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离体快速繁殖概要
快速繁殖花卉的秘诀离体繁殖

快速繁殖花卉的秘诀离体繁殖快速繁殖花卉的秘诀——离体繁殖花卉繁殖是园艺爱好者们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繁殖可以获得更多的花卉种植材料,丰富花园的植物品种。
而离体繁殖作为一种高效的繁殖方法,备受花卉种植者们的青睐。
它不仅可以快速繁殖花卉,还可以避免传统种植方式中的一些限制因素,使繁殖效率更高、顺利。
本文将介绍快速繁殖花卉的秘诀——离体繁殖,并探讨其优势及实施要点。
一、离体繁殖的优势离体繁殖,是指将植物的一部分组织或细胞分离培养,通过细胞分裂和增殖的方式进行繁殖。
相较于传统种植方法,离体繁殖具有以下优势:1.快速繁殖:离体繁殖可以大量繁殖花卉,且繁殖速度较快,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花卉种植材料。
2.避免疾病传播:由于离体繁殖可以避开病菌和害虫,可以有效避免疾病在繁殖过程中的传播。
3.遗传稳定性:离体繁殖通过细胞分裂和增殖进行繁殖,遗传变异较小,可以保持母本优良性状。
4.保存珍稀植物:对于珍稀植物来说,离体繁殖是保护其种质资源的有效手段,可以将其大量繁殖保存。
二、离体繁殖的实施要点离体繁殖虽然操作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实施要点,就能够有效进行花卉繁殖。
下面将介绍离体繁殖的实施要点:1.选择适宜的材料:选择茎段、叶片、芽鳞等具有分化能力的组织进行繁殖,确保材料的健康和无病虫害。
2.消毒处理:将材料进行适当消毒处理,避免病菌和污染物对材料的影响。
3.培养基配制: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配制适合离体繁殖的培养基,提供养分和激素等必要物质。
4.生根诱导: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生根激素,促进材料的生根和生长。
5.环境控制:提供适宜的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条件,营造有利于生长和生根的环境。
6.病害防治:定期检查材料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
三、离体繁殖的案例离体繁殖已经在许多花卉繁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离体繁殖案例:1.叶片离体繁殖:将花卉叶片分离培养,经过适当的营养处理,可以诱导叶片发芽和生根,从而实现花卉的繁殖。
最新第五章-植物离体快速繁殖和脱毒培养精品文档

玻璃化及预防
玻璃化苗中因其体内含水量高,干物 质、叶绿素、蛋白质、纤维素和酶活性降 低,组织畸形,器官功能不全,分化能力 降低,所以很难成活,严重影响组培苗繁 殖率的提高。
玻璃化及预防
一、玻璃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玻璃化的起因是细胞生长过程中的环
境变化。产生玻璃化苗的因素主要有培养 基成分(激素浓度、琼脂用量、离子水 平)、环境条件(温度、光照时间、通风 条件)等。
果营养离子之间失去平衡,试管苗生长就 会受到影响。植物种类不同,对矿物质的 量、离子形态、离子间的比例要求不同。 如果培养基中离子种类及其比例不适宜该 种植物,玻璃化苗的比例就会增加。
玻璃化及预防
4.环境条件-温度 适宜的温度可以使试管苗生长良好,
当温度低时,容易形成玻璃化苗,温度越 低玻璃化苗的比例越高。温度高时玻璃化 苗减少,且发生的时间较晚。
玻璃化及预防
2.培养基成分-琼脂浓度 培养基中琼脂浓度低时玻璃化苗比例
增加,水浸状严重,苗向上长。随着琼脂 浓度的增加,玻璃化苗比例减少,但由于 硬化的培养基影响了养分的吸收,试管苗 生长减慢,分蘖亦减少。因此,琼脂的浓 度一定要适当。
玻璃化及预防
3.培养基成分-离子水平 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矿物质营养,如
玻璃化及预防
1)培养基中一次性加入过多细胞分裂素,比如 6—BA、ZT等;
2)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比例失调,细胞分裂素 含量远远高于生长素,而使植物过多吸收细 胞分裂素,体内激素比例严重失调试管苗无 法正常生长,而导致玻璃化;
3)在多次继代培养时愈伤组织和试管苗体内累 积过量的细胞分裂素。在初级培养相同的培 养基,最初的几代玻璃化现象很少,通常是 继代次数越多玻璃化苗的比例越大。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过程
第九章 植物的快速繁殖

1、母体材料病毒侵染的程度 2、起始培养的茎尖大小 3、外植体的生理状态
本章要点:
掌握植物离体快速繁殖的概念及 其技术程序与关键,掌握植物离体快速 繁殖中的器官发生方式,了解植物离体 快速繁殖的用途和优越性以及植物脱毒 的原理与植物脱毒的程序。
谢谢!
第二节 植物脱毒
基本原理 技术规程 影响脱毒效果的因素
植物脱毒基本原理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具有不均匀性
• 1934年,white 通过观察烟草根系,首先发现病毒在根 系的不同区域分布是不均匀的,越是靠根尖病毒含量越低, 在根尖分生组织区(生长点)的顶端不含病毒。 • 1949年,Limasset and Cornuet 根据White的发现提出, 在芽的分生组织区也应该存在与根尖分生组织同样情况。 • 1952年,Morel and Martin 首先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获得了马铃薯无病毒苗,同时建立了茎尖脱毒的组织培养 技术体系。
植物脱毒的基本程序
1、母体植株的选择与预处理
预脱毒材料品种典型性
外殖体预处理
• 香石竹在38-40℃条件下经两个月处理可以除去全部病 毒。 • 菊花在35-38 ℃条件下经60天处理可以使病毒失活。 • 马铃薯在37 ℃条件下处理10-20天能除去卷叶病毒。 • 柑橘-速衰病毒/黄化病毒40/30 ℃条件下处理7-12周。 • 磷皮病毒需要在40/30 ℃条件下处理8周。 • 啐叶病毒需要在50 ℃条件下处理3-22小时。 • 青果病毒在50 ℃条件下处理30-40分钟。
增长率高,双极性免去生根环节,但胚状体休眠 的诱导和解除难免把握,其成苗率不高。目前除一些 特殊用途(人工种子),这一途径还没有用于快速繁 殖。
植物离体快繁技术..

• 不定芽型容易成苗,对培养基要求不高, 后代遗传性稳定;但取材受限制。 • 胚状体发生型对培养基要求高,但遗传性 稳定
• 切割 • 调节激素种类和配比 • 外源激素的积累,过量会造成畸形芽、透 明芽,影响不定芽的质量,因此应适时降 低激素的浓度。
(3)完整小植株的形成
诱导根分化的技术关键: • 调节激素种类和浓度:提高生长素相对浓 度、降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无激素 • 调节基本培养基的营养组成:1/2或1/4MS • 适当降低渗透压:根分化低于芽分化的渗 透压 • 添加活性碳:造成黑暗的环境
芦笋
石刁柏
百合科植物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 L. 的块根 化学成分 含皂甙,其皂甙元为美洲菝葜皂甙 元
润肺镇咳,祛痰杀虫
芦笋是指石刁柏的嫩茎,因其嫩茎形似芦苇的 嫩茎和竹笋,故称芦笋 芦笋雌雄异株,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 以食其嫩茎为主
芦笋
2、操作过程
• 取材:在组培室中剪取1.5-2.0cm长的带顶 芽的茎段,余下部分可作继代扩繁培养。 • 生长素处理:所剪取茎段的基部在一定浓 度的生长素蘸过后,轻轻插入滤纸桥中, 放入棚内有一定营养液的的长方形容器内, 然后启动调控措施。 • 保养:在操作过程当中,要对茎段不时的 喷水雾以防止失水过多而萎蔫,通过观察 茎段的生根情况,并根据所出现的情况及 时调整光强,温度、湿度,筛选出最佳的 生根条件。
4、生根培养
• 幼苗叶片长到3cm左右时,将幼苗放入装有 生根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培养。 • 大约半个月后,幼苗即可生根。
5、炼苗
• 当幼苗的根长到一 定长度,幼苗形体已显 健壮时。 • 将幼苗取出,在清水中洗除附着在根上的 培养基(注意:一定要严格洗净,否则会烂 根 )。 • 将洗净的幼苗排好,用清水喷湿,在1525℃、湿度60%- 80%的条件下炼苗24h
植物离体快繁技术

• 细胞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为芦笋的快速 繁殖开辟了新的途径,其不仅能够保持品 种的优良特性,而且能够加大繁殖系数。
• 如果每人每天接种500个来自母株的芽, 每隔3~4个月就可以得到350株能够移栽 的生根小植株。如果每人每年工作200天 可生产大约7万棵芦笋植株,繁殖速度比 常规分株繁殖高几万倍以上 。
• 对芦荟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试管苗, 可在短期内繁殖上百万株的种苗,成本低, 效益高
材料和培养基
• l0-l5cm高的芦荟幼苗 •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1-
6mg/ )BA+(0.1一0.5mg/L)NAA • 分化培养基为MS+(2-4mg/L)BA+ (0.1-
0.5mg/L)NAA • 生根培养基为MS+(0.1一0.5mg/L)IBA+(2一
• 愈伤组织形成1周后,就可将愈伤组织转管进行继 代培养或分化培养。
2、继代培养
• 无菌水反复清洗附着于愈伤组织的培养基 • 将愈伤块切成数个小块,再接种到装有愈
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相同的 培养条件下继续培养。 • 通过继代培养,可繁殖出大量愈伤组织来, 用于分化培养。
3、分化培养
• 将愈伤组织用无菌水洗净,切成小块,接 种到分化培养基中。
组织培养与植物快速无性繁殖
• 无性繁殖:扦插、嫁接、压条、分离繁殖、 组织培养
• 有性繁殖:种子繁殖 • 兰花工业:欧洲兰花的工厂化生产 • 荷兰的球根花卉:郁金香、洋水仙、小苍
兰,能够准确控制开花期,运往世界各地。
• 利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已在粮食作物、经 济作物、观赏作物、药用等100多种植物上 获得成功。其中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有马 铃薯、甘蔗、三倍体无籽西瓜、葡萄、山 楂、菊花等。
简述离体快速繁殖技术基本流程

简述离体快速繁殖技术基本流程离体快速繁殖技术(TissueCulture,简称TC)是一项利用手术、培养技术、营养物质来繁殖植物的技术。
它可以实现特定的植物的快速、稳定的繁殖,以及加快植物品种的改良,给植物育种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TC技术可以有效地消除植物的遗传变异,并且能够保护植物的健康生长,从而有助于植物的保护和繁殖。
TC技术的基本流程包括植物组织切片、培养盘预处理、营养物质处理、培养子实验、移植、细胞分离培养以及繁殖育种等。
1.物组织切片:首先,研究人员需要从植物根、茎、叶或者果实等部分中获取一定数量的植物组织。
接着,将植物组织切成小片,使用玻璃刀片进行刮取或者用来冰冻然后解冻进行切片,再用细胞分离液进行培养,以期达到萌发的目的。
2.养盘预处理:将培养皿清洗干净,然后用消毒剂对其进行消毒,以防止细菌污染。
接着,在培养盘中放入适当数量的营养物质,包括氮素、磷质、碳源和微量元素,并均匀混合,以确保植物的发芽和增殖。
3.养物质处理:营养物质是促进植物活力、健康发芽的关键,也是TC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营养物质的合理添加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研究人员会将植物分化细胞饲养培养在特殊的营养液中形成可繁殖的植物,以产生新的植物品种。
4.养子实验:在培养盘中放入植物组织切片,将它们放在干燥后的培养子实验中,然后均匀混合营养物质和消毒剂,以防止细菌污染。
5.植:当植物细胞长大之后,可以将它们移植至新的培养皿中,移植时可以选择不同的种类或者种类混合,以此来加快植物品种的改良和繁殖。
6.胞分离培养:将植物细胞分离并培养,可以实现植物品种的多样化,并加快植物的增殖和繁殖。
7.殖育种:将分离培养出来的离体植物种子作为种子,进行育种和繁殖,通过育种来实现植物的新品种的选择。
TC技术的基本流程比较复杂,需要研究人员掌握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并耗费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繁殖效果。
但是,从长远来看,TC技术可以为植物育种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可以实现植物的快速和稳定繁殖,从而提高植物的品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
第五章 植物离体快速繁殖和脱病毒技术

(4)防止褐变:外植体褐变是指在接种后,其表面开 始褐变,有时甚至会使整个培养基褐变的现象。它的 出现是由于植物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将酚类 化合物氧化成醌类物质,它们多呈棕褐色,会抑制其 它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所接种外植体的培养。
褐变的主要原因
①植物种类和基因型 由于多酚氧化酶活性上的差异, 不同品种间的褐变现象是不同的。 ②取材部位和生理状态 处于幼龄期的植物材料褐变 程度较浅,而从已经成年的植株采收的外植体,由于 含醌类物质较多,因此褐变较为严重。 ③培养基成分 无机盐浓度过高、细胞分裂素的水平 过高等都会刺激某些外植体的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从 而使褐变现象加深。 ④培养条件不当 如果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培养时 间过长等,均可使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提高,从而加速 褐变程度。
• (2)化学方法 • 许多化学药品(包括嘌呤、嘧啶类似物、抗菌 素等)对离体组织和原生质体具有脱毒效果。 常用的药品有:8—氮鸟嘌呤、2—硫脲嘧啶、 杀稻瘟抗菌素、放线菌素D、庆大霉素等。例 如,将100μg 2—硫脲嘧啶加入培养基可除去 烟草愈伤组织中的PVY(马铃薯病毒)。
(3)生物方法 ① 种子繁殖 ② 茎尖培养脱毒法 • 原理:A 传导抑制;B 酶缺乏;C 能量 竞争;D 抑制因子存在。
• 快速繁殖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无菌 培养物的建立、芽的增殖、诱导生根和试 管苗的驯化和移载。
5.1.1 无菌培养物的建立 初代培养:进行离体繁殖时首先必须建立的无菌培养 物。需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无菌:外植体、培养基、培养室无菌状态。 (2)条件合适:合适的外植体;合适的培养基;适宜 的培养条件。 (3)技术过关:要熟 不定芽:从任何除现有芽之外的器官和组织上通过器官 发生重新形成的芽叫不定芽。 通常采用从器官中直接产生不定芽:A 有些植物具有从 各个器官上长出不定芽的能力如矮牵牛、福禄考、悬钩 子等。B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培养基中提供连续不断植 物激素的供应,使植物形成不定芽的能力被大大地激发 起来。C 在许多常规方法中不能产生不定芽的种类,在 试管条件下却能较容易地产生不定芽,如柏科,松科, 银杏等一些植物。
经典:第五章--植物离体快速繁殖

茎尖培养类型
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分为: 微茎尖培养 普通茎尖培养
22
普通茎尖指几毫米到几十毫米的芽尖及侧芽
23
微茎尖为0.3-0.5mm
24
普通茎尖培养方法
材
料
取
处
接
材
理
及
种
消
毒
培
驯 化
养
移 栽
25
取材
①直接取材: 在生长旺盛、枝条健壮、无病的母株
上选生长不久、杂菌污染少的顶梢(1 -2cm)(取前可喷杀菌药),取顶芽 或侧芽。 ②从试管苗获取。
取1-2㎝顶梢
26
茎尖培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般都采用稍大一些的茎尖来培养。之所以用茎尖培养,是为了脱 除病毒病的危害,因为只有茎尖未受病毒侵染。
如果是经过病毒鉴定的母株,或该种植物有无病毒并不在考虑之中, 当然最好是采用腋芽,或带腋芽的茎切段。过小的茎尖只有很低的 存活率,并且最初生长太慢。
如果某些植物具有比较强的顶端优势,那么在培养中也同样有所表 现,往往顶芽抑制侧芽的萌发,这样总是获得分枝很少的独立的枝 条,限制了繁殖的速度,通常采取切除顶芽和适当增加细胞分裂素 两项措施加以克服。
47
移栽前的准备
A. 试管苗壮苗 加入生长控制剂,如多效唑,B9(丁酰肼),CCC(矮壮素),
其作用是使苗粗壮,叶绿素增加。
48
B.试管苗炼苗
移栽前可将培养物不打开瓶 口移到自然光照下锻炼2-3d,让 试管苗接受强光的照射,使其长 得壮实起来,然后再开口练苗13d,经受较低湿度的处理,以适 应将来自然湿度的条件。
胚状体产生的五种方式: ① 由外植体的表皮细胞直接产生胚状体; ② 由外植体组织内部的细胞产生胚状体; ③ 由愈伤组织的表面细胞产生胚状体; ④ 由胚性细胞复合体的表面细胞产生胚状体; ⑤ 由单个游离细胞直接产生胚状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植物离体快速无性繁殖
◆
植物离体快繁的意义与作用◆
植物离体快繁中的器官发生◆
植物离体快繁的基本程序◆
植物离体快繁的影响因素◆
植物离体快繁常见的问题◆植物无糖组织培养技术简介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植物离体快速繁殖的意义与作用
植物离体快速繁殖
植物离体快速繁殖,又称 ,是指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来自优良植株的进行离体培养,在短期内获得大量遗传性一致的完整新植株的技术。
由于这种繁殖方式 ,因此称作离体快速繁殖。
是常规营养繁殖方法的一种扩展和延伸。
优越性
• 繁殖速度快,繁殖系数大,周期短;
• 繁殖方式多,材料用量少;
• 繁殖后代整齐一致,能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 • 可获得无毒苗;
• 可进行周年工厂化生产,不受季节限制;
• 经济效益高。
主要适用范围
(1加速某些难繁或繁殖速度低的植物,特别是一些珍稀名贵的花卉,需要发展的濒危植物的繁殖。
(2用有性繁殖的方法难以保持品种特性的异花授粉植物。
(3需要去除病毒的植物。
(4原种很少,生产上又急需推广的植物。
第二节
植物离体无性繁殖中的器官发生
愈伤组织
芽外生芽内生
胚状体途径
• 体细胞胚胎发生是指双倍体或单倍体的体细胞形态发生过程。
这个类似合子胚的结构成为胚状体 (embryoid 或体细胞胚 (somatic embryo。
• 胚状体与合子胚的来源完全不同,但最后也能发育为完整的植株。
胚状体途径
原球茎途径
• 主要应用于兰科植物的增殖培养。
兰花组培中,可从的培养中直接产生原球茎,既可以继代增殖,也可以分化成小植株。
• 原球茎是一种 ,可以看作成珠粒状缩短的、有胚性细胞组成的类似嫩茎的器官。
兰花的试管内开花
兰花试管内开花的意义• 不必经过栽培过程,就可以在试管内筛选优良株系,并且一旦选出,可以直接进行快繁,不必再经过原球茎的诱导过程,使整个育种周期缩短将近一倍的时间,并大大减轻工作量,使育种工作更富有针对性。
• 使兰花的瓶内杂交成为可能。
可以在试管内让子一代开花,并且在试管内进行自交授粉或子一代植株之间相互授粉,并培养出种子。
这些种子无需消毒直接播种于培养基上,获得子二代,再诱导出花,即可从子二代中间选择想要的品种了。
这一过程比常规方法,至少可以节省两个从瓶苗到开花的栽培周期。
• 由于试管内开花不受季节限制,可以随时诱导,这就为不同季节开花的兰花品种或者是花期不遇的兰花品种之间的杂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第三节植物离体快速繁殖的基本程序
一、稳定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时期
从外植体选择、采取、清洗、灭菌、接种和茎芽发生,一直到获得茎芽稳定生长和增殖,茎芽扩繁数量可以随意控制的整个时期。
时期长短受植物种类影响,从数个月到数年不等。
技术关键
• 顺利通过灭菌关,将植物材料、灭菌药剂及浓度、灭菌时间三者统一考虑。
• 筛选出合适的培养基。
二、稳定培养系的增殖、生长和增壮时期使已经达到稳定状态的培养物,通过不断的继代培养进行增殖,从而达到所要求的数量;增殖后的培养物生长和壮大到生根所需要的大小和壮实程度。
划分为三个阶段:培养物保存阶段、大量增殖阶段及生长和增壮阶段。
• 缩短继代培养周期
• 扩大芽和嫩梢繁殖系数
• 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是影响繁殖系数和不定芽质量的主要因素。
• 继代培养的芽增殖途径对繁殖效果影响最大。
商品化培养的树木,多采用腋芽增殖。
技术关键
技术关键
试管内生根:
✓调节激素种类和浓度✓培养基营养组成试管外生根✓预处理✓保持水分
试管外生根
滤纸桥
将已生根的完整植株从培养室移植到室外土壤中,使小苗继续长大,形成本时期包括两个过程,从四、生根小苗移栽和驯化时期
技术关键
✓将小苗分级
✓炼苗
✓选好定植场所
✓掌握移栽技术,确定合适移栽时间✓移栽后的管理
组
织培养
的几
个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