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用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关于新陈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课件

关于新陈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课件
1、能量代谢:指伴随着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 而发生的一系列能量转变。
遵循热力学定律(第一和第二定律) G= H-T S [G:(实际)自由能变化; H总
热能变化; T S总体熵变化。]
当G<0时,体系的反应自发进行(放能); 当G>0时,在补充自由能时可以进行(吸能) G=0时,体系处于平衡状态。
18
c) 烯醇式磷酸化合物
COOH O CO PO CH2 O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4.8千卡/摩尔
19
② 氮磷键型
O
NH
PO
C NH O
N CH3
C H 2C O O H
O
NH
PO
C NH O
N CH3 NH2
C H2C H2C H2C HC O O H
磷酸肌酸
磷酸精氨酸
10.3千卡/摩尔
7.7千卡/摩尔
三、高能化合物与ATP作用
1、高能化合物:在生物化学反应中,随水解反应或 集团转移反应能够放出大量自由能的化学化合物 (高能磷酸化合物(~P)、硫酯型高能化合物、 甲硫型高能化合物)。
高能磷酸化合物:磷氧型+磷氮型 p205(表8-1)
Fig. 2. The two-dimensional stick model of the adenosine phosphate family of molecules, showing the atom and bond arrangement.
关于新陈代谢总论 和生物氧化
8.0 概论
1、新陈代谢(metabolism)的概念: 新陈代谢是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交
换的全过程。它包括生物体内所发生的一切合成(同化 作用,耗能)和分解(异化作用,放能)作用。

新陈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课件

新陈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课件

COOH CH2 CH2 COOH
COOH
CH
+
CH
COOH
2H+ + 2e-
醇alcohol脱氢
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OH
CH3CHCOOH NAD+
O CH3CCOOH NADH
(2)water as reatant
酶催化的醛氧化成酸的反应即属于这一类。
H
H
一 Metabolism outline
(一) definition
生物小分子合成为
anabolism
生物大分子
(同化作用)
新陈代谢
需要能量 释放能量
能量 代谢
物质代谢
catabolism (异化作用) 生物大分子分解为
生物小分子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metabolism reactions:
1. 由酶催化,反应条件温和。 2. 诸多反应有严格的顺序,彼此协调。 3. 对周围环境高度适应。
(二) research methonds 1. 活体内(in vivo)与活体外实验(in vitro) 2. 同位素示踪 isotopic tracing 3. 代谢途径阻断 blocking up
催化还原型QH2的氧化和细胞色素c(cyt.c)的还原。
QH2-cyt.c 还原酶 QH2 + 2 cyt.c (Fe3+) ==== Q + 2 cyt.c (Fe2+) + 2H+
主要包括细胞色素b 和c1,铁硫蛋白(2Fe-2S)。
cytochrome
细胞色素是一类含有血红素辅基(heme)的电子传 递蛋白质的总称. 线粒体呼吸链中主要含有细胞色素a, b, c 和c1 还原型细胞色素具有明显的可见光谱吸收。 细胞色素主要是通过Fe3+ Fe2+ 的互变起传递 电子的作用的。

13-第8章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13-第8章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ADP + Pi
生物氧化过程中 释放出的自由能
ATP + H2O
磷氧比( P/O )
消耗1mol氧原子所需无机磷的系数。 P/O的数值:一对电子经呼吸链传递至分子氧所产生的ATP 分子数。
NADH呼吸链: P/O—— 2.5
NADH
能将10个H+泵出线粒体内膜 合成一分子ATP需要4个质子
2.5 ATP
行,其途径迂回曲折,有条不紊。 ③ 氧化过程中能量逐步释放,其中一部分由一些高能化合
物(如ATP)截获,再供给机体所需。 ④ CO2是有机酸脱羧形成 ⑤ H2O是代谢物脱下的氢经一系列的传递体与氧结合生成的 ⑥ 生物氧化有严格的细胞定位
高能化合物
生化反应中,在水解时或基团转移反应中可释放 出大量自由能(>21千焦/摩尔)的化合物称为高能化 合物。
第八章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 新陈代谢的概念
Part one
• 新陈代谢的共同特点
• 新陈代谢的调节
第一节 新陈代谢总论 一、 新陈代谢的概念
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 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全 过程
新陈代谢
生物小分子合成为 生物大分子 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
需要能量 释放能量
能量 代谢
物质代谢
假设有一个化学反应式:aA + bB = cC + dD
Keq - 平衡常数=
Keq

[C]C [D]d [ A]a[B]b
某一化学反应随参加化学反应物质的浓度、发生化学反应的pH 和温度而改变的自由能变化(ΔG′ )。
恒温恒压下:ΔG′=ΔGθ′+ RTlnQc

第五章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PPT精品文档

第五章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PPT精品文档

还原型
Cyt递电子体 b, c1, c, aa3
½ O2
O2H2O
递氢体H2
2e
氧化型
2H+
六、氧化酶类
1.电子转移酶 如:细胞色素类,
这是一类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酶, 其辅基是血红素,作用部位是血红
S1
Fe
3+
P2
P1
Fe
2+
S2
素中的铁离子,接受电子和释放电
子催化反应
OH OH
2+
2. 氧化酶: ( 1)一般氧化酶:单独使底物脱 氢,并把氢交给氧的酶类,如一酶 体系中的多酚氧化酶。
热能
……
CO2+H2O
有机物
ATP
Hale Waihona Puke 烯醇磷酸化合物 磷氧型 酰基磷酸化合物
磷酸化合物
磷氮型
焦磷酸化合物
高能化合物
硫酯键化合物
非磷酸化合物
甲硫键化合物
六、、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的关系
异氧生物分解有机营养物质并产生ATP的三个阶段:
多糖 单糖 脂肪 甘油 脂肪酸 氨基酸
第二阶段
蛋白质
第一阶段
乙酰辅酶 乙酰辅酶A A
AH2 酶 A
1/2O2
H2O
一酶体系
AH2 1/2O2
酶1
酶2
酶3
……
酶n
A
H2O
多酶体系
H2O的生成 代谢物脱下的氢经生物氧化作用和吸入的氧结合生成水。 生物体主要以脱氢酶、传递体及氧化酶组成生物氧化体系, 以促进水的生成。 脱氢酶 氧化酶
MH 2
M
递氢体
NAD+、NADP+、 FMN、FAD、COQ

第八章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PowerPointPres

第八章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PowerPointPres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八章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PowerPointPres
•4.生物的营养类型
• 自然界中的生物根据其所利用的 碳源和能源,可分为不同的营养类型。
•(1)自养与异养: •碳源是为细胞生物合成提供碳素营养 的物质。有些生物利用无机物二氧化 碳作为碳源,这类生物称为自养生物。 有些生物需要现成的有机物作为碳源, 称之为异养生物。
表明能量主要来自于何类物质分解?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八章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PowerPointPres
2.代谢障碍实验(代谢途径阻断实验)
正常生物体的中间代谢过程中, 中间产物不会过多积累,不容易进行 分析研究;若用适当方法造成代谢障 碍,阻断代谢途径,则使中间产物积 累,便于进行分析研究。
阻断代谢途径的方法有:造成 微生物营养缺陷性、使用抗代谢物、 专一性抑制剂等。
(二)代谢途径的探讨方法
探讨物质代谢途径的常用方法 有:代谢平衡实验、代谢障碍实验、 代谢物质标记追踪实验、特征性酶 鉴定实验、核磁共振波实验等。其 中最有效的是代谢物质标记追踪实 验和核磁共振实验。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八章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PowerPointPres
1.代谢平衡实验
通糖过类活物体质内R实.Q验为1研,究脂代肪谢R.Q物为摄0入.7, 和蛋产白质出R排.Q出为的0.平8。衡人关体系正,常可代以谢了时,解R对.Q 代介谢于物0.8的5-利0.9用5能之间力,及说产明物三生大成营情养况物。质 同时发例生如了氧测化定分“解呼。吸商”(R.Q.) 可饥以饿判状断态体下内:能R.量Q?利用情况。 R糖问.Q尿题.病:=人若产:测COR得2.量Q生?(物升材)料的/耗RO.Q2量接(近升1,)则
PPT文档演模板

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培训课件

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培训课件
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
新陈代谢
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
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
分解代谢 (异化作用)
生长旺盛时: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成长的生物: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衰老或饥饿代:谢总合论和成生代物氧谢化 分解代谢
2
物质代谢
糖、脂、蛋白质及核酸等类物质在细胞内发 生酶促转化的途径及调控机理,包括细胞自身 旧分子的分解和新分子的合成。
和高等植物。
异养生物(Heterotrophs):不能利用大气中的
CO2,必须从环境中获得相对复杂的有机碳分 子如葡萄糖,如高等动物和多数微生物。
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
8
第二节 中间代谢的实验研究方法
1. 研究材料:
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病毒与噬菌体
2. 研究水平:
体内研究(in vivo):用生物体、组织器官或微
能量代谢
研究光能或化学能在细胞中向生物能(ATP) 转化的原理和过程,以及生命活动对能量的利用 。
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
3
合成代谢
合成代谢也称生物合成,小、简单的前体物 质形成更大、更复杂的分子,如脂、多糖、蛋 白质和核酸等。
分解代谢
分解代谢是代谢作用的分解过程,是有机 物(糖、脂和蛋白质)被转化为更小、更简单 的终产物(如乳酸、CO2和NH3等)的过程。
14
4. 测定特征性酶
每条代谢途径都有其特征性酶,它的存在 就表明该代谢途径存在。
糖代谢途径的特征性酶:
EMP途径:醛缩酶 HMP途径: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TCA循环:柠檬酸合成酶
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
15
第三节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一、概念
物质在体内的氧化分解过程,主要是糖、脂 、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第七章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第七章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ΔG °•ˊ表示生物体内标准自由能(25℃、一个大气压、底 物浓度1mol/•Lˊ 、 pH接近7)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七章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当反应处于平衡,即ΔG = 0时
ΔG°= -RTln [C][D]/[A][B]
其中 K=[C][D]/[A][B]
ΔG°= -RTlnK= -2.303RTlgK
•CH3CCOOH + CO2 •O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七章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三) 生物氧化过程中 H2O的生成
•代谢物脱下的氢经生物氧化作用和吸入的氧结合生成水。
•生物体主要以脱氢酶、传递体及氧化酶组成生物氧化体系, 以促进水的生成。
•脱氢 酶 •MH2
•递氢体
• NAD+、NADP+、 FMN、FAD、COQ
第七章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 A + B ←→ C + D
其自由能变化ΔG 遵循下式:
ΔG = ΔG°+RTln[C][D]/[A][B]
ΔG°表示标准自由能(25℃、一个大气压、底物浓度
1m•oˊl/L) R:为气体常数(8.315J/mol一度)
T:绝对温度(摄氏温度+273.15)
•3.呼吸链的主要成分
•(1).烟酰胺脱氢酶类(NAD+和NADP+为辅酶的脱 氢酶组成成分: 酶蛋白、尼克酰胺(Vpp)、核糖、 磷酸与AMP。 •作用:辅酶接受代谢物脱下的2H,传递给黄素蛋 白。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七章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NADH:还原型辅酶
它是由NAD+接受多种代谢产物脱氢得到的产物。NADH所 携带的高能电子是线粒体呼吸链主要电子供体之一。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能量角度考虑
➢ 合成反应都是耗能的,分解反应都是放 能的。
➢ 物质分解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能够 暂时以某种形式储存起来,以备需要时 用于耗能的反应中,主要以ATP的形式 储存,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热 能只能用来维持体温。
ATP中的磷酸键
新陈代谢的特点
1.步骤多,但有序 2.代谢具有控制性和调节性
➢ 递氢体:呼吸链中参与传递H的辅酶或辅基
➢ 递电子体:呼吸链中参与传递电子的辅酶或辅基
呼吸链的组成及作用机理
(1) 烟酰胺脱氢酶类(nicotinamide dehydrogenases)(或称吡啶脱氢酶类,pyridine dehydrogenases):以NAD NADP为辅酶
(2) 黄素酶类(flavoprotein, flavinlinked dehydrogenase, NADH dehydrogenase)
氧化磷酸化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生物氧化过程中,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 吸链氧化为水时所释放的能量转移给 ADP形成ATP的过程。实际上是氧化作 用与氧化作用过程释放的能量用于形成 ATP过程(磷酸化作用)两种作用的偶 联反应。
组成两条呼吸链: S. NAD+ FP1(FMN) CoQ bc1c(a+a3) 1/2O2
FP2(FAD) S.
呼吸链中传递体排列顺序的依据
➢ 通过每一个传递体的氧化还原电势来确 定
➢ 用分光光度法 ➢ 利用抑制剂来确定
呼吸主链和呼吸支链
➢ 呼吸主链:苹果酸,丙酮酸,柠檬酸等 ➢ 呼吸支链:琥珀酸,脂酰CoA,α-磷酸
➢ 线粒体基质含有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和柠檬酸 循环途径、脂肪酸-氧化途径、氨基酸氧化途 径及酵解以外所有能量物质氧化途径。
线粒体结构
生物氧化的方式与特点
1.方式 脱电子、 脱氢 、加氧,本质:电子转移
2.特点 逐步进行,逐步完成,有合适的落差,相互偶 联。 在体温下,在细胞内酶的催化下逐步完成的。 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能量利用率 高。
第七章 新陈代谢总论 与生物氧化
第一节 新陈代谢总论
一、新陈代谢的概念 二、新陈代谢的过程 三、新陈代谢的特点 四、碳和能的来源 五、中间代谢 六、代谢的研究方法
新陈代谢(metabolism)的概念
➢ 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所进行的物质和 能量的交换过程,以及物质与能量在生 物体内的各种存在形式。
➢ 构成电子传递链的电子传递体都是一些 具有氧化还原作用的电子载体。
生物氧化体系—呼吸链
(respiratory chain)
➢ 生物氧化体系解决的是有机物脱氢及氢的去路问 题,即解决有机物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特异性的酶 催化的反应脱氢、递氢和递电子,把氢交给氧生 成水,并产生ATP的问题。
➢ 定义:又称电子传递链,是指代谢物上脱下的氢 经过一系列递氢体和递电子体的依次传递,最后 传给被激活的氧分子,从而生成水的全部体系, 如同接力棒一样,这种形式的反应——呼吸链。
➢ 例:呼吸作用、生物体的生长、肌肉收 缩、光合作用等。
新陈代谢的过程
➢ 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 新陈代谢的过程包括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中 间代谢和代谢产物的排泄等阶段。
➢ 同化作用(anabolism):由外界到自身,小分 子合成大分子,耗能。例如:光合作用
➢ 异化作用(catabolism):由自身到外界,大分子 分解成小分子,释放能量。例如:葡萄糖的乙 醇发酵
甘油
电子传递的抑制剂
鱼藤酮、安密妥、杀粉蝶菌素 抗霉素A 氰化物、硫化氢、叠氮化物、co等
抑制剂的作(底物水平磷酸化) ➢ 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代谢物质分解过程中,底物分子因脱氢、 脱水等作用,能量在分子内部重排(重 新分布)形成高能磷酸酯键,并通过酶 的作用使ADP形成ATP。
电子传递过程和氧化呼吸链
➢ 生物氧化最终产物:水和CO2 ➢ CO2 :由糖、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通过
TCA途径转变成含羧基的化合物,然后脱 羧基而生成
➢ 水:通过电子传递过程实现
电子传递过程
➢ 电子从还原型辅酶,通过一系列按照电 子亲和力递增的顺序排列的电子传递体 所构成的电子传递链传递到氧的过程。
➢生物氧化是指糖类、脂类和蛋 白质等在生物活细胞内进行的 一系列的氧化分解作用,最终 生成H2O和CO2,同时释放能量 的过程,又称细胞呼吸或组织 呼吸。
生物氧化发生的场所
➢ Lehninger发现,线粒体是真核生物氧化磷酸 化的场所,开始了生物能传导的新世代。
➢ 线粒体有两层膜结构,外膜对小分子 (Mr5000)和离子为自由透过(通过跨膜通 道)。内膜对大多数小分子及离子不透过(包 括H+),只有内膜上存在特异运输体的物质可 以透过。内膜上含有呼吸链和ATP合成酶。
中间代谢
六、代谢的研究方法
➢ 活体内与活体外实验 ➢ 同位素示踪法 ➢ 代谢途径阻断
第二节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一. 生物氧化的概念 二. 生物氧化的特点与方式 三. 电子传递过程和氧化呼吸链 四. ATP 合成的类型 五.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生物氧化的概念
➢相当于分解(异化)作用。
整体水平调节、细胞水平调节、分子水 平调节 3.反应是在温和条件下进行的,绝大多数 反应是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 4.反应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 完善的
碳和能的来源
1.碳的来源 自养细胞(CO2)、异养细胞(有机碳化 合物)
2.能的来源 光合作用:光能-生物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氧化-还原作用:代谢物-氧还作用-水和 CO2
–黄素单核苷酸(FMN)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3) 铁硫蛋白类 (4) 辅酶Q(coenzyme Q, CoQ)(泛醌 ubiquinone) (5) 细胞色素类(cytochromes)
Cytb,Cytc,Cytc1,Cyta1a3
人体组织最普遍最重要的呼吸链
以NAD+(CoI)或NADP+(CoII)为辅酶的脱氢酶 黄素蛋白(黄酶,yellow enzyme, flavoprotein, FP) 辅酶Q(CoQ, 泛醌,ubiquinone) 细胞色素复合物(cytochrome comple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