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人工林地径一元材积表

合集下载

一元材积表编制1

一元材积表编制1

一元材积表编制掌握一元材积表的编制方法及适用场所,理解一元材积表的编制原理。

1.要求何谓一元材积表?一元采集表的编制途径是什么?结合具体编表数据,写出直接法编制一元材积表的具体步骤与结果。

本实验拟用幂指数式,对模型选优与适用性检验暂不作要求。

2.步骤(编表数据采集、编表模型选择、数表适用性检验)在用表地区内,抽取足够数量同树种样本,兼顾样木的径阶分布。

测定各样木胸径,用区分求积法测算各样木树干材积。

为便于手工计算,本实习提供的编表样木数据按径阶进行了分组统计,见下表(数据非手工处理时,不必进行分组统计)。

表1编表样木胸径与株材积散点图及统计趋势参见下图所示。

一元材积表的适用编表模型较多(参见P129),上图所见,本实验可采用下式(1)即:其中,a、b为模型参数,D和V分别为树木胸径与材积。

为便于手工或近似求解(1)式中参数a、b,对(1)式两边取对数进行线性交换,如:注:应用某些专业统计软件求解该模型参数则不必作如此线性变换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3)式中的模型参数a’、b计算公式为:(4)式中,n为样木株数,分别为第i株样木的胸径自然对数与材积自然对数。

当按样木分组统计数据计算a’和b时,则(4)式可改写成:(5)式中,p为组个数(即径阶个数),为第i径阶的株数,分别为第i径阶的平均胸径自然对数与平均单株材积自然对数。

将表1数据代入(5)式得:对应于(1)式的一元材积回归方程为:回归剩余残差平方和:(7)式中与分别为第i株样木的实测材积与根据编表方程代入相应胸径求得的材积,该式为编表模型选优的常用基本评价指标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指标。

因本实验所用系径阶分组统计数据,故而不作此计算。

实际编表工作中,应选择多个模型分别进行参数求解,通过各模型性质分析及计算各模型评价指标值,选出最优编表模型,有时可能需要分段拟合。

同时,还要抽取与编表地区及树种相同,且未参与编表的足够数量样本,实测其胸径和区分材积,对最优编表模型再作适用性检验,检验方法较多,参见课堂笔记。

一元材积表的编制

一元材积表的编制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目前在编制材积表 时,并不像过去那样将实测数据按径阶分组后, 求算各径阶样木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材积,而是 将每个样木作为一个样本。 根据所建立的基础资料数据库进行异常点检查, 并剔除异常点后进行编表。
(二)一元材积表的编制方法
最优材积方程的选择:编制一元材积表 的方程类型很多,常用的方程如下表示。


实验报告要求
1.3个材积方程的参数拟合结果及最优材积 方程 2.所编制的樟子松一元材积表(包括直接编 制与二元导算)。


将各径阶中值代入最优立木材积式,即求 出对应径阶的材积,即为各径阶相应单株 平均材积,将其列成表即为一元材积表。
(四)由二元材积表导算一元材积表 由二元材积表导算一元材积表的主要问 题是:寻求一元材积表使用地区的树高 和胸径的关系。用图解法或数式法求出 各径阶的平均树高,将其代入相应的二 元材积经验式中,求出不同径阶的平均 材积值,列表即为一元材积表。这种方 法较直接编一元材积表方法简便,具体 方法是:




1. 在用表地区随机抽取200~300株以 上样木,实测样木的胸径和树高. 2.采用数式法拟合树高曲线。本实验利用 实验四所建立的樟子松人工林最佳树高曲 线。 3.将各径阶中值代入树高曲线,求得各 径阶的平均高。 本文利用Loetsh 等人 (1973)
4.计算各径阶的平均材积:将各径阶的平 均高和径阶中值代入该树种二元材积公 式。部颁标准LY208—77颁布的樟子松 二元材积式为: 1.9705412 0.91418311 V 0.0000545857 49D H 按该式计算出各径阶的平均材积。 5.按径阶由小至大的顺序整列各径阶的材 积即为所导算的一元材积表。

贵州省人工马尾松、杉木立木材积模型

贵州省人工马尾松、杉木立木材积模型

附件:贵州省人工马尾松、杉木有关林业基础数表模型试用指南一、模型适用范围(一)马尾松中心区包括黔东南州的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锦屏、天柱、丹寨等9县及黔南州的三都县。

(二)马尾松一般区包括为除马尾松中心区外的其他县(市、区)。

(三)杉木中心区包括黔东南州的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锦屏、天柱等8县及黔南州的三都县。

(四)杉木一般区包括除杉木中心区外的其他县(市、区)。

二、模型应用步骤及注意事项(一)二元立木材积模型1. 模型结构(1)马尾松中心区)](0046574.07684.0[)](0030651.088156.1[000094602.0H D H D H D V +⋅++⋅-⋅⋅=(2)马尾松一般区)](0059256.070998.0[)](0042676.093896.1[000094147.0H D H D H D V +⋅++⋅-⋅⋅=(3)杉木中心区)](0072346.076990.0[)](0059006.096709.1[000080597.0H D H D H D V +⋅++⋅-⋅⋅=(4)杉木一般区)](0056841.076012.0[)](0044583.094097.1[000088296.0H D H D H D V +⋅++⋅-⋅⋅= 以上模型中,V 为单株立木材积,D 为立木胸径,H 为立木树高。

2. 模型应用注意事项马尾松中心区的胸径范围为4-68厘米、树高范围为3-36米,马尾松一般区的胸径范围为4-78厘米、树高范围为3-38米;杉木中心区的胸径范围为4-56厘米、树高范围为3-30米,杉木一般区的胸径范围为4-56厘米、树高范围为3-30米。

超过以上范围使用可能出现较大误差。

(二)地径材积模型1. 模型结构(1)马尾松中心区:D V 55042.2000078626.0⋅=(2)马尾松一般区:D V 58619.2000068574.0⋅=(3)杉木中心区:D V 45982.2000084603.0⋅=(4)杉木一般区:D V 41605.2000097540.0⋅= 以上模型中,V 为单株立木材积,D 为树干离地面10厘米处直径。

杉木人工林立木蓄积不同计算方法的初步比较

杉木人工林立木蓄积不同计算方法的初步比较

积精度的要求也不同。 在采伐作业设计和伐区验收时, 蓄积 量调查的精度不仅关系到采伐数量.而且还关系到其采伐
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当前 , 采伐作业设计和伐后验收的普 遍做法是 。 对规划采伐的山场进行标准地调查. 以标准木平

1 分 析方法
11 数 据来 源 .
均胸径、 树高 , 采用实验形数法计算采伐蓄积量 , 伐后采用
( ), ~ 》 实验形数法采用 0 2的实验形数。杉原木、 . 4 原条材 积计算采用江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编制的 《 杉原木材积 表》 《 、原条材积表》 梢头材积表》 和《 。
2 结果 分析
同时将每株平均木按 4 m原木和源自条进行造材 。t 3计算材 " 积 , 5%出材率换算成立木蓄积[ 然后与 4 - 按 5 3 1 , 利立木蓄积 计算方法结果进行 比较分析。根径一元材积表 、 胸径一元
株数( 株) 2 7 5 9 6 4 4 2 1 2 1 1 2 2 5 7 0 1 3 4 6 I 6 1 8 2 8 1 8 o 0 o 9 8 1 2 0 2 1 1 I 2 37 9
1 . 分 析 方 法 2
标准地检测伐桩根径. 以根径一元材积表计算蓄积虽。即采
数据来 自2 0 年东乡县实验林场 和甘坑林 场基 地 0 4
调查样地的 37 9 株杉木平均木。在平均木调查时 , 用围尺 最取根径 、 胸径和树高。 调查林分系杉木人工林 , 以中幼龄 林为主 ,分布于海拔 5 0~50 0m。平均木株数按林龄分布
维普资讯
江西林 业科技
20 年笫 2 06 期
杉木 人工林 立木蓄积不 同计算 方法的初步 比较
胡梅 娇
( 乡县国外松基地管理站, 东乡 3 10 ) 东 江西 380

地径立木材积表

地径立木材积表

地径立木材积表概述
地径立木材积表是一种用于计算和表示不同地径(即树木的直径)的立木材积的表格。

这种表格通常用于林业和木材行业,以评估树木的体积和质量,进而用于估计木材的价值和产量。

地径立木材积表的制定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收集数据:收集不同地径的树木样本,测量其地径和高度,并计算其材积。

这些数据通常通过实地调查或使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得。

2.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筛选,去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建立模型:使用数学模型将地径和材积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

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线性回归模型、多项式回归模型和指数回归模型等。

4. 验证和校准:使用已知的地径和材积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和校准,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5. 制定表格:根据建立的模型和验证结果,制定出地径立木材积表。

表格中通常会列出不同的地径值,并给出相应的材积值。

使用地径立木材积表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适用范围:不同的树种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材积系数和计算方
法,因此在使用地径立木材积表时需要明确其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2. 测量精度:地径的测量精度对于计算材积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并遵循标准的测量规范。

3. 误差控制:由于测量误差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计算出的材积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误差分析和控制,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doc】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编制探讨

【doc】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编制探讨

【doc】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编制探讨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编制探讨第4期2007年12月四川林勘设计SICHUANFORESTRYEXPLORATIONANDDESIGNNO.4Dec.2007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编制探讨谭先奇,蒲永波(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二大队,四川新都610500) 摘要:文章对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的编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根据资源调查取得的第一手资料编制了冷杉,云杉,高山松等树种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 关键词: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编制1基础材料在丹巴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结合分布于全县各种立地条件下的蓄积量实测调查,选择生长正常的冷杉,云杉,高山松等树种510株样木实测调查地径,胸径,树高等测树因子.将实测调查的520株样木分成编表样木和检验样木,其中编表样木410株(表1),含冷杉170株,云杉15O 株,高山松9o株;检验样木100株,含冷杉48株, 云杉34株,高山松18株.2编表方法(1)树高一胸径曲线建立.以胸径为自变量,以树高为因变量,分别树种将其胸径,树高成对值录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回归曲线建立程序自动选择最佳模型作为树高一胸径曲线.回归曲线建立程序可供选择的回归曲线共有22个,以相关系数最大,离差平方和最小为最佳回归曲线选择准则. (2)地径一胸径曲线建立.以胸径为自变量, 以地径为因变量,采用与树高一胸径曲线建立方法相同的方法建立地径一胸径曲线.(3)单株材积计算.根据建立的胸径和树高回归方程式,结合二元立木材积式,计算各树种不同胸径的单株木材积.(4)地径一元立木材积式建立.根据建立的地径一胸径曲线,按胸径分别计算地径平均值,再根据各胸径单株木材积和地径的对应关系,建立材积一地径回归方程,形成地径一元立木材积式.立的地 (5)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编制.根据建径一元立木材积式,将不同的地径值代人各树种收稿日期:2007,1012地径一元立木材积式计算其材积,编制形成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3编表结果3.1编表(1)树高一胸径曲线.由计算机自动选择的树高一胸径曲线见表1.表1丹巴县主要树种树高一胸径曲线参数树种数学模型塑至鏊相关剩余ab系数标准差冷杉H一(1/(a+b/D.))0.08770.88560.94040.0219云杉H=(1/(a+b/D.))0.07940.96050.92630.0294高山松H:(a+bD).一21.78197.49410.92740.2964注:H为树高(m),D为胸径(cm),下同. (2)地径一胸径曲线.由计算机自动选择的地径,胸径数学模型见表2.表2丹巴县主要树地径一胸径曲线参数注:DO为地径(cm). (3)各树种二元立木材积式.各编表树种二元立木材积式见表3. 表3各树种二元立木材积式树种表名二元立木材积式冷杉V=O.000063219426DL9oo61osHo_96云杉V=0.000056790543D1.sslr3z.te高山松二元妻祟积表V=0.0000612.s.22Dz.00Z3969H."7s注:V为材积(m.).22四川林勘设计2007年第4期68Io121416182O222426283O3234 36 38 4o 42 44 46 48 5O 52 54 56 58 6o 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O 82 84 86 88 9o 929496981OO 8.4 1O.9 13.3 15.7 18.1 2O.6 23.O 25.4 27.8 3O.3 32.7 35.1 37.5 39.9 42.4 44.8 47.2 49.6 52.1 54.5 56.9 59.3 61.8 64.2 66.6 69.O71.5 73.9 76.3 78.7 81.2 83.6 86.O 88.4 9O.9 93.3 95.7 98.1 1OO.61O3.o Io5.4 107.8 11O.3 112.7 115.1 117.5 12O.O 122.4 4.96.27.48.49.41O.4 11.3 12.213.O 13.8 14.5 15.2 15.9 16.6 17.3 17.9 18.5 19.1 19.7 2O.2 2O.8 21.3 21.8 22.3 22.8 23.3 23.8 24.3 24.7 25.1 25.6 26.o 26.4 26.8 27.227.6 28.O 28.428.729.129.529.83O.23O.53O.831.231.531.8o.0088 o.oI9o o.0343 o.o554 o.O828 o.II70 O.1586 o.2080 o.2655O.3314 o.4062 o.4902 o.5835 O.6865 O.7994 O.9224 1.O559 1.1999 1.3547 1.52051.6975 1.88572.O855 2.2969 2.52O1 2.75533.0025 3.262O 3.53383.81814.1149 4.4245 4.74685.082I 5.4304 5.79196.1665 6.5545 6.95597.3707 7.79928.2413 8.69719.1668 9.65O3 Io.I479 1O.6594 11.1851 8.41O.813.3 15.7 18.1 20.5 22.9 25.4 27.8 3O.2 32.6 35.1 37.5 39.9 42.3 44.7 47.2 49.6 52.o 54.4 56.8 59.3 61.7 64.1 66.5 69.o 71.4 73.8 76.2 78.6 81.1 83.585.9 88.3 9o.7 93.2 95.6 98.O Ioo.4 1O2.9 1O5.3 107.7 11O.1 112.5 115.o l17.4 119.8 122.2 4.55.76.87.98.99.81O.7 11.6 12.4 13.2 13.9 14.7 15.4 16.116.8 17.4 18.1 18.7 19.3 19.9 2o.5 2I.o 21.6 22.1 22.7 23.2 23.7 24.2 24.7 25.1 25.6 26.1 26.5 27.O 27.4 27.8 28.2 28.7 29.1 29.5 29.9 30.3 3O.6 31.O31.431.832.132.5o.0074 o.oI6I O.O293 o.o476 o.07I7 O.1O19 o.I388 O.1827 o.234Io.2934 O.3607 O.4366 o.52I2 O.6148 O.7177 o.83O1 O.9523 1.O844 1.22671.3794 1.5427 1.7167 1.9O172.O977 2.3O5O 2.52372.7539 2.99593.2496 3.5154 3.79324.O832 4.3856 4.70045.02785.3679 5.72076.O864 6.4651 6.85687.2617 7.67988.1113 8.55629.Ol46 9.4866 9.9723 lo.4717 8.61O.913.115.417.719.922.224.526.7 29.O 31.3 33.5 35.8 38.O 40.3 42.6 44.8 47.1 49.4 51.6 53.9 56.2 58.4 6O.7 63.O 65.2 67.5 69.8 72.O 74.3 76.5 78.8 81.1 83.3 85.6 87.9 9o.1 4.86.27.38.39.19.91O.6 11.3 12.O 12.6 13.2 13.7 14.2 14.8 15.3 15.7 16.2 16.7 17.1 17.5 18.O 18.4 18.8 19.2 19.6 19.9 2O.3 2o.7 21.O 21.4 21.722.122.422.823.123.423.7o.0085 O.O188 o.O339 o.O544 o.0807 o.1l32 O.1524 O.1985 O.2519 O.3129 O.3819 o.459l o.5448 o.6392 o.7426 o.8553 o.9774 1.1O92 1.251O1.4029 1.5651 1.7379 1.92142.11592.32142.53832.76673.00683.25873.52263.79874.O8714.38804.70l65.028l5.36745.7200谭先奇等: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编制探讨23 (5)地径一元立木材积式.根据2.4中的编制方法,编制的各编表树种地径一元立木材积式见表5.表5丹巴县主要树地径一元立木材积式 (6)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根据地径一元材积式,编制的冷杉,云杉,高山松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见表6.3.2精度检验从调查材料中抽取检验样木冷杉48株,云杉 34株,高山松18株,同时用二元立木材积式和本次建立的地径一元立木材积式计算其材积,再求算其系统误差,剩余标准差,均方误等指标,用于检验地径一元立木材积式精度,结果如表7.表7 表明,系统误差在一1.O09/6,+1.219/6之间,剩余标准差在8.07,9.02之间,均方误在1.28,1.90 之间,达到一般编表所允许误差要求. 表7各树种地径一元立木材积式精度检验表 4结论与探讨通过地径样木建立树高一胸径曲线进行单株材积计算,再根据地径样木胸径和地径的对应关系,地径和材积的对应关系等建立地径一元立木材积式,进而编制一元立木材积表,方法简单,适合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的编制.丹巴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调查收集的各种数据,在丹巴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编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精度较高,系统误差较小,所编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可以用于生产.表6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

实验四 一元材积表的编制

实验四  一元材积表的编制

实验四一元材积表的编制一、实验目的了解编制材积表所需资料及收集方法;掌握数式法编制一元材积表的过程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方法(一)一元材积表的直接编制1、编表资料的收集编制一元材积表需在材积表的使用地区范围内随机抽取样木,伐倒后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测定其材积,并精确测定其胸径,取得V-D的成对值。

样木不少于100株,并要求分布在各种立地条件,各径阶都要有一定的数量,否则要加大样本数,以保证编表资料能反映材积表使用地区的材积平均水平。

2、编表资料的整理将原始资料按2cm径阶分组统计,求出各径阶的算术平均胸径和平均材积,统计于表4-1。

3、描绘平均直径-平均材积相关曲线以横坐标表示各个径阶的平均直径,以纵坐标表示各个径阶的平均材积,在坐标纸上将成对值(D i,V i)描点作图,用折线表示,然后根据折线趋势,随手修匀一条匀滑的曲线,并尽量让曲线上下与折线所包括的面积相等(即满足离差平方和最小)。

(注:用Excel画图)4、选择回归模型根据曲线趋势选择最能模拟此曲线的回归方程,这次实习我们统一用bV 。

(注:拟合数据时采用每棵标准木的原始数据(胸径、材积),而不是aD整化后的数据)5、方程参数求解方程b aD V =是非线性回归方程,在进行方程参数求解时,可将其直线化。

对b aD V =两边取对数,可得D b a V lg lg lg +=,这样可化为bx b y +=0(b b a b D x V y ====,lg ,lg ,lg 0),即非线性回归方程线性化。

以下采用一般最小二乘法和加权回归法分别求解。

① 一般最小二乘法设原始资料的总样本单元数为n ,第i 株树的直径和和材积分别为(D i ,V i ),取对数后有(x i ,y i )。

用Excel 求出:∑=n i i x 1,∑=n i i y 1,∑=n i i x 12,∑=n i i y 12,∑=ni i i y x 1,∑==ni i x n x 11,∑==n i i y n y 11 再求离差平方和:212x n x L n i i x x -=∑=212y n y L n i iyy -=∑= y x n y x L ni i i xy -=∑=1则xx xyL L b =; x b y b -=0这样可求得回归方程中的a ,b 两个参数。

在Excel中快速计算一元立木材积及金额

在Excel中快速计算一元立木材积及金额

在Excel中快速计算一元立木材积及金额洪湖东荆河管理分局刘大庆邵艳琼一元立木材积表的应用在某些地方还较普遍。

分局在卖树时,要算树木的材积,由于数据多,许多人苦于找不到公式,而只能借助于《一元立木材积表》手工查询,还要计算求和。

即使是抽排,要计算的数据也不少。

这样既费时间,又让人觉得枯燥。

如果在计算中以整片树的平均粗度来计算材积,则误差在-12%左右。

因为从材积表中,可以得出规律:直径越大,其材积的增量也越大,并不是成正比例的增加,而是呈上升的抛物线趋势增加。

笔者在实践中利用Excel巧编公式,实现了一元立木的材积和金额计算电算化,其速度之快是可想而知的。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以供参考。

在计算林木的材积时,先要量出其直径,有直接用特制的钢卷尺量直径的,这样可以直接读出直径;也有的由于需要的精度不是太高,或买不到特制的钢卷尺,而采用裁缝师傅常用的皮尺量出周长,再除以3.14得到直径。

由于后一种情况编公式时复杂些,这里以周长16除以3.14为例来计算杉原条的材积及金额(此公式可直接用于前一种情况)。

第一步:如图示,在第一页页面外按《杉原条材积表》(2003年湖北省平原湖区适用)输入相关的数值;第二步:在第一页中打出相应的表头,如图《杉原条材积计算示例》;第三步:在b3单元格中输入周长;第四步:编公式。

1、算直径。

在直径一列c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b3/pi()”,并设置单元格格式,保留一位小数,其中pi()的值是圆周率3.1415926 ;2、算材积。

此过程是利用公式根据林木的直径在打出的《杉原条材积表》中查询材积。

在材积一列d3单元格中(英文状态)输入公式“=index($g$3:$p$48,trunc(round(c3,1))-4,right(trunc(round(c3,1)* 10),1)+1)”。

式中函数的意义在Excel函数表中(或常用工具栏中的fx中)可找到详细用法。

式中index表示从单元格区域中返回一个值或对其中数值的引用,其中有三个参数,分别是index(区域,行,列),$g$3:$p$48表示绝对引用g3单元格至p48单元格组成的矩形区域中的数值,即材积表中的材积数据;trunc(round(c3,1))-4的结果得到直径代表的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杉木人工林地径一元材积表
地径//cm 材积//m3 地径//cm 材积//m3 地径//cm 材积//m3
6 0.0065 18 0.1574 30 0.5323
7 0.0110 19 0.1801 31 0.5735
8 0.0168 20 0.2044 32 0.6161
9 0.0240 21 0.2302 33 0.6602
10 0.0326 22 0.2576 34 0.7057
11 0.0428 23 0.2866 35 0.7527
12 0.0545 24 0.3171 36 0.8011
13 0.0677 25 0.3492 37 0.8509
14 0.0825 26 0.3828 38 0.9022
15 0.0989 27 0.4179 39 0.9548
16 0.1168 28 0.4545 40 1.0089
17 0.1363 29 0.4927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