,遗传稳定,成活率高,但繁殖系数低。
二、丛生芽发生型◆是大多数植物快繁的主要方式。
指外植体携带的顶芽或腋芽在适宜培养环境(含有外源细胞分裂素)中不断发生腋芽而呈丛生状芽,将单个芽转入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成苗的繁殖方法。
◆不经过愈伤阶段,后代变异小,应用普遍,也可用于无病毒苗的生产。
三、不定芽发生型◆指外植体在适宜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形成不定芽,后经生根培养,获得完整植株的繁殖方法。
分为通过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和直接产生不定芽两种方式。
◆外植体涉及多种器官,如茎段、叶、根、花器官等。
是植物快繁的另一种主要方式,繁殖系数高。
但变异率较高,尤其是通过愈伤途径产生的植株。
红掌叶片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四、胚状体发生型◆指外植体在适宜培养环境中,经诱导产生体细胞产生体细胞胚,从而形成小植株的繁殖方法。
分为间接途径(经愈伤途径)和直接途径两种。
◆成苗数量大、速度快、结构完整。
但由于对其发生及发育过程了解不够,应用上还没有前两种广泛。
菊花花瓣体细胞胚胎发生及体胚发育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五、原球茎发生型是兰科植物特有的一种快繁方式。
指茎尖或腋芽外植体经培养产生原球茎的繁殖类型。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快繁与脱毒技术及其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它能够实现植物的快速繁殖、脱毒和基因转化。
在植物学研究和植物育种领域,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将深入探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快繁与脱毒技术及其应用,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领域。
1. 快繁技术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快繁技术是指利用植物体的一小部分组织或细胞,通过体外条件培养,实现植物的快速繁殖。
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繁殖速度,缩短繁殖周期,是进行新种质创制、遗传改良和疫病防治的重要手段。
快繁技术的主要方法包括离体培养、愈伤组织培养和微繁殖等。
1.1 离体培养离体培养是将植物体表层(如幼叶、幼茎)或内部组织(如胚乳、子叶)分离出来,移入含有适当营养盐和植物生长调节物的培养基中培养。
通过控制培养条件和添加合适的植物生长激素,可以诱导组织分化和再生形成新植株。
1.2 愈伤组织培养愈伤组织是植物在受到外界刺激或损伤后,经过细胞分裂和组织再生形成的一种未分化的组织。
愈伤组织培养是利用这种特殊组织进行快速繁殖的一种方法,通过控制培养条件和添加植物生长调节物,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再生形成新植株。
1.3 微繁殖微繁殖是利用植物的微小芽或胚珠进行快速繁殖的方法。
通过培养条件的控制和植物激素的添加,可以诱导微小芽或胚珠快速生长并形成新植株。
2. 脱毒技术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由于植物体内可能携带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因此会影响到组织培养的效果。
脱毒技术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出现的一种重要技术。
脱毒技术能够有效地清除植物体内的病原体,提高组织培养的成功率和繁殖效率。
2.1 生物脱毒生物脱毒是利用生物制剂对植物体内的病原体进行清除的方法。
通过培养环境中添加含有特定菌株或真菌的生物剂,可以促进植物体内病原体的清除和组织的健康再生。
2.2 生理脱毒生理脱毒是利用植物自身的生理代谢特性进行脱毒的方法。
通过调节培养条件和添加特定的营养物质,可以激活植物的生理代谢活性,加速病原体的清除和组织的再生。
【2024版】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植物快繁技术是古今中外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1902年德国著名植物学家哈伯兰德(g.haberlandt)提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可以经过体外培养成为一棵完整植株的设想,指引着中外无数研究者开始攀登新的科学高峰。
1958年斯图尔德(f.c.steward)用胡萝卜根细胞培养成功完整植株,开花结实,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程序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此带来了植物形态、细胞、生理、生化、遗传、无性快繁、育种、农业、林业、园艺、医药等一系列学科的重要进展。
在国内外已用于高价值的花卉、果树、蔬菜、油料、园林绿化苗木、粮食作物及名贵中草药的快速繁殖,有的苗木快繁已进入工厂化生产阶段。
但40年来,真正面对大多数生产上急需、量大、价格低廉的无性繁殖(vegetative propagation)种苗,由于植物组培(tissue culture)存在一次性投资大,成本高,技术步骤繁杂,技术易传性差,农民在生产上不能直接利用,植物试管克隆苗成活率低,推广难度大等缺点,该试管克隆技术在实际快繁苗木生产中所形成的生产力还相当有限,真正形成大规模产业化的植物品种在世界范围内不超过上百个。
至今实验室成果很多,绝大部分快繁品种的生产技术还主要掌握在科学家手中,真正实现产业化目标的项目寥寥无几。
虽然几十年来无数科学家在降低成本,简化工艺,提高繁殖系数方面做了艰苦卓越的努力,但对很多木本植物快繁、针叶树组培快繁来讲,人们仍不能使植物组织培养技术(tissue culture)在大范围内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
我国科学家经过努力,利用植物组培技术已研究成功可快速繁殖的植物很多,但目前只有10种左右的经济植物形成生产线和较大面积推广,发展速度比较慢。
常规育苗如扦插、嫁接、压条、分株法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应用了近2000年,国内外还在使用,作为无性繁殖方法,目前用该类技术在全世界生产的种苗数量最多。
植物离体快繁

植物离体快繁技术
第三节 离体无性繁殖的商业化 生产的范围和应用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件
五四 三二一 、、 、、、 用濒及雌用用 于危基雄于于 种植因异脱稀 质物工株毒缺 的的程植苗或 试拯植物的急 管救株、快需 保 的三速良 存 快倍繁种 及 速体殖植 交 繁、 物 换 殖单 的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件
植物离体快繁技术
• 7. 原球茎是兰花的种子发芽过程中特有的一种形 态学结构。 (判断正误)
• 8.玻璃化苗与正常苗相比生长速度下降,甚至最 后死亡(判断正误)
• 9.不定芽可 直接从植物器官、组织发生也可先形 成愈伤组织;然后形成不定芽。 (判断正误)
• 10.利用体细胞胚状体来进行无性系的大量繁殖其 特点是:A繁殖系数高、B成苗快、C结构完整、D 不存在嵌合现象(选择)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件
植物离体快繁技术
一般, 植物离体培养的温度低于15 ℃或高于35℃, 对分化和生长都不利。大多数植物最适的培养温度 在23-32 ℃之间,一般控制在(25±2) ℃条件下培养, 热带园艺植物培养温度稍高。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件
植物离体快繁技术
离体培养中环境的湿度主要指培养容器内的湿度, 相对湿度常达100%,但液体培养与固体培养时湿 度可能有变化,固体培养时琼脂的用量与质量对培 养环境的湿度有影响。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件
植物离体快繁技术
②外植体的生理状态对茎芽的反应能力有明 显的影响 选取相对较为幼嫩、生长能力较强的部位 的材料 生长季节 > 休眠季节 幼嫩部分 > 成熟组织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件
植物离体快繁技术
根据外植体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剂种类、浓 度和消毒时间进行外植体的表面消毒。参考第一章外植
植物快速繁殖技术

植物快速繁殖技术
植物快速繁殖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实现植物快速繁殖的方法。
该技术具有繁殖速度快、繁殖系数高、可保持亲本性状、实现种苗脱毒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种苗生产、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植物新品种选育等领域。
植物快速繁殖技术的基本流程包括外植体的选择、灭菌、接种、培养、炼苗和移栽等步骤。
其中,外植体是指从植物体上切取下来,用于离体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常用的外植体有茎尖、腋芽、叶片、鳞片等。
在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和外植体进行灭菌处理,以避免微生物的污染。
接种后,将外植体放置在含有必需营养物质和植物生长激素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
通过调整培养基的成分和激素配比,可以诱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进而分化出不定芽和不定根,形成完整的植株。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培养环境的温度、光照、湿度等条件,以保证培养效果。
当培养出的植株长到一定大小时,需要进行炼苗处理,即将其从培养基中取出,移栽到土壤中,进行常规的养护管理。
通过植物快速繁殖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植物种苗,为植物生产和种质资源保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该技术也为植物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可以通过对培养条件和基因型的筛选,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叫植物快繁技术
作者:马金海(如皋市科海植物繁育技术研究所)
所谓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也就是植物克隆技术,也有人称之为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植物快繁技术、植物全光照喷雾育苗技术、全光雾插技术、微材料或微组织扦插育苗技术,喷雾育苗技术、喷雾扦插育苗技术、傻瓜克隆、组培苗瓶外生根等等。
无论叫做植物快繁还是植物克隆其原理和方法是一样的。
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的起源、应用和进展
植物快繁技术是20年前从国外引进,又经过我国众多农业专家花费二十余年时间,逐步完善并成熟运用于规模生产一个系统配套,用于多种经济植物大规模无性快繁产业化生产的实用技术,又称非试管快繁技术、喷雾快繁技术等。
此技术是一项崭新经济植物苗木快繁技术体系,它将植物组织培养快繁苗从试管培养基中解放到田间大地,是一场无性繁殖快速育苗的革命!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一大创举!
该技术育苗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国内外苗木交易市场和经济植物种苗繁殖工程。
绿色快繁产业是一个永久性高效益产业,它可以带动制药产业、林纸产业、林草产业、园林绿化等其它产业,进而促进农业产业化、林业产业化、制药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还有利于生态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变、无性系造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城市绿化工程以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如粮食作物、花卉、蔬菜、无公害蔬菜、野生蔬菜、濒危野生植物、果树、山野菜、药用植物、珍稀植物等高效经济植物以及新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
植物快繁技术是古今中外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从传统的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种子育苗,到植物组织培养、abt生根粉、JH强力生根剂、生根灵诱导生根、全光照喷雾育苗等等各种方法,人类总是在不断地寻求绿色产业快速发展的通路。
以植物组织培养为例,它是快速繁育优良品种无性系苗木的现代实用技术,具有繁殖系数、代数多、育苗时间长、材料消耗少、繁殖效率高的优点,但由于植物组织培养存在一次性投资大,成本高,技术步骤繁杂,技术易传性差,农民在生产上不能直接利用试管苗,成活率低等缺点,该技术在实际工厂化育苗中所形成的生产力还相当有限,真正形成大规模产业化的植物品种在世界范围内不超过上百个。
常规育苗如扦插、嫁接、压条、分株法、种子繁殖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应用了近2000年。
目前国内外还在使用,甚至还用它在作论文。
它技术简单,容易掌握的优点决定了它使用寿命很长。
但繁殖慢,育苗时间长、材料消耗大、受气候影响大,每年生产代数少,不能工厂化生产的缺点,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科海植物快繁技术用许多植物的一叶一芽类似试管茎段、茎尖培养的微型繁殖材料单位,用生根剂对“一叶一芽”材料切口进行处理后直接接种在辅助有简易条件的大田沙床上(可以是现代化设施农业育苗或用育苗袋容器育苗,方式很多),使大多数经济植物离体材料在第二代后4-20天获得再生完整植株,并且成活率高达80%至100%。
每20-60天繁殖一代,可按几何级数高效快繁。
繁殖系数达到2-15以上,比试管内快繁系数高。
在完全离开植物组织培养试管的简易条件下,实现了多种植物在试管条件下才可能达到的高效快繁。
科海植物快繁技术经过在全国各地各种气候带、各种土壤连续20多年的研究、试验、开发、生产,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是一项十分成熟的植物高效快繁技术。
由于可在简易条件下使千千万万个经特殊训练的普通人员直接在田间实施,增强了快繁技术的易传性和大众化;增强了实际上的综合快繁效率,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工厂化育苗的生产成本(一次性投资比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低几十倍,完美巧妙地克服了植物组培试管快繁和常规育苗技术的全部缺点,并保留和发挥了它们二者的全部优点)。
生产投资效益比可达1:10以上。
它非常节约植物种质
材料,仅用植物一叶一芽微型材料开始繁殖,对多数植物若连续生产一年就可繁殖数十万甚至上千万株纯种苗。
植物快繁技术与植物组培试管快繁和传统育苗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先进性:
1、用一叶一芽植物外植体为繁殖单位材料,直接接种在大田沙床或营养袋中,一次成苗直至供应生产,不需任何移动,成活率高。
2、无论南方北方.不同纬度不同土壤.不同气候,一年四季都可用此法连续快繁,从第二代起多数品种均可达6―12代。
一年中365天任何时间都可用此快繁技术启动生产,拓展了技术应用的时间和空间。
3、技术操作容易掌握。
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合格的普通劳动力每天(8小时)可接种3000--5000个单位材料。
长期实践证明:一是对生产技术人员素质要求不高,技术培训期短、适应性极广;二是个人操作速度比组织培养快繁和常规育苗均快,如组织管理得当,在其他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每天每个基地可快速接种20万-100万个单位繁殖材料,技术易于大面积接收和实施,这是试管快繁技术所不可比拟的。
4、经过有计划培训一段的普通人员即能参加快繁操作工作,接种速度极快(超过组培试管快繁接种速度好几倍,从第二代起多数植物既超过了超过常规育苗操作速度,也超过了试管快繁的操作速度。
极大地节约了人工开支和提高了劳动效率)。
5、每个经过一段培训合格的技术工人每月可生产管理2-10万株苗木,每个骨干加上一定数量的辅助工人每半年至少可生产30万株幼苗,创经济效益极高。
6、多数植物利用植快繁技术培养到第2代以后,4-11天即可获得完整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率达90%以上,真正实现了高效快繁。
有些科属植物生根繁殖情况特殊,如鸡毛松、云杉、红豆杉、油樟、岩桂、牡丹等生根持续时间较长。
但仍然比试管快繁和常育苗要快,综合快繁效率要高。
7、多数植物从第二代后,每一再生植株每30-60天繁殖一代,每代增殖系数为2-15倍(在原种植物数量基数上按几何级数高效增殖)。
这一点比组织培养试管快繁的优点还突出。
越到后面的代数,繁殖的种质资源材料越多,繁殖的速度越快。
8、技术步骤少,所用时间短,极大地节约了综合生产成本和提高了人员的生产效率.从微型材料开始繁殖,可直接培育出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植株,不需任何移栽对多数植物仅需要15-60天的培育即可用于生产栽培,而且植株均表现开花结果早,丰产性好。
(如西红柿,4天开始生根,20天开花结果,枸杞当年在苗圃地就开花结果,脱毒薯一叶一芽材料从接种至40天就能分化出小薯,当年栽培可直接在大地收获大脱毒薯。
脱毒薯幼苗当年大田栽培产量可达3至4吨,不仅给农民每亩地可节省300斤种薯,而且可是农民每年都能种上原种种薯.切花月季不需移栽从接种一片叶起70天就开花,花大而艳,开花周期比其它方法培育要长。
针叶树种如红豆杉、北美红杉、川西云杉、日本落叶松等一般上山定植需4个月的时间。
第一代一般20-40天开始生根,第二代后生根时间约缩短三分之一的时间。
而针叶树种有许多植物组织培养难度很大,基本上不能大规模生产。
常规扦插又存在着生根慢、成活率低。
致使这些品种的苗木一直在用种子繁殖,后代性状变异非常大。
9、此法培养的成熟种苗,纯度高、无病虫、根系发达完整、根长25厘米以上,根数在几十条根,成熟芽饱满,茎高20-60厘米,定植生产大田成活率90%以上。
针叶树种5厘米-15厘米,上山定植一般成活率高达95%以上。
10、在植物生长季节中直接接种培养在营养袋中的绿苗纯度高,无病虫,生长3-5片叶以上,腋芽饱满,发枝能力强,根系发达,炼苗质量高,定植生产大田成活率达95%以上. 11、对许多植物来说,第一代就很正常。
立即就可以进行大规模快繁生产。
但有些难繁殖的植物从第2代才能达到该技术要求的指标。
对这些种苗第一代主要追求的目标是尽可能的得到更多的原始基础种苗,为第二代后正常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可用于绝大多数曾用植物组培茎尖快繁和常规扦插育苗技术可繁殖的植物,或上述两项技术均不适于繁殖的植物;可用于植物育种工作中固定杂种优势;可用于特种转基因植物育苗工程、太空育种新植物、各种新种质材料或濒危经济植物的快繁和保护、林木育苗、种子工程和种子产业化;可用于自然突变植株、优良单株及多倍体优势株无性系的选择纯化和大量生产利用;可用于无病毒原种苗的隔离扩繁;可用于国内外新品种引种扩散、杂交育种等等。
在这些方面此项技术具有技术的最佳性和市场的相对无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